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如何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

Posted 英雄

篇首语:我相信:一切事物的价值必将重新得到评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鲁肃如何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鲁肃如何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

2、历史人物 三国名将之鲁肃简介 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鲁肃如何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

“有钱就是任性”在去年开始流行,崭新的一句潮流语,背后透露的却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心态:对财富自由的渴望,这是有钱;在财富自由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生活意志在一定范围内不那么受局限,这是任性。

这种心态并不新鲜,也可以理解,然而,如何尽量从正能量的角度理解它,并且去引导社会心态,这才是正道。三国时候的鲁肃,是一个不错的范例。

创业期:毫不犹豫将半数年收入赞助给周瑜

鲁肃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三国人物,不过,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似乎是诸葛亮、周瑜这两位大佬级人物的附属品。在《三国演义》里,他经常夹在诸葛亮和周瑜当中,是个和事佬,像个窝囊废,和“英雄”二字搭不上边。不过,真正读过史书的人,是不赞同这种说法的。实际上,这个鲁肃还真是一位大英雄,用当今的话来形容,是一位“有钱任性”的大英雄。要不然,周瑜临终前也不会特意写信推荐他当接班人。

据《三国志》记载,鲁肃自幼没父亲,和老奶奶住在一起,“家富于财”,说明他“有钱”。而他的“任性”如何表现呢?根据史书的记载,他的“任性”既不是表现在将豪车搁置不用,任其堆满灰尘,也不是拿着大把钱送给骗子,看骗子到底能骗他多少钱,检验自己受骗的耐性。虽然鲁肃也不把钱当钱,但他并不把钱用在挥霍和浪费上面,而是用在福利与接济穷人方面,“性好施与”。

当时正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阀割据,富豪一般会把财产藏着掖着,生怕有损失。鲁肃则不然,他任性得很,根本就不治产业,把财货散了,把田产卖了,“以赈穷弊结士为务”,一方面赈济穷人,一方面用来社交,认识那些了不起的精英豪杰人士,为自己创业做准备。对于这样的“有钱任性”,大伙当然喜欢,当时对他一片点赞声,“甚得乡邑欢心”。

当然,以上还只能说是大方,这个和“有钱任性”还不能完全挂钩。下面再举一例。

且说东汉末年各大英雄开始创业的初期,孙策看中了江东――他们孙家的故土。他和周瑜一拍即合,并委派周瑜给他筹款拉赞助。某日,当时身任“居巢长”的周瑜,带着创业团队来到住在临淮东城的鲁肃家,说要拉赞助。既然是赞助,而不是硬性指标,给多给少就看鲁大户的脾气和度量了。

于是,任性的一幕出现了。

鲁肃家的院子里有两个大粮仓,“肃家有两锩住保一锩资嵌嗌倌兀咳千斛。一斛的量又是多少呢?鲁肃是东汉人,用的当然是汉代度量衡,《汉书・律历志》载:“十斗为斛。”三千斛就是三万斗。鲁肃家那一年家里多收了不止三五斗,而是收了两个三千斛,总计六千斛,约六万斗。在农耕时代,农业收入往往是主要收入,那么鲁肃当年的收入大约是六万斗米。

当时鲁肃正在和周瑜喝酒,听说要拉赞助,他随手一指粮仓,说:我那一锩祝就给周公子您了。他毫不犹豫地就把三万斗米,相当于一半的年收入送人了,这不叫任性,什么才叫任性?

更何况,鲁肃这还是高质量的“有钱任性”,因为送钱的对象不是骗子,不是奢侈的生活,而是后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有钱任性”,也得看对象,看质量。

周瑜被鲁肃的“有钱任性”深深地折服,于是动情地说:我们这兄弟做定了。袁术听说这事后,也觉得鲁肃是个人物,于是任命其为淮临东城的地方长官。

关键期:说服孙权抵抗曹军才能任性过日子

赤壁之战是千古名战,具体过程就用不着介绍了。鲁肃在这场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主动联络刘备,组成孙刘联盟,为抵抗曹军做好组织工作;二是劝说孙权下决心放弃投降的幻想,和曹操决战。

在主战派当中,有三个人的话对孙权的作战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诸葛亮,他从战略层面去劝说孙权抵抗,认为曹军是强弩之末,而且不熟悉地形,不习惯水路,折腾不了多久;二是周瑜,他给孙权算了一个减法,将曹操的军力从八十万减到十五六万,而且是疲惫之师,解除孙权关于军队数量对比的顾虑;三就是鲁肃。不过,鲁肃是个聪明人,不可能再去重复诸葛亮和周瑜的话,就从个人的感受去劝说孙权,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不要活得任性。

这种话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于是趁着孙权上洗手间的空当,鲁肃把投降曹操后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他说,我鲁肃投降曹操后,还是可以生活得很任性的。我可以回到老家,每天驾着破牛车,带着几个随从,四处走走,喝喝酒,打打牌,自由得很;可以按部就班地混下去,说不定还能混个刺史太守之类的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但是,孙权你一旦投降曹操,肯定会被迁移到洛阳一带,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生活,钱可能还有,但不可能再任性了。

