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哪3个原因击败李景隆 朱棣收编朵颜三卫后
篇首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靠哪3个原因击败李景隆 朱棣收编朵颜三卫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靠哪3个原因击败李景隆 朱棣收编朵颜三卫后
朱棣已经率领着精悍骁勇的朵颜三卫回到北平,可李景隆还在城外望着冰块发呆。双方在郑村坝展开激战。朱棣主动出击。李景隆部队本来就已经陷入粮草短缺、衣服单薄、久攻不下的僵局中无心恋战,猛然见到如此士气高昂的精锐骑兵,自然一击即溃。李景隆大败,逃到山东德州。
建文帝听说李景隆兵败,就问计于黄子澄。为什么要问黄子澄?因为当初就是黄子澄极力举荐李景隆的。而另一位大臣齐泰是全力反对的。现在,你举荐的人打了败仗,朱允炆当然要拿你是问。黄子澄开始替李景隆狡辩,说:“北方天气太寒冷了,士兵们都经受不住。现在暂时回到德州修养,等到来年春天再战,一定能击败朱棣。”
还能怎么办?朱允炆只好暂时听从黄子澄和李景隆的安排,静待天气回暖。比拼的双方,拼的是耐力和信念,根本没有人肯给你“等来春天”的机会。李景隆这次学乖了。我进攻你北平,你们坚守不出,我也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龟缩在德州城内坚守不出。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动机不同:朱棣让朱高炽坚守不出,是拖敌人,争取时间,他好乘机夺取宁王的部队;李景隆躲在德州不出来,是打了败仗,躲在德州。内心煎熬,皇上催促,他坐不住,所以一听朱棣有动静就伺机而动,希望打个胜仗弥补以前的过失。
2、角色不同。朱棣虽然是反贼,可在分配战略部署等问题上,谋士和将士都听他调遣,向他汇报;李景隆则不同,他后面还有黄子澄这个推荐人,他要对得起伯乐。另外还有皇上,他急于取胜,显摆自己的能力。他要向别人汇报。
3、地位不同。朱棣现在竖起大旗后,他也是一方诸侯,李景隆只是朱允炆领导下的一个小卒。部队是皇家的部队,不是李景隆个人的,他还要听朝廷遥控指挥。
为了追朱棣的部队,李景隆的军队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可刚刚来到大同,却听说朱棣已经带兵从大同出发朝着北平逃跑。李景隆部队立即全力追赶。行军数千里地,走的又都是山坡陡峭道路,加上南方士兵对寒冷的惧怕。就这么一路追一路赶,结果朱棣带兵赶回了居庸关。一路上,李景隆的兵冻死、冻伤者无数,很多人被无休无止的追赶拖垮了,早已气馁。最后追到居庸关,连朱棣的士兵一个人影也没见到,只好悻悻而归。
朱棣的疲劳战术,有效地瓦解了李景隆的军心和战斗意志。将士们早已无心再战。
可究竟该守哪里,决定权好像并不在李景隆手中。他像朱棣手中的一枚棋子,被任意摆布。
如果这时朝廷能够集中优势兵力,直捣朱棣的北平老窝,或许能将朱棣消灭在北方。但朱允炆和李景隆都犯了一个严重的路线错误。心里上都认为,既然你朱棣是反贼,抓住朱棣是第一要务,因此眼睛一直死死地盯住朱棣。这就给了朱棣无形的主动权。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什么要突袭“朵颜三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成祖一生进行了5次北伐,在第3次北伐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打击鞑靼大汗阿鲁台,但是在进军途中,并没有找到阿鲁台。因为阿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不管哪个朝代,开国皇帝开始的前两代都是非常英明的,明朝也是如此(大秦属于例外)。>明朝时候,洪武的文治武功非常了得。开国皇帝
朱棣李景隆李景隆为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起初替建文帝讨伐朱棣叛乱,后来却做了朱棣的官,二者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呢?明太祖当朝时,唯恐大臣篡权,便给予藩王讨伐皇帝身边贼子的权利。朱允炆当朝时,朱棣有谋反之
朱棣李景隆李景隆为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起初替建文帝讨伐朱棣叛乱,后来却做了朱棣的官,二者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呢?明太祖当朝时,唯恐大臣篡权,便给予藩王讨伐皇帝身边贼子的权利。朱允炆当朝时,朱棣有谋反之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帝是一个十分悲剧的皇帝,当皇帝四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推翻,此后生死不知。明初
如何评价靖难之役朱棣最大的功臣李景隆?建文帝为什么用李景隆为将?
李景隆,字九江,江苏盱眙人,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最开始的时候,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因此官途升迁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李文忠去世之后,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
是李景隆造成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吗?李景隆真的是朱棣的内应吗?
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爆发的异常中央权利和地方藩王权利的碰撞,并最终以藩王权利获得大胜的战争。战争的双方,分别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和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永乐帝。事情的开端,则是以建文帝削藩而起的。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景隆是建文帝阵营的人,为什么说他是朱棣的大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景隆是一个神奇的将军,他自己明明是建文帝阵营的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大军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景隆是建文帝阵营的人,为什么说他是朱棣的大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景隆是一个神奇的将军,他自己明明是建文帝阵营的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大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景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402年6月,燕王朱棣终于进入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登基称帝,改年号永乐。成为皇帝后,朱棣自然要对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