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方鼎英生平故事简介,方鼎英历史评价,方鼎英怎么死的?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方鼎英生平故事简介,方鼎英历史评价,方鼎英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方鼎英生平故事简介,方鼎英历史评价,方鼎英怎么死的?
方鼎英,字伯雄,号同春, 湖南新化县人,1888年4月7日(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生。父亲是一个以教书为业的穷秀才。方鼎英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龚氏勤俭抚孤,教子成材。他童年从其堂兄诵读四书五经,参加过童子试。时值甲午战败、庚子八国联军蹂躏之后,清政府丧权辱国,民不聊生,在民族觉醒思潮的影响下,方鼎英立志反清救国。他十三岁时冒称成年投考武备学堂,然以身体检查不合格而落选,随又考入实业学堂学习。1902年,湖南巡抚饬由各校选举学生五十名赴日本留学实业,方鼎英由实业学堂选送考试被录取,遂去日本东京。初入宏文学院学习日语,兼补习普通学科。不久迁神田区,在新化同乡会事务所与陈天华同住。后由陈天华介绍加入同盟会,结识不少革命人士。
方鼎英觉得反清革命,须从武装入手,1905年考入振武学校学习军事。毕业后在国府台野战炮兵第十六联队入伍,为士官候补生。1909年,复进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他又参加同盟会的小组“求知社”,与蔡锷、唐继尧、宋教仁等人为同志。
1911年春方鼎英毕业回国,被派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入伍生总队任炮兵教官。武昌起义,他约士官学校同学三十余人南下,在起义军炮兵司令部参加对汉阳作战。嗣后在湖南岳阳镇守府司令部任参谋处长兼教练科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调陆军部任科员,负责编纂炮兵典范令和军学教程,编著有《炮兵操典》、《射击教范》和军士兵卒教科书等,以部令颁行全国。
袁世凯接任大总统后,排斥国民党人,实行专制统治,方鼎英对袁氏言行甚为不满。1913年10月,袁世凯将云南都督蔡锷调京,任以陆军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会办等职,实为羁留蔡锷于身边。蔡察觉袁之阴谋与野心后,暗中与朋友同道密谋倒袁, 方鼎英极表支持。蔡派石陶钧赴美国联络黄兴,筹措军饷,所有往来信件,均由方密转。
1916年6月袁死后,方鼎英于翌年春再次赴日留学,先后在东京陆军炮工学校普通科、高等科及千叶野战炮兵射击学校学习三年,又入东京帝国大学深造,潜心于军事学研究。
1921年春,方鼎英应湘督赵恒惕等人联名电邀回湘,被赵派任援鄂总指挥部参谋长,率部在赵李桥、羊楼洞击溃王占元主力孙传芳部。旋吴佩孚炮击援鄂军退路,迫使赵恒惕签城下之盟,方鼎英悻悻而返长沙。
1922年方鼎英由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派赴日本观看秋操,归途过沪晤谭延闿,告赵恒惕已经降吴,湘局非由广东方面来根本解决不可,劝谭随孙中山革命。1923年7月,孙中山任谭为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出兵湖南讨赵。谭委宋鹤庚为讨贼军第一军军长,宋未就职,委方鼎英全权代理。方赴衡阳晤谭后,率第一军各部转战于昭陵、朱亭之间,9月1日袭击长沙。11月下旬,陈炯明部围攻广州,并勾结江西军阀方本仁攻北江。谭延闿奉孙中山电令,即率所部驰解广州之围,讨赵之战遂中止。在部队南撤入粤途中,方鼎英率部狙击方本仁部,并收降了赣军第九旅高风桂部,受到孙中山的嘉奖, 正式受任湘军第一军军长兼代第一师师长。
1924年9月,孙中山任命谭延闿为建国军北伐总司令,率在粤各军由江西北进,方鼎英卧病于广州,未随军出征。在北进途中,方本仁一退再退,诱谭军入吉安时突然反击,北伐军顿陷困境。方闻讯后扶病赶赴前方,在南康与谭延闿会晤。谭以兵败无颜回粤,加以部属不和,非常苦恼。方建议“整理”之策,乃成立“湘军整理处”,谭延闿任总监,各军长任副总监, 方鼎英任副监。还另设讲武堂一所,以陈嘉佑为堂长,方鼎英兼任教育长,把编余军官都送讲武堂受训。经过一兵一枪的点验,编成七个团带一个营,军容整肃,焕然一新。
这时,方鼎英病体尚未复原,而所部第一师有枪五千余支、上万人,由宋鹤庚率领驻守湘粤边区汝城县。因与滇军不睦,处在滇军与赵恒惕军的夹击之下,进退两难, 迭派代表来请方鼎英前往领导。适值国民军第二军司令岳维峻自河南来电,约谭再度出师北伐,会师武汉, 共同解决北洋军阀余孽萧耀南。广州大本营乃委方鼎英为北伐军特遣军总指挥,由总参谋长方声涛函赵恒惕,请许方率部假道湘西赴鄂会师,并许诺把盘踞湘西的川军一起调去北伐, 交还湘西于赵。赵佯允方鼎英赴长沙面洽,俟方离开部队赴长沙之际,突派兵将方部解散。方星夜逃离长沙,潜往武汉。
