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哈尔科夫战役

Posted 集团军

篇首语: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哈尔科夫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哈尔科夫战役

哈尔科夫战役

在苏德战场上,哈尔科夫这个不起眼的地名拥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双方在此地记性了三次大规模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苏军为粉碎德军哈尔科夫方面集团军于1942年5月12~29日实施的攻防战役。苏军参加此次战役的有西南方面军(司令由苏联元帅、西南方向总司令铁木辛哥兼任)和南方面军(司令为马利诺夫斯基中将)。计划规定:西南方面军分南北两路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和沃尔昌斯克地域对哈尔科夫实施向心突击,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解放哈尔科夫,为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展进攻创造条件;南方面军坚守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南正面,以保障西南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翼侧。德军哈尔科夫集团是南方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当时,该集团军与克莱斯特集群(辖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正在准备代号为“腓特烈一世”的进攻战役,企图攻占北顿涅茨河以西、哈尔科夫东南地区。双方兵力大致相当。

5月12日苏军西南方面军发起进攻,各突击集团三日内突破德军防御:第28集团军从沃尔昌斯克地域向前推进18~25公里,第6集团军和博布金少将指挥的集团军级战役集群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向前推进25~50公里,为快速兵团投入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铁木辛哥被所谓兹米约夫地域有德军装甲重兵集团的情报所迷惑,直至5月17日才命令第21坦克军进入战斗,但已错过时机。其他地段亦进展迟缓,致使德军毫无阻碍地将其预备队从其他方向调到突破地点。

至5月17日前德军统帅部已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根部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当面建立了强大突击集团。在该处行动的“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坦克第1集团军,第17集团军),步兵比第9集团军多0.5倍,炮兵多1倍,坦克多5.5倍。为解除德军第6集团军的压力,克莱斯特集群于5月17日提前一天发起“腓特烈一世”进攻行动,出动14个师进攻南方面军。在空军第4军大规模的空中支援下,第1装甲集团军向实力薄弱、毫无准备的苏军第9和第57集团军发起进攻,至第一天结束时,德军推进到苏军突击部队后方40公里。此时,苏军通信与物资供应面临明显的威胁,苏军部队自身也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同时,德军从南北两面对苏军第28集团军两翼实施反突击。

5月19日,铁木辛哥命令部队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转入防御。但是,哈里托诺夫指挥的苏军第9集团军全线崩溃,苏军左翼被德军突入80公里。为了应对致命威胁,苏军第6集团军向保卢斯的德军第6集团军发起攻击。20日,双方都在对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和突出部周围的部队进行调整。苏联军队的行动因为德国空军的骚扰和糟糕的通讯条件而一再遭受妨碍。与此同时、苏第28集团军的左翼失去了掩护,这迫使集团军的指挥员调出预备队第34摩托化步兵旅和第32骑兵师来保护自己的侧翼。22日,德国军队试图完成包围圈,铁木辛哥命令第38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去向西突破德军的方线并恢复与德军包围圈内部队的接触。23日,克莱斯特集群与德军第6集团军在巴拉克列亚以南会合,切断了苏军由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向北顿涅茨河对岸退却的道路,将苏军第6与第57集团军的全部以及第9与第38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包围。不仅如此、已经完成了包围圈的德国军队还进一步试图加宽封锁带。克莱斯特的装甲战斗群从第14个装甲师战区向东拓宽了这个包围圈的外圈。同时第60摩托化步兵师,第384,第389步兵师和第100轻步兵师向西成扇形展开牢牢的档住了包围圈内的敌人的退路。

