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康宝忠生平故事简介,康宝忠历史评价,康宝忠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康宝忠生平故事简介,康宝忠历史评价,康宝忠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康宝忠生平故事简介,康宝忠历史评价,康宝忠怎么死的?
康宝忠,字蝶庵,又字心孚,生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祖籍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人。因其父康寿桐曾在四川彭县、绵阳、什邡等地任知县多年,故宝忠兄弟皆生长于四川。康宝忠幼受父亲钟爱,康父为其聘请多位名师,让他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1902年和1903年,康宝忠两次赴陕西参加乡试,均得堂备。1904年夏,康宝忠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克服重重困难东渡日本留学。
到日本后,康宝忠先后在同文书院和经纬学校补习日文和基础课程,并任陕西留日学生同乡会干事。康宝忠留日期间,正值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在日本鼓吹武装反满革命。1905年6月,康宝忠加入同盟会[1],7月在东京参加同盟会第一、二次会议[2],30日参加同盟会筹备大会[3]。8月20日,中国同盟会于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康宝忠任同盟会本部之评议部议员及陕西分会主盟人,协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4],对同盟会发展多有贡献,井勿幕、于右任即由康宝忠介绍加入该会。于右任与康宝忠同是陕西人,1906年康宝忠引荐于右任会见孙中山,于右任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康宝忠积极参加中国留日学生反对日本政府颁布的《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担任留日学生会总干事一职。清政府下令逮捕留日学生斗争中的骨干人物,康宝忠亦名列其中,经人力保后才得以幸免。此后又任留学生总干事数月。
1906年初,同盟会派遣成员归国筹划反清革命斗争,康宝忠奉派与四川籍革命党人返川策动。甫抵成都,康宝忠即听说革命党人在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省次第失败。康宝忠见四川形势不利于展开革命活动遂决定再赴日本。正当此时革命党人行踪暴露,事泄,一些革命党人相继被捕,康宝忠因而暂避家中。四川总督锡良面责康父,并责令交出康宝忠。不久锡良调任云贵总督,康宝忠才免于被捕。当年,康宝忠再抵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专攻法政。同年,章太炎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主编革命刊物《民报》。12月2日,《民报》创刊一周年庆祝大会在日本东京神田锦辉馆举行,黄兴主持大会,孙中山在康宝忠、景梅九的陪同下进入会场并发表演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在日期间,康宝忠还参加了章太炎开办的“国学讲习会”,成为经常听讲的十余人中最认真的一个,从而“学乃大进”被人视为章的高足。1908年康宝忠自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肄业[5]。1909年,康由日本回国,遵从父亲意愿参加清廷举办的留学生考试,得法政科举人,授七品京官,分发邮传部,充当大清银行学堂教习(教员)兼学监,旋代理教务长。
1910年4月16日,汪精卫、黄复生等人在北京谋炸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康宝忠亦被清廷怀疑跟踪,遂借年假以省亲为名返回四川成都。1911年元旦抵家,不久,其父去世,故居忧于家。此时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党人就以康宝忠家为聚集地点,部署反清的具体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康宝忠偕友人东下至重庆,时革命党人张培爵已在重庆宣布独立,建立蜀军政府,请康宝忠担任政府内务部长,康宝忠坚辞不就,旋至南京,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直辖机关秘书处下设文牍科的科员[6]。经陕西省电举,康宝忠又被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参议院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建都问题,康宝忠力主定都北京,与孙中山建都南京之主张相反。革命党人于右任(时任临时大总统府交通部次长)力劝康宝忠以大局为重,康同意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未出席第二日的参议院会议。康宝忠既无力扭转政府意见,又对革命前途忧心忡忡,苦闷之中通电辞去议员职务,只身赴上海,发誓终生脱离政治,专力从事教育事业。
1912年7月,《东大陆报》在上海创刊,康宝忠任总编辑。9月章士钊在上海主办《独立周报》,康宝忠加入其中,撰写并发表了多篇文章。康宝忠文笔犀利,语言流畅,其文章影响很大,因而上海各家报馆纷纷聘请他担任记者。1913年7月,章士钊投身“二次革命”后,《独立周报》为袁世凯政府怀疑,遂中止发行。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后,于右任到上海继续主持发行《民立报》,聘康宝忠兼任《民立报》记者。1913年9月4日,《民立报》被袁世凯政府查封。之后于右任为掩护自己与国民党人的联系,在上海筹办民立图书公司,以康宝忠为总经理,张季鸾任编辑[7]。
1913年12月,康宝忠在上海创办《雅言》杂志,1915年停刊。该杂志包括论说、纪事、文艺、杂录等内容。康宝忠以“䢦宭”“廫居”等笔名发表多篇关于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方面的文章、诗存、杂记、闻见录等。编辑《雅言》期间,1913年康宝忠还担任吴淞“中国公学”的教务长,当时公学经费支绌,教师薪资多不能按时发放,在经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康宝忠坚持办学,直到1915年学生毕业时方辞职。
1915年康宝忠赴北京出任国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不久,北京大学聘其为讲师,旋改聘为教授,后又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教师,讲授伦理学、社会学、中国法制史等。
