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新话语背后的大众心理

Posted 阶层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新话语背后的大众心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新话语背后的大众心理

一个处在社会低层以及在底层挣扎谋生的人,在权贵、富人阶层面前,今天还能有什么心理优势吗?利益分配的食物链,也就是心理的食物链——拥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资本的人在利益上吃定大众时,在心理上当然也吃定了。

意外的是,答案是:有。不过,战场已转移到了文化领域了。这是非常具有转折性的一个变化。

如果说,在2012年,大众还只是用“屌丝”这一自嘲来防守,让自己在心理上站稳的话,那么2013年,他们发明了“土豪”这一新式武器,虽然玩的仍然是戏谑之类的游击战,但已开始在文化上进攻了。纵然2014年,文化之战不会出现“阵地战”的局面,但他们无疑已经获取了对对手进行命名的能力,这一能力阻击著“土豪”们在攫取了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后企图完成阶层地位的文化包装的历史进程。

通过对社会稀缺资源的不公平占有建构了自己的阶层地位的阶层,一旦用钱来把自己包装成“贵族”,获取这样的阶层文化身份,在文化心理上,肯定会合法化对稀缺资源的不公平占有。所幸,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大众没有“文化自信”


2013年12月初,迈克尔·桑德尔(哈佛大学教授,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个时候,“土豪”一词的“能指”正在扩大。而一年前他来的时候,流行的还是“屌丝”这个词——如今它已经被遗弃了。

桑德尔这一次来中国,虽然拷问的是“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但对“金钱可以买到什么?”他来对了,也非常应景。2013年的中国,正是阐述此类命题的一个最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钱买到了太多该买和不该买的东西,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了作为货币的功能。那么,有哪些东西是金钱不能去买的?这是桑德尔的发问。而对于中国的大众来说,问题变成了:那些用钱来焦虑地表达自我的人,有哪些漏洞是我们可以抓住并反击的?

这几年,中国新富阶层的炫耀性消费,甚至“仇穷”的各种言论和行为一直在刺激有被剥夺感的大众。“仇富”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仇穷”在先,但大众的“仇富”骨子里带着艳羨。他们比谁都想成为他们所“仇”的阶层,正如无产者也艳羨资本家并想变成资本家一样。这是金钱所支撑的社会价值排序的强大威力。他们接受的是有利于新富阶层的那一套文化意识形态,结果是注定的,他们只能在游戏中被新富阶层全面压制。而只要他们仍然怀抱自己哪一天也像新富阶层那样“成功”的希望,情况就会一直如此。

相应的是,在被刺激、羞辱中,大众所产生的愤怒,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支撑。这种愤怒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在疗伤,一种另类的“情绪疗法”罢了。它往往是一个社会中的被剥夺者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固定模式。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12年“屌丝”词语的出炉和大规模传播。大众开始寻找更能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方式。

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自嘲。他们利用了这样一个心理机制:我都对自己下手了,你对我的伤害也就没那么大了,同时,我还获取了道德优势。这是心理博弈的一个逆转。虽然大众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支撑,但他们在站稳后,借助于群体力量,已经可以出击了。

命名的权力


中国人对于“土豪”一词非常熟悉。解放前“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口号言犹在耳。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最初的所指,无论是乡村中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还是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都是被唾弃、蔑视的对象。革命群众在这帮人面前,虽然没钱,还是有由道德优势、真理优势所支撑的心理优势的。想像自己站在真理和历史潮流一边的人,在心理上往往不可战胜。当然,支撑革命群众的心理优势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豪的“土”,没有文化。如果换成了城市中有钱有势又有文化的“贵族”,情况将大不一样。

这个词语,因为它的革命语境,是很严肃的。但正如它可以服务于革命一样,同样也可以服务于文化之战。由于词语具有丰富的“能指”,它新的“所指”,总可以被创造出来并在新的语境中加以放大。