5月25日包围圈内的苏军用最后一点实力向东发起了攻击,妄图突围。突围部队由第317,第393和第150步兵师,第49和第26骑兵师,第5近卫,第5和第37坦克旅的残部组成。他们发起攻击试图和第114坦克旅建立联系。突围部队遭受了德国炮火和连续的空袭,很快部队就失去了指挥。尽管这样,在遭受了重大损失后,突围部队还是冲破了德第60摩托化步兵师和第389步兵师的防线。在这时,德第1山地步兵师接到命令向北堵住苏联突围部队的道路。包围圈内的剩下的部队现在缩小到10英里长2英里宽的范围。29日,苏军第6、第9和第57集团军主力,包括20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和14个坦克旅的大部被围歼。只有约2.2万人的苏联突围部队冲破了德第384步兵师的后方并和苏第38集团军恢复了联系。据德方资料,德军伤亡人数仅2万人,而苏军阵亡7.5万人,被俘23.9万人。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和迫击炮2026门。苏军在哈尔科夫的失败使西南方向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红军西南方面军企图向被德国占领的哈尔科夫发动进攻,结果却撞上了实力强大的德国“克莱斯特”集团军级集群。红军损失惨重,曾被寄予极大希望的苏军哈尔科夫进攻战役却变成了纳粹德军1942年夏季进攻战役的序曲。

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发生于1943年2月2日-3月3日。苏军战役目的是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解放哈尔科夫工业区。战役代号为“星”。

此次战役,德军指挥官曼斯坦因的作战计划为: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将以党卫队装甲军的兵力从克拉斯诺格勒进攻西南方面军红军第6集团军右翼,随后,以第48、57装甲军攻打巴甫洛格勒,切断红军退路。同时,德军装甲第1集团军以装甲第40军和党卫队“维京”师、步兵第333师共4个师的兵力,袭击西南方面军快速兵团的波波夫集群。攻击得手后,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将调头北上,和“肯普夫”战役集群一道集结重兵吃掉哈尔科夫西南地域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集团,重新夺回哈尔科夫。

为了增强兵力,德国人不仅竭力补充弹药物资,还从西线调来了2个步兵师作为预备队。其中第167师部署在波尔塔瓦,第15师部署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按照命令,这两个师必须在2月20日至22日到达指定下车地点。作为由希特勒最宠爱的3个党卫队师组成的装甲军,豪赛尔指挥的这支部队可谓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党卫队的兵力也较为充实,按1942年12月统计,“希特勒”师拥有678名军官、20166名士兵和士官,“骷髅”师和“帝国”师的兵力则分别为15415人和14095人。尽管这3个师名义上是装甲步兵师,却和装甲师一样编有坦克团,而且还拥有普通装甲师所不敢奢望的“虎”式I型重型坦克连。在哈尔科夫反击中,另一个拥有“虎”式I型重型坦克连的部队就是德国国防军“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师。从1942年12月到1943年2月,上述4个师一共获得了38辆“虎”式I型重型坦克。

到了哈尔科夫反击开始的1943年2月底,党卫队第1“希特勒”装甲步兵师拥有“虎”式坦克10辆,Ⅳ号坦克52辆;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步兵师有“虎”式坦克12辆,Ⅳ号坦克21辆;党卫队第3“骷髅”装甲步兵师有“虎”式坦克9辆,Ⅳ号坦克22辆。连同其他型号的装甲战斗车辆,党卫队装甲军共有坦克强击火炮约300多辆。而“大日耳曼”师则拥有“虎式”坦克9辆,III号坦克10辆,IV号坦克42辆,喷火坦克28辆,指挥坦克6辆,总计95辆坦克。另外,德军装甲第6、7、11、17师也将投入相当数量的坦克。

1943年2月19日,德国人的“虎”式重型坦克开始转动沉重的装甲炮塔,快速运转的履带在俄国大地的茫茫白雪上碾过一道道深深的辙痕,在威力巨大的88毫米坦克炮指向的地方,恶战在即。

对于红军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来说,2月19日,德国党卫队装甲军“帝国”装甲步兵师和“骷髅”装甲步兵师对该集团军薄弱的侧翼发动了出其不意的猛烈打击。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俯冲轰炸机群向缺乏空中掩护的红军阵地倾泻炸弹,而德国人的装甲集群则在“虎”式坦克的引导下发动凶猛地冲击。

