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宰相得失皆青词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宰相得失皆青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宰相得失皆青词
宰相得失皆青词
皇帝好道,官员便投其所好。在斋醮仪式上,要焚化写给天神的奏章,这种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称 “青词”。世宗朝有许多能文的大臣因撰写青词而得宠,时人称这类大学士为“青词宰相”。世宗在大礼议中得胜后,便自命为礼仪专家,从此屡改各种礼仪,首辅张璁未能给予坚决的支持,后起的夏言便投其所好而青云直上。夏言很能揣摸皇帝的心思,特别是他写的青词,最合旨意,于是他很快挤走了张璁。嘉靖十五年,夏言升任首辅,从此他却走下坡路了,他的同乡严嵩成为强劲的对手。严嵩用阴柔取得主动,在见风使舵、讨好皇帝方面,严嵩更胜一筹。而夏言当了首辅就有些掉以轻心了。一次,世宗叫做了几顶道士戴的香叶冠,分赐大臣,叫他们入值西苑时戴,夏言认为这不是儒臣的服饰,拒不肯戴,而严嵩用轻纱笼罩帽上,颤微微地戴了进来,皇帝的好恶因此分明。而且夏言专横用事,受贿枉法,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严嵩勾结了道士陶仲文,叫他多进谗言,而他自己更时时哭诉夏言如何欺负自己,一度使夏言罢官还乡。不久,皇帝又召夏言复出,这回他还不接受教训,更加盛气凌人,对严嵩颐指气使,对宦官如同驱使奴婢,又惩治了一批违法官吏,得罪了朝中权贵。再失策的是,他不再好好撰写青词,皇上密探夜间往往来查看大臣写青词的情形,每每看到他呼呼大睡,青词就委托幕僚代写,或抄过去旧作交差,世宗气得把他呈进的青词扔在地上。而严嵩每夜都故作姿态,挑灯撰写青词,小太监来到,严嵩忙让坐敬茶,拉着他们的手问长问短,临走又把金银塞在其衣袖中,因此太监纷纷赞颂严嵩,攻击夏言。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夏言罢官退休,还没到家又被抓回,十月被斩于街市。
相关参考
原标题:为什么会出现“青词宰相”的现象?他们对当时政局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贺清令。>青词,又被称为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献给
袁炜字懋中、号元峰,因撰写青词得宠,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右侍郎、少保、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袁文荣公集》等作品。公元1565年,袁炜逝世,时年58岁,追赠少师,谥号文荣。那么,袁炜都有什么
严嵩在《明史》上是被列入奸臣传的,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他还有个别名,叫做“青词宰相”,这是为什么呢? “青词”是一种文体,始于唐朝。在明朝的时候,因为嘉靖帝喜好青词,所以有不少大臣将其
顾鼎臣是明朝内阁首辅,嘉靖年间因为青词写的好而受到皇帝赏识,夏言离职之后,接替其内阁首辅的位置,成为有名的“青词宰相”。 顾鼎臣在历史上评价并不高,倒不是说他是奸臣,而是
严嵩在《明史》上是被列入奸臣传的,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他还有个别名,叫做“青词宰相”,这是为什么呢? “青词”是
严嵩,是你儿子把你连累了,你又把我连累了。>> 还是我修道修惑了心只认得你的青词,不认得你的为人,误让你掌了大权,你又误了自己的儿子……>> 从嘉靖二十一年你严嵩入阁以来,在我身边混了二十多年
徐阶巧计倒严嵩严嵩以阴柔巩固了权势,几乎一手遮天,无人敢反对严氏父子,最后还是被更为阴柔的徐阶扳倒了。徐阶也是以善写青词爬上来的,一直非常小心地应付严嵩,被严世蕃百般凌辱也不声张,度过了几次危机,悄无
開始認識袁崇煥,是從《明亡清興60年》,此後到過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崇煥故園,近距離感受古人生活過的時空。首先,袁崇煥是個明朝的有功之臣。年少之時,強烈愛國情結已根植內心深處,公元1619年中進士不久,
明朝历任宰相都有谁?一、明朝自朱元璋就废除宰相,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有:明太祖朱元璋朝(公元1368~1398年)洪武徐达李善长常遇春赵庸汪广洋廖永忠胡惟庸明惠帝朱允文朝(公元1398~1402年)建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宋真宗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宋真宗是宋代第三任皇帝。前两任皇帝征战十八年统一了的中国,真宗上位后,任用李沆等人为相,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