1916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办第一班社会学,由康宝忠担任教职,自编讲义,印发学生参考。据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回忆,此为中国人自己讲授社会学之始,由此他被誉为中国第一位社会学家。以前虽有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的大学开设有社会学课程,但无论哪种大学,讲授社会学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外国人。康宝忠所授课程,“讲解鲜明透彻,深得学生信仰,所编社会学讲义,文笔典雅,涵义湛深”,以美国社会学家吉丁斯(Franklin Henry Giddings)的理论为主,而“参以己见,卓然成一家言”[8]。康宝忠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社会学人才,对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韵学源流》是清代贵州巨儒莫友芝撰写的一部声韵学史著作,1871年作者去世时该书尚未定稿。刘师培入蜀时,遵义人赵幼愚以自己所得的《韵学源流》校抄本赠予他。1918年康宝忠根据此校抄本加以印行,但流传不广。1929年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在广州任教时,对康宝忠印本进行校勘、圈点及分段,重新印行[9]。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在沈尹默等北大教授的提议下,决定组织教师评议会以共同治校。评议会会员在全体教授中产生,约每五人中选举一人,当时北大教授共八十余人,选举评议员十七人,校长任评议长。凡校中章程规定均须评议会通过,评议会掌握了学校实权。7月张勋复辟后,北大教员又商量组织教员会,推举政治法律系教员康宝忠为主席,马叙伦为副主席,监督康宝忠,同时由陈大齐和沈士远跟随左右,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10]。
1919年1月《国故》月刊社在刘师培私宅召开成立大会,刘师培、黄侃出任总编辑,康宝忠担任编辑兼总务主任[11]。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反对政府的卖国行为。会后爱国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大批军警出动进行镇压,逮捕示威学生数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学生居多数。当时,包括蔡元培在内的北京国立各校校长皆辞职,学生与政府互相对峙,势态蔓延几乎不可收拾。北京大学乃率先成立教职员干事会同情并支持进步学生的爱国行动,并维持秩序,康宝忠以其出色的活动能力被推为干事,“出与公私各校教职员相结集,于是有北京中等以上学校职教员联合会,而君被推为总务干事,任主席,君慷慨不谢”。康宝忠办事认真,不辞辛劳,“每侵晨从事,讫深夜;事急时,走寒星烈日下,未尝自休。数月之间,中更大小变,君始终无所谈”[12],致使心力交瘁。11月1日晨,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授课,课间休息时,康宝忠突发急病,猝然辞世。
康宝忠遗著有《社会与伦理》、《伦理学》、《社会学讲义》、《社会政策》、《中国法制史略》、《䢦君讲演录》、《廫居诗存》近10种,译著有《经济学研究》等。
注释
[1]丘权政、杜春和等选编:《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页。
[2]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05年),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印行,1975年8月20日,第580、583页。
[3]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中研院近代史研究院专刊(32),中研院近代史研究院发行,1975年2月初版,1982年8月再版,第309页。
[4]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第322-323页。
[5]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第326页。
[6]郭卿友主编:《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7]刘延涛编:《民国于右任先生年谱》,王云五主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20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8]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胜利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224页。
[9](清)莫友芝著、罗常培校点:《韵学源流》,中华书局1962年版,前言第1页。
[10]沈尹默:《我和北大》,选自《文史资料精选》第5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36页。
[11]《国故》月刊第1期,1919年3月20日,第273页。
[12]《康宝忠事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4页。
相关参考
董康,原名寿金,字授经[1],号诵芬主人,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1867年4月26日(清同治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生。其父董介贵为县学生。董康从小过继给曾任广西新宁州吏目的叔叔董莲芳为嗣,因嗣父早故,
知名人物 汪康年生平故事简介,汪康年历史评价,汪康年怎么死的?
汪康年,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1860年1月25日(清咸丰十年正月初三)。其父汪养云,清咸丰举人,初授教谕,后纳资为广东候补知县。汪康年年幼时随父在粤就读私塾
康茂才(1313年-1370年),字寿卿,蕲县(今湖北蕲春)人,明朝初期名将。康茂才早年聚兵保乡里,被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士兵行
康茂才(1313年-1370年),字寿卿,蕲县(今湖北蕲春)人,明朝初期名将。康茂才早年聚兵保乡里,被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士兵行屯田之策。陈友谅...
本名:公孙康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辽东襄平www.cha138.com主要成就:斩杀二袁;击破东夷,称雄辽东官职:左将军、辽东太守爵位:襄平侯追赠:大司马 公孙康(生卒年不详),辽
历史人物 康泽简介 蒋介石十三太保之康泽的生平 复兴社创始人康泽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康泽 别名:康兆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襄樊 出生日期:1904年www.lishixinzhi.com 逝世日期:1967年 职业:特工 主要成就:中华复
历史人物 康泽简介 蒋介石十三太保之康泽的生平 复兴社创始人康泽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康泽 别名:康兆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襄樊 出生日期:1904年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67年 职业:特工 主要成就:中华复兴社创始人
历史人物 孟康简介 孟康怎么死的 孟康主要事迹 孟康的性格特点-
中文名:孟康 国籍:北宋 民族:汉 出生地:真定州 梁山座次:70 对应星位:地满星www.cha138.com 绰号:玉幡竿 梁山职位:专工监造大小战船 惯用兵器:朴刀 出处:
中共人物传 康世恩生平故事简介,康世恩历史评价,康世恩怎么死的?
康世恩··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15年4月20日,康世恩出生在河北省怀安县西湾堡乡田家庄的一个大户人家。祖父康亨丰,务农出身,念过私塾,后来考中秀才。父亲康万全,毕业于保定师范学校,在怀安县任过高等小
康茂才生于公元1313年,去世于公元1370年,字寿卿,蕲春县人。康茂才原本是元朝的将领,后来投降朱元璋,受到朱元璋重用,担任水军元帅。后来他在与陈友谅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朱元璋对其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