在双方的坦克战中,曾经在苏德战场上称雄一时的红军T-34坦克遭到了惨重的损失。红军的这种坦克所装备的76毫米坦克炮不但根本无法打穿“虎”式坦克102毫米厚的正面装甲,甚至对德军增强了防护的IV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在400米以外也几乎无可奈何。而德军“虎”式坦克的56倍径88毫米火炮和IV号坦克的长身管75毫米火炮却可以分别在1000米和500米的距离上,轻而易举地把T-34坦克的正面装甲打个洞。至于红军标准的45毫米反坦克炮更是拿德国人的坦克毫无办法。随着德军坦克炮一声声沉闷的炮声,1辆辆T-34坦克被摧毁在了雪原上,其中有一些的炮塔还被殉爆的弹药掀到了天上,然后又重重地砸在了地面。T-34坦克独自称霸战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将是德国人的“虎”、“黑豹”、“象”重装甲时代。

坦克质量上的绝对优势加上战术得当,使德国军队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他们强大的装甲楔子很快就在红军第6集团军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30多公里的大缺口,顺着这个缺口,击溃了红军近卫第4军的德军党卫队“帝国”师以惊人的高速向南推进了100多公里。2月22日,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另外2个军——第48、57装甲军,也发动了进攻。这支德军很快就和党卫队装甲军会合于巴甫洛格勒地域,并且切断了红军第6集团军的交通线。紧接着,拥有3个装甲、装甲步兵师的德军第40装甲军又向已经没有了油料的红军波波夫集群发出了致命一击。

经过一番激战,德国人宣称,在对红军西南方面军的反击作战中,德军击溃了该方面军第6集团军、第1近卫集团军和波波夫集团军编成内的8个军、10个步兵师和5个特种旅,据说有2万3千名苏军被打死。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发动进攻的德军兵力并未构成绝对优势,因此没有能够形成一个严密的合围圈,加上天寒地冻,德军的行动大都被限制在各个村庄之间,所以只俘虏了大约9000名红军。

遭到重创后,红军西南方面军在从3个方向扑过来的德国军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从2月27日起快速向后撤退。到了3月3日,他们已经退过了北顿涅茨河,河上结的薄冰方便了红军的通行。但是如此一来,在哈尔科夫地域作战的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却处在德国装甲部队的侧翼威胁之下了。

对德国人突然进攻西南方面军的作战行动,最初无论是远在莫斯科的红军最高统帅部,还是在西南方面军侧翼活动的沃罗涅日方面军,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仍然顽固的认为,德国人的反击只不过是为了掩护他们从第聂伯河的撤退。因此,在这一期间,沃罗涅日方面军仍然在向西拼命推进。

直到西南方面军被德国人赶过了北顿涅茨河之后,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上将才发现自己处境十分险恶:此时,刚刚打垮了西南方面军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正在北上,准备和德军“肯普夫”战役集群一道打击自己的部队。这样一来,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的3个集团军(第3坦克集团军,第40、69集团军)就将遭到14个精锐德国师(包括4个装甲师、3个党卫队装甲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3个步兵师)的攻击。而红军在这个方向能够使用的坦克大约只有70辆,德军则不少于350辆。

面对糟糕的局面,戈利科夫上将急忙在3月3日下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停止一切进攻,在整个战线转入防御。这位红军上将还紧急要求上级为他那些兵员物资消耗严重的部队提供补充,但由于最近的供应基地也远在200公里以外,增援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1943年3月4日,拥有“虎”式坦克的第4装甲集团军向现在只有50辆坦克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坦克第3集团军(该集团军原有300多辆坦克)猛扑了过去。但这次进攻却并不十分顺利,在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员雷巴尔科少将的指挥下,缺乏坦克和弹药的苏军利用14.5毫米的反坦克枪来抵抗坚盔厚甲的德国坦克,在苏联境内组织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也参加了战斗。

在和强大德军的激战中,红军损失巨大,各坦克旅各仅剩6辆坦克,各摩托化步兵营只有16~20人。但苏联人的拼死抵抗使德军在2天的进攻中仅仅前进了6到8公里。3月6日,曼斯坦因下令德军将主攻方向转移到了红军第69集团军和坦克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同时把“肯普夫”战役集群所属的“劳斯”军投入了战斗,该军编成内的“大日耳曼”师凭借“虎”式坦克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该师后来宣称,在3月7日到20日的战斗中,他们摧毁了269辆红军坦克(即使从德国人自己后来的作战总结来看,“大日耳曼”师的这个战果也是过于夸张了),自身只损失“虎”式坦克1辆,Ⅳ号坦克12辆,III号坦克1辆。

