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老洋人生平故事简介,老洋人历史评价,老洋人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其实最美好的日子就是,我对你闹,你对我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老洋人生平故事简介,老洋人历史评价,老洋人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老洋人生平故事简介,老洋人历史评价,老洋人怎么死的?

老洋人,原名张庆,又名张廷献、张国信,河南临汝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张扬高,依靠耕种两亩岭地,勉强维持全家人的生活。1896年,父母先后病故,他开始四处流浪,乞讨度日,农忙时帮长兄张林干些农活。艰苦的生活环境,被压迫的社会地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胆大、刚强、爱打抱不平的性格[1]。

1911年夏,豫西一带遭受严重的旱灾和雹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但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反而有增无减,逼得贫苦的农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这年秋季,老洋人跟着张林一起投奔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转战豫、陕。1914年6月,张林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不久白朗起义军失败,老洋人回到家乡。为避免官府捉拿,他将原名张庆改为张廷献,参加了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新建的宏威军,历任马兵、排长、连长,驻灵宝。他注意军纪,禁止部下抢掠百姓。因其身躯高大,黄头发、黄眼睛、深眼窝、高鼻子,貌似外国人,绰号“老洋人”[2]。

1922年5月,河南督军赵倜和当时驻在洛阳的直鲁豫巡阅副使吴佩孚有矛盾,趁直奉战争之机联奉反吴,命赵杰率宏威军进攻郑州的直军,但被冯玉祥部打败,撤军至中牟,又逃往山东。老洋人“实恨军阀跋扈,思有以重创之”[3],没有跟着赵杰逃跑,率宏威军散兵共三百多人,于6月20日打下扶沟县城,经许昌、襄城,回到宝丰县木中营、杨旗营一带进行休整,准备西进陕西,并提出口号:所到之地,不要银钱,不拉票。

同年7月12日,老洋人率众经鲁山、下汤、栾川、卢氏,直扑陕州(今陕县),守备陕州的丁保成率部缴械投降。丁保成曾充任灵宝县巡缉队副领官,老洋人与他相识,便留他充任参谋长。老洋人继续率众西进,围攻灵宝,逼近潼关。陕西督军刘镇华即令驻守潼关的憨玉琨部东进救援灵宝。为了避开憨部,老洋人放弃了西进的计划,于月底折向西南,过卢氏攻陷南原;复下商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他联络张得胜(德盛)、李明胜(鸣盛)、任应岐、崔二旦(邦杰)、李老莫、常建福、韦凤岐等大小三十余股,共约七八千人,被众人称为“老架子”(意为“总架杆”,即首领),声势日盛。

直系军阀吴佩孚为要剿灭老洋人部众,与河南督军冯玉祥制定了一个三路合剿的计划,由冯玉祥任总指挥。在冯军围剿下,老洋人率众于10月23日由豫西突围撤往豫东南,号称“建国军”,越鲁山、方城、叶县、舞阳、郾城,27日粉碎了靳云鹗陆军第十四师在京汉线的堵截,28日攻陷上蔡县城。老洋人进上蔡后,部众在四街高喊:“老百姓不要慌,俺们是打富济贫,替天行道!”[4]并打开仓房,叫群众取粮拿物,不让空手出城。上蔡的三个大劣绅百尺镇团总葛培茂、县商会会长娄金鹏和陈海鹏被斩首示众。29日,老洋人率众离开上蔡,连陷项城、沈丘、新蔡等县城,直驱皖北重镇阜阳。

阜阳是原安徽督军兼省长倪嗣冲的老家,倪搜刮百姓,家财万贯,老洋人早已谋划袭取这个人们心自中的“金窟”。在攻打阜阳前,他预遣一部分人伪装成商贩,身藏武器,混入城内,俾作内应。11月2日晚,老洋人大队人马突至阜阳西门城下。守城士兵稍事抵抗即弃械奔逃,县长陈祖荫被活捉。老洋人破阜阳后,获得了倪家所存子弹二百余万发,步枪三千支,机枪十三挺,大炮数尊,以及很多金银细软;还劫走阜阳教堂神甫意大利人马福波。安徽督理马联甲令皖北镇守使殷恭先率二十五营刻日进剿。老洋人见殷兵甚众,放火焚烧阜阳后,于5日拂晓弃城撤回豫境,又连陷息县、正阳、遂平、郾城,拆毁了京汉铁路从明港至信阳之间的铁轨,并架走在息县的美国传教士巴牧林牧师及其子诺尔和正阳伦敦会牧师贺尔门等。每当官兵进剿时,老洋人就将这些外国人置于前线,使得官兵不敢贸然开枪追击。

老洋人焚烧外国教堂,劫架外国人,引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惶恐与干涉。他们威胁北京政府立即进剿老洋人,营救被掳外人。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乃令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为“豫省剿匪总司令”,指挥豫省各军进剿。

