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北方战争第二阶段是怎样的?
Posted 彼得
篇首语:世界上唯一拥有越多越好的东西就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北方战争第二阶段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北方战争第二阶段是怎样的?
俄皇彼得一世痛歼瑞典侵略军采用了巧战制胜法。北方战争(1700—1721年)第二阶段后期,瑞典侵略军在乌克兰的行动企图失利后,被迫南下。1709年4月,瑞军(3.5万人,32门火炮)在国王查理十二的率领下,包围了波尔塔瓦(今乌克兰境内),企图在那里补充给养,打开哈尔科夫、别尔戈罗德方向的进攻道路,继尔进攻莫斯科。这时,彼得一世率领的俄军已争得主动。他指示卫戍司令克林上校率守城部队坚守波尔塔瓦,牵制瑞军,与此同时,调集各部队主力到波尔塔瓦附近集结,决定在此全歼瑞军。6月底,俄军已达4.2万人、72门火炮。
彼得一世在全面分析瑞军的处境和对波尔塔瓦附近地形进行周密勘察以后认为,瑞军现在攻城不下,尚无立足之地,如再从外面攻击,敌必作困兽之斗,即使取胜必将付出巨大代价。而在外围不直接进攻瑞军,利用附近的有利地形构筑野战工事,从外势上对敌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敌人在攻城时,必有后顾之忧。这样,瑞军只能分兵作战,我可利用野战工事消耗敌人。最后时机成熟利用主力部队一举将敌全歼。此计可谓一箭双雕,既疲惫了瑞军,又减轻了波尔塔瓦的压力。
7月6日,俄军进入波尔塔瓦以北约5公里处的雅可夫策村附近阵地,随后将部队配置于筑垒兵营内,兵营正面是一片宽约2.5公里的开阔地,两翼是密林和灌木丛,开阔地上筑有10个四角多面堡(类似现代的地堡),各堡之间的距离均在火枪射程之内。多面堡的后面配置了骑兵团。7月8日凌晨,瑞军为解除后顾之忧,由连希利德元帅(查理十二负伤)率领2万人、4门火炮向雅可夫策村的俄军阵地袭来。另外1万余人留在波尔塔瓦城下继续攻城并兼任预备队的任务。瑞军求战心切,以4个步兵纵队和6个骑兵纵队向俄军阵地冲击,俄军骑兵前出到多面堡前与敌激战,获胜后并不追击,并遵照彼得一世的命令,撤到多面堡一线之后。瑞军认为是俄骑兵惧怕步兵冲击,遂尾随跟进开阔地,遭俄军工事内枪炮火力的射击,遭受重大损失,余敌逃向两翼的密林和灌木丛,又被埋伏的俄军歼灭。瑞军向北进攻遭粉碎后,实际上大势已去。彼得一世一看时机成熟,率俄军主力由北向南直取瑞军,同时,派出一部兵力加强波尔塔瓦守城,确保要塞不失守并断敌南逃退路。上午9时,俄军开始包围瑞军,11时,瑞军残部突围逃跑,追及后被迫投降。此战结果,瑞军全军覆没。死9千余人,被俘1.8万人,损失32门火炮和全部辎重,查理十二世和乌克兰叛将马泽帕只身逃往土耳其。俄军亡1345人,伤3290人。
此战决定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的胜利结局。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威望,动摇了瑞典军事强国的地位,打破了查理十二世不可战胜的神话。瑞典的实力和威信“遭到破坏正是由于,查理十二世企图侵占俄国。这样他便毁灭了瑞典,并且非常明显地证明俄国是不可攻破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22卷第17页)。
相关参考
俄瑞北方战争经过几代沙皇的征伐、兼并和扩张,到17世纪70年代,俄国已经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了。不过,尽管它的版图横跨欧亚两洲,然而它依然是一个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的落后国家。它政治制度落后、腐败,经
禁粮驱兵是俄皇彼得一世与瑞典侵略军斗争的一计。北方战争进入第二阶段(1707—1709年)以后,由于乌克兰首领马泽帕叛变投敌,使俄军的行动受到很大影响。瑞军在国王查理十二世的率领下,企图经乌克兰绕道迂
北方战争(1700—1721年)进入第二阶段(1707—1709年),瑞典军队在国王查理十二世的率领下自萨克森出发,1708年6月强渡别列津纳河,逼迫俄国边境。接着7月14日在戈洛夫钦打败俄军,8月自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最终以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南北战争是
导致“二战”进入新阶段的苏德战争 苏联于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所进行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8月7日–8月20日)主要突破经过一天的侦察,其目的是确定德军是否选择撤回或不在第一组战壕上,进攻在1943年8月7日上午6点30分展开(最初的炮轰在早上4时30分开始)及向罗斯拉夫尔突破。三支参加
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场最大的军事行动,涉及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
查理十二死前,反瑞典同盟在如何填补被击败的瑞典军队撤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已经日益明显。乔治一世和弗里德里克四世都渴望在北德意志建立霸权,而强人奥古斯特则关心弗雷德里希·威廉一世对波罗
查理十二死前,反瑞典同盟在如何填补被击败的瑞典军队撤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已经日益明显。乔治一世和弗里德里克四世都渴望在北德意志建立霸权,而强人奥古斯特则关心弗雷德里希·威廉一世对波罗
履冰涉险,出其不意是俄皇彼得一世智夺维堡要塞使用的计谋。北方战争(1700—1721年)期间,俄军于波尔塔瓦战役(1709年7月)以后,其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把瑞典人逐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