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辜鸿铭生平故事简介,辜鸿铭历史评价,辜鸿铭怎么死的?

Posted 幕府

篇首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辜鸿铭生平故事简介,辜鸿铭历史评价,辜鸿铭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辜鸿铭生平故事简介,辜鸿铭历史评价,辜鸿铭怎么死的?

辜鸿铭,名汤生,以字行,别号汉滨读易者,晚年自称“东西南北老人”[1]。1857年(清咸丰七年)出生于马来亚的槟榔屿,是第四代侨生,祖籍福建厦门。曾祖辜礼欢曾任槟榔屿华人“甲必丹”[2],父亲辜紫云任英人勃朗(F.Scott Brown)橡胶种植园经理。辜鸿铭小时聪明伶俐,被勃朗收为养子,十岁时即被送往英国的苏格兰,与勃朗家族一同生活,并入学读书。1877年以优异成绩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接着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读工科,获土木工程科文凭,然后留居巴黎。辜精通英、法、德及拉丁、希腊等语。

1880年,辜鸿铭返回马来亚,在新加坡英殖民地政府任职。这一年,马建忠赴欧洲途经新加坡,辜鸿铭与之交谈,得悉中土文物盛况,以及留学生之人尽其才,报效祖国,较之自己在殖民地屈居人下,无从施展抱负,不啻天渊之别,遂倾心景仰中华文化,开始研读中国经史等古籍,并从此脱下西装,换上长袍,剃发留辫,终身不移并引为自豪。

1881年至1882年,辜鸿铭一度担任英国马哈与科尔圭洪勘探队译员,后离职留居香港,继续潜修中国经典。

1885年,经杨汝澍推荐,辜鸿铭参加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府,担任洋文案(相当于英文秘书、翻译兼礼宾诸务),一直到1905年,长达二十年之久,颇得张之洞的器重,辜自称“粤鄂相随,二十余年,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3]。1891年,俄国皇储游历中国至湖北时,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宴于“晴川阁”,辜为通译,席间,法语、俄语、希腊语均应对如流,俄皇储大为惊讶,叹为奇才,并以镂皇冠之金表相赠。

1900年义和团兴,中外震动。辜鸿铭秉承张之洞意旨,连续写了几篇英文专论,刊登横滨《日本邮报》,指出教案激民愤,各国应反躬自省,运用智慧、道德,公正从事。这几篇文章后来汇集成册,书名《总督衙门来信》。同时还撰写《尊王篇释疑解惑论》,载上海《字林西报》等报刊,针对康有为对慈禧的抨击,力予辩驳,并吹捧慈禧说:“惟皇太后不偏不倚,允执厥中。”[4]

辜鸿铭为人耿直、倔强,好作惊人语。有一天,张之洞吩咐辜鸿铭择译西报,以供施政参考。辜不以为然,说西报造谣无凭,虽上谕,我亦不译。张只好另使他人为之。1902年“万寿节”(慈禧生日)官府照例开宴庆贺,并奉旨唱新编爱国歌。辜向同僚梁星海说,有爱国歌,怎么没有爱民歌?梁答:试请编之。辜略加思索,便说,已得四句:“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5]话音未落,举座哗然,故有“辜疯子”的绰号。

1905年9月,上海道台自海关总税务司收回主权,设立黄浦江浚治局,聘辜鸿铭为督办。辜在职共三年,期间因查获两名西人舞弊挖泥工费,辜力主惩罚,但外国领事袒护西人,会商时借口说我们都不是工程专家,所查恐尚待考。辜鸿铭遂出示早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所获土木工程科文凭,各领事失色无言,不得不呈报上级。时江督惮于交涉,因循不追究,辜乃将案件原委及证据加以公开登报,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1908年,辜鸿铭至北京任外务部员外郎,后擢升为郎中、左丞。他对办理外务,力主修邦交重于讲武备。在他看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是由于中外太隔膜,以致彼此猜忌,积嫌久而不通,遂如两电相激,一发而不可收拾。1910年1月(清宣统二年),清廷赏辜文科进士,同榜有严复;著名铁道工程师詹天佑被赏为工科进士。

辜鸿铭曾相随张之洞二十年之久,在张去世周年之际,他缅怀故人,遂摭拾旧闻,整理成《张文襄幕府纪闻》二卷。内容虽属幕僚个人纪闻,但文中不少愤世嫉俗之笔,行文亦庄亦谐,对晚清权贵颇多嬉笑怒骂,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也诸多贬辞。如“人谓我大帅(张之洞)学问贯古今,余谓我大帅学问即一章论语亦仅通得一半耳”[6]。对袁世凯更斥之为“贱种”,指出“宫保(袁)以国家之兵交欢同寅。则兵将知有宫保而不知有国家。一遇疆场有事,将士各为其领兵统帅,临阵必然彼此不相顾救,如此,中国未经外人瓜分而固亦瓜分矣”[7]。他本着促使外国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一贯主张,又将《张文襄幕府纪闻》一书译为英文,发表于《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会季刊》(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同时,他还用英文写了《中国牛津运动故事》(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一书,以红衣主教纽曼在英格兰教会攻击自由主义的故事,同张之洞对维新的攻击加以比较,痛惜纽曼与张之洞的失败,恐惧“邪恶势力”将在欧洲与中国取得胜利。1911年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Wilhelm)将该书译为德文,书名改为《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哥廷根大学之新康德学派极为推崇,列为该大学哲学系师生必读之参考书。

1910年,辜鸿铭辞卸外务部职务,出任上海南洋公学校长。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响应,各省纷纷独立,辜鸿铭却公开宣称仍效忠于清廷,依然拖着长辫子,以“老大中华的最后一个代表”自诩[8]。他曾自我辩解说:“许多外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9]

