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一部电影揭热气球对气象的伟大贡献

Posted 人类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一部电影揭热气球对气象的伟大贡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一部电影揭热气球对气象的伟大贡献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总不断地想往更高的天空探索,在200多年前火箭、太空船、飞机还没发明之前,人类曾经坐着热气球就这样一直飞上去,探索未知的天空。飞上1万公尺高空,会看见什么景色?近期上映的冒险传记电影《热气球飞行家》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冒险故事。

这部电影由奥斯卡影帝艾迪·瑞德曼及费莉丝蒂.琼斯(Felicity Jones)联手演出,这也是两位英国实力派演员继2014年热门强片《爱的万物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演出“霍金夫妇”之后再次携手合作,分别饰演19世纪英国气象学家詹姆斯.葛莱舍(James Glaisher)及科学家艾蜜莉.雷恩(Amelia Wren),电影描述在飞机尚未问世的年代,两人为了测试当时人类唯一的飞行器——热气球可飞行的高度,而踏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

两位主角真有其人?

由艾迪.瑞德曼饰演的气象学家詹姆斯.葛莱舍不但真实存在,而且还大有来头。出生于1809年伦敦东南区的葛莱舍,不仅是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及皇家航空学会的创始会员之一,后来更担任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主席。他的一生致力于研究气象学及航空科学,而他最知名的成就,就是在1862年9月5日搭乘热气球升空,以海拔10,900公尺的高度打破了有史以来人类搭乘热气球所飞行的最高纪录。

至于片中由费莉丝蒂.琼斯饰演的女主角艾蜜莉.雷恩则是虚构人物,不过她的人物原型也其来有自。其一是取材自 19世纪的法国热气球飞行员苏菲.布兰切特(Sophie Blanchard),她是第一位独自驾驶热气球的女性飞行员,不过与电影中的女主角不同的是,布兰切特并不是一位科学家。由于当时热气球飞行被视为一种娱乐表演,布兰切特就曾多次参与各项庆祝活动的演出,其中还包括了1811年拿破仑的42岁生日庆典。

另一位取材对象则是葛莱舍当时的飞行搭档亨利.考克斯维尔(Henry Coxwell),他不仅是充满热情的热气球冒险家,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专业飞行员,并曾多次驾驶热气球,从英国飞往欧洲各个城市,不断测试热气球的飞行极限。而后于1862年受英国科学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请托,担任许多航空实验的热气球飞行员,也因此与葛来舍合作。

用生命挑战人类飞航极限

热气球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国的三国时代(约西元3世纪),由诸葛亮发明的天灯,又称孔明灯,当时被用来传达战时的军事信号,后来可能是因为蒙古西征的关系,让西方人地一次看见天灯这样物品。一直到18世纪,来自法国的孟格非兄弟运用同样的原理,也就是用热气球上的加热器调整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当气囊内温度升高,里头的空气密度就会变小,借此产生向上的浮力,以达到控制气球升降的效果,并发明了第一个可以载人的热气球,满足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相比大众所熟知由莱特兄弟所发明的飞机早了120年。

而电影中这位气象学家葛来舍为了测量高空的气压,并进一步了解“天气”的形成,在1862年9月5日与考克斯维尔展开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冒险。在氧气瓶还没被发明的年代,两人带了数组测量仪器、几瓶白兰地及六只鸽子就准备搭上热气球启程,而他们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释放一只鸽子,测试它们的飞行能力。

据两人当时的说法,当他们上升至距离地面超过5000公尺时,所释放的鸽子“如石头般往下掉”,而到了6500公尺时,葛来舍因为气压过低而开始感到晕眩,最后甚至失去意识。然而能够控制热气球下降的气阀在这时却被绳子缠住,驾驶热气球的考克斯维尔因气温过低,导致手指冻伤发黑,他不得不爬出热气球外,用牙齿咬开被缠住的气阀,才终于成功让热气球下降。

关键人物被取代,引发学者不满

根据纪录显示,他们当时上升的高度已经超过海拔一万公尺,气温则是在摄氏零下29度。历史学家艾许考特(Jefny Ashcroft)就表示,这项破纪录的历史完全是场意外,他们上升的高度超越了当时人类的极限,若不是考斯维尔即时打开气阀,两人很可能早已丧命。而葛莱舍这次的飞行的观察数据,后来也成为研究天气预报的重要指标。

然而这位19世纪知名的航空探险家并没有被放入电影《热气球飞行家》的剧本中,反而以虚构的女主角艾蜜莉.雷恩草草带过。英国皇家学会图书馆的负责人吉斯.摩尔(Keith Moore)就为此深表不满,“很遗憾这部电影里并没有着墨在亨利(考克斯维尔)身上,他对当时的热气球飞行贡献极大,而且还救了这位知名科学家(葛莱舍)一命。”他还进一步表示,葛来舍在整趟飞行期间只顾着观测仪器,反而是由考克斯维尔全程负责操控热气球。

对此,导演汤姆.哈波(Tom Harper)则表示,葛来舍与考克斯维尔两人的成就无可取代,但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我们取材自很多不同的飞行故事,并且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启发不同性别及年龄的人。”

现代热气球究竟能飞多高?

