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伊藤博文为何能精准预测大清王朝崩塌

Posted 清朝 伊藤博文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伊藤博文为何能精准预测大清王朝崩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伊藤博文为何能精准预测大清王朝崩塌

贵国政府防范虽极严密,然万一发生,于国家即大有妨害。此时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

1911年清帝国的出轨颠覆,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包括革命党人。真正准确地预言了这场雪崩的,只有一位矮小的日本人,伊藤博文。1909年伊藤向英国驻日公使窦纳乐宣称:三年之内,中国将爆发革命。以1912年2月大清皇帝宣布逊位为标志,伊藤博文的预测误差只有2个月。

更为重要的是,伊藤博文同样精确地预测了这场政治雪崩的真正根源:“各省咨议局被赋予了太大的权力”。日本首相桂太郎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宪法、国会、资政院这些东西本身虽是极好的,可是要使一个国家能运用它们,必须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而清帝国显然并没有足够的准备。

半年后,伊藤博文到访哈尔滨,拜会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他告诫大清官员,“贵国土地辽阔,统一甚难,办理宪政,亦非容易。中央政府自不可放弃权力,然地面太大,亦易为人倾覆,我为此事,极为贵国忧虑。不怕贵国见怪,此事艰难异常,一时恐难办好。今尚有一不利之言,即是革命二字。贵国政府防范虽极严密,然万一发生,于国家即大有妨害。此时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

帝国出轨的导火线,就是当时的支柱产业铁路的失控。

一向对民营资本很不放心的大清政府,在铁路建设上表现了罕见的宽容。在1898年11月矿务铁路总局颁布的《矿务铁路章程》中,就旗帜鲜明地为民营资本保驾护航。1903年,更是明确宣布对民营铁路公司“不另派监督、总办等员,以防弊窦”,同时还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在立法上将保护措施落实下来。到1910年全国已成立了17家商办铁路公司,热火朝天。

但是,民营资本其实也没有钱,各地政府便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强行上马铁路项目。以川汉铁路公司为代表,不少民营铁路公司都得到了特殊政策,就是向农民强行摊派征收以“租股”为名的资本金。四川几年间就筹集了700多万两铁路建设资金,其中大多数来自平民小股东。这些连“铁路”及“股票”概念都不清楚的农民们,据说有7000万之众。

此类高管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且把持地方议会,“挟官以凌商,挟商以蒙官”,导致公司内部之腐败与混乱,丝毫也不亚于国有企业,反而因为老“公”(公家)缺位而更为缺少监督和制约。17家民营铁路公司,家家都是乌烟瘴气,丑闻迭出。

川路公司,几乎将当时民营企业的所有问题都集于一身,而一个小小的经理人居然动用了已筹股本的一半即300万两,在上海炒股和放贷,并且基本都脱离了任何监控体系的视线。1910年,持续三年麻辣火爆的上海股市彻底崩盘,300万两全部泡进了黄浦江。

此时,一个解套的机会到来了:铁路国有政策,全面收购商股,以便重新推进被这些伪民营公司大大耽误了的铁路建设进程。川路公司借机要求中央为其违规炒股的300万两损失埋单,遭到拒绝后,随即通过群众运动给政府施加压力。

川路公司高管借助其政治地位,不仅阻挠地方政府贯彻各种惠农文件,并且号召罢工、罢市和罢课,群体性事件遍布全川,哥老会等帮会势力与同盟会等革命组织相结合,乘乱而起,爆发了流血冲突,四川局势迅速糜烂。最后,湖北驻军奉命入川,武昌空虚,引爆了武昌起义……

链接:

伊藤博文(Ito Hirobumi)(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长州藩士出身。父亲是一个普通武士的养子,他在德川幕府衰落,国家政治腐败和西方影响扩大的时代成长。

青年时即参加“尊王攘夷”运动。结识了一大批重要人物,木户孝允是他当时最有影响的良师益友。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与高杉晋作等积极从事倒幕运动。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任外国事务局判事,1871-1873年随岩仓使团访问欧洲,以后历任大藏少辅、民政部少辅、工部大辅、工部卿等职。1878年大久保利通被暗杀后继任内务卿。1882—1883年赴普鲁士研究宪法,归国后致力于订定日本宪法,并订定华族制度、内阁制度、皇室典范,设立枢密院等。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1888年起三任枢密院议长,1889年国会组成,又任贵族院议长。1893年与英国达成协议,取消英国人在日本的治外法权,1894年派兵战败了中国,这两个重大政治事件表明在东方民族中日本首先获得现代化成功。1898年9月曾来中国,维新派欲请其赞助新政,戊戌政变猝发离去。1900年组织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

日俄战争后任特派大使,与朝鲜签订《日韩协约》,任第一任韩国统监,没有取得成功,因为尽管他采取温和、同情的态度,但他即未能博得朝鲜人的信赖,也未能阻止日本其他领导人吞并朝鲜的野心。1909年10月26日在中国东北最大城市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死后国葬。他最大的贡献是草拟明治宪法和组织两院制议会

相关参考

伊藤博文为何能精准预测大清王朝崩塌

   贵国政府防范虽极严密,然万一发生,于国家即大有妨害。此时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  1911年清帝国的出轨颠覆,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包括革命党人。真

中日国运第一战,大清为何一败涂地

1898年9月,正值戊戌变法期间,不久前刚辞职的伊藤博文访华,顺路去拜访他一向钦佩的老对手李鸿章。马关议和的双方代表再度相见,伊藤博文在表达敬意的同时,不忘讽刺李鸿章前两年出使欧洲时推行的「”联俄制日

伊藤博文怎么死的

  伊藤博文怎么死的?揭秘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始末  安重根是谁?伊藤博文又是谁?安重根为什么要去刺杀伊藤博文,他对他何以有那么大的仇恨,非置伊藤博文于死地?安重根是朝鲜人,伊藤博文是日本人,朝鲜义士刺

晚清光绪皇帝为何接见仇敌伊藤博文?

中国晚清光绪皇帝有心变法革命,只可惜他失败了,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光绪皇帝在变法中,可谓倾其所有,他连死敌伊藤博文都接见了,为了变革也算是拼尽全力了。伊藤博文,曾四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与李鸿章签订清日

晚清光绪皇帝为何接见仇敌伊藤博文?

中国晚清光绪皇帝有心变法革命,只可惜他失败了,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光绪皇帝在变法中,可谓倾其所有,他连死敌伊藤博文都接见了,为了变革也算是拼尽全力了。伊藤博文,曾四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与李鸿章签订清日

世界历史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首相。1841年,伊藤博文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伊藤博文四次就任日本首相,任期达7年零7个月。伊藤博文曾留学英国,接受了西方文明,积极主张日本走欧化道路,并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使日

伊藤博文是被谁杀死的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始末

1909年10月26日,义士安重根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曾四度出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孙中山题词称其“功盖三韩名万国”,章太炎更是称其“亚洲第一义侠”

伊藤博文是被谁杀死的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始末

1909年10月26日,义士安重根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曾四度出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孙中山题词称其“功盖三韩名万国”,章太炎更是称其“亚洲第一义侠”

伊藤博文“独爱”艺妓且从不隐讳

  伊藤博文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虽然伊藤博文是日本历史上的大政治家,伊藤博文的性好女色也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但由于其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在日本国内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

人物志 伊藤博文生平简介,伊藤博文历史评价,伊藤博文怎么死的?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著名的政治家,多次出任内阁总理和枢密院议长,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元凶。伊藤博文1841年9月2日生于山口县熊毛郡束荷村。幼名利助,后改称利介、利辅、俊辅和舜辅。父林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