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世甲生平故事简介,李世甲历史评价,李世甲怎么死的?
Posted 海军
篇首语: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世甲生平故事简介,李世甲历史评价,李世甲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世甲生平故事简介,李世甲历史评价,李世甲怎么死的?
李世甲,又名渚藩、德声,字凯涛。1894年4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日)生于福建侯官,祖籍长乐。父亲李复礼在福州开设生花堂笔店,靠制笔为生。李世甲六岁入塾,1905年入自治学堂读书。越两年,赴沪投考海军,被选入烟台海军学校,习航海科,每试均列前茅。1911年6月毕业,派在“通济”练习舰见习。辛亥武昌首义,海军顺应潮流,李世甲加入革命阵线,随舰参加光复南京等战役。
1913年1月,李世甲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进修。12月以第一名毕业,补海军少尉,派为“海容”舰候补副官,随舰实习。1915年被派公费留学美国,在美国新伦敦电船制造厂研习驾驶潜水艇专科,对潜艇构造及潜航技术等均有心得。翌年10月毕业返国,派为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差遣员,补海军中尉,旋充“海容”舰鱼雷副。
1917年春,李世甲升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中尉副官,在该舰队的上海办事处随办。在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后,李参与接收德国留在扬子江的军舰和停泊在上海的德奥商船,管理战俘,补海军上尉。1918年,苏俄对德缔结《布列斯特和约》后,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Lloyd George)为首,邀集十四个协约国组织干涉军,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段祺瑞内阁也派出“海容”舰及边防军一个团,由新擢海军代将林建章率赴海参崴,设海军代将处,李世甲以第一舰队上尉副官身份随从参与其事。10月,协约国干涉军组织参谋团西进,他以中国干涉军少校参谋身份随团行动。次年11月,德国投降,签订《凡尔赛和约》,中国干涉军由俄撤兵,海军代将处以“保护侨民”为名仍驻海参崴,李世甲留代将处任随办。
李世甲于1920年1月奉调回国,升海军练习舰队少校教练官,驻“通济”练习舰(舰长陈绍宽)。1922年充北京政府海军部中校副官,旋调海军马尾警备司令部参谋,兼警备队管带。
1923年,李世甲升为海军练习舰队司令部中校参谋,督导操练,纠察军纪。同时,兼代“豫章”驱逐舰、“华乙”运输舰舰长。1924年3月6日,孙传芳由延平(今南平)突然回军迫福州围缴王永泉部军械时,李则奉兼海军闽厦警备司令杨树庄之命,于3月9日率领海军警备一中队和要塞兵两连,驾“吉云”轮驶往乌龙江峡兜截击王永泉部,俘获其炮营官兵二百余人,山炮四尊,以及枪械弹药等。9月初苏浙之战开始后,厦门海军亦由杨树庄率领开向浙海及吴淞。10月苏浙之战告终,李世甲晋升“楚同”舰舰长,驻防东山。
1926年北伐军兴,湘、鄂相继为国民革命军所占,福建亦在革命军攻击之下。大势所趋,李世甲随从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和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意欲归附北伐军。是年10月,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由广东潮、汕向福建进军,福建陆军第一师师长张毅部节节败退,由厦门向福州退却,李世甲奉陈季良电令,率“楚同”舰向闽江口以南海域港湾搜索,以截留张毅部队及其辎重船只为目标。不久李世甲奉命星夜兼程开赴乌龙江,给尾追张毅部的北伐军和海军陆战队助战,促使张毅部向南港逃窜,全歼于瓜山。嗣后,引导北伐军向福州城区压进,并将“楚同”舰驶泊闽江大桥下,炮口朝向市内警戒,胁迫福宁镇守使兼省防司令李生春向国民革命军投降。
1927年2月,李世甲接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电调,率“楚同”舰驶沪,在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的督率下,驶入长江扼要屯防。3月,李世甲参加杨树庄在上海吴淞口“海筹”舰上举行的军事会议,赞同海军易帜,正式归附国民革命军。会后,李世甲奉命率“楚同”舰与“楚谦”、“楚有”舰一同由吴淞口溯江上驶,以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取得联络。三舰驶抵九江后,李世甲等人登岸乘车往南昌,在乐化晤见蒋介石,同车返九江。正欲东下的蒋介石,即乘坐李世甲的“楚同”舰顺江而下。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克复南京,美、英帝国主义悍然炮轰南京城,制造事端。“楚同”舰载蒋介石于3月25日中午抵达下关,但蒋害怕局势不稳,在“楚同”舰召程潜、何应钦等人商讨战局,于当晚7时即命李世甲指挥“楚同”舰载送他去上海。李在孙传芳军与北伐军于两岸严密布防、不时交火的险势下,驱舰猛冲疾驶,于26日抵达上海。