在投了如此强大的兵力之后,3月10日,德军终于在红军的防线上打开了一个60多公里宽的大口子,而兵力匮乏,没有预备队的沃罗涅日方面军这时已经拿不出什么部队来堵住这个缺口了。为了援救沃罗涅日方面军,斯大林下令抽调近卫第2军、坦克第18军和最高统帅部坦克第3军前往增援。

1943年3月11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队已经逼近了哈尔科夫。此时,希特勒本人也再次来到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给前线部队打气。当天,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党卫队装甲军为了拿下哈尔科夫作为献给希特勒的礼物,在步兵第320师配合下,不顾重大伤亡从哈尔科夫北面进行迂回,切断了红军的退路;而装甲第48军则从东面对该城进行攻击。在别尔戈罗德方向,已经没有了炮弹的红军第40集团军此时正在和德军恶战。3月12日,党卫队部队冲入了哈尔科夫城,苏德两军发生了激烈的巷战。两天以后,德军包围了红军坦克第3集团军,苏军统帅部只能命令第2航空集团军利用夜航飞机对该集团军进行补充。

战局已定,哈尔科夫城的陷落已成事实。3月15日,守卫该城的红军第17、19步兵旅和第179坦克旅放弃哈尔科夫向东突围。3月16日,党卫队装甲军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从红军夺回哈尔科夫到他们再次失去这座城市,时间正好过了一个月。

在哈尔科夫失守之后,红军第3坦克集团军于3月17日凌晨突围。在损失了大量兵员,丢弃了众多装备后,这个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坦克集团军终于撤到了北顿涅茨河左岸,并被就地编入了西南方面军。第2天,德军“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师占领了别尔戈罗德。对曼斯坦因来说,当前最大的目标就是趁着红军撤退,而解冻泥泞季节还没有开始之际尽可能多的从俄国人手里多抢占一些地盘。此后一直到3月22日,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一直都在德军的追击下向后撤退。

3月23日,由于德军兵力不足,加上冰雪开始融化,道路泥泞不堪,而红军新增援上来的3个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第21、64集团军)已经开到,德国人停止了追击。而退过了北顿涅茨河的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则沿着河岸,在库尔斯克南部的奥博扬地区建立了阵地。这里就是后来“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正南面。此时,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残酷厮杀后,互有胜负的苏德两军终于在哈尔科夫之战中消耗完了最后的力量,彼此都已经无法再组织起大规模进攻了。于是沿着整个东部战线,精疲力竭的苏德两军都转入了防御。在双方完成休整和补充之前,苏德战场将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战期”。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间在围绕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的行动代号为顿涅茨克行动,而苏军则称为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动,德军的反攻消灭了大约52个红军师及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

当德国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后,苏联红军发动了更大规模攻势以打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其它单位。

1943年1月2日,苏军发动星球行动,在1月至2月初间攻破德军防线和攻占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及库尔斯克。虽然苏军行动成功,但参战单位补给线过份延伸。第6集团军在2月2日投降后,苏军中央方面军转向西面及在2月25日向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进攻。然而连续数月之作战令苏军损失惨重,有些单位只剩下1000至1500人,2月19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埃里希·冯·曼施坦因陆军元帅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装党卫军及2个装甲军发动反攻。

虽然,德国人战力下降,德意志国防军仍然侧击、包围及打败红军在哈尔科夫南面的装甲部队。这令曼施坦因能在3月7日开始发动对哈尔科夫的进攻;虽然德军总部命令从北面包围哈尔科夫,但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在3月11日直接进攻该城,引致武装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在3月15日攻占该城前进行了4天激烈的逐屋争夺战。2天后,德军又攻占了别尔哥罗德,形成了一个突出部,导致了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虽然德军的进攻令苏军付出了大约70000人伤亡的代价,但由于在哈尔科夫的逐屋争夺战,令武装党卫军装甲军付出很大代价,德军到3月底共损失参战兵力的44%。

