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中兴一线光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你对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仅有一次生命的态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中兴一线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中兴一线光

中兴一线光

严嵩倒台,徐阶成了内阁首辅。为了表明心迹,他在堂上悬挂一个条幅,上写: “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这便是他的施政纲领。徐阶记取前车之鉴,所为尽与严嵩等相反,拟旨时必定拉上其他阁臣共议。他对皇帝说:“处事同众便公平,公平是百善基础,专权便有私情,有私情就百弊滋生。” 世宗当然非常满意。过去,张璁、严嵩等都鼓励皇帝猜疑苛刻,而徐阶极力引导世宗对臣下宽厚,言官说了不好听的话,皇帝欲施淫威之时,他往往委婉劝谏,使他们得以从轻发落。自嘉靖中叶以来,南北用兵,边镇大臣稍不如皇帝之意,便有杀身之祸,而阁臣只看皇帝的脸色,并不从中调护。徐阶掌权后,努力保护能臣虎将,使他们得以功成名就,诏狱长期空着,君臣相安无事。世宗晚年,更热衷修道服丹,病情日渐沉重,有时也心灰意懒,对徐阶说想传位给儿子,自己专心养病。徐阶是明白人,哪敢劝皇帝退位,只泛泛地劝他以天下为重。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渴望成仙的世宗终于死于大内,其第三子裕王朱载垕继位,以明年为隆庆元年 (1567年),他便是穆宗。皇帝的逝世给革除弊政提供了机会,按惯例,遗诏由大臣起草,徐阶把同僚高拱、郭朴撇在一边,叫来精明干练的张居正共同商定。遗诏宣布,前朝弊政如斋醮、土木工程、采珠宝等一切停罢,大礼议、李福达案受害者及因劝谏得罪的官员一律复官。遗诏一出,朝野欢呼,人们将此与嘉靖初杨廷和起草的登极诏书相媲美,称为世宗朝的始终两大盛事。一切称誉皆归于徐阶,同为阁臣的高拱、郭朴当然不满,内阁之争从此开始。郭朴宣称: “徐公谤先帝,可斩也!” 一时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官场光凭道德远不够

   张居正和海瑞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是在嘉靖皇帝当政时步入政坛。而且两人有过交往。《明史》记载:“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

明代文人竟以得性病为荣 风流丑恶一线间

明代文人得了性病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写入诗文大事宣扬。今天中国文化界以暴露无耻为卖点,如出一辙。汉语中“裤裆”一词来自满语,也就是东北话的“卡布裆”,中国明朝以前的小说提到那个地方都是说“胯下之物”

明代文人竟以得性病为荣 风流丑恶一线间

明代文人得了性病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写入诗文大事宣扬。今天中国文化界以暴露无耻为卖点,如出一辙。汉语中“裤裆”一词来自满语,也就是东北话的“卡布裆”,中国明朝以前的小说提到那个地方都是说“胯下之物”

历史人物 嘉靖三大家之一 明朝中期散文家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

历史人物 明朝将领于光简介,于光在史上有何战绩

人物生平于光,字仲炳,号暗修,明太祖朱元璋赐名大用,生于泰定元年九月十五日,元末明初时期南康府都昌县人。都昌于氏为汉于公后裔,宋初,先祖元素由山东益都迁居南昌府丰城县;其后裔又有人从丰城迁居都昌,大多

历史人物 此人是元朝的中兴之臣,被人陷害,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说起朱元璋灭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时代的起义军里,朱元璋消灭的元朝军队是最少的。>元朝虽然被明朝取代,但它并非亡于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双方同时同

明朝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元顺帝死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它们不时侵扰明朝的边境地区。朱元璋一方面和它们通好,开放边境贸易,一方面采取积极防御措施,从嘉峪关到鸭绿江一线建立了九个军镇,派重兵把守。明成祖时

“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简介 达延汗的人物结局

  达延汗,为蒙古奇源部包,姓包尔之金,本名巴图猛克,号大元汗,又有蒙古中兴之主的美称。所谓的“蒙古中兴之主”是后世人对达延汗的评价,实际上他是将被明朝驱逐出中原后退回到蒙古高

历史人物 归有光名言

归有光归有光别称归震川、归太仆,是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考中举人后八次落第,60岁时才中进士,晚年入仕,担任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归有光曾参与编修《世宗实录》,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作品

历史人物 “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简介 达延汗的人物结局

  达延汗,为蒙古奇源部包,姓包尔之金,本名巴图猛克,号大元汗,又有蒙古中兴之主的美称。所谓的“蒙古中兴之主”是后世人对达延汗的评价,实际上他是将被明朝驱逐出中原后退回到蒙古高原,并且逐渐分离的蒙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