老洋人攻陷遂平、郾城后,11月14日在汝南与靳云鹗所部激战六小时之久,势渐不支,遂由上蔡一带向西退却。河南督军张福来派其第二十四师一部,由开封向西华前进,企图与靳云鹗部夹攻老洋人;吴佩孚也加派一团兵力,在豫鄂边境设防堵截;湖北督军萧耀南令湖北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潘守蒸自武胜关率两营进驻长台(属信阳),进行协剿。靳云鹗并发出布告,悬赏缉捕老洋人,谓凡能生擒者,赏洋一万元,击毙者赏洋七千元;如能救出外国人,从优给赏,加官晋级。

针对北洋军的四面围击,老洋人计划退入桐柏山中,再由南阳等处退回豫西。为此,老洋人将所部分为三路:一路由老洋人率领,进至方城、泌阳交界的母猪峡;一路由张得胜率领进入桐柏;一路由李鸣胜率领,退到光山、固始。各路互为犄角,忽东忽西,打乱了北洋军的围剿部署。正当北洋军调兵遣将,重新部署,高叫三个月内“一律肃清”的时候,老洋人已于11月底率众会聚于鲁山、宝丰、郏县一带。

12月初,因洛阳一带已有北洋军重兵扼守,老洋人率众三千余人由鲁山、郏县交界的郭店进入襄城,拟赴黄河北岸河南、直隶交界地区,再图大举。但由于连日来东突西闯,枪械子弹已严重匮乏,只得又退回鲁山东北耿集、朱家店等地进行整编,自称“河南自治军”,老洋人为总司令,并制订了军歌,歌中有这样的词:“枪声镗镗,鼓声汪汪,老天不下雨,百姓去逃荒。枪声隆隆,鼓声通通,督军立大功,百姓血流红。枪声熊熊,鼓声同同,督军三天成富翁,全省百姓个个穷。”[5]

12月下旬,吴佩孚、靳云鹗、胡景翼、张福来为了迅速将老洋人消灭在豫西,决定采用“总攻、分击、外围、内捣”之策。靳云鹗率其第十四师,配备飞机、大炮、骑兵、工兵,直捣鲁山、宝丰、郏县老洋人所据之地。到郏县后,由于老洋人扣押着七个外国人,靳云鹗怕攻之过急会造成伤害,就一面对老洋人进行恫吓,一面进行诱降。老洋人为了保存实力,派人向靳表示愿意投诚。双方经过几天磋商后议定:“(一)老洋人一股投诚,愿受改编;(二)改编之始,老洋人先将所掳外人释放,以示诚意;(三)双方约定各不相侵,不得无故放枪,以免误会;(四)由靳氏改编老洋人部众为十二营,一律先发一月粮米及全副军装,以示诚意;(五)改编后暂由老洋人、张得胜两人统带;(六)由靳氏酌给枪械,以便戴罪图功;(七)由靳氏代向曹、吴两使、张督理请求准所部改过自新,编为正式军队。”[6]随后,老洋人释放了外国人,靳云鹗将老洋人所部改编为河南游击第一、二支队,由老洋人任第一支队长,张得胜任第二支队长,仍驻宝丰、郏县一带。靳云鹗还将两个支队中营长以上人员全部易名,以“国”字排列,老洋人改名张国信,张得胜改名张国威。

老洋人接受改编后,靳云鹗长期不给发饷。老洋人以“就地筹饷”为辞,积极扩充武装力量,收缴附近各县团防枪械,向地主官绅筹粮派饷,再度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恐慌。吴佩孚在当地官绅“恳求移防”的呼吁下,以“赴豫东就食”为借口,令老洋人部离开鲁、宝、郏地区。

1923年四五月间,老洋人部由豫西移防豫东鹿邑、柘城、宁陵、永城、夏邑等县。老洋人率部到豫东后,释囚犯,筹军械,并联络苏、鲁、豫、皖边农民武装和绿林组织,“约期大举”。这不仅使当地豪绅惶惶不可终日,纷纷逃避,就是苏、皖等省的达官贵人,也感到极大的威胁,因而多次联电吴佩孚、张福来,请其“亟商良策,弥患无形”[7]。

10月,吴佩孚想用调虎离山的手段,令老洋人南下援川,使其在军阀混战中被消灭。老洋人藉口饷械缺乏,部下蛮横难驯,抗不听命。吴佩孚恐老洋人被奉系或皖系军阀所运动,成为肘腋之患,便秘密计划调集苏、鲁、豫、皖、陕五省军力四万人将其包围解决。但因事机不密,被老洋人预先侦知,乃率其部于10月17、18、19日由永城、夏邑、宁陵、柘城、鹿邑分两支越京汉路突围回到豫西,活跃在宝丰、鲁山、南阳一带山中,声势复炽。