德军的顿涅茨克行动令苏军损失了52个师,计70000~80000人。其中大约45200阵亡或失踪,另有41200人受伤。1943年4月至7月,苏联红军需要在这地区重建其部队及准备迎接德军重新发动之攻势,即库尔斯克战役。另,德军的伤亡数字更难统计,但可参考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的伤亡数字。至3月27日,估计武装党卫军装甲军损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约160名军官及4300名在役人员。

当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开攻入市内时,他们攻击市西南面的苏军,包括第17轻骑兵旅、第19狙击师及第25亲卫狙击师。虽然没什么用,不过红军仍曾不断尝试与第3坦克军团的残余重新建立连系。3月14日至15日,他们被准许撤退到北顿涅茨克河。而苏军第40及第69军团在13日已经与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发生战斗且被分割。哈尔科夫战陷落后,苏军在顿涅茨克河的防线已经崩溃。这使得曼施坦因的部队在3月17日可进攻别尔哥罗德,及在翌日攻占该城。但是,恶劣的天气及疲劳令曼施坦因的反攻被迫停止,虽然这位陆军元帅希望攻击在攻占哈尔科夫及别尔哥罗德时形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

随着德军在哈尔科夫的胜利,希特勒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反击方式”是苏军必然重新发动的攻势及实行与在哈尔科夫类似的行动;第二,或是“先发制人的方式”,由南方集团军及中央集团军联合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大规模进攻;最终,希特勒选择了先发制人的方式,导致库尔斯克战役爆发。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1942年5月12-29日哈尔科夫战役

1942年5月12-29日哈尔科夫战役1942年春苏军在苏德战场南北两翼相继发动攻势。5月12日,苏军西南方面军集中40余个师的兵力,从巴尔温科沃和沃尔晶斯克两地向哈尔科夫地区的德军展开进攻,以夺取哈

世界历史 库尔斯克坦克会战

库尔斯克坦克会战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苏军。他提出在夏季实施1个代号为“反手一击”的大胆行动,目的是通过迂回到在亚速海的罗斯托夫以包围红

曼施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给苏军的打击有多严重

李三万摘要:哈尔科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双方反复拉锯争夺的军事要镇,围绕哈尔科夫展开的大规模战役就有四次,而其中1943年2月德军曼施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被认为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重大胜

历史军事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

战役序幕1943年2月1日,被苏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主力,在其司令保卢斯陆军元帅率领下向苏军投降;而前一天保卢斯刚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二月二日,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轰鸣了200多天的炮声终于停止

世界历史 法拉瓦哈尔简介

法拉瓦哈是从古代最知名的象征波斯在中央坐着的男性人物的翅太阳圆盘的。它被认为代表琐罗亚斯德教之神阿胡拉·马兹达,但也被解释为表示其他概念,包括:Fravashi(守护天使)Farr或Khvarenah

历史军事 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第二阶段发生了什么

(8月21日–9月6日)8月中,东部战线的情况已经为之一变,原因是苏军展开了全面进攻,由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攻势行动(Белгородско-Харьковская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опер

世界历史 探秘乌克兰东西部分裂的历史渊源

 探秘乌克兰东西部分裂的历史渊源  克里米亚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引发了人们对于乌克兰是否会继续分裂的猜想。  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敖德萨、哈尔科夫等工业城市也发生了拥护俄罗斯的示威游行,有的

苏联 苏联·扎伊科夫

苏联·扎伊科夫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扎伊科夫,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书记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23年4月3日生于俄罗斯中部的图拉市,1957年入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扎伊科夫到列宁格勒市的

世界历史 沙俄入侵东北之战

沙俄入侵东北之战公元1900年6月,沙皇俄国在参加八国联军攻掠北京的同时,加紧策划入侵我国东北。这年7月,沙俄政府接连照会清黑龙江将军寿山,要求让数千俄军经瑷珲、齐齐哈尔至哈尔滨“护路”(护卫中东铁路

人物志 哈尔西 生平事迹简介,哈尔西个性品质,哈尔西怎么死的?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FrederickHalsey,Jr.1882—1959),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