“土豪”一词获得新的所指,源于一款线上游戏。游戏中有一个职业,装备越好,伤害力越大。但装备当然要用大量的人民币来支撑。于是,这些烧钱烧得很厉害的游戏玩家也就被称之为“土豪玩家”。在最初的语境中,这是一伙有钱但无脑的人,“有钱”只是暗示消费能力,不对应“阶层”。某款线上游戏的参与者在13亿中国人中不过是一个小圈子。但网络时代,由于词语所具有的戏谑效应,如果能切入现实,当然可以大规模地扩散开来成为全民话语。

“土豪”的流行,肇端于“和土豪做朋友”的微博运动。这场运动由于大量“屌丝”的加入,构成了“屌丝”和“土豪”的阶层对比,大众惊喜地发现它几乎可以用来安在那些一掷千金但品位较差的中国新富阶层头上,并且这样做,他们充满了可以在文化上反击这些在心理上挫败他们的人的快感。于是,“土豪”成为对中国新富阶层的命名。

对这一命名,新富阶层毫无文化上的反击能力,只能被动挨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也没有文化自信。不错,金钱、成功之类的文化意识形态有利于他们,那正是今天中国世俗观念的主流,但这些东西非常俗,不具备在文化上包装阶层地位的功能。这一点,给“土豪”一词在所指上扩大化提供了可能。

相关参考

心理学知识 人好,命不好的背后,原因绝非偶然

潜意识有一个功能,就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身体,在它认为必要的时候,它就会让身体生病。潜意识可以让人用生病间接地表达不满,其潜台词是:「看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了,我都生病了。」生病还可以用做消极的反抗

心理学知识 新证据佐证三岁看老

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科学佐证“三岁看老”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

心理学知识 原来在认真工作的时候也能体验到幸福

人们常讲「认真工作的男人(女人)最美丽」,不少人以为这话是工作狂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的话语,也有人认为这是领导给员工打鸡血的理论依据。真实的情况是,认真工作的员工幸福感最强,而实际中绝大多数领导会认为幸

心理学知识 开启你的美好生活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黑塞《德米安》不

心理学知识 训练反手能提高情商,控制冲动

排队过程中,发现有人插队,会让人怒不可遏。但是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们其实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控制愤怒情绪。美国心理科学学会杂志《心理科学近期趋势》刊登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训练使用反手(不经常

心理学知识 在这个躁郁的年代火了

短短两个月,李健便异军突起,强势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从他的颜值、到个人生活,再到衣着品味,无不被大众咀嚼著。李健为何会在这个躁郁的年代「火」了,这是必然抑或偶然?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必然。只因他呈现了

心理学知识 传销组织洗脑的心理逻辑

传销组织,为何如此厉害,让很多人即使知道了这是传销也不愿脱离这个组织。身在异乡,吃的是粗茶淡饭,却终日被反复“洗脑”,学习各种理论,醉心于编写这种谎言,诱骗发展更多下线……这种近乎疯狂的生活,背后有着

心理学知识 没有错误的爱情观

“爱情”拖上“机会主义”的尾巴难免给人嫌恶的感觉,即便穿上“新”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爱情新机会主义”,那也是没什么新鲜,不就一种爱情观而已嘛!渡边淳一的书中提到一个细节,俄罗斯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那些因

心理学知识 虚伪有克星,揭秘情感计算软体

我们常会说有些人虚伪,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现在“虚伪”有了克星,美国研发了一款“情感计算软体”,可以利用软体了解人表情的真实性!可谓是心理学在科学领域运用的一次有趣尝试和突破!情感计算机研发小组成员对参

心理学知识 原来他是肛门人

我有一句经典名言:在通往牛13的道路上,行走着一群装13的人,背后跟着一群摇旗呐喊的513。但对于陈冠希来说,他只是带着他的兄弟,在通往13的道路上行走,既不是513,也没有装13,一路不停。近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