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项氏起兵

Posted 项羽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 项氏起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 项氏起兵

项氏起兵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后,各地的反秦势力纷起响应,出现了“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的局面。这年九月,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也在会稽举起了反秦的大旗。

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燕兵败自杀后,项梁叔侄俩怀着恢复楚国的宏愿,离开了家乡下相,来到会稽郡吴中地方避难。

项羽小时候学识字不成功,后来叔父教他击剑,他没坚持几天,也撂在一旁不闻不问了。项梁责备他文也不学,武也不学,想干什么呢?这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念书有什么用处!学会了只能记记自己的姓名。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厮杀,都不值得学。我要学的是能够战胜成千上万人的本领。”

项梁听他这么一说,倒觉得这孩子胸有大志,顿时转怒为喜,便教他学习兵法,并告诉他:“学好了兵法,就有战胜千万人的本领了。”项羽很高兴,但略懂大意,又不肯深入学习了。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高车大马,仪仗威严,旌旗蔽日。吴中人钦羡不已,觉得他是天生的龙种,普通人是不能跟他相比的。项羽却感慨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看,只要时机到了,谁都可以跟他一样。”项梁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巴,悄声呵斥道:“休得胡说!要是被人告发,就要诛灭满门的呀!”

就在这一年,秦始皇于东巡途中去世。二世胡亥继位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就爆发了。消息传到吴中,项梁趁机命项羽杀死郡守殷通,树起了反秦的大旗。不几天,就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被称为江东子弟兵。项梁、项羽带领着这支队伍,渡江北进,很快攻下了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打到了下邳(今江苏邳县),沿途收编零散的反秦武装,队伍很快发展到了六七万人。

后来,陈胜被害的消息传到项梁的耳朵里,项梁召集诸将商议对策。一位70岁的老人范增,建议尊奉楚王后裔作为号召。项梁采纳了他的意见,在民间找来楚怀王的孙子,将他拥立为怀王。果然,许多人参加了他的队伍。

项梁把楚怀王安置在盱眙(xūyí)后,自己领兵西进,在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大败章邯,又在濮阳(今河南滑县东北)打了胜仗,接着攻入定陶,使秦军望风丧胆。

这时,六国的复辟势力大都拥兵自重,据地称王,恢复了原来的国号,不再服从秦朝的统治了。

项羽、刘邦联兵,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打败了秦朝的大将李由。

胜利固然可以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但也可以使人忘乎所以,丧失警惕。项梁在胜利面前就是这样。他妄自尊大,认为秦军不是他的对手,哪知章邯补充了兵力,趁其不备,向定陶发起突然进攻。项梁在激战中牺牲。

项梁一死,楚军军心动摇起来。为了稳定局势,项羽、刘邦只得退守彭城,养精蓄锐,准备再战。

章邯打败项梁后,觉得楚军元气大伤,便领军渡过黄河,攻下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歇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

章邯派部将王离等把巨鹿团团包围起来,自己则驻扎在巨鹿的南面,以便随时接应他们。

赵王实在顶不住了,三番五次派人向大楚求援。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统领20万大军北上救赵。

队伍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见秦军声势浩大,宋义犹豫起来,想等秦军和赵军再打几仗,然后坐收渔利。

楚军在这里一扎下来就是46天。项羽实在耐不住了,去劝说宋义:“秦军围困巨鹿,形势十分危急,我军应该赶紧渡过黄河,跟赵王里外夹攻,这样,才可以打败秦军,解除巨鹿之围。”

宋义傲慢地说:“你根本不懂用兵的道理。我们的目标是要消灭秦军。如今秦军正与赵军厮杀,不管谁胜谁败,都对我们有利,所以,你我乐得隔岸观火,等到两败俱伤,我们再出兵收拾残局。”他停了一下,还没等项羽答话,又赌起狠来,说:“上阵跟敌人拼搏,我比不过你;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你可不是我的对手啊!”