1913年,辜鸿铭一度担任五国银行团翻译。张勋复辟时,辜也被列名丑剧中的外务部职务。1917年,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时,聘辜鸿铭为该校教授,讲授英国诗歌及希腊文等课程。他在课堂上经常大谈孔孟之道,因深谙西方文化,精通西方多种语文,又研读中国儒家经典,能够比较中西文化,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其英语文字风格之典雅,发音之纯正流畅,更为学生所倾倒。五四运动时,他与林琴南等反对白话文运动,他用英文撰写文章刊登于上海《密勒氏远东评论》,说最通俗的语言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比现代流行的英语更为华丽一样,中国经典也是比市井白话典雅、华丽。

1924年至1927年,辜鸿铭应日本大东文化协会邀请,东渡讲学。他自诩学贯中西,独尊儒术,对西方文化多所非议,而对周公、孔孟之道阐扬不遗余力。德国学者曾将辜有关文章集刊译为《怒吼之声》,并组织“辜鸿铭研究会”。辜从日本讲学归国后,被张作霖聘为顾问;不久,又被委任为山东大学校长(未到任)。当时访华的外国作家、记者,多以一见辜鸿铭为荣;有的甚至说,到北京可以不参观紫禁城,但不可不见辜鸿铭。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病故于北京。

辜鸿铭的主要著作有《张文襄幕府纪闻》、《中国牛津运动故事》、《春秋大义》、《读易草堂文集》等。译作有《中庸》、《论语》(中译英)以及《痴汉骑马歌》(英译中)[10]等。

注释

[1]辜鸿铭出生于南洋的槟榔屿,受教育于西欧,讲学于东京,又娶古田贞子为妻,晚年隐居于北京,故自称“东西南北老人”。
[2]英国统治马来亚初期,曾沿袭荷兰统治东印度殖民地的甲必丹(Kapitan)制。甲必丹意为民族首领,其职责为协助殖民地行政当局,做本民族人民的工作。
[3]汉滨读易者(辜鸿铭)撰:《张文襄幕府纪闻·弁言》,1910年铅印本。
[4]辜汤生撰:《读易草堂文集》内篇,1922年刻本,第10页。
[5]汉滨读易者(辜鸿铭)撰:《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第23页。
[6]汉滨读易者(辜鸿铭)撰:《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第24页。
[7]汉滨读易者(辜鸿铭)撰:《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下,第6—7页。
[8]英国作家毛姆(W.Somerset Maugham):《辜鸿铭访问记》(嘉音译),载《人间世》杂志1934年第12期。
[9]林语堂:《有不为斋随笔》,载《人间世》杂志1934年第12期。
[10]《痴汉骑马歌》系英国作家考珀(William Cowper,1731—1800)所著,原书名为The Diverting History of John Gilpin。

相关参考

辜鸿铭是谁?辜鸿铭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中文名:辜鸿铭  外文名:Tomson  字:汤生  号:立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  出生地:马来西亚槟城州  出生日期:1857年7月18日  去世

历史人物 辜鸿铭的趣闻故事集合 辜鸿铭的后代是谁

  辜鸿铭被称为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人称“清末怪杰”。他学博中西,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自己很深的理解。前二十年沉浸在西方文化的中的中国人,接触了中国文化之后,就成

历史人物 辜鸿铭的趣闻故事集合 辜鸿铭的后代是谁

  辜鸿铭被称为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人称“清末怪杰”。他学博中西,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自己很深的理解。前二十年沉浸在西方文化的中的中国人,接触了中国文化之后,就成

辜鸿铭的趣闻故事集合 辜鸿铭的后代是谁?

  辜鸿铭被称为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人称“清末怪杰”。他学博中西,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自己很深的理解。前二十年沉浸在西方文化的中的中国人,

历史人物 清末怪杰辜鸿铭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辜鸿铭别名:立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马来西亚槟城州出生日期:1857年7月18日逝世日期:1928年4月30日职业:学者,翻译家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信仰:佛教主

辜鸿铭的后代是谁? 辜鸿铭的趣闻故事集合

辜鸿铭被称为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人称“清末怪杰”。他学博中西,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自己很深的理解。前二十年沉浸在西方文化的中的中国人,接触了中国文化之后,就成为中

辜鸿铭的后代是谁? 辜鸿铭的趣闻故事集合

辜鸿铭被称为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人称“清末怪杰”。他学博中西,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自己很深的理解。前二十年沉浸在西方文化的中的中国人,接触了中国文化之后,就成为中

辜鸿铭与胡适的故事 辜鸿铭与胡适是冤家对头吗

辜鸿铭和胡适可谓是最大的冤家对头了,辜鸿铭蔑视西学,而胡适却推崇西学。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也多次交锋。在剧中也有双方对孔教的争论。话说胡适1917年刚被聘为北大教授时,作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做了一次演讲

辜鸿铭与胡适的故事 辜鸿铭与胡适是冤家对头吗

辜鸿铭和胡适可谓是最大的冤家对头了,辜鸿铭蔑视西学,而胡适却推崇西学。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也多次交锋。在剧中也有双方对孔教的争论。话说胡适1917年刚被聘为北大教授时,作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做了一次演讲

辜鸿铭个人简介:满清时期东方华学中国第一人

  辜鸿铭简介  对于辜鸿铭的简介,最具有总结性的一句话就是,是外国人眼中的明星,是中国人中的天才,更是当时东方文化的捍卫者。  辜鸿铭图片  虽然他的姓为辜,但是他的一生却一直都在为祖国正名,从未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