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燮和生平故事简介,李燮和历史评价,李燮和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能够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你始终坚持在做的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燮和生平故事简介,李燮和历史评价,李燮和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燮和生平故事简介,李燮和历史评价,李燮和怎么死的?
李燮和,原名柱中,派号代钧,湖南安化蓝田镇(今属涟源市)人。1873年11月16日(清同治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生于一个小康之家。李燮和幼读私塾,继补县学生员,又就学长沙求实书院,受到维新和反清思潮影响,忿恨清政不纲,痛心外侮频仍,因而常与会党及忧时志士交游。1904年(光绪三十年),约集同志立“黄汉会”,由六人发展到省内各地,浸及赣西。旋参加黄兴、陈天华等组织的华兴会,黄汉会遂成为华兴会的外围组织。华兴会以运动军队为主,与谋长沙起义。事泄失败后,于1905年隐身于宝庆学堂任教员。又与谭人凤、刘德佩、唐鉴招集被湖南巡抚俞廉三镇压的贺金声余部,密谋在宝庆起事,进窥长沙,因事机泄露,以致百余人牺牲,李幸免于难。1906年任安化驻省师范学堂教员,招集党人谋在长沙起义,又被湖南巡抚庞鸿书侦知,幸得友人告之才避走上海,结识陶成章,与谈天下事,极为投洽,加入光复会。不久,因国内无法立足而东渡日本,进警官学校学习,并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
1906年冬,姜守旦、龚春台领导的萍浏醴起义爆发,李燮和回国响应,刚到上海闻起义受挫,即潜入江宁,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以为声援。事败,端方悬赏购缉,李即遁入上海。后因追捕甚紧,乃由沪去香港,期与黄兴商量今后大计。因黄赴东京,未能晤面。得冯自由劝说,暂避海外,待机而动。1907年2月,经冯自由介绍,去南洋荷属爪哇岛榜甲(邦加)府槟港中华学堂和双溪、烈埠、启智学堂任教三年,深得华侨信任。在槟港创设中华会馆,建立同盟会分会。又周游爪哇全境及英属新加坡、缅甸,创设爪哇全境同盟会分会,招集国内志士前往担任报馆主笔和学校教员者百数十人。
1909年7月,李燮和与华侨林亚华结婚。同年9月,陶成章到南洋筹措经费,因与孙中山意见不洽,邀李燮和等共同上书同盟会东京总部,指责孙中山,要求改选黄兴为总理,受到总部黄兴等人抵制。于是李等商议恢复光复会。1910年1月,光复会总部在日本东京重新建立,推章炳麟、陶成章为正、副会长,李任南部执行员,负责南洋会务。后黄兴至南洋,力劝李“捐除意见,同任艰巨”,他示同意。同年11月13日,孙中山到槟榔屿庇能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及李燮和等南洋各埠代表会议,议定广州举义及筹款方法。会后,李向荷属侨胞积极筹款达三万余元。次年2月,李偕陈方度等到香港,与黄兴会商广州起义。旋与陈方度、柳聘农、胡国良、黄一欧等先入广州,准备参加起义。及起义失败,他得湘人夏寿华等协助,掩护脱险,到达香港。旋与陶成章赴上海,借教学进行反清活动,于锐进学社设立光复分会机关,李任总干事,联络淞沪各地湘籍防营官兵,准备起义。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李急电南洋捐输助饷银一万元,加紧联络军学各界响应武昌起义,完成上海起义准备工作。李被黎元洪委为长江下游招讨使,与同盟会陈其美等策划上海起义。他加紧联络防营,策动吴淞巡官湘乡人黄汉湘、上海闸北巡逻队队官陈汉钦、水师教练官龚泽第、巡防营管带章豹文及江南制造局附近的炮兵弁卒等,在吴淞、闸北起义。李燮和还串通海盐巡捕营统领朱廷燎、巡警区长杨承溥、清济军统带黎天才等做光复军内应。11月3日,陈其美率敢死队进攻江南制造局,为守军所俘,李闻讯立即率闸北军警赴援,市民亦纷纷助战,遂克制造局,救出陈其美。上海光复,李被各防军推为临时总司令,移驻制造局。时黄兴在武汉复函称:“沪事如何进取,乞酌裁主持。”未几,吴淞旋亦底定。11月6日,沪军都督府成立,绅商各界多属意陈其美为都督。及吴淞军政分府成立,李任都督,将广东调来上海协防的济军黎天才部两千余人编为光复军,李任光复军总司令,黄汉湘为副司令,准备北伐和西征。