鲁肃的这番话,切不可轻轻放过,他是从个人生活角度去打动孙权的心,而这个生活角度的核心就是:能否任性地生活。这番关于任性的话,可谓是摧垮投降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所以孙权感慨地说,鲁肃你“廓开大计,正与孤同”,也就是说,鲁肃从任性的角度,拓宽了孙权的战略思维,说到孙权的心里去了。

所以说,在游说老板进行新的举措时,不但要从业务指标等方面着手,更要从心灵的舒适度、任性度着手。从这个角度看,任性也是重要的市场指标。

启示录:“有钱任性”也讲究正负能量

魏晋时期,在中国人的性格史上,其实也是一个开始倡导任性的时代。比如,嵇康就是个“有钱任性”的贵族,钟会去看他,他自个儿光着膀子打铁,半天不和钟会说话,把个刚愎骄狂的钟会寒碜得够呛;司马懿聘用他,他老大不客气地给推荐人兼老友山涛回了一封信,说自己不修边幅,懒散自由,不耐烦工作。

同样是贵族的阮籍也任性得很,看人用青白眼,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手劝他终止棋局,他却非要把棋下完为止。回到家中,阮籍一口气喝下了两斗酒,之后放声痛哭,吐血不止。

古人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高质量的“有钱任性”的范本。当然,也有些低劣范本,比如石崇比富,把人家的箱底货――珊瑚,一把砸碎,然后赔上一大把同类产品。晋朝贵族类似的“有钱任性”者不少,但早被历史的长河彻底唾弃。

近来人们羡慕的“有钱任性”,是对于财富和心灵舒适度的一种追求,这个可以理解,不过,从怎样的角度去追求并实现它,到底是促进身心健康,还是导致身心焦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历史人物 三国名将之鲁肃简介 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导读: (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 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人。>  东汉建宁五年(172年)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舒人周瑜为居巢(今巢湖)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3000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率领部属百余人随周瑜到江南投奔孙权。孙权甚喜,请教天下大计。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20多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惧曹军势力,是降是和,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鲁肃私下劝孙权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投降曹操,仍可谋得一官半职,你若投降可就没有安身之地了。」孙权醒悟,决心抗曹。接着鲁肃与周瑜又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 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4000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又被授为横江将军。>  鲁肃是继周瑜之后吴国最重要的名臣 之一,建安二十二年去世,终年46岁。>

相关参考

三国名将之鲁肃简介 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导读: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

东汉末年,鲁肃送给周瑜的一座米仓,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鲁肃和周瑜都是东汉末年,孙权手下的杰出将领。他们二人自20岁出头相识,也就是现代人大学毕业初入社会的年龄。两人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成为了彼此一生的挚友。在周瑜在病逝之前,他向孙权举荐,让鲁肃接替自己。

鲁肃两次借东西给别人 周瑜高兴而曹操惊吓掉笔

鲁肃这一辈子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儿不少,今天陈瓷单讲鲁子敬平生两次借给他人东西,一次让周瑜高兴得要死,鲁肃从此改变一生,一次把曹操吓得要死,历史从此改变走向。先说第一次:借米给周瑜。鲁肃是东城人,东城在下

三国人物鲁肃简介,揭秘鲁肃代周瑜的故事

鲁肃是三国时期战略家,与周瑜是好友,赤壁大战时期两人坚持主战,最终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格局。本文带来三国第一战略家鲁肃简介。鲁肃简介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

周瑜墓在哪里

周瑜墓在哪?说起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周瑜,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当年那场赫赫有名的赤壁大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蒲圻的乌林赤壁,创造了我国军事史

陈庆之,毛主席都折服的名将,他的传奇背后,是被忽视的汉人步兵

陈庆之一生的经历非常传奇,在网络上也经历了不断被人神话和反驳的反复过程。但是无论南朝史书记载有多么过分和夸张,也无法抹杀陈庆之以数千之众,转战逾年,纵横千里,所向无敌,威震中原的事实。陈庆之,是让伟大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标题的顺序只是一个时间顺序,不代表心中的能力顺序。  年龄对比:  先说一下这四个人活的岁数吧,活得越久,用武之地就越大。  周瑜:(175

东吴的孙权和周瑜、鲁肃的关系真的很和谐吗

在周瑜时代,孙权名义上是东吴之主,可是在军中,实际上的最高指挥者却是周瑜。当孙权接替兄长孙策的权力之时,人心浮动,江东不宁。周瑜率领大军回到吴郡奔丧,然后长时期驻扎在吴郡。在周瑜来说是为了保护孙权,捍

其中一人地位仅在周瑜之下

三国时期的东吴其实人才济济,人才的积累远在刘备的蜀汉之上,其他的不提,就以大将来说,东吴不仅有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以及太史慈、朱然、全琮、贺齐等名将,最为人熟悉的还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

周瑜烧赤壁,吕蒙取荆州,陆逊败刘备,那么鲁肃的战绩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魏拥有张辽等五子良将,蜀汉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大将,而对于东吴来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大都督同样非常耀眼。就东吴四大都督来说,周瑜火烧赤壁,奠定而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