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赵匡胤的最后一计若成,北宋不会出现“靖康之难”
Posted 宋朝
篇首语:我认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赵匡胤的最后一计若成,北宋不会出现“靖康之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赵匡胤的最后一计若成,北宋不会出现“靖康之难”
976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西京洛阳。故地重游之际,赵匡胤见洛阳宫室依然雄伟壮丽,圣心甚悦。此时南方已经纳入北宋的国土,剩下的只有北方的北汉以及燕云十六州,于是赵匡胤向群臣提出了自己思忖良久的提议,甚至可以说是一项足以改变整个北宋历史的走向的计划——迁都洛阳!
赵匡胤的提议刚出,就立即遭到了朝臣的反对,起居郎李符上书,列举了八项困难: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对此赵匡胤不予理睬,继续留居洛阳,全无返回开封之意。
众人都不敢劝谏之际,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提出异议: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李怀忠从经济、军事两方面予以解释,但赵匡胤依然置之不理。
面对赵匡胤的无动于衷,有人一个人坐不住了。晋王赵光义提出迁都未便,赵匡胤反而却说: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回答道: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赵匡胤给出了他迁都洛阳,以后迁都长安的理由,那就是开封虽然有漕运之便,但地处平原,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只能依靠庞大的军队来维护国家的安全,长此以往,必将极大消耗国家财政。
而切平原有利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他们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直抵开封城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年的后晋都城开封就是被契丹骑兵轻而易举攻破的。而洛阳坐拥山川之险,依据有利的地形,可以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有难以明言之处,他在位期间,晋王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拉拢了一批人,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如果迁都洛阳,赵匡胤可以重新巩固皇权,削弱晋王的势力。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众多朝臣没有表态。
这场兄弟间的明争暗斗,其实也是一场决定北宋走什么样道路的抉择,但最终赵光义胜利了。赵光义回答道:在德不在险,赵匡胤不再回答。当晋王出去后,赵匡胤对左右说了一句精准的预言: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6个月后,赵匡胤不明不白的在开封离世,留下了烛影斧声的疑案,而晋王赵光义摇身一变,登上帝位。赵光义奉行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北宋的禁军数量急剧膨胀。宋太祖时期19万,宋太宗时期35万,宋真宗时43万,宋仁宗时竟达到82万,此后北宋禁军一直维持在60-80万之间,有得说法甚至说曾达到百万。
宋太祖赵匡胤最担心冗兵出现了,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造成了北宋富而不强的窘状,即使军队数量庞大,但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北宋政权没有走向赵匡胤所规划的道路,1127年北宋都城开封被金军攻陷,北宋宣告灭亡。
相关参考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好不容易登上了帝位,却因为南逃路上受到金军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实在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好不容易登上了帝位,却因为南逃路上受到金军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实在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好不容易登上了帝位,却因为南逃路上受到金军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实在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如果某人曾经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他,即使他犯下什么过错,基本不会有性命之忧。北宋初期的一位将军,他曾经舍命保护赵匡胤,为此差点被敌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
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
历史秘闻 靖康之难被俘的皇帝,北宋靖康之耻为何有两个皇帝被俘
北宋靖康之耻为何有两个皇帝被俘?一个是皇帝赵桓,一个是太上皇赵佶。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宋朝国都开封。赵佶惊恐地拉住蔡京长子、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
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
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
北宋靖康之耻为何有两个皇帝被俘?一个是皇帝赵桓,一个是太上皇赵佶。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宋朝国都开封。赵佶惊恐地拉住蔡京长子、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