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非洲安哥拉女王为什么被称之为“非洲贞德”

Posted 葡萄牙人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非洲安哥拉女王为什么被称之为“非洲贞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非洲安哥拉女王为什么被称之为“非洲贞德”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恩戈拉·恩津加·姆班生平经历介绍!

说起恩戈拉·恩津加·姆班这个名字,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会非常的陌生了。我们都知道欧洲厉害上有个圣女贞德,而恩津加便是非洲版的贞德。恩津加的名字意思说的就是“汤巴的黑人之母”,是非洲国家安哥拉的女王。在恩津加生前是以带着族群抗击葡萄牙殖民者而闻名。恩津加领导者自己的人民和族人使用是长矛、弓箭以及鲜血与生命去对抗葡萄牙的洋枪洋炮,最终捍卫了国家的独立。

15 世纪时,姆班杜人在当今安哥拉西北部建立了恩东果王国。1582 年,恩津加就出生在这个古国的王宫里。她的父亲恩哥拉·恩达姆比国王,是个有民族气节、刚毅坚强的君主。他执政的年代,正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疯狂向安哥拉进行渗透和扩张的时期,也是他领导姆班杜人奋勇反抗葡萄牙侵略者的时期。

早在 1575 年,葡萄牙人为了掳掠奴隶、抢夺财宝和寻找向东通往莫桑比克的路线,开始大规模地向安哥拉内地扩张。第二年,葡萄牙殖民军入侵到罗安达(今安哥拉首都)地区,井继续向内陆推进。侵略军铁蹄所到之处,村庄被焚毁,生灵遭涂炭,江河染成血河。残暴的葡萄牙殖民强盗,把姆班达人打死之后,还要割下他们的鼻于,装进木桶,然后把这整桶整桶的鼻子,当作“战利品”运到罗安达殖民军总部,去邀功领赏。

恩津加就在这种腥风血雨的恐怖年代里长大成人。在童年时代,她常听人们讲叙有关葡萄牙人如何坐着“带翅膀的船”抵达罗安达,又如何拿着“火与剑”到处杀人放火的传说。也听说过凶残的白人士兵,为了恫吓和镇压姆班杜人,竟把黑人奴隶绑在炮口上,活活炸死,侵略者的凶残,民族的苦难,激起了恩津加对葡萄牙侵略产的无比仇恨。她长大后,曾亲眼口睹自己的同胞们带着脚镣,脖子上套着铁箍,一批又一批地被武装的葡萄牙士兵押往罗安达港口,然后像牲口一样被烙上火印标记,投进即将开往已西的轮船的底舱,她气得肺都要炸了。她发誓,要像父上那样,为保卫家园,为使国人不受白人的凌辱和宰割,坚持反侵略斗争,直到把殖民强盗赶下海。

在思戈列米战役中,恩达姆比率领勇士们把葡葡牙赛拉奥总督指挥的敌军,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逃回罗安达。 长期跟随父亲作战的恩津加,也经受了锻炼,增长了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才干。

1618 年,恩达姆比去世,遗留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恩津加排行第二。哥哥恩哥拉·姆班迪是个私生子,按恩东果王国的继承法,无权继承王位,应由恩达姆比的嫡子、恩津加的弟弟继位。

但是,姆班迪野心勃勃,暗中密谋,竟然找借口杀掉了同父异母的弟弟,篡夺了王位。为斩草除根,他还杀死了自己的外甥——恩津加的独生子,以及许多反对他篡位的酋长。

在这刀光剑影、同室操戈的可怕时刻,悲愤交加的恩津加,虽想抗争,但又无能为力,只好在她的拥护者的保护下,带着两个妹妹和丈夫逃往东部的马汤巴。

马汤巴是恩东果王国的发祥地,也是恩津加母亲的出生地。那里的人民热烈欢迎恩津加三姐妹的到来,决心与她们共同战斗。恩津加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那里建立起巩固的抗敌基地,受到马汤巴人民的衷心拥戴,被尊为马汤巴的“黑人之母”。

恩东果王国的内江和分裂,给葡萄牙殖民者以可乘之机。1620 年,他们对恩东果的腹地再次发动了疯狂的扫荡,一直打到首府卡巴萨。昏溃无能的姆班迪,不敢进行任何抵抗,只想保住自己的王位。为此,他竟弃城而逃,仓皇躲到宽扎河的一个小岛上。为了逃命,他甚至连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抛弃了。对于如此怯懦和不孝不义的行为,几乎所有的姆班杜人都引为奇耻大辱。

由于姆班迪不战而退,侵略军更加肆无忌惮,步步进逼。走投无路的姆班迪,只好接受心腹大臣的劝告,派人到马汤巴去求助于恩津加。

恩津加接到姆班迪的求救信后,心中十分矛盾。就是这位用阴谋手段篡夺王位的异母哥哥,杀害了她的胞弟和她的亲生儿子。想到这些,她不由怒火中烧。但是,她并没有陷于个人的恩怨。她深知,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任何内部的争斗与分裂,都只会对敌人有利。她决定以祖国和民族存亡为重,同姆班迪携手合作,共同对敌。此举博得了恩东果人民的赞扬与敬佩。

