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萨镇冰生平故事简介,萨镇冰历史评价,萨镇冰怎么死的?

Posted 海军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萨镇冰生平故事简介,萨镇冰历史评价,萨镇冰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萨镇冰生平故事简介,萨镇冰历史评价,萨镇冰怎么死的?

萨镇冰,字鼎铭,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59年3月30日(清咸丰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生。他的父亲萨怡臣是个秀才,以教书为生。萨幼承家学,七岁即读经子诸书。十一岁考进马尾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三年毕业后派在“扬武”等舰见习,曾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

1877年3月,萨镇冰被派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三年后回国,任“澄庆”兵船大副。1882年,调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黎元洪是他的学生。1886年擢升“威远”兵船管带,翌年改任“康济”号练习舰管带,1888年晋升为参将,1894年授副将衔,并补北洋海军精练左营游击。

甲午战争爆发时,萨镇冰奉命守卫日岛。他冒着猛烈的炮火,亲自把守速射炮[1],直到炮台被毁,他才按照提督丁汝昌的指示,撤退到刘公岛。威海卫之役,丁汝昌因弹尽援绝,服毒自杀。萨镇冰亦曾企图自杀“殉国”未果,战后受革职处分,回乡执教。

1896年,萨镇冰出任吴淞总炮台官,后任自强军帮统。时清政府为重整海军,先后向德、英等国购买若干艘新舰,萨镇冰出任“通济”舰管带。1899年,升任北洋水师帮统,兼任“海圻”舰管带。“海圻”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舰。

1903年,清政府任萨镇冰为广东南澳镇总兵官,不久升萨为北洋水师统领。1905年擢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1908年萨奏准清政府每年派舰访问南洋,抚慰侨胞,此举为我国政府宣抚华侨之始,而他的声望也由此著于海外。

1909年7月,清政府派郡王贝勒载洵和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萨把南北洋海军统一编制,将大小舰艇四十余只分为“巡洋”、“长江”两个舰队。10月,萨同载洵赴英、法、意、奥、德、俄等国考察海军事务,次年8月,又往日本、美国考察。后清政府设立海军部,在“巡洋”、“长江”两舰队之上,设统制部,任萨为海军统制。

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急电萨镇冰星夜率舰赴鄂。萨乘“楚有”舰率舰队溯江兼程前进,助清军于10月29日攻陷汉口。由于海军官兵同情革命,部分已暗中联络酝酿起义,大势所趋,萨不得不自行引退。他搭乘一英轮下驶,至九江英领署住宿一宿,翌日乔装商人往上海[2]。时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任命萨为海军大臣,他对形势踌躇观望,未就任。

1912年,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此时,萨镇冰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12月,授海军上将衔。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8月袁世凯起用萨镇冰,委其督办淞沪水陆警察事宜,维持上海治安。翌年,袁世凯命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任命萨镇冰为办事员。同年5月,袁世凯设立了他的御用机关参政院,任命萨镇冰为参政员。8月又任萨镇冰兼上海兵工厂总办。

1915年夏,袁世凯图谋帝制日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反袁活动此伏彼起。革命党人于11月10日刺杀了袁之悍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并谋先在上海发难。袁大为恐慌,派萨镇冰等人加强戒备。萨自德州、汉口视察兵工厂后于此月3日抵沪。5日,革命党人联络“肇和”舰上的海军练习生陈可钧等人趁机发动起义,占领了“肇和”舰,并迫使“应瑞”、“通济”两舰发信号表示赞同革命。萨镇冰与松沪扩军使杨善德、杨晟等人商议,决定用重金收买“应瑞”、“通济”两舰官兵。6日黎明,“应瑞”、“通济”两舰突向“肇和”舰开炮,击中锅炉,“肇和”舰遂复入袁军之手,沪上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遭受巨大挫折。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时由于龙济光的振武军炮轰驻韶关的李烈钧滇军,激起了战争,北京政府海军部特派萨镇冰为粤闽巡阅使率海军前往查办。8月25日萨到广州,率舰驻泊沙面震慑,并调解龙、李矛盾,使粤事得以了结。

1917年5月,“府院之争”中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后,任李经羲为国务总理,萨镇冰任海军总长。7月初,张勋复辟,曾授萨为海军部尚书,未就任,张勋便垮台了。段复任总理,任萨为海疆巡阅使。时程璧光、林葆怿率第一舰队南下参加护法,刘冠雄以萨与程、林有袍泽之谊,命萨牵制羁留程、林,但此谋未逞。12月萨辞海疆巡阅使职。1918年9月,北京政府因李厚基在闽粤战争中败北,遂派萨镇冰为福建清乡督办,企图调动海军协助闽浙军抵抗粤军。吴佩孚在前线发表“罢战主和”通电后,10月闽粤议和,萨从中调解,使李厚基与陈炯明达成停战协议。1919年11月,北京政府内阁改组,靳云鹏任总理,萨镇冰被任为海军总长。次年5月靳云鹏辞职,萨镇冰暂代国务总理。7月14日爆发直皖战争,皖系失败,8月靳云鹏内阁再度成立,萨仍任海军总长,直至1921年5月内阁改组时去职。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珪靠近吴佩孚,主张参战助直,第一舰队司令林建章接近皖系,主张暂守中立。杜派员到沪游说林的部属助吴参战遭拒绝,即怂恿萨镇冰出台。萨以海军前辈的身份,登上“海筹”舰,亲率第二舰队“海容”等舰,北上秦皇岛,炮轰山海关,截断奉军归路。战胜奉军后,5月25日,萨被北京政府授为肃威将军。后萨又追随吴佩乎,通电拥戴黎元洪复位。当时驻沪海军发生“倒杜(锡珪)拥林(建章)”的运动,林建章在沪宣布驻沪舰队独立,这实际是脱离直系的“独立”。因此孙中山对林的举动表示欢迎,萨镇冰则站在直系一边表示反对。10月,闽北镇守使王永泉受徐树铮策动,与粤军许崇智等部联合向福州进攻,李厚基连电北京告急。时萨镇冰适在安徽、福建查勘烟禁,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遂电催萨前往应付,许其调遣海军。萨抵福州后,被黎元洪特派为会办福建军务和福建省长。此时孙中山已委林森为福建省长。11月,北京政府命令孙传芳、周荫人为福建援军正副司令,屯兵于福建边境。时广东方面受