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胡景伊生平故事简介,胡景伊历史评价,胡景伊怎么死的?

Posted 川军

篇首语: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胡景伊生平故事简介,胡景伊历史评价,胡景伊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胡景伊生平故事简介,胡景伊历史评价,胡景伊怎么死的?

胡景伊,字文澜,四川巴县人,1878年(清光绪四年)生。父亲在县城经营盐业。1901年胡景伊作为近代四川首批官费留学生赴日本学习军事,先入东京成城中学,两年后升入陆军士官学校,与蔡锷、蒋方震等为该校步兵科第三期学生。1903年日俄战争前夕,他同蓝天蔚、龚光明等在日本组织拒俄“学生军”,后参加“军国民教育会”。

胡景伊在日本留学四年,于1904年回国,被川督锡良任命为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管堂委员兼教习,为四川新军培训中下级军官。他办事认真,受到学堂总办沈炳堃、会办陈宧的器重。胡景伊从第一期学员中选拔尹昌衡、刘存厚、周骏等十人赴日本学习军事,是为民国初年四川形成武备系之由来。1907年锡良调任云贵总督,胡景伊随往筹办新军,任督练处参议官和云南陆军小学、云南讲武堂总办等职。次年锡良请奖胡景伊为陆军正参领衔。1909年沈炳堃升任广西巡抚,又调胡景伊到广西任新军协统。因广西新军只有一协(旅),胡景伊乃成为广西全省军事长官。

1911年秋,广西新军中的同盟会员响应武昌起义,拟援湖北推举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的先例,举资历较深的胡景伊任广西都督。胡景伊惧怕革命,又怕成为清王朝叛逆,便逃往上海观望形势,后返回四川。清王朝覆灭,胡景伊后悔自己不该离开广西。其时,南北对立,熊克武等秉承孙中山之命筹组蜀军于上海准备北伐。胡景伊通过其弟胡南宾(同盟会员)与熊克武等周旋,欲取得蜀军领导权,未能如愿。1912年2月,滇军李鸿祥、谢汝翼两梯团进据泸州、自贡一带,与大汉四川军政府的军队对峙于资中、内江,形势紧张。蜀军政府为调停局势,共同北伐,乃电邀与滇军将领有旧谊的胡景伊到重庆,委任为“联络北伐全权代表”,以刘声元为副代表,一同前往自流井,与滇军商订联合北伐条约。2月10日,胡景伊不顾刘声元反对和蜀军政府认可与否,就签约同意犒赠三十万元(银元)与滇军,作为出川北伐的条件。签约后,胡景伊应四川军政府都督尹昌衡之邀,径赴成都,成为都督府的上宾。尹昌衡倚重胡景伊之资望以巩固自己的权位,并排斥孙中山一派的势力,故于2月27日特任胡景伊为全川陆军军团长,并通电全国,使其声望陡涨。随即胡景伊至成都,改原川军四镇为四个师,将驻渝的熊克武部改编为川军第五师,遇事多加挑剔指责,成渝两地遂成水火。其时,西藏藏军攻占巴塘、里塘等地,川西告警。6月14日,袁世凯令川督尹昌衡率兵入藏平乱,胡景伊力加怂恿。北京政府于7月12日应尹昌衡之请,以胡景伊为护理四川都督;以原副都督、同盟会员张培爵为四川民政长。胡景伊遣亲信胡忠亮携巨资赴京,走陈宧的门路,向袁世凯输诚效忠,并贿赂诸要员,竭力迎合袁世凯亟欲剪除革命势力的阴谋。9月,北京政府以“询边防民事”为由,调张培爵至北京,解除民政长职务,授胡景伊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兼摄民政长。胡景伊网罗一批旧军僚属、政客组织共和党四川支部,让其党羽控制政府重要部门;又发行借以搜刮民财的军用券,强迫民间通用。胡景伊独揽军民两政,倚川军武备系的第一师师长周骏、第四师师长刘存厚为嫡系,竟拒绝得胜返川的尹昌衡回任其职,并拒不与尹昌衡见面。

袁世凯选中胡景伊为统治四川的暂时代理人,于1913年6月13日正式任命他为四川都督,改任尹昌衡为川边经略使。成都部分同盟会员偕各界刊布传单,声讨胡景伊“卖官殃民,蹂躏议会”等十大罪状,发起拥尹逐胡运动,但在胡景伊的分化与镇压下,运动遭到失败。后来尹昌衡亦被胡景伊勾结袁世凯诱到北京监禁。

