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沈剑华人物传,沈剑华生平事迹,沈剑华评价

Posted

篇首语:见君一眼,倾卿一心,误我一生,伤我一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沈剑华人物传,沈剑华生平事迹,沈剑华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沈剑华人物传,沈剑华生平事迹,沈剑华评价

沈剑华,原名沈传勋,化名宋家珍,一九○四年九月十九日生于湖北省黄梅县沈家湾一个贫苦的谱匠家中。沈剑华是赣北红军游击队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共德安县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农委书记、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等职。一九三○年初,由于叛徒告密,英勇牺牲。

沈剑华五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在祖母抚养下,七岁开始读私塾,因家境贫寒,十二岁辍学,跟着做谱匠的小叔学刻字谋生。他看到农村中的贫富悬殊和穷人受欺压,非常气愤,遂离开家庭到城市另谋生计。

一九二三年春,沈剑华到了九江,在轮船码头上作搬运瓷器的工人,工人兄弟见他聪明、诚实,能吃苦,介绍他到夏宝记瓷器店学绘瓷器。

沈剑华在瓷器店时,结识了共产党员帅鼓农 (曾任九江县长) 、吴久思 (曾任九江地委农民部长、九江县农协主席) ,熊振球 (曾任国民党九江县党部常委) 等革命分子,开始接受革命思想。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九江人民组成了 “九江援助上海同胞惨死委员会” ,工人举行总罢工,在租界附近与英、日帝国主义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学生深入街头巷尾揭露控诉帝国主义的暴行,检查日货,损款援助上海工人。沈剑华积极参加了这些斗争,在斗争中提高了阶级觉悟。此后,他进一步靠拢共产党组织,主动争取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帮助,“于一九二六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①。

沈剑华入党后,遵照党的指示,离开夏宝记瓷器店,与人合伙在张官巷开设九景瓷业公司,他以公司老板的身份作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四日,北伐军攻克九江,沈剑华积极奔走于工人群众中宣传革命,大大激发了九江工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一九二七年一月六日上午,九江市人民在中共九江地委书记曾延生的领导下,爆发了收回租界的斗争,数万群众齐集大校场,沈剑华手持“打倒帝国主义”的纸旗,高喊“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率领群众向租界进发,他们把租界团团包围。这时停泊在江中的英国军舰发空炮两响威胁群众,水兵上岸阻拦示威群众,并枪杀工人一人,打伤数人。沈剑华临危不惧,领着群众冲进租界,占领了英租界,英舰见势不妙,起锚开走。同月九日,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九江市党部和九江总工会联合九江各公团和驻军,组成“九江市民对英外交行动委员会” (一名 “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处理英租界的一切事宜,迫使英国领事欧马利于二月二十日在归还九江、庐山租界的协议上签字。三月十五日,正式将租界管理权交还中国政府。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七日,将介石指使九江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和流氓地痞,捣毁了执行三大政策的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并打伤工人群众,杀害了工人纠察队员曹炳元。沈剑华面对敌人暴行,领导工人救出了被敌人包围的同志,随后又积极参加惩办制造“三·一七”惨案凶手的斗争。

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九江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九二七年八月九日,枪杀共产党员熊好生、戴振球等二十六人。沈剑华在九江不能立足,党组织要他暂时回家乡隐蔽。一个多月后,中共九江地委书记林修杰派交通员通知沈剑华,要他参加星子农民暴动。十月三日晚上,以林修杰为总指挥,徐上达为前敌指挥,沈剑华为前敌副指挥的星子农民暴动爆发了,沈剑华随同徐上达带领星子县和九江县属的马楚等地的数百贫苦农民,攻入了星子县城,县长及其他反动派深夜乘船从鄱阳湖上逃命,农民焚烧了租约和钱粮簿子,打开监狱,救出了省委巡视员淦克鹤和关押的群众。星子暴动揭开了赣北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

星子暴动的第二天,林修杰、徐上达、沈剑华率领起义人员撤离星子县城,调集九江的同志,开始游击战争。他们从九江县小阳铺出发至湖口,试图夺回被流氓以警备司令部侦缉队名义诈骗去的枪械,没有成功,仍回到了小阳铺。这时,内部出了一个叛徒,他们活动被反动派探悉,受到敌人的围攻。在小阳铺一带不能立足,便转移到德安县秦山金盆寺,再调集德安县农民自卫军保留下来的一部分武装扩大游击活动。

一九二七年十月底,中共江西省委派张源健到赣北负责军事。沈剑华积极协助张源健开展工作,将游击根据地转移至德安彭山,将岷山彭山连成一片,在百华里内左右呼应,前后屏障,扩大了游击根据地和游击队的力量。同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共江西省委致中央信》 中说,星子农民起义的队伍“变成游击形式,至今实力尚保存。”十二月下旬,赣北工农游击队在德安县秦洞朱家垅朱村 (今林泉乡屏峰行政村境内) 举行成立大会,张源健任队长,李凌云任党代表,沈剑华任副党代表。以后,游击队不断壮大,分别改编为红八军和红十五军。