葡萄牙人在占领恩东果首府卡巴萨后,由于兵力有限,难以继续向东扩张。何况单凭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们便想拉拢恩东果国王,提议举行和平谈判,便于在安哥拉这片广阔地区发展奴隶贸易。而姆班迪一心想保住王位,早就巴不得和平谈判。但这个屡战屡败、望风而逃的昏君,哪有胆量去与葡军旨领当面谈判呢?他只得委托妹妹恩津加前往。

1622 年,恩津加肩负谈判的使命,率领使团前往葡萄牙设在罗安达的总督府。总督瓦斯冈赛洛企图给恩津加一个“下马威”,以便在谈判中取得绝对优势,迫使对方接受“作为葡萄牙王国的臣民”的条件。为此,他事前精心安排了一个谈判的会场。

谈判那天,恩津加在男女卫兵的护卫下,正气凛然地来到了总督府。在迈入豪华的谈判大厅之后,她发现大厅里仅在左边放着一把椅子,而在右边的地毯上放着两只坐垫。一群葡萄牙的文武官员,凶神恶煞股地排列在椅子两边。很显然,葡方有意不给恩津加及其随员摆上坐椅,而企图让她跪在坐垫上“俯首称臣”。

恩津加立即识破了这一阴谋。她在沉默片刻之后,迅速地向她的一个女侍从递了一个眼色。这个女侍从立马走过来,跪在地卜,让恩津加坐在她的脊背上,同葡萄牙总督平起平坐地开始了谈判。这一情景使在场的人不禁目瞪口呆,瓦斯冈赛洛总督更是尴尬得无地自容。面对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对手,葡萄牙人也就不敢再轻视和怠慢了。

在谈判中,恩津加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用巧妙的措词驳斥了葡萄牙总督提出的恩东果王国应当向葡萄牙“称臣纳贡”的要求。她理直气壮地指出,这样的条件只适合于向被征服的国家提出,而绝不该拿来同一个独立国家谈判。对于其他条件,双方都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的争论。由于恩津加的机智沉着,能言善辩,终于促使葡萄牙总督签订协议,承认恩东果“是不臣属于葡萄牙的独立王国”,同意放弃它在姆巴卡修建的城堡,从恩东果撤军,并归还在战争中掳掠的全部奴隶。恩津加答应的条件是,准许葡方的商人和传教士进入恩东果,还准许葡商经由恩东果前往东部地区贩卖奴隶。

在谈判行将结束时,瓦斯冈赛洛施展了在非洲王室成员中传教的惯技,以达到其殖民侵略的目的。他装出一副“友善”的样子,用“为了巩固联盟”、“加强友谊”之类的动听言词,竭力劝说恩津加皈依基督教。恩津加为了麻痹敌人,同意接受洗礼。这就是她的教名唐娜·安娜·德·苏姗。但是当她问到恩东果不久,她就宣布脱离基督教。

恩津加从罗安达返回恩东果途中,遇到了她叔父率领一批人急匆例地迎面面来。在得知叔父是要前去罗安达投降葡萄牙人时,恩津加怒不可遏,亲手处死了他。这种大义灭亲的壮举,进一步提高了恩津加的威望,也坚定了人民同侵略者进行斗争的信心。

1624 年,葡萄牙人背信弃义,再次发动人侵恩东果的战争。姆班迪慑于敌军的强大,不敢抵抗,甚至准备妥协投降。恩津加和大臣们对国王的这种背叛行为极为愤慨,百姓与士兵们闻讯后也包围了王宫以示抗议。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恩津加果断地处死了姆班迪。在臣民们的拥戴下,恩津加继位,成为恩尔果的女王。

即位后第二天,恩津加女王向全体臣民发布了一项宣言,号召各部族人民增强团结,共同抗击外国侵略者,同时号召人民“要做命运的主人,不当葡萄牙人的囚徒”。这一号召不胫而走,深入人心,尤其在那些被捕去的奴隶当中,更引起强烈的反响。罗安达等地的奴隶拘留营和那稣会教士的奴仆,听到这一宣言后,成群结队地逃亡,许多人前来投奔恩津加,成为女王军队的一名反侵略战士。

此后,恩津加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停上各部族之间的战争,尽可能地把所有姆班杜人联合起来。她甚至与姆班杜人的世敌雅加人消释前嫌,言归于好,共同对敌。雅加人骁勇善战,练兵有术,恩津加就派人去学习武艺,用以训练自己的军队。就这样,许多彼葡萄牙人强迫与之结盟的部落,也纷纷断绝与葡萄牙人的关系,团结在恩津加的周围。为此,葡萄牙统治者一直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葡萄牙总督向其统治的各地酋长宣布,凡承认恩津加为女王者,都要受到严厉的惩处。1626 年。葡萄牙总督又施展阴谋,分裂姆班杜人,用武力抉植恩津加的一个近来阿里·吉銮热为傀儡,占据了恩东果西部地区。这样,恩津加不得不第二次到马汤巴避难。