宋义还当着项羽的面特地下了一道命令:“将士中勇猛果敢但不服从军令的,一律枭首示众!”显然,这道命令是针对项羽来的。

这时,已经到了寒冬季节,加上军粮供给困难,士兵们早已心怀怨忿。

第二天,项羽按剑闯入宋义大帐,义正词严地对他说:“现在,将士们忍饥受寒,你却按兵不动,整天饮酒作乐,全不体恤士兵,哪里像个上将的样子。”接着,他拔出宝剑,杀死了宋义,并对大家说:“宋义违抗王命,不肯发兵救赵,使诸君饱受冻馁之苦,实属罪大恶极。我奉怀王密诏杀死了他,为大家除了一害!”

将士们大多是项羽的旧部,本来对宋义就没有好感。见项羽将他杀了,也就没有异议,一致表示愿意听从调遣。

项羽立即发布命令,以英布等人为先锋,领兵渡过漳水,切断秦军的粮道,把章邯和王离分割开来。自己率领主力向巨鹿疾进。

楚军渡河以后,项羽传令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天干粮。他对大家说:“这次同秦军作战,我们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解除巨鹿之围。”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斗志。人人奋勇,个个当先,经过四次激战,终于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巨鹿之战,杀死了秦将苏角,活捉了王离。诸侯军将,甘愿服从项羽的调遣。从这时起,项羽实际上成了各路起义军的领袖。这是秦二世三年十月的事情。

秦军虽然在巨鹿打了败仗,可章邯还有20多万人马屯驻棘系。他派司马欣回咸阳汇报,赵高拒不接见,吓得司马欣抄小路回来,对章邯说,胜败都免不了一死。章邯只好率部投降了项羽。

秦军投降后,诸侯联军的官兵趁机报复,也反过来欺杀秦降军,使他们心怀疑惧,窃窃私议,埋怨章邯等人。项羽知道后与将领们商量,认为是个隐患,却不采取妥善办法去处理,反而在新安(今河南渑池)城南趁夜晚发动偷袭,坑杀秦降兵20多万人,只留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yī)三个光杆司令随同入关。这样一来,项羽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推翻秦王朝作出了贡献,但是在政治上却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遭到关中人民的切齿痛恨,为其后刘邦的兴起帮了大忙。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项羽的父亲项超资料简单介绍

的父亲乃是项燕的大儿子项超。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写道:“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由于司马迁在

秦时明月与历史的不同

比如秦皇扫六合“扫”完的时候项羽才11岁但是两年前嬴政灭楚国时项羽就英勇上阵了···还跟大将蒙恬干上了··比如荆轲和盖聂不是朋友史书记载神马盖聂怒视荆轲··?(战国策上有)比如范增是在项氏叔侄起兵后投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是怎么对待项氏一族的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九里山,被困垓下,率800骑兵突围不成,于乌江自刎。那么,问题来了。项羽死后,刘邦又是如何对付他的宿敌——项羽的族人的呢?俗话说得好,树倒猢狲散。但其实,项羽这棵大树没倒的时候

项羽叔父项伯做了什么竟坑害了项氏全族性命

关于项伯这个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的人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听过他的名字并对他的一些事迹有所认识的人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很好。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却干了对不起他的事。因此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

项氏宗谱记项羽后人超百万,项羽墓被菜地包围,为何无子孙问津

近来,网络上不断出现有刘邦陵墓长陵的照片与项羽霸王坟墓的照片对比、并配以「”成王败寇”之类煽情文字的文章,很火。刘邦的陵墓长陵那是准没跑的事,刘邦的骨骸肯定静静地躺在里面。问题是,所谓的霸王坟,里面会

身骑一米八重型马,单手持百余斤铁枪,要几个关羽才能打赢项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大楚项氏起兵江东,渡过长江,一路势如破竹,直至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此时陈胜已然败亡,不知所踪,楚地各路义军便纷纷朝项军靠拢,不久,项梁的北征军团便聚集了6、7万人。陈婴、英布、吕

汉朝历史 萧何简介

萧何简介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

汉朝历史 萧何简介

萧何简介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

汉朝历史 隐忍低调谋帝业

王莽统治晚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群雄逐鹿中原。拥有汉室血统的刘、两兄弟也相继起兵,企图重振汉朝。不同的是,哥哥刘不惜倾身破产,结交天下豪杰,称帝之心昭然若揭;弟弟刘秀却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汉朝历史 萧何生平简介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