孔尚任“桃花扇”当年火过小苹果贵族竞相借抄

Posted 清朝 苹果 孔尚任

篇首语:人不能只做正确的选择,偶尔也得做一些喜欢的选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尚任“桃花扇”当年火过小苹果贵族竞相借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尚任“桃花扇”当年火过小苹果贵族竞相借抄

他从小饱读诗书,却屡试不中,再次“高考”落榜后,高价买了个功名。

获得康熙隆恩,事业顺风顺水时,他却因一件“疑案”被免职,最终离开了公务员队伍。他就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少年求学

少年聪慧,但考试屡屡落榜

1648年,孔尚任出生。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世孙,“圣裔”的身份让他注定与众不同。

孔尚任的父亲叫孔贞璠,是个举人,对儿子的教育抓得很严。孔尚任8岁开始,就被送到曲阜孔庙西侧的四氏学宫读书。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孔姓委员会的孔德秋说,孔尚任聪慧过人,自幼即学习礼、乐、兵、农等知识,18岁时,他中了秀才,但在此后的考试中屡屡落榜。

对功名的渴望,让孔尚任难以释怀。他卖了家里的地,捐资纳了一个“例监”(国子生)。

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孔尚任隐居石门山。受曾在明朝为官的朋友影响,他开始搜集史实和逸闻,准备创作一部反映明朝兴亡的书。

清康熙二十一年,孔尚任35岁,应当时衍圣公孔毓圻的邀请,他出山修《家谱》与《阙里志》,教习礼乐子弟,监造礼乐祭器等。

御赐为官

获皇帝赏识,被破格录用

1684年,30岁的康熙来曲阜祭孔。这是清朝统一后,皇帝第一次亲临尊孔大礼。

孔尚任的机会来了,他被定为孔府引驾官,为皇帝讲经。因为引导得体、对答有据,康熙赞他“陈书讲说克副朕怀,著不拘例议用”。

领导人一句话,孔尚任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成了国子监博士(相当于官办大学教授)。

对孔尚任来说,这真的是莫大的恩宠,他自己曾说这是“不世之遭逢”。放眼整个大清王朝,能被皇帝亲自赐官的能有几人?孔尚任入职后,同事们听说他是皇帝“特聘”的教授,也对他另眼相看。

康熙二十五年7月,孔尚任奉命去淮扬治河,在江南挂职锻炼了4年。夏邑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王书生说,在此期间,孔尚任常有“迁客羁宦、浮沉苦海”的苦闷。他接触了不少前朝遗民,对明朝灭亡历史的了解渐渐丰富。

名剧问世

《桃花扇》一问世,便成为“畅销剧”

康熙二十九年,孔尚任回京,仍为国子监博士。康熙三十四年秋,他升为户部主事,奉命在掌管国家经济命脉的实权机构——宝泉局监铸钱币。

此时,孔尚任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文学事业也结出了硕果:康熙三十八年,历经10多年反复修改,名剧《桃花扇》终于问世。这一年,孔尚任51岁。

《桃花扇》一经写成,立即成为“畅销剧”,王公贵族竞相借抄,演出也一场接一场,比神曲《小苹果》可火多了。大城市、小山村,到处都有孔尚任的“粉丝”,康熙皇帝也命内侍“急觅以进”。

康熙三十九年,孔尚任升为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但不到两个月,他突然被罢官,而且是“一捋到底”。官场生涯结束,孔尚任失意离京。

罢官疑云

突遭罢官,原因有三种说法

风头正盛的孔尚任,怎么会突然被罢官?当时,官方没有对此进行通报,当事人也三缄其口,以至于坊间议论纷纷,成为“疑案”。

夏邑县前文联主席陈进说,研究者们对此有三种说法:

1.因《桃花扇》惹祸。《桃花扇》虽以儿女私情为主线,表达的却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这让刚统治中原不久的清王朝情何以堪?

2.受《通天榜传奇》所累。《通天榜传奇》一书,由孔尚任根据顺天乡试舞弊案而创作。《铜山县志》记载:“而郎中孔尚任以作《通天榜传奇》,宣播都下,斥逐。”

3.受贪污案牵连。孔尚任调任户部主事,曾到宝泉局监铸钱币。康熙三十八年,宝泉局收购“铅多铜少”小钱事件案发,他也受到了牵连。

孔尚任病逝时,刚好是70岁。在最后穷困潦倒的日子里,被罢官的原因已经不再重要,也许在临终时,他仍能想起赴京为官时的激动与荣耀。

相关参考

孔尚任是如何写出戏剧桃花扇 桃花扇的创作过程

从琉璃厂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条斜向通往宣武门内大街的胡同叫“海柏胡同”,因胡同内有庙宇“海波寺”,明清时称“海波巷”、“海波寺街”。三百多年前,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孔尚任在他的“岸堂”寓所,创作了《

孔尚任是如何写出戏剧桃花扇 桃花扇的创作过程

从琉璃厂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条斜向通往宣武门内大街的胡同叫“海柏胡同”,因胡同内有庙宇“海波寺”,明清时称“海波巷”、“海波寺街”。三百多年前,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孔尚任在他的“岸堂”寓所,创作了《

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吗?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

清初作家孔尚任的著名剧本 戏剧《桃花扇》简介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

清初作家孔尚任的著名剧本 戏剧《桃花扇》简介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

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

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

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吗?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

清朝时期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吗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

清朝时期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吗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