为了抗击葡萄牙侵略军向水扩张,打败葡萄牙人扶植的傀儡吉銮热及其迫随者,恩津加在马汤巴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军事武装,并加强与周围地区各部落的团结,组成反葡萄牙的联合战线。她还委派她的妹妹千里迢迢前往刚果王国进行联络,商讨共同抗击葡萄牙的行动。

在恩津加领导下,马汤巴成了安哥拉地区势力最强大的反葡萄牙基地。此后二十多年中,葡萄牙殖民当局多次派出远征军,向马汤巴发动疯狂的进攻,但都遭到女王军队的迎头痛击,始终未能攻进马汤巴。

1641 年,荷兰人与葡萄牙人为争夺罗安达一带奴隶贸易的控制权,而发生狗咬狗的斗争。恩津加巧妙地利用荷葡之间的矛盾,同荷兰人结成了暂时的同盟,一起打败了葡萄牙军队,迫使葡萄牙殖民军一度退出了恩东果地区。直到四十年代未,葡萄牙人才卷土重来。他们调集更多的兵力向马汤巴发动进攻,扬言要荡平马汤巴,活捉恩津加。但年已逾花甲的恩津加,斗志不减当年,她率领马汤巴军民,一次又一次化解了葡萄牙军队的攻势,并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敌军疲于奔命,无法取胜,最后只好与恩津加重开谈判。1654年,双方缔结了“和平协定”,葡萄牙殖民当局最终不得不放弃对马汤巴的军事征服。英雄的马汤巴人民,在女王恩津加的领导下,用弓箭、长矛、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独立。

1663年12月7日,年已 81 岁的恩津加女王因病逝世。这位中非洲历史上最出色的女英雄被人们誉为“非洲的贞德”。时至今日,她抗击葡萄牙殖民者的英勇事迹,还在安哥拉人民中间广为流传。她的光辉形象,像一座高大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安哥拉人民的心中。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黑手伸向非洲西海岸——苏联挑起安哥拉内战

黑手伸向非洲西海岸——苏联挑起安哥拉内战在安哥拉的苏联坦克安哥拉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面临大西洋,靠近从好望角通向西欧及美国的航路,是中南非内陆国家通往大西洋口岸的重要通道。从15世纪起,安哥拉就被葡萄

历史百科 西南非洲燃起战火——南非入侵安哥拉

西南非洲燃起战火——南非入侵安哥拉1981年8月24日,南非出动军队1.1万人,坦克90辆,装甲车250辆,在大批飞机的掩护下,悍然侵入邻国安哥拉,占领了9座城镇,摧毁了一些雷达站、军火库和纳米比亚“

非洲 葡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

葡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5个非洲国家原来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这些国家的人民曾经同葡萄牙殖民主义的侵略和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

非洲 1976年1月10日非洲统一组织因安哥拉问题发生分歧

1976年1月10日非洲统一组织因安哥拉问题发生分歧在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安哥拉形成三个民族主义组织。1975年11月安哥拉宣布独立前夕,三派曾达成协议组成联合政府,并得到非洲统

世界历史 1984年2月16日安哥拉与南非签订《卢萨卡协议》

1984年2月16日安哥拉与南非签订《卢萨卡协议》1975年安哥拉独立后,积极支持纳米比亚人民反对南非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纳米比亚的民族主义组织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在安哥拉设有基地。南非则以追击

非洲 1974年11月非洲前线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1974年11月非洲前线国家首脑会议召开非洲前线国家指邻近南部非洲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统治下的地区、支援其民族解放运动的非洲国家,1974年为坦桑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和莫桑比克四国,安哥拉、津巴布韦和纳

历史百科 安哥拉问题

安哥拉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历史上是葡萄牙殖民地。60年代初,安哥拉人民展开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1975年11月葡萄牙结束殖民地统治,安哥拉宣布独立。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安哥拉有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包

知识百科 最古老的沙漠

最古老的沙漠在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有一片沙漠,这就是位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之间的纳米布沙漠。这片沙漠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一直延伸到奥兰治河,沿着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纳米布沙漠最宽的

古巴 古巴·1989年1月古巴从安哥拉撤军

1989年1月古巴从安哥拉撤军198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和非洲南部各国的努力下,安哥拉、古巴、南非和美国就安哥拉停战和撤军问题进行谈判。经过8个月的努力,1988年12月22日,安、古、非3方就撤军问

历史人物 史上伊丽莎白作为堂堂一国女王为何要做女光棍

  导读: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包含「四根光棍」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光棍节」。而2011年的光棍节由于包含「六根光棍」,则被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光棍节」。在此百年一遇的「光棍节」来临之际,历史上的许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