十二月底,中共江西省委调沈剑华任德安县委书记兼军事部长。他冒着生命危险,化装深入到德安西乡白区的杨坊,将分散隐藏的党员组织起来,恢复杨坊的党团组织和农民协会。亲自率领县委的同志和赣北游击队武装,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夜,在洞霄喻家山刘村、彭山湾里张村和张十八村铲除了当地的反动派,巩固了彭山游击根据地,群众称这次行动为“大闹元宵”①。

一九二八年三月间,中共德安县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沈剑华当选为县委书记。四月初,县委组织赤卫队配合由瑞昌回师德安的赣北游击队,与地方反动武装作战,打垮了夏家铺的团匪,击毙三名伤六名,俘虏十余名,缴获步枪二十九支。四月十七日,赣北游击队和德安各区赤卫队,当夜赶到邹桥王村,围歼反共靖卫团,经过一个多小时战斗,打死团匪数十名,缴长枪十六支,短枪一支,子弹和物资一批,“从此当地的党也得到发展,以后打黄老门、彭山上工作均有广大群众参加,此后军事上渐渐发展起来,与各地靖卫团交战,也有好几次。”②

当时德安建立了四个党的区委和二十余个支部,全县有党员二百九十余人,“德安大部分乡村,差不多全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之下,虽无苏维埃组织,都差不多与割据相等”③,毛泽东在分析全国革命形势时,也肯定了德安革命力量,“以江西论,赣北之德安、修水、铜鼓尚有相当基础”①。沈剑华主持德安县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为后来成立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打下了基础。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江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湖口县德舜乡王遂村举行,沈剑华出席了大会,被选为中共江西省委执行委员和省农委书记②。当时省委机关一度设在九江,为了便于领导全省革命斗争的发展,省委派沈剑华到南昌市开展工作,以便省委机关相机搬回省城。

一九二九年三月间,沈剑华化名宋家珍抵达南昌。当时南昌反动势力猖獗,“党的组织自去年遭受了残酷的破坏,至今未能恢复组织和工作,仅仅保留九个同志在那里”③。住旅社要铺保,住家要三户连保。沈剑华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艰苦努力,很快在敢于展开斗争的牛行火车站、织袜厂、铝印厂和一些学生、知识分子、国民党士兵和警察中建立了十二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四十三名。交通网伸向省内各城市。

后来,省委机关迁回南昌,沈剑华曾一度任省委秘书长,同年八月二十一日,他向党中央写报告,汇报江西的敌我情况,指出反动政权内部冲突在不断加剧,省委工作“最近比较进展了一点,已经发动了减租斗争,已取得了相当胜利,还在继续发动斗争”④。同年九月,“中央决定,为加强江西工作,改组省常委,指定宋家珍 (即沈剑华) 为书记,君小云 (即阮啸仙) 为组织,吴道一(即王同根) 为宣传。常委需特别加强南浔铁路及南昌至九江的工作。”①

沈剑华到职后,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的路线,分析江西全省的斗争形势,对全省政治、组织、军事工作做了总布置,同意中央取消信江特委,成立赣东北特委,将信江特委管辖区域的地方党组织划归赣东北特委指挥的意见;对中央取消赣西特委的意见,提出了疑意,未予执行。

这时,省委的工作几乎全落在沈剑华一人身上。管宣传的常委王同根 (化名吴道一) ,虽在南昌,但有病不能坚持工作; 而管组织的阮啸仙 (化名君小云) 又因病去上海治疗; 阮啸仙的爱人高恬波 (在江西省委做交通和会计工作) 在南昌牺牲。消息传到上海,阮啸仙用杜甫《蜀相》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句来痛悼她。

一九二九年,江西各地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不断深入,红色区域迅速扩大,造成了向南昌包围的形势,反动派对此惶恐不安。鲁涤平加紧了破坏我党组织的特务活动。十一月五日,敌人在吉安破获了我赣西特委总机关,从而牵连到省委机关。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部严密检查吉安、赣州寄来的邮件,把赣西特委给省委的密信识破,逮捕了收信人李兴国 (省委总交通员) 。李兴国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叛变,供出了赣北都昌等地通讯处——高文龙鞋店。高文龙被捕。沈剑华得到高文龙鞋店被破坏的消息,立即开会研究对策,通知有关同志切断和高店的联系。但省委发行分配科主任舒心嫩不以为然,竟于二十三日早晨跑到高店,当即被捕。舒心嫩叛变后,又把自己的住地供出,大批中央、省委文件及各地报告被敌人抄去。这时省委还不知道舒心嫩被捕。二十四日,秘书处文件科主任刘企勋送都昌等地报告抄本到舒家保管亦被逮捕。省委常委胡子寿擅自跑到高店侦察消息也被敌人捕去。

