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尽还是谋杀? 屈原到底是怎么死的

Posted 屈原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自尽还是谋杀? 屈原到底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是自尽还是谋杀? 屈原到底是怎么死的

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关于屈原之死,真的是投河自尽吗?自尽的原因你是否清楚?

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成为中国诗歌文学的起源之一。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 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纪念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却都相差甚远,恐怕是因所选择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总括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以身殉国。这一种说法,以清代学者王夫之和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代表。他们认为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楚国和其他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他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屈原所以写下着名的诗章《哀郢》,是由于哀叹郢都的陷落,宗庙社稷成为荒丘废墟,人民流离失所,楚顷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军,楚国灭亡指日可待。据此,现代的屈赋研究者大都认为,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忍亲眼目睹国家灭亡,故而投江殉国。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写道:“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写了一篇《哀郢》……他看不过国破家亡,百姓颠沛流离的苦状,才悲愤自杀的。”他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写道:“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

还有一种说法是屈原以死谏楚王。持此说的人认为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横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没有忠良之臣,国家没有抵御外敌的力量,楚国将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大志的屈原却遭谗言而被流放,报国无门的他没办法身谏楚王,哀叹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绝望的屈原决心以死来震醒昏君。屈原在《离骚》篇末有“吾将从彭咸之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贤士大夫,他曾忠心劝谏国君,遭到漠视,最后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来屈原之死是“尸谏”,是向彭咸学习而来的。

最近,有人对屈原的死提出了新的看法,那就是,屈原并非死于自杀,而是被谋杀。屈原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理想的诗人,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是其中之一。

研究这篇文章,我们通过屈原谦卑的态度判断,“湘夫人”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超过了屈原本人,很可能是一个王室成员;“湘夫人”有着惊人的美貌;“湘夫人”是位已经出嫁的、受道德礼教制约的女人,她不能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跑到荒郊野外与其秘密幽会。而标题“湘夫人”中的“湘”代表楚国,“夫人”就是妻子。对照王宫里的所有有身份的女人,符合“湘夫人”这四个特征的只有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屈原与怀王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他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楚人正式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耐人寻味的是,心灰意冷的屈原闻听此讯后却禁不住的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因为屈原相信他的老情人“湘夫人”会想尽办法说服顷襄王,让他重返京城,再握权柄。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绑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据,只是一种猜测,但是谁又能说这种猜测不是历史的事实呢?而流传至今的赛龙舟和包粽子是不是也在暗示当时的追杀情景呢,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相关参考

屈原究竟是自尽还是被人谋杀

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

同昌公主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谋杀

咸通十二年正月,长安城外春寒料峭,泾、渭两河沿岸还残留着未化的冰屑,在初阳的照耀下,泛着刺目的寒光。此刻城门内外人头攒动,身着麻衣素服的朝廷大员们正整齐地排列在城门之外,纷纷延颈张望着城门之内的动向。

到底是死于病死还是死于谋杀? 秦始皇死亡之谜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秦始皇之死因,众说纷纭。有说他死于病,有说他死于谋杀。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死于“惊恐劳累”和“外伤诱发结核性脑膜炎”。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

秦始皇到底是死于赵高之手还是死于疾病

秦始皇是中国史上有名的皇帝,但是他却在第五次巡游时意外死亡。死的蹊跷,让学者们对秦始皇的死有诸多猜测,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是被赵高谋杀,而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死于疾病。《史记》中记载并未记载秦始皇死于赵高

历史人物 思美人屈原不是自杀是谋杀

  看过一部分《思美人》以后,观众们脑洞大开,认为屈原的死可能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极有可能是被楚怀王害死的!为什么观众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屈原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电视剧中,至少有三

思美人屈原不是自杀是谋杀?屈原是被楚怀王杀死的吗?

  看过一部分《思美人》以后,观众们脑洞大开,认为屈原的死可能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极有可能是被楚怀王害死的!为什么观众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屈原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电视剧中,至少有三

清朝同治皇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被称为清宫四大奇案之一,同治皇帝年仅十九岁就去世,一个春秋方盛的青年为什么会突然死去?清代官书中记载是死于天花,而民间流传甚广的是同治皇帝微服

清朝同治皇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被称为清宫四大奇案之一,同治皇帝年仅十九岁就去世,一个春秋方盛的青年为什么会突然死去?清代官书中记载是死于天花,而民间流传甚广的是同治皇帝微服

屈原竟因偷情被人谋杀?与其暧昧的女子是谁?

屈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说屈原的死是因为偷情被人谋杀,并非是自杀的,这是真的吗?下面小编为您代理屈原死因的多种说法。说法一:以死谏楚王话说当年屈原看到楚国“党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死于谋杀吗

林则徐死因之谜  林则徐墓位于位于福州北郊马鞍村金狮山南麓。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字径0。82米。  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为人刚直,为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