淞沪光复后,苏州、镇江、杭州等地相继反正,苏、浙共组联军,推徐绍桢为总司令,会攻南京。李燮和派黎天才劲旅驰援。10月12日攻克南京后,闻张勋逃遁,李即自吴淞率军北上,分兵截击张部于浦口。因武汉战事失利,黄兴至上海,促苏浙联军西援,李被推为援鄂军总司令,以黎天才为统制,克日西征。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欲谋北伐,李燮和被任为光复军北伐总司令。同年2月,南北和议达成,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李即向孙中山“自请辞职”,“栖息回里”,“枕书抱膝”,孙中山批复照准,温词慰勉。4月中旬,李被南京留守黄兴委为长江水师总司令,节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各水师,驻节安徽采石矶。未几,李举黄汉湘自代,辞职归里,妻子亦于是年归国与之团聚。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后,李燮和由湖南经上海、南京至北京,以调和南北自任,后闲居北京,失意穷困。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李在杨度巧言邀约下,与胡瑛等列名发起筹安会,暗中又帮助蔡锷潜出北京。1916年袁世凯死后,李愧见故人,退隐家园,不闻政事。1922年应岳父母之召,携全家去荷属榜甲(邦加)与岳父母相聚。1923年,单身返回故里。
1927年8月16日李燮和病殁。
相关参考
【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30日】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讨袁军
【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30日】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讨袁军
太史慈这个人物可谓是大名鼎鼎,虽然名望不如周瑜、孙策、鲁肃,但亦与甘宁、吕蒙、黄盖等大将齐名,但是在东吴传记里,十二英将居然没有太史慈,再一翻,才发现原来他是和刘繇、士燮合为一传的。那么,士燮和刘繇究
太史慈这个人物可谓是大名鼎鼎,虽然名望不如周瑜、孙策、鲁肃,但亦与甘宁、吕蒙、黄盖等大将齐名,但是在东吴传记里,十二英将居然没有太史慈,再一翻,才发现原来他是和刘繇、士燮合为一传的。那么,士燮和刘繇究
大清朝有这样一位总兵,有点没看起当时做幕僚的左宗棠,就没有参拜。结果,左宗棠就把他踢了出去,四处告状,皇帝也没有把左宗棠怎么地。这个气啊,这位总兵回家就做了洗辱牌,请名师教两个儿子,让他们穿上女装,只
知名人物 沙彦楷生平故事简介,沙彦楷历史评价,沙彦楷怎么死的?
沙彦楷,字武曾,一字伯躬,晚年更名昚,回族,1875年7月1日(清光绪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祖籍原在西北,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镇压西北陕甘回民军时,沙的祖父沙燮和携家迁居内地,定居宜兴行
楚庄王简介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他的嫡长子熊侣即位,这位新的楚王就是楚庄王了。楚庄王画像当时楚国内部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公子燮和克斗两
唐叔虞唐叔虞是晋国的始祖,他有两个儿子燮和公明,他死后由燮继位,因为燮迁徙到晋水旁,所以国号变为晋国,所以唐叔虞可以说是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后代>儿子>晋侯燮,谥号不详,名燮(一作燮父)。>贾共公,名公
人是一道未解的命题,破解人与人性的钥匙,从来都不在自己的手里,就如生不为我们掌控,死亦找不到归处。人活着必定面临生与死,如何生,如何更好的生存是人的一生一直去探索的事情。面对如何生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