在这危急时刻,沈剑华把生死置之度外,镇静自若,处理善后工作,决定把大部分同志疏散到各地工作。派吴道一到九江巡视,派赵丕良到赣东北特委工作,派张世虚到信江特委巡视,派张剑光到赣西特委工作。省委经费奇缺,沈剑华决定采取卖光借尽的办法,为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的同志筹集路费。还决定自己和冯任仍然留省城恢复省委的部分工作。这时冯任在街上接二连三碰见自首变节分子,在南昌无法立脚,沈剑华即要他赴九江、德安巡视,十二月一日,冯任离开南昌抵九江。

沈剑华只身居处虎穴,继续寻找恢复工作的线索,他在特务、叛徒到处搜捕的险恶环境下,于十二月三日离开南昌,赴九江与吴道一、冯任会合,商讨进一步的对策。他化装出行,一路上机智地躲过叛徒的耳目。到达九江找到了冯任,冯要他等中央交通员和阮啸仙回来,再到中央报告工作,在这之前先到九江近郊巡视。第三天,沈剑华正准备下乡巡视,不幸与中央交通员同时被捕,在九江狱中两天,即解往南昌关押在南昌卫戍司令部。

监狱中,沈剑华受尽了酷刑,受审时,他踢翻审讯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国民党卫戍司令张辉瓒在给蒋介石的 《破获中共江西省委报告》中无可奈何地说: “皆迷信共产主义甚深,于审讯时,态度倔强,大有以身殉主义,视死如归之概”。

一九三○年初,沈剑华和九位战友一道英勇就义于南昌,时年二十六岁。

注释

①徐上达: 《关于星子农民暴动和沈剑华的历史问题答孙自诚问》(1956年7月)。

①《德安县人民革命史》,内部刊印,存德安县档案馆。

②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军事工作报告》1921年5月4日,存江西省委档案馆。

③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工作近况—综合性报告》1928年7月,存江西省档案馆。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02页。

②《江西第二次全省党代表大会会议经过》,存江西省档案馆。

③《中共江西省委报告》1929年5月20日,存江西省档案馆。

④沈剑华: 《江西省委工作报告——江西政治概况与工作概况》1929年8月21日,存江西省档案馆。

①《中共中央致江西省委350赣19信》1929年9月,存江西省委档案馆。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沈安娜简介?沈安娜的个人荣誉?沈安娜解放后从事什么工作?

沈安娜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地下情报战线上的一位普通战士。她自1935年1月开始担任中共地下情报员,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接受周恩来、董必武等派遣,打入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速记

中共人物传 李琪人物传,李琪生平事迹,李琪评价

李琪李琪,原名沈乃挺,1914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西猗氏县(今临猗县)。小时家境贫寒,只念过五年书,14岁时又背井离乡,到天津银号里学徒。由于军阀混战,几经失业,流落西安。他生活极为艰苦,仍然坚持自

历史人物 沈法兴的主要事迹 沈法兴的人物生平 沈法兴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沈法兴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逝世日期:621年www.cha138.com  职业:隋末唐初割据势力  称号:梁王  沈法兴——早年人物经历早年经历沈法兴,湖

历史人物 沈一贯的主要事迹 沈一贯的人物生平 沈一贯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沈一贯  别名:沈肩吾,沈不疑、沈子唯,沈龙江,沈蛟门  出生地: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对于庄子的学说有一定的研究  代表作品:《啄鸣集》、《易学

知名人物 沈鸿烈生平故事简介,沈鸿烈历史评价,沈鸿烈怎么死的?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天门人,生于1882年12月7日(清光绪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其父沈际昌是塾师,沈鸿烈自幼受严格的传统教育,十八岁中秀才,后补廪生,二十岁参加安乐府府考,旋执教于府学。20世纪初,湖

知名人物 沈知方生平故事简介,沈知方历史评价,沈知方怎么死的?

沈知方,原名芝芳,浙江绍兴人,生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世界书局创办人。十四岁入绍兴奎照楼书坊做学徒,两年后转入余姚某书坊,其后为上海会文堂书局职员。1900年被夏瑞芳招入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作。次

历史人物 王沈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王沈生平

  _wangchen·字彦伯,又作王沉,高平(今山东巨野)人。时期文学家,著有《释时论》,指责当时的世族制度。>  王沈,文学家。字彦伯。高平(今山东巨野)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寒素>受豪门世族压抑>

历史人物 王沈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王沈生平

  _wangchen·字彦伯,又作王沉,高平(今山东巨野)人。时期文学家,著有《释时论》,指责当时的世族制度。>  王沈,文学家。字彦伯。高平(今山东巨野)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寒素>受豪门世族压抑>

大唐荣耀中沈珍珠是真实存在的吗?沈珍珠最后和李俶在一起了吗?

  古装历史剧《大唐荣耀》改编自沧溟水的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讲述的是一代才女沈珍珠在大堂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并且描绘了沈珍珠和唐代宗李豫之间的真挚爱情故事。  唐代宗李豫原名叫做李

历史人物 沈客卿生平简介与史书记载

沈客卿,(公元?~公元589年),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士(现浙江德清)。人物生平>沈客卿,是吴兴郡武康人,为人阿谀逢迎残忍冷酷,任中书舍人,每每立异端,惟以侵害百姓为能事,由此而自进。有施文庆的,是呈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