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的“艳姑”究竟有多美 撒拉族历史
Posted 撒拉族
篇首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撒拉族的“艳姑”究竟有多美 撒拉族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撒拉族的“艳姑”究竟有多美 撒拉族历史
“艳姑”在撒拉语中是“新嫁娘”的意思。心灵手巧、善良朴实是她们美丽韵味的真正内涵。她们手工制作的各种撒拉族小吃令人垂涎,炒面、凉粉、酿皮、牙而玛、炒麦、麦梭、盖碗茶、手抓肉等早就名扬天下。
循化是中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但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和平聚居的大家庭。走在循化街头,可以看到头戴墨绿色、黑色盖头的撒拉族“艳姑”,也可以看到红袍加身的“阿卡”(藏族喇嘛),而点缀其中的则是穿着时尚的俊男靓女。
撒拉“艳姑”是循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继承了中东女子玉一样洁白的皮肤、丰满婀娜的身段和清澈明亮的眼睛。在古老的街道上,如果你与她们擦肩而过,你会情不自禁地回头凝视,而披着墨绿色盖头的她们早就羞涩地低下了头。
少女变成“艳姑”的必修课之一是刺绣。她们把绣枕头、绣袜底、绣鞋帮、绣围裙、绣荷包和绣兜肚当成农闲时的消遣。在男女结亲的日子里,新娘会将自己的绣品赠送新郎作为信物。近年来撒拉族的民间艺人将刺绣工厂开到了大城市,绣品在旅游市场上供不应求。
撒拉“艳姑”能够吹奏一种叫做口弦的乐器,但口弦并不用来演奏———那是“艳姑”在洞房里向爱人倾诉衷肠的一种方式。
相关参考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部分撒拉族散居于青海省的西宁市及黄南、海北、海西...
“阿格尼”“‘阿格尼’是由最亲的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组织,‘阿格尼’是一个合成词,及突厥语种的‘阿改’(哥哥)和‘乃尼’(弟弟)两次复合而成,相当于汉语中的‘当家子’。”韩占祥老人说。据记者了解,撒拉族
撒拉族的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不少汉、藏、回等兄弟民族的文化。撒拉族虽然属突厥语民族,但她的文化与同一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文化有较大的差别。撒拉族与维吾尔、哈萨克、柯
关于撒拉族的历史来源,本民族有如下口头传说:很久以前,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备受尊崇,但遭到国王的嫉恨,于是告别故土,率领族人,向东进发,去寻找新的乐土。他们翻
关于撒拉族的历史来源,本民族有如下口头传说:很久以前,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备受尊崇,但遭到国王的嫉恨,于是告别故土,率领族人,向东进发,去寻找新的乐土。他们翻
撒拉族刺绣源远流长,具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手法独特而著称。长期以来,撒拉族刺绣保留和完善了自己的原始风貌,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所绣花卉、动物形象栩栩如
撒拉族人的服饰和仪表无疑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有时我们在街上看到头戴无沿小圆帽,身着白布褂、青坎肩,脸上蓄有一把胡子的男子和头戴盖头的妇女,这些人便是撒拉族;他(她)们的这种服饰和仪表都与伊斯兰教有
撒拉族有自已的民族传统舞蹈,是表达撒拉族青年对爱情和美好生活追求的娱乐性歌舞。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虽说舞姿简单,又无甚乐器伴秦,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深
撒拉族有自已的民族传统舞蹈,是表达撒拉族青年对爱情和美好生活追求的娱乐性歌舞。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虽说舞姿简单,又无甚乐器伴秦,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深
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二是男子有凭“口唤”,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我不要你了”,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