1925年春,方鼎英在汉口养病,见报载奉军姜登选督皖、杨宇霆督苏,即到蚌埠晤姜,又到南京晤杨。方察知北方力量虽厚,但皆军阀习气,感到要革命,还是南走的好,乃应谭延闿之邀于9月至广州,出席国民革命军各军统一军事教育会议, 旋任谭延闿第二军之军官学校教育长。是年冬,各军军官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方被蒋介石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主持军官候补生教育。
1926年4月,已任国民革命军总监的蒋介石, 委方鼎英代理黄埔军校教育长, 并将学校全权交方代行。方利用其在军学界的地位,广揽军事教育人才,依靠共产党人, 积极进行校政建设,黄埔盛极一时。他编纂军事典范令及有关教材,使军官教育水平与学生接受能力大为提高。他编纂了不少文集,还主持编纂了《黄埔丛书》。他在军校的讲演,后来汇编成《方教育长言论集》出版。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清党”反共政变。5月,留守广东的李济深、朱家骅、钱大钧等,把方鼎英邀去留守总部,向方出示清党密令, 并说黄埔是广州共产党的大本营 , 责令方负责清除在黄埔的全部共产党员。方力主“和平清党”,并要求假以时日。在李等允诺下,方回到黄埔, 与政治部主任共产党负责人熊雄恳切商谈,私下告知广州要逮捕共产党人,寻求应付事变的妥善办法。同时,还赠送路费,劝熊雄赶快离开广州。在方的主持和安排下,黄埔的共产党员师生以“自动请假”名义离校,三天之后黄埔才公开组织清党委员会办理清党事宜。方保护了一批革命力量,后来被周恩来称赞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但清党委员会的右派分子, 对黄埔学生滥捕滥杀, 并控告方鼎英庇护和放走共产党员,方愤然离职。
是年秋, 方鼎英改任暂编第十三军军长。翌年春, 蒋介石部署兵力讨伐张作霖,调方部往津浦线南段。方改任第四十六军军长, 5月兼津浦路运输总指挥。时济南惨案发生,蒋问计于谭延闿,谭又问方。方建议由外交途径解决,大军绕开济南北上。蒋命方接替贺耀组任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与第二、第四军团沿津浦路并肩北上,击溃张宗昌、孙传芳与白宝山等部,进出于德州、沧州地区。
方鼎英对于“全国统一”满怀希望,曾向蒋介石建议,今后应加紧经济建设,不要再在国内用兵;对东北问题,希以和平方式解决,将来可以东北一个地区的力量战胜日本,则国威一立,不平等各约即可顺利废除。蒋表面不置可否,而把方调往江淮地区。此后,方鼎英被蒋介石拴在与各军事实力派混战的战车上,东奔西走。1929年3月,蒋桂战争前夕,方鼎英部被调到安庆待命,蒋召方到湖口的兵舰上,面授讨桂机宜。战后方部推进到沙市、监利一带。方躭心内战一起,将蹈北洋军阀混战之覆辙, 茫茫无了时,甚为惆怅。时不数月,方又奉蒋之命从鄂西调至扬州,解决安徽方振武的部队。嗣后又受命为西征军第一路总指挥,率部开往河南, 于临汝击溃宋哲元部,尾追至潼关,11月进驻洛阳。12月唐生智又在郑州发出讨蒋通电,方鼎英身临前敌, 但他想到自己身受孙中山教导,矢志革命救国,实不甘再作国内军事实力派混战的工具,遂化装离部避居上海。他希望蒋介石能有回心之意,共同实现和平统一建设国家的愿望。无奈接着发生了更大规模的中原大战,之后蒋又坚持“安内攘外”的方针,对工农红军作战不止。方鼎英痛心疾首,对蒋介石完全失望。
“九一八”事变后,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方鼎英秘密组织了一个革命同志社,不久又和徐谦、朱蕴山联系组成抗日会, 广泛联合朝野各界人士,以团结抗日为宗旨。徐谦负责政治方面, 方负责军事方面,朱蕴山则负责与中共及有关社会团体的联系。原来追随邓演达的黄埔师生, 在邓牺牲后,也转而参加抗日会。抗日会秘密发行了《晨曦》、《怒潮》等刊物。
1933年11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福建组建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方鼎英参与其事,被推专返湘西去组织湖南抗日政府,领导湖南的抗日运动,与粤、黔、桂诸省联合行动。方由广西赶到湘西时,由于与福建方面失去联系,加之计划泄漏,被蒋介石饬何键派的特务监视,不能行动。不久,福建人民政府被蒋介石镇压而告失败, 方几经艰险经广西退到香港。此后,方继续在港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抗日会改称抗日联合会,移到香港。