短短数日,李世甲初侍蒋介石,颇获蒋的青睐。4月李奉调至蒋介石的总司令部任联络参谋,专为蒋介石联系海军,凡海军的煤炭、枪弹和饷糈等等,都由他接洽交办。蒋介石并委他为总司令部参议。5月,李世甲参加国民党。8月蒋介石下野,李返回“楚同”舰仍任舰长,参加了攻打孙传芳的龙潭战役和西征唐生智之役。1928年2月,李世甲升任“通济”练习舰舰长,补海军上校。4月,被选为海军国民党特别党部执委。
1929年6月,国民政府成立海军部,李世甲升任海军部总务司司长,叙少将,兼海军江南造船所监造官。李选日本播磨造船厂代造“宁海”舰,兼任监造官,先后三次去日本。
1932年1月,李世甲以总务司长兼代海军部常务次长。“一二八”事变骤起,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李世甲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以及与日本海军维持“友谊”的命令,竟与日军司令野村海军中将同坐汽车参观各处战壕。2月初,江南造船所的哨兵为自卫,击毙日本商船船长福田,日本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官盐泽蛮横提出惩凶、道歉、赔偿、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等强硬要求。李在上海秘密会晤日本海军武官北岗大佐,委曲求全,社会舆论哗然,纷纷指摘他为亲日分子。
1934年2月,李世甲调任海军马尾要港司令,兼福建省政府委员及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旅长。在马尾之海军学校、海军造船所、海军陆战队讲武堂、海军练营、海军医院、海军修械所、海军监狱,以及海军陆战队第一、第二两个独立旅,长门要塞,海军陆战队补充营等,均归其节制指挥。次年,海军部长陈绍宽于马尾创办海军学校,派李世甲兼教育长。时值日本帝国主义步步侵略我国之际,李世甲却向日本海军省接洽聘请两名教官,来讲授军事学和国际公法,因而引起一部分舰长的强烈反对,拒绝入学。社会上对李的指责也相当激烈。但他却受到国民政府的安抚,于9月被正式补叙为海军少将。次年11月,又以“努力国民革命勋绩”,获得奖章和褒状。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李世甲改变亲日姿态,投身抗日战争。他奉行蒋介石的单纯防御战略,下令撤除闽江航道标志,征用大量商轮民船、警艇等,装满沙石沉没于长门港道,并在其他两个通航港道填筑石挡一百六十一挡,构筑起了闽江口阻塞封锁线,在阻塞线外沿又多布水雷,以阻遏敌舰深入。
1939年6月,占领金门、厦门的日本侵略军,派出一部分兵力进占闽江口的川石岛,与长门要塞相对峙,不时发生炮战。马尾要港迭遭敌机狂轰滥炸。李世甲一方面与陆军构成联合阵线,加强重要港道布雷设施,增设辅助封锁线,严加戒备;另一方面向闽江上游南平等地疏散非战斗人员,转移重要军需物资。
1941年春,日本陆海空军大举进攻福州,李世甲率驻闽海军部队扼守马(尾)长(门)地区,与敌战斗,周旋三月,颇多伤亡。福州陷落后,马、长孤立无援,李奉令弃守,转至鼓岭地区,被敌围困两昼夜,最后突围,移驻古田水口。5月,李任闽江江防司令,仍兼陆战队旅长。9月1日,侵占福州的日军开始撤退,李率队星夜向福州推进,于4、5两日先后收复马尾、长门,仍在马、长要港区域部署防务。
1944年9月,日军再度进犯福州,李世甲率部抗敌,在长门至岭头之间作战七昼夜,嗣后大北岭陆军主阵地被敌攻破,乃奉令撤退,布防桐口、白沙一带,以消耗战略与敌相持九个月之久,大小战斗达数十次,互有伤亡。1945年5月,陆战队与第八十师分三路进迫福州,敌军撤退后,又收复马尾、长门地区。6月,李调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李世甲奉派兼任接收专员,负责接收厦门和台湾的日伪海军。9月下旬,李率队进入厦门,主持日本海军受降仪式。嗣后又率陆战队一团,前往台湾,接收台、澎日本海军,并负责遣俘一万八千余人。11月,李世甲调任海军台澎要港司令。
是年冬,国民政府改组军事机构,裁撤海军总司令部,在军政部下设海军处,军政部长陈诚自兼处长,还动用武力接管海军部。海军总司令陈绍宽被迫去职,李世甲深感海军处境窘困,亦于1946年5月辞职离台返榕,不久转赴上海休养。