老洋人再起,使北京政府和军阀大为不安。贿选总统曹锟电令河南督军张福来速将老洋人“限期捕获,以绝根除”。吴佩孚、靳云鹗、张福来等也深感“不先行剿灭”,“难免燎原”,遂决定集中全力镇压。11月1日,张福来出驻许昌,亲自指挥各军进剿。老洋人派其部下姜明玉率二千余人向西北突围,借以牵制敌人兵力;自己率四千余人,谋向豫南进入鄂边。从11月4日起,经叶县、方城、南阳、泌阳,于11月14日进入豫鄂交界的湖阳镇。因受鄂军阻击,经桐柏入泌阳的母猪峡,联合当地民军,其势骤张。接着,西出唐河,经新野、邓县、内乡,于11月23日夜攻陷淅川县的李官桥,直驱荆紫关;因鄂军布防严密,又改向郧阳(郧县),拟由此进入四川,投靠四川反直派的熊炳琦、但懋辛。28日,老洋人所部被鄂军截回。陕军张治公、贾济川、吴新田也派大军在商洛山设防。老洋人部被围困在陕边龙驹寨一带山中,周旋多日,未能摆脱北洋军围击,于是树起“河南救国军”的大旗,决定第二次回击鄂边,以图扰乱直系的援川军后路而冲入川省。

12月26日夜,老洋人率众攻陷湖北重镇枣阳,焚烧县署,释放囚徒,并枪伤美国传教士贺福夫妇,架走女传教士吉伦,再次引起帝国主义的震惊。

老洋人虽然攻下了枣阳,但面对鄂、陕、豫各路北军前堵后剿,苦战连日,人困马乏,已成了强弩之末,遂决计重回豫西恃险图存。豫南镇守使马志敏率军跟踪追击,豫西镇守使丁香玲严密设防,老洋人连战多败,部下逃跑甚众。1924年1月初,老洋人率残部二百余人退到郏县西北的老爷岭。北军层层包围,猛烈攻击。9日,老洋人在激战中饮弹身亡[8]。

注释

[1]临汝县文化馆:《关于老洋人的史料》(未刊稿),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藏。

[2]关于老洋人的绰号,还有一种说法:有一次他听到别人说洋人厉害,就气愤地说:“我比洋人更厉害,我是洋人的老子!”人们遂称其为“老洋人”。

[3]《民国日报》1922年2月10日。

[4]上蔡县政协:《关于老洋人攻占上蔡史料》(未刊稿),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藏。

[5]《晨报》1923年2月4日。

[6]《大公报》(长沙)1922年12月29日。

[7]《晨报》1923年5月25日。

[8]《大公报》(长沙)1924年1月20日。关于老洋人的死,当时有的说系被其部下丁保成所杀,又有的说老洋人见大势已去,自缢而死。此据追剿老洋人的南阳镇守使马志敏真(11日)电。

相关参考

豫西巨匪“老洋人”,率众劫掠纵横数省,最终却死于手下黑枪

青史几行留名,北茫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大家好,今天鄙人又来更新了。民国年间,刀兵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各位,这每逢着乱世,中国的一个特别古老的行当可就兴盛了起来,它就是中国的土匪行

洋人在天津办平安电影院,50年代改为音乐厅,今拆除重建处境尴尬

90年代天津音乐厅位于小白楼的老音乐厅,曾是外国人在天津开办的平安电影院,2005年,这座有73年历史的老建筑被拆除重建,变成一座全新的音乐厅。消失的老建筑,也成为天津人心中的隐痛之一。80年代天津音

晚清军队中洋人活跃 曾有洋教头主动要求入籍中国

19世纪60年代初,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组建淮军。这时,法国军官毕乃尔正好滞留上海,便成了李鸿章手下将领刘铭传部的军事教官。毕乃尔帮助刘铭传推行改革,淘汰老旧火枪,增购近代化的新式步枪和新式火炮

黄果树瀑布名字的由来

传说吴三桂败退时,将一十八抬金银丢入犀牛潭中,从此,人们妄想获得这些宝物。过了若干年,这里首先搬来了一户人家,只是老俩。有一天。一个洋人来到犀牛潭边,用他的魔法看到潭中的财富,然而不知如何避开潭水捞取

老佛爷慈禧太后究竟为何对洋人满怀仇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老佛爷慈禧太后究竟为何对洋人满怀仇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揭秘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什么对洋人满怀愤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揭秘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什么对洋人满怀愤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慈禧为什么那么惧怕洋人

慈禧为什么那么惧怕洋人?  清朝的慈禧太后就是大清王朝的一个代表,代表大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对于维新变法等疯狂的镇压,对于义和团等农民组织也是毫不手软。但是为啥一提到洋人就吓得尿裤子呢? 

真的有洋人盗取火药配方? 火药如何传到西方

张艺谋执导的《长城》虽然遭到颇多非议,但《长城》仍是眼下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该片讲述了一群盗贼来中国盗取“黑火药”配方而引发的故事,“火药”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历史上真有人来窃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