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萨拉热窝事件

Posted 萨拉热窝事件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萨拉热窝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是欧洲列强角逐的中心地带。那里陆续发生过多次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1913年发生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那里的敌对状态,推动了波斯尼亚等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两地人民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从而加剧了奥塞之间的冲突。奥塞冲突,必然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德奥意“三国同盟”与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冲突。这样,巴尔干就成了欧洲的“火药桶”,战争一触即发。

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们认为,塞尔维亚朝野的反奥情绪,是对他们进行民族压迫的最大威胁,因此伺机进行镇压,并兼并塞尔维亚。1914年6月末,奥匈帝国在被它吞并的波斯尼亚,举行了一次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方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行动,激发了塞尔维亚民众的极大愤慨。他们得知:这次军事演习的指挥者——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奥匈帝国皇太子弗兰西斯。斐迪南大公,将于演习后携妻索菲女公爵,赴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首府)巡视访问。他们闻讯后,决定在那里刺杀他们,以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们真的这样做了,而且达到了目的。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这次暗杀事件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为了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塞尔维亚的一个军人团体制订了周密的行动计划,做了充分的准备,由7个自告奋勇的爱国青年执行暗杀计划。他们身藏短枪、炸弹及利刃,分别埋伏在皇太子车队将要经过的几处路旁,伺机行动。1914年6月28日上午10时许,斐迪南夫妇乘坐的豪华专列驶抵萨拉热窝火车站。隆重的欢迎仪式过后,斐迪南一行及前来欢迎的波斯尼亚要员们分乘6辆敞蓬汽车离开车站月台,鱼贯而行,缓缓地驶向市政厅。萨拉热窝市长和警察专员,乘坐第一辆汽车在前开道;皇太子夫妇乘坐第二辆车,波斯尼亚总督坐在左侧折叠椅上,皇太子贴身侍从官则与司机并排而坐;其他随从人员和前来欢迎的官员们乘坐后4辆汽车。

当日是星期日,微风和煦,天气格外晴朗。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斐迪南大公头戴华丽的簪羽头盔,昂首挺胸端坐在车上。他踌躇满志,十分得意。为了制造虚假的升平景象,博得波斯尼亚人的好感,他将军队留驻在城外,轻装简从地进了萨市。但该市的保卫工作却十分马虎草率,漏洞颇多,遂为刺客们提供了极好的行刺条件。

第一个刺客埋伏在市中心的一座桥上。当车队过桥时,恰好一个警察挡住了他,使他无法下手。第二个刺客,也混在桥面的人群中。当车队驶近时,他觑准第二辆车上的皇太子夫妇,便将一颗炸弹从车左侧迎头掷去。然而,司机发现了他的举动,机灵地猛踩油门向前疾驶,使炸弹擦着车的风挡弹落于地,在第三辆车前爆炸。这颗炸弹炸爆了该车前轮轮胎,炸伤总督副手、夫人的侍女及几个旁观市民。青年刺客,掷出炸弹后迅即吞下一小瓶毒药,并转身跳下桥去。当他被保卫人员从水里捞出时,他还活着。但他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一句话也不肯回答。

皇太子为了掩饰自已的难堪,转移人们的视线,他故作镇静,若无其事地自欺欺人地说道:“这家伙有精神病,没关系,让我们继续按预定程序进行!”车队迅速驶达市政厅,并开始举行欢迎仪式。斐迪南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抓住市长的一支胳膊,气急败坏大吼道:“市长先生,我……,是来访问的,却被这里的人以炸弹相迎……”市长吓得浑身抖个不停,不知所措。不料斐迪南竟又平静下来,不再发作了。欢迎仪式总算草草结束。斐迪南尽管故作镇静,但适才的那场可怕的经历,使他惊魂未定,心有余悸。他未尝不想改变原定访问安排,但不便直言。于是,他问波斯尼亚总督:“你以为我们还可以继续按照原定计划访问国家博物馆吗?”不期总督竟仗着胆子答道:“完全可以。我保证再也不会发生这种卑鄙的勾当了,请殿下放心。”大公还是决定改变一下访问路线,不直接去博物馆,而是先去医院看望被炸伤者。

于是,大公一行再次登上汽车。侍从官手按军刀站在左侧踏板上,以防不测。不料总督等人竟忘了将改变行车路线一事,告知第一辆车的司机。他驱车径直向博物馆驶去。第二辆及后面的车,也都随了过去。比及总督发现路线不对、命令司机掉头时,皇太子的车,恰好在第三个塞尔维亚刺客——19岁的爱国青年里洛·普林西比的面前停下。皇太子的车,离他不足两米之遥。这个最坚决,最勇敢的青年,毫不迟疑地扣动了手枪扳机。两颗仇恨的子弹紧跟着飞了出去。前一发射进了斐迪南的脖子,后一发则穿透了索菲的腹部。不期二人中弹后,依然正襟危坐,若无其事,只是目光略显呆滞而已。站在踏板上的侍从官惊惶失措,而反应迟钝的总督还以为皇太子夫妇平安无恙。他指挥车队开向总督府。途中,斐迪南开始口吐鲜血,经抢救无效,夫妇二人于11点多钟接踵死去。