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方鼎英由香港返回抗日前线, 积极请缨抗日,共赴国难,1938年9月,复任军事参议院参议。其后,出任第九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方鼎英为国共重庆谈判所鼓舞,拥护“双十协定”所确定的和平建国方针。但是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方决心不与为伍,退居湖南,被推选为湖南省参议员,赋闲在家,他与李济深、章士钊取得联系,秘密从事反内战活动。在中共地下党员帮助下,他与唐生智合作发动湖南人民团结自救运动。同时,在湖南开展秘密活动,积极联系和推动军政界人士,策动他们认清大势走向光明,为湖南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方鼎英历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主任、省司法厅厅长,湖南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政协湖南省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和湖南省副主任等职。1976年6月2日,方鼎英病逝于长沙。
相关参考
杜岭方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中期最大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饪食,1974年发现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杜岭土岗。和商代后期以司母戊为代表的方造型相比,杜岭方腹部过深,足相对较短,显得庄严感不足,耳和口沿也太单薄,
新化县历史上最大的官员是谁如果你说的是湖南省娄底市的新化县的话,下面就是在新化县出过的名人民主革命宣传家陈天华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华夏名将陈正湘爱国名将方鼎英教育家成仿吾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书画家罗尗子国
知名人物 沈鸿英生平故事简介,沈鸿英历史评价,沈鸿英怎么死的?
沈鸿英,又名沈亚英,字冠南,1871年(清同治十年)生,原籍广东恩平,前代家业破落,迁居广西雒容。沈幼年家贫,读私塾二年,父母早亡,跟随哥哥沈鸿辉以肩挑贩卖为生。长大曾当店员,替地主当帮工,后沦为盗匪
知名人物 罗卓英生平故事简介,罗卓英历史评价,罗卓英怎么死的?
罗卓英,字龙青,号慈威。1896年5月1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九日)生,广东大埔人。父亲罗平材,务农。罗卓英幼年过继给叔父,由叔父抚育长大。七岁入塾启蒙,爱读诗词。后入本县官学堂,1914年毕业,翌
知名人物 孙殿英生平故事简介,孙殿英历史评价,孙殿英怎么死的?
孙殿英,字魁元,河南永城人,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生。其父孙玉林,不务正业,后因口角而杀人,被囚死狱中。孙殿英七岁入塾,后因与同学斗殴受到老师责罚,竟放火烧了塾馆,被开除出塾,随母亲在乡里乞讨度日
知名人物 叶鸿英生平故事简介,叶鸿英历史评价,叶鸿英怎么死的?
叶鸿英,名逵,福建同安人。1860年5月6日(清咸丰十年闰三月十六日)生。其父叶丽水在沪经商。叶鸿英七岁时随父母迁居上海,就外傅读书。十四岁在其父自营的大昌杂货店学徒。满师后,随父执张尚德赴日本北海道
历史人物 英迪拉·甘地简介_英迪拉·甘地生平事迹_英迪拉·甘地怎么死的_英迪拉·甘地评价
中文名称:英迪拉·甘地外文名称:IndiraGandhi国籍:印度民族:印度斯坦族出生地:印度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出生日期:1917年11月19日逝世日期:1984年10月31日职业:印度前总理,政治家主
历史人物 英诺森三世的简介_英诺森三世发动十字军东征_英诺森三世怎么死的_英诺森三世评价
中文名称:吉奥瓦尼·罗塔里奥·德·康提外文名称:LotariodeiContidiSegni别名:英诺森三世国籍:意大利民族:意大利人出生地:意大利,阿纳尼出生日期:1161年2月22日逝世日期:12
导语2017年11月,长期主持安阳殷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曾表示,宁乡四羊方尊、象纹大铜铙及人面方鼎具有鲜明的南方特征,应为南方本地制造。他认为,早在商代以前,长江流域的石
导语2017年11月,长期主持安阳殷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曾表示,宁乡四羊方尊、象纹大铜铙及人面方鼎具有鲜明的南方特征,应为南方本地制造。他认为,早在商代以前,长江流域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