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韩信从未带过兵

Posted 萧何 韩信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韩信从未带过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韩信从未带过兵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韩信原先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兵,项梁死后,跟了项羽,后来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官小,但是喜欢给项羽提建议。项羽在当世可是个打仗能手,霸气无比,如何会把小小的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没搭理他,说不定还略略地讽刺了他两句。

韩信受不住了,离开项羽,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呢,也没怎么看得上他,也只给了他一个小官(之所以还给他官当,没让他从兵从头干起走,恐怕也是看在他离开项羽投奔自己的份上吧?)韩信干得不愉快,就违反了军中的规定,被抓起来砍头。本来韩信或许就这样结束了他渺小的一生的。

可就在要砍的瞬间,遇到了军中的将军夏侯婴,于是大叫道:“汉王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上下一瞧,果然长得比较“壮实”,好了好了,留下吧,反正打仗的人也少,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吧,就把他解救了下来。

他一个犯过法的人,又是低级军官,就算不死,本来也没希望了的,却在这时候遇到了丞相萧何。于是就和萧何聊上了。萧何见他谈吐不凡,很有见地,就积极地向刘邦推荐。但是刘邦呢,一点儿都没把韩信看上眼,看在萧何的面子上,刘邦让韩信去当了一个管粮的官。

那时候,西楚霸王项羽把刘邦封为汉王,住在汉中巴蜀一代。那时候的汉中巴蜀,还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很多从中原来的人住不惯,纷纷逃跑了。刘邦很着急,但没有办法。有一天晚上,有人告诉他,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大惊,急得跳脚,赶紧找人去把萧何追回来。但追的人没找到,两天后,萧何自己跑回来了,告诉刘邦,他不是逃跑,是去追一个人了!

刘邦问他追谁?他说韩信逃跑了,他追韩信。刘邦一听便忍不住大骂道:“逃走的将军少说也有十来个,没见你去追过一个,却偏偏要去追韩信!你是不是吃多了?”萧何说:“别的将军,就是再逃十个八个也无所谓,但是韩信这个人,却是举世无双!大王你想一辈子呆在汉中倒也罢了,你要是想夺天下,就非要重用韩信不可!”

刘邦见萧何连夜去追韩信,又这么郑重地三番五次推荐,似乎也觉得有点意思,便答道:“好吧,那就给他一个将军当当吧!”萧何道:“不行,你就算给他一个将军,他还是要逃走!你要给,就给个掌管三军的大将军!”刘邦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他很信任萧何,于是答道:“那就封他为大将军吧!”说着,就喊人去把韩信叫来,要宣布封令。但是萧何又说:“哪有这样封将的?你必须筑一个台子,把他请到上面,当着所有的官兵,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这刘邦还真是从善如流,没觉得萧何是在折腾,真筑了个拜将台,在台上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实践证明,萧何给刘邦推荐的韩信是非常正确的,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最终刘邦才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获得天下,建立了大汉帝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著名的重视人才的事例。然而问题来了,萧何为什么就笃定韩信是个人才,而且是一个大将之才,非要刘邦筑台拜他为三军最高统帅呢?

要知道,韩信之前虽然也打过仗,只不过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跑龙套而已,连指挥三五百人都没有,更别说指挥千军万马!就算韩信在与萧何交谈的时候,给他吹过兵法战术之类的东西,但是毕竟是纸上谈兵。只要读过兵书的人,谁不会吹两句兵法?会吹兵法,并不一定会打仗。

更何况,萧何推荐韩信当的不是一般的将军,而是三军统帅。一旦萧何看走了眼,韩信葬送的可不是三五百人或者三五千人,而是整个汉地的基业!再说了,萧何本身并不会打仗,在整个楚汉战争中,他一直是作为准备粮草的后勤部长存在。一个后勤部长,就对自己有那么大的自信,笃定自己不会看走眼?

连日来,笔者反复思索不得要领,今天忽然脑洞大开,自信已经找到答案,现在写在这里,大家看看对不对。萧何认为,韩信虽然从未证明过自己能统帅三军,但是他具备了统帅三军的潜质。何以见得?其一,韩信身上有一种最坚毅的东西。韩信小的时候受过胯下之辱。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这说明这个人的意志力是非凡的。

这不是萧何一个人的判断,这是那时的社会普遍的判断。张良当年曾想砸死秦始皇,结果误中副车。后来张良逃走,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为把兵书交给张良,多次对他做了考验。“黄石公”考验的内容,没有其它,就是考张良的忍耐力。可想而之,忍耐力在那个社会有多么重要。