开枪的刺客自杀未遂,他先是用手枪自击头部,却被人抓住手臂而制止。在被警察逮捕过程中,他又迅速地吞下一小瓶毒药。但因药物毒力不强而未能致命,他后来被处死了。

奥匈帝国早就阴谋兼并塞尔维亚了。皇太子被刺一案破获后,证实系塞尔维亚人所为,这就为奥国提供了吞并塞国的绝好借口。此案震动奥匈皇朝,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要求82岁的老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立刻发兵灭掉塞尔维亚。以陆军总参谋长为首的武臣们,更是咬牙切齿地力主发兵。约瑟夫皇帝又何尝不想趁此机会灭掉塞尔维亚呢?然而,他老谋深算,担心英、法、俄各国出兵干涉,难以招架,所以顾虑重重,不敢贸然行动。这时陆军总参谋长提醒他:“德皇威廉二世不是早就向我们保证,他们将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充当我们的后盾吗?”奥皇还是不放心:“你对他们的保证有把握吗?假如我们同俄国开战,他们也仍然站在我们一边吗?”原来,俄国在巴尔干享有某些利益,且与英法间订立了共同对付德奥同盟国的军事协约。这个因素确实不可忽视。

为了把握起见,奥皇约瑟夫亲笔致函德皇威廉二世,通报奥匈对塞开战的意图,请德皇明确表态支持奥方。其实,威廉二世早有通过奥匈打击塞尔维亚、藉以削弱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的意图。他还希望进一步打败俄、英、法各协约国,最终称霸全欧。如今接到奥皇的信,正中下怀。他当即复函表示,德意志帝国将全力支持奥匈帝国,鼓励约瑟夫“不必踟蹰”,而应当机立断对塞开战。老皇帝终于决定发动侵塞战争。

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通牒上提出的条件极其苛刻:要求塞方取缔一切反奥组织、制止一切反奥宣传和行动,从政府和军队中清除有反奥情绪的官员和军人,由奥方派官员同塞方审判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凶手。照会要求塞方于48小时内作出明确答复。塞政府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尽量避免奥军入侵,塞总理在限期届满前10分钟,亲赴奥国大使馆对通牒作出答复——除最后一项实难接受的条件外,其余条件全部接受。尽管塞方作出如此难堪的让步和妥协,奥方还是借口塞方没有作出满意的答复,而悍然发动了侵硌战争。2月1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是日深夜,奥军炮击贝尔格莱德,炸死无辜市民5000余人。

奥塞战端一开,迅速在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间引起了链锁反应:俄国不能容忍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于7月30日宣布总动员,首先向奥发难。翌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其于12小时之内撤消总动员令。同日德国又照会法国政府,询问一旦德俄开战,法国是否保持中立。法国的答复是将保留行动自由,并于翌日发布总动员令。

鉴于俄国对德国的最后通牒,未予答复,并照常执行总动员令,德国于8月1日下达总动员令,并对俄宣战。8月2日,德向中立国比利时发出要求比方允许德军进入比境对法作战的最后通牒。比方果断予以拒绝。8月3日德对法宣战。8月4日德军进犯比境。同日,英国借口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而对德宣战。8月6日奥国对俄国宣战。至此,不到10天,欧洲各主要国家,几乎全部介入这场世界大战。

继欧洲之后,亚、非、美各洲的几个国家也相继参战。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撤出它在中国和日本领海的舰队,限期一个月将胶州湾无条件地交给日本管辖。由于遭到德方拒绝,日本遂于8月23日对德宣战,旋即在山东半岛登陆,并于11月初占领青岛。同月,土耳其基于与俄英的矛盾,受德国拉拢,也加入同盟国行列。美国于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行列。到1918年,全世界6大洲的32个国家,成为这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国。主战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

不言而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而奥国皇储遇刺事件,不过是大战的导火线而已。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欧洲上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帝国主义列强在经过长期的利益调整和军事组合之后,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一边是德、奥、意三国同盟,一边是英、俄、法三

在萨拉热窝事件中,遇刺身亡的人是谁

相信读者们对萨拉热窝事件都耳熟能详,这是近代欧洲一件轰动世界的事件,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几乎整个欧洲都参与到这场非正义的厮杀当中。在萨拉热窝事件中,遇刺身亡的人叫弗朗茨·斐迪南,与

知识百科 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

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西斯·费迪南大公在访问完萨拉热窝准备离开时,被塞尔维亚的暗杀者枪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奥匈帝国立即策划对塞战争

历史百科 欧洲火药库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欧洲火药库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爆发了。地球上的亿万生灵被拖进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流血冲突之中。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国欢呼雀跃。1914年7月5日,德皇威廉二世在波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军队在被其吞并的波斯尼亚结束了大演习。哈布斯堡帝国王位继承人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来到萨拉热窝进行访问。这一举动激发了塞

历史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1、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2、一战的交战双

世界历史 “施蒂芬计划”

“施蒂芬计划”萨拉热窝事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其实,早在1905年时,德国就制定了大战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由德国的总参谋长施蒂芬提出并制定,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施蒂芬计划”。由此可见,德国发动

历史百科 1914年6—7月萨拉热窝事件与七月危机

1914年6—7月萨拉热窝事件与七月危机奥匈帝国对南部斯拉夫的长期统治和对塞尔维亚的领土野心,南部斯拉夫人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两大帝国主义国家战争集团的挑拨和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

世界上最诡异的灵异事件

航海历史上最神秘最庞大的“幽灵船队”近日出现在新加坡东海岸,这些被遗弃在这里的航船数量比美国和英国海军拥有的舰艇总数还要多,船上没有人也没有货物,一连串的疑问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猜测。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

世界历史 弗兰兹·费迪南大公和他那辆令人震惊的死车

很难想象在动荡的20世纪发生的另一件事,那就是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暗杀弗朗茨·费迪南德大公的事件。大公是摇摇欲坠的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他的杀手——一群形形色色的业余学生——是塞尔维亚民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