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短暂的压力也会造成大脑永久的改变
Posted 压力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短暂的压力也会造成大脑永久的改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短暂的压力也会造成大脑永久的改变
(文/Carolyn Gregoire,译/朱英霞)
我们倾向于把压力看作一种即时问题:老板徘徊于我们的办公桌前;漫长的一天结尾时疯狂的奔向捷运。短期内,压力使我们变得焦躁易怒,焦虑不安,神经紧绷,心烦意乱,烦躁健忘。而这些只是压力对我们影响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的皮质醇和压力激素会慢慢蚕食我们身体及精神健康。由此,慢性压力与外伤性神经症、神经焦虑,情绪低落及其他心理障碍等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然而无论是暂时性的还是持续性的变化,当我们遇到一次压力事件时,这些变化的确在大脑中发生了。
以下是四种压力改变大脑的方式。
□压力能引发一种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会使你变得暴躁易怒。
我们大多数人都明白,当我们压力过大时,我们会变得情绪低落,我们可能会变得性情乖戾,暴躁易怒。在压力之下,许多人都会变得心烦意乱,狂躁健忘,这就是压力对大脑造成的消极影响。法国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酶,当这种酶被压力触发时,它就会攻击海马体的一种微粒,这种微粒负责调解神经键。当这个微粒改变时,这个区域中将几乎没有神经连接可以形成。
□慢性压力会造成大脑萎缩。
脑功能与情绪、自制力与生理功能息息相关。生活中紧张的事情可通过降低脑功能区的脑灰质从而损害你的记忆力,降低你的学习能力。慢性压力或情绪低落会导致与情绪和认知障碍有关的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容量的减少。研究者发现尤其是带有基因标志的人会中断大脑细胞之间的神经连接的构成。在2008年的一次以老鼠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短期压力也会造成一些交流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大脑细胞区,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相关。
□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会杀死许多脑细胞。
当我们获取新信息时,我们的海马体中会不断地产生新的神经元。而海马体是与学习能力,记忆力及情绪相联系的一个大脑区域。然而根据《科学的美国人》所述,持续的压力会中断海马体上新神经元的产生,或许还会影响海马细胞之间的连接速度。除此之外,一次动物研究活动发现,单一的压力事件会破坏海马体上新产生的神经元。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大脑与正常状态下的大脑相比,会产生更多髓鞘生成细胞,从而造成海马体上神经元过少而髓磷脂(一种存在于神经元周围起保护作用的绝缘层)过多的后果。「因为皮质醇的危害作用,海马体特别容易受到持续低落的情绪的伤害。」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社会智力学》这本书中写道。
□压力会通过引起大脑的威胁响应来中断记忆。
当皮质醇妨碍海马体的活动时,杏仁核的体积和活动能力以及大脑中心情感的反应与动力也会上升。杏仁核负责恐惧加工,威胁认知以及做出战逃反应。杏仁核活动的增加意味着我们处于感知潜在威胁的状态,这种状态会限制我们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同时它也会加大我们的情感反应。「当一个学生对一次突击考试感到恐慌时,一天过后,他所记得的恐慌的细节将会比这次考试的内容多得多。」戈尔曼写道。
相关参考
还记得去年九月,我第一次写部落格时,写了一篇名为《也许,改变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困难》的文章。可是我们也都知道,当我们真正要改变的时候,常常又觉得压力很大。我们总是希望能够走出舒适圈(confrontzo
据研究,人仅仅意识到自身认知活动的5%,大部份的情感、行动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为何对某人一见钟情、心情不好就乱买东西、或听到一首歌突然流下眼泪。直到20世纪,科学家才有办法观测大脑活
听说过网瘾、酒瘾、烟瘾、赌瘾、毒瘾,但是却没有听说过压力上瘾!究竟怎么回事?为何人会对压力形成依赖?这种压力上瘾有什么样的心理危害,又是如何预防的?压力上瘾症,顾名思义,就是如果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些不愉快的经历与创痛。或许是多年的感情告吹、挚爱的人过世、遭到裁员,或者真的倒霉到同时碰上这三种厄运。一般常识跟许多心理疗法都认为,让人继续向前走的最好方法,是摊开痛苦和人聊聊。采用
人为什么会做梦?人的大脑由许多脑神经细胞组成,它们分工明确:有的控制想事情,有的控制看东西,有的控制听声音,等等。白天,人们十分忙碌,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也会一心一意地各司其职。夜晚入睡时,大脑皮层中
7天长假,只有国庆才有,很多人需要这个假期来释放积攒了半年多的压力。可爱卡通形象的国庆表情图,会舒缓人们的焦虑,对工作和生活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释放。压力山大国庆表情图成白领节前精神支柱“上班,盼国庆
心智模式的束缚是组织变革中领导者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无法改变人们既有的心智模式,就无法实现深层次的学习、创新和持续的系统性变革。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式呢?它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改善心智模式的诀窍又有哪些呢
心理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寻求着关于“我们怎么感知这个世界、什么因素激发我们的行为”的答案,他们也在揭开这神秘面纱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除了为了增加鸡尾酒派对的对话提供素材,过去的一个世纪,一些十分著名的心理
抑郁症这个词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认知,它不仅给周围人带来的是冷落、孤僻,更给患者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烦恼、痛苦、甚至自杀。据国外统计:本病患病率为千分之4.5,约占精神科门诊的5-10%。1982年国
我们对人的管理的学说和实践,好大一部分(例如,组织设计、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作息制度等等)都以“人类是理性动物”为前提。但是,如果这个前提是错的呢?人的高度进化的大脑,造就人类辉煌的文明,让我们以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