胡景伊得到袁世凯的宠信,更加积极策应袁世凯向国民党革命势力的全面进攻。1913年5月,他唆使部下发表通电,竭力替袁世凯向五国银行大借款的丧权辱国行为和暗杀宋教仁的罪恶行径进行粉饰和辩护,污蔑民众的抗议言论是“狂吠”,辱骂孙中山等是“奸徒”。他还在另一电文中,攻击李烈钧等国民党三都督反袁通电是违反“对中央政府有服从之义务”。同年8月“二次革命”起,熊克武等在重庆兴师讨袁,通电斥责胡景伊为袁世凯镇压人民的鹰犬。胡景伊迅速调周骏、刘存厚等部,与各路讨袁军激战于泸州、绵阳等地。9月,讨袁起义军在黔、鄂、陕、川、滇五省军队围攻下失败,遭到胡景伊的血腥镇压。熊克武、杨庶堪等千余名反袁人士,均被胡列名报袁世凯呈请抄家或处以极刑,全川阴云密布。10月15日,袁世凯特授胡景伊勋章。胡景伊仰承袁世凯鼻息,11月13日通电请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员在两院者,悉勒令解职。他认为川军第二师彭光烈、第三师孙兆鸾有通熊克武之嫌疑,编散和撤销这两个师的部队。他的这些作为,更得袁世凯的赏识。

1914年6月30日,胡景伊被特任为威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然而他毕竟不是袁的心腹或北洋系统的将领,袁世凯并不放心将四川交他主持。1915年2月,袁世凯派参谋部代总长陈宧为会办四川军务,率北洋军三个混成旅入川。胡景伊明白陈宧的背景,对陈十分恭顺,办移交时把将军署三年节余的三十余万元经费一律交给陈宧,未敢私吞。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交权出川的命运。6月22日,袁世凯改任陈宧为四川督军,调胡景伊入京给以毅威将军、参政院参政的空衔。

胡景伊寓居北京,不甘寂寞,在后来直、奉、皖诸系军阀混战期间,曾与在川的旧部勾结,返川争权,但未能得逞。此后长期闲居重庆。

抗日战争期间,胡景伊被国民政府作为地方名流遴选为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参政员。他曾受孔祥熙之托,到成都调查西康宁属矿产资源。

1950年,胡景伊病逝于重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胡景翼生平有什么经历 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简介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励生。陕西富平人。1910年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在耀县组织起义失败后流亡到日本。1915年护国战争时期奉派回国。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加入于右任在陕西组织的

历史人物 胡景翼讨陈檄文 胡景翼将军与马家岭 胡景翼简介

中文名:胡景翼别名:字笠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陜西省富平县长春乡陵怀村出生日期:1892年逝世日期:1925年职业:将领性别:男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励生。陜西富平人。

只因乾隆太没耐心了 考了第二名却成了状元

...之后,乾隆简单看了看,表示同意,然后就让礼部尚书程景伊拆封填榜。如果就这么拆开了,自然没什么说头儿,但就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小问题。说它小,还真不大,就是程景伊拆封拆了好几下也没拆开

国民党史 刘守中

刘守中字允丞,陕西富平人。1882年生。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6年与胡景翼等谋在三原举义反袁。1917年与人在渭北创立靖国军,响应护法。1924年12月任河南省政务厅厅长。1926年1月当选

国民党史 张灵甫

张灵甫原名宗灵、钟麟,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903年生。1923年夏自长安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后投笔从戎入胡景翼国民二军驻豫军官训练团。1925年秋南下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

国民党史 张廷镛

张廷镛陕西兴平人,1904年生。早年肄业于西北大学。曾参加国民军胡景翼部的倒吴驱曹。后受于右任等人的影响,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1938年、1939年先后毕业于湖南高级政治研究班、中央训练团第二

中国历史 国民军成立

1924年10月25日,北京政变后的第一天,冯玉祥在北苑召开军事政治会议。会议决定将参加北京政变的各军,组成统一的中华民国国民军。设立总司令部,下辖三个军:推冯玉祥为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

北京政变始末 北京政变背景和过程

 北京政变发生于1924年10月24日,当时军阀混战还未结束。从直皖战争到直奉战争,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长期的斗争一直在进行之中,冯玉祥趁吴佩孚在前线指挥战役之际,联合胡景翼、邓宝珊发动了兵谏

历史人物 冯玉祥自此成为北方的重要势力

  1924年10月24日,及胡景翼、孙岳在北京政变后,他们的军队组成了国民军。>  国民军虽然仅存在两年多的时间,但在1925~1927年间对中国政局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及国民军代表了当时摇

湘军第一战略家胡林翼有谋逆清廷不臣之心?

封建王朝最忌讳臣子有谋逆之心,这是严令禁止的。胡翼林和曾国藩他们都是晚清重臣,他们真的产生过不臣之心吗?史家以及后世许多人都评论在此期间,湘军甚至讨论过是否待平灭太平军后再行灭清。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