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董卓进京勤王 袁绍这辈子最脑残的一条建议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招董卓进京勤王 袁绍这辈子最脑残的一条建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招董卓进京勤王 袁绍这辈子最脑残的一条建议
青年时期的曹操和袁绍曾经是一对密友。他们在东汉末年铲除阉党的同一战壕里战斗。
但他们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二人同属于大将军何进麾下,但何进对他二人的态度却迥乎不同:明显重袁绍而轻曹操。何进重袁绍的主要原因是袁绍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四世三公,司空袁逢之子,司徒袁隗之侄。相比来说,曹操的家庭身世就有些寒碜,充其量不过就是一宦官的养子。而何进,这一辈子,大概最恨的就是宦官。
从何进对待曹、袁的态度上,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大将军何进的格调和器量,《三国演义》上说他是杀猪的屠户出身,这就难怪了。他的智商和政治觉悟似乎永远停留上如何杀死一只猪上。
何进的LOW智商直接导致:在他的眼里,曹操不过是一“菜鸟”;而袁绍,却是他倚重的得力干将。
其实除了高资历和好出身,袁绍自身的政治本钱未必赶得上曹操。在黄巾起义摇撼着东汉社稷的时候,曹操为维护摇摇欲坠的刘汉政权浴血奋战,立下过汗马功劳,而当年轻的曹操在战场剿杀张良、张宝的时候,袁绍在哪里?没人知道。或许,那个时候,袁绍可能还猫在袁府深宅大院里提笼架鸟,招花引蝶地做他的袁家阔少爷。尽管他只是二奶生养的“庶出”,但依旧是少爷。
可杀猪出身的何进不管这些,他愣是觉得袁绍高明,却看不出曹操比袁绍高明何止百倍。在他眼里,有着显赫家世的袁绍才是他可以倚重的左右手,而曹操,不过是“安知朝廷大事的小辈”,这是何进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依据他这个评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曹操是一个啥也不懂的棒槌和菜鸟。
尽管在打击当时的阉党宦官的总方向上,曹操和袁绍保持了一致的态度。但对于如何铲除阉党的方略上,他们俩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为了迅速将以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阉党一网打尽,袁绍当时给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自认为很绝妙的主意:召各镇诸侯进京清君侧,尽诛阉党。
事实证明,这是袁绍从政以来最脑残的一个主意,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各镇诸侯进京后的失控局面。这需要一种以生俱来的政治嗅觉,曹操有,袁绍显然没有。可是,对于这个明显用屁股想出来的建议,昏聩的何进居然赞不绝口。
曹操立时意识到这条建议的危害之处,劝诫何进:欲除阉党,只需一狱吏,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引狼入室。在何进拒不采纳之后,曹操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只能徒然发出感叹: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董卓乱政,群雄割据,东汉政权基本土崩瓦解。
在感慨曹操有着天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感慨袁绍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弱智。
这是袁绍从政以来第一条有模有样的建议,可也是他这辈子最脑残的一条建议,可以说,这条建议完全改变了整个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如果没有袁绍这个馊主意,董卓就不会进京,陈留王就不能成为汉献帝,也就没有了曹操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没有后来许许多多的纷纷扰扰,甚至也没有导致他袁绍覆灭的官渡之战。
尽管曹操是这条建议最坚定的反对者,但后来的史实证明,曹操却是这条糟糕建议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条建议顺藤摸下来直接能触摸到他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这只大瓜。
从这点上说,曹操还要感谢袁绍这位青年时代的呆瓜密友呢。
相关参考
青年时期的曹操和袁绍曾经是一对密友。他们在东汉末年铲除阉党的同一战壕里战斗。但他们却又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二人同属于大将军何进麾下,但何进对他二人的态度却迥乎不同:明显重袁绍而轻曹操。何进重袁绍的主要原
东汉末年,袁绍在董卓执政后不久逃出了洛阳,召集兵马讨伐董卓,董卓见状,立刻丢下洛阳,带着汉献帝逃到了长安。当时的袁绍与韩馥一同商议,想要立当时是幽州刺史,同时也是汉室宗亲的刘虞为皇帝,却遭到了刘虞的拒
历史人物 董卓进京时只有三千人马,可是为什么却能夺得朝政大权呢
汉灵帝驾崩后,帝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先是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未果,反而被对方所害,随即袁绍、袁术兄弟又率兵入宫杀尽宦官,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混乱不堪。就在城中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凉州大军阀董卓领军入洛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平二年(191年),荀彧作出了跳槽决定,从老东家袁绍那里跑到了东郡,加盟曹老板的公司。跳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袁绍这人靠不住,皇帝还在董卓手里攥着
历史人物 袁绍有几次机会可以击败曹操完成统一?袁绍高估自己酿成大错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直到袁绍这一代还享有很高的权利。袁绍集结力量讨伐董卓后原本最后希望击败曹操完成统一,但是当时的袁绍却犯了很多知名的错误,导致最不能输的官渡之战惨败给曹操。其实袁绍原本有多次机会铲除异
如果说历史上那个时期的人物,是最为大家熟知的,问一百个人,会有九十九个人会说是三国。因为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让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成了中国历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不过,如果稍微较真一下,三
黄巾之乱后,微弱的东汉再次衰败,以至于朝廷的权利几乎被削弱,全部下放到了各地的诸侯势力当中。何进与宦官的势力冲突不断,为了进一步控制局势,何进想到了请董卓进京勤王这一招。可是董卓狼子野心,一边壮大自己
众所周知,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等朝廷大案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是一扫而空,只有徐达、常遇春、汤和、郭兴、郭英、耿炳文等少数功臣逃过一劫,没有死在朱元璋的屠刀
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失败之后,皇子刘辩继位是为少帝,何太后临朝,何进辅政。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在朝中开始兴风作浪。何进和袁绍合作准备杀宦官以谢天下,并且私调董卓、王匡、桥瑁、丁原等人围攻洛阳。但是事情
(?-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为后将军,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