目前一般大众搭乘的娱乐型热气球所飞行的高度最高都控制在三千英尺(约900公尺)左右,不过当然也有人像葛来舍及考克斯维尔一样想要挑战人类极限。根据金氏世界纪录,目前人类搭乘热气球所飞行的最高纪录是海拔6万9千英尺(约21000公尺),比一般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3万5千英尺还高,而纪录保持人是来自印度的Vijaypat Singhania,他在2005年11月26日搭乘特别订制的热气球,于印度孟买起飞,除了备有足够的燃料、氧气瓶、氧气面罩、保暖的衣物与紧急逃生的必需品之外,飞行的全程还有一架直升机跟随,确保他能安全降落。

想要用热气球挑战这样的高度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必须确定燃料的用量,过多的燃料会使热气球过重无法持续上升;过少的燃料则会让热气球无法飞行。其次必须确定天气稳定,因为飞行的高度跨越了气流旺盛的对流层,而热气球又属于无动力飞行装置,若遇到七级以上的强风、下雨或打雷都极有可能导致热气球失控坠毁。

另外必须克服的就是高空严寒的气温,除了人体会冻伤之外,过低的气温可能使装备结冰、火炉熄火。最后则是极低的气压,人类在爬升至一定的海拔高度后都会因气压过低难以吸入氧气,导致头痛、头晕、呕吐或意识不清,也就是俗称的“高山症”,而热气球不像飞机一样有密闭的座舱能维持人类所适应的气压,因此即便配戴氧气面罩,还是有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甚至恶化成“高海拔肺水肿”或“高海拔脑水肿”等等。

人类这数百年来,从来没有放弃探索未知的天空,从热气球、飞机、太空船、火箭……让人类可以预测天气、甚至踏上别的星球,现在能每天看到气象预报,都是因为有前人无畏的冒险精神。

相关参考

世界战争风云 气球炸弹

  1942年秋,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秀俊受海军的邀请,出差到南海,不幸遭到美军飞机的袭击,险些丧命。为了报复,他通过日本中央气象台台长向大本营提出建议,要用定高气球,乘高空偏西风

全世界哪个人最伟大应该是说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最伟大的不好说,方面不同,不过这些人还是很牛的,可以说是影响世界十大伟人!1.荷马,荷马史诗真实地记载了3000多年前希腊文明的开端迈锡尼文明。往往历史的伟大并不体现在征服者、王者或是政客,历史的最多

世界历史 揭荷兰航海士“惊险日常”,想活命学问可大了

海洋史研究一日幕僚、一日玉山气象观测员,这些网路热门影片,让我们看见不同行业的甘苦。但如果回到17世纪,成为在中国和台湾海域航行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员,会遇到哪些情况?请先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比在六福村

揭秦始皇陵神秘机关暗器,精妙堪比《鬼吹灯》

劲弩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等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

第一部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

【第一部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  《工厂的大门》  1895年12月28日,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放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被认

历史百科 一部世界优秀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开创电影新潮流

一部世界优秀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开创电影新潮流1958年,26个国家的117名电影史学家聚集于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自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其中《战舰“波将金”号

初中历史 中华医学对免疫学的杰出贡献

中华医学对免疫学的杰出贡献  1980年5月,第三十三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全世界被消灭!这是人类利用人工免疫方法与传染病进行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取得的一项伟大胜利。  免疫,顾名思义,

初中历史 中华医学对免疫学的杰出贡献

中华医学对免疫学的杰出贡献  1980年5月,第三十三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全世界被消灭!这是人类利用人工免疫方法与传染病进行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取得的一项伟大胜利。  免疫,顾名思义,

世界历史 死后日记揭“真相”让世人都沉默

他是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日本乘客、也是唯一的日本幸存者,他幸运逃过死劫,没想到回国之后,却惨遭全日本民众的羞辱谩骂。究竟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20多年来,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Titanic)让

历史人物 “朱庇特”摩根的伟大成就

在对摩根简介之前,有必要提及一部著名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影片中气势磅礴的大型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就是摩根财团出资建造的。摩根生于1837年4月17日,卒于1913年3月31日,是美国著名的银行家。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