其二,韩信有远大的志向。从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又离开刘邦逃走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的心非常的大,他绝不是有一点小成绩就心满意足沾沾自喜的人。所谓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司马迁写陈胜的时候,也写了他从小就有鸿鹄之志。可想而之,远大志向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其三,韩信的人生追求不是升升官发发财。先说升官,韩信不是没有升过官,在项羽那里是升了官的,在刘邦这里也两次升官,按照这样的速度,最后仗打下来封个侯也是有可能的,但韩信不为。再说发财。韩信在刘邦这里是有发财机会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一个管粮草的官,这可是个肥缺,发财的好机会。但是韩信还是要逃走,可见一点小钱对他是没有吸引力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当萧何使劲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刘邦封了他一个官粮草的官。这有些奇怪了,韩信讲的是兵法战略天下大势,刘邦要升他,也该升到前线去拼杀呀,为什么让他管粮草呢?我想说的是,或许,刘邦也是在有意考验他。

要知道,刘邦原先只是萧何、曹参等人的部下,最后却反而成为他们的上司,而且他们死心塌地跟随他,如果他没点本事,可能吗?萧何最后让刘邦封韩信为三军统帅,我们一般的解释是刘邦从善如流。但是,他真的就是这样一个没主见的人吗?肯定不是的,很可能刘邦封韩信管粮草,就在考验他。考验他什么?考验他贪不贪!)

应该说,这三点让萧何觉得韩信具备做大将的潜质,判断是不错的。不过这还是没有解决我们的疑问,萧何真的确信韩信能统帅三军吗?我的答案是,萧何不确定!大家要问了,不确定,还把三军权杖交到韩信手里?

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萧何的人才观了。正确的人才观是什么?首先是要能发现。这是第一点。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你不培养,能人也会变成蠢材!培养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般的培养就是包括知识储备实践锻炼这些。不过,我们这里要谈谈萧何独特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怎么培养?包装!萧何是如何包装韩信的呢?他连夜月下追韩信,他让刘邦封韩信为大将而不是普通将军,他让刘邦不要简单地一封了事而是筑台拜将,所有这些,都是对韩信的包装!大家可能不信,我再讲个例子,欧阳修当年喜欢苏轼的文章,就反复说他很牛很厉害,说过了十年八年,天下人就只认得苏轼,认不得他欧阳修了!所有这些,都是对苏轼的包装!

包装有什么好处,他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就算韩信不是大将之才,就算苏东坡不是天下文宗,但是经过萧何欧阳修这么一包装,他的能力就被激发出来了,最后真的就成为优秀的三军帅才优秀的文学家了!是的,如果你想培养人才,你真该研究研究萧何!

相关参考

金兵来犯,宋钦宗为何让从未带过兵的文官负责应战,而且还赢了

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围困北宋都城汴梁,在金军的重重围困下,汴梁城内人心惶惶。太上皇南巡,钦宗羽翼未满,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执不下。城内流氓地痞趁乱打劫,居民官兵稍有不慎就被视为奸细。内忧外患之下这座百年都城

张良,张良,萧何,韩信怎么死的

张良,萧何,韩信怎么死的?首先,他们的关系在汉初三杰中,韩信是刘邦的三军总司令,张良是三军作战参谋部参谋长,萧何是三军总后勤部部长,他们是同僚的关系。张良为刘邦打下汉家天下之后功成身退,最后求仙学道,

从没带过兵的孙武为什么能够写出《孙子兵法》

田穰苴死了以后,田氏家族的势力并未因此而削弱。相反,由于田穰苴的死,田氏家族与齐国的其他几大家族之间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了。田穰苴被齐景公罢黜的时候,晏婴是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知道,但可以推测,晏婴既爱

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

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作为三人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良身上有个迷团始终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呢?张良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的上层贵族子弟,

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

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作为三人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良身上有个迷团始终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呢?张良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的上层贵族子弟,

汉朝历史 萧何献计杀死韩信后,仰天长叹说了14个字,字字透着无奈

萧何献计杀死韩信后,仰天长叹说了14个字,字字透着无奈!  韩信人生最重大的两次转折都跟一个人有关,那就是萧何。第一次是韩信投奔刘邦的时候,当时的韩信只是一个从项羽军中逃过来的小兵,从未带领过一兵一卒

汉朝 萧何为何要追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

萧何月下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

此人是刘邦最信任的人,刘邦从未怀疑过他,始终对他敬重有加

我们知道,汉初有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用刘邦自己的话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

历史人物 为何樊哙没有萧何韩信等人出名

  刘邦手下有谋圣张良,有善于治国的萧何,还有用兵如神的韩信,此外还有一批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同乡勇士,诸如樊哙、周勃、卢绾等人。而最为出名的恐怕就是刘邦手下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了,可是樊哙也是刘邦身边

为何樊哙没有萧何韩信等人出名?他是什么样的人?

刘邦手下有谋圣张良,有善于治国的萧何,还有用兵如神的韩信,此外还有一批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同乡勇士,诸如樊哙、周勃、卢绾等人。而最为出名的恐怕就是刘邦手下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了,可是樊哙也是刘邦身边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