李世甲卸却海军本职后,只挂名为福建省政府委员。1948年他出任福州市粮食配购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委员、省经济管制督导委员会秘书长。在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申请辞职去厦门的短期间里,李曾被推举代拆代行省主席职务。1949年8月初,李赴厦门,让妻小先渡海去台湾。不久得知人民解放军已迫近福州,海军前辈萨镇冰、陈绍宽等拥护共产党,拒去台湾,迎接解放,并悉知长子李作健在沪策动海军之事已泄、被台湾电令指名追捕等内情,意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绝无希望,自己去台定无出路,遂于8月15日返回福州,等待解放。
1951年李世甲被判管制四年,在劳动中求改造,同时注意阅读马列和毛泽东著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1956年,李被安排为福建省政协委员,任省政协台湾工作组组员兼秘书,并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1日李世甲去世。1979年福建省政协和民革召开追悼大会,肯定他解放以来的进步和贡献。
相关参考
李泰是李世民口中的青雀,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虽然李泰和李承乾、李治都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儿子,但是舅舅长孙无忌最后推荐了李治做太子。那么魏王李泰为何敢于和哥哥李承乾争太子之位呢?就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
李泰是李世民口中的青雀,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虽然李泰和李承乾、李治都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儿子,但是舅舅长孙无忌最后推荐了李治做太子。那么魏王李泰为何敢于和哥哥李承乾争太子之位呢?就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开启的贞观之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盛世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李世民除了政事治国的才能以外,他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当初,李渊起兵晋阳讨伐隋朝就是李世民的主意,李世民看清了时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开启的贞观之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盛世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李世民除了政事治国的才能以外,他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当初,李渊起兵晋阳讨伐隋朝就是李世民的主意,李世民看清了时...
李世民简介:李世民简介知多少?李世民即李世民(唐太宗)。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下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1]【一说599年1月23日[2]】——公元649年7月10日),祖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
李愔(?—667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吴王李恪同母弟,母隋炀帝女杨妃。贞观五年(631年),封梁王。贞观七年(633年),授襄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李世民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想当年,李世民通过一场玄武门之变,铲除了两个最具威胁的皇位竞争者,即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对待政敌,李世民从来不会手软。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
李愔(?—667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吴王李恪同母弟,母隋炀帝女杨妃。贞观五年(631年),封梁王。贞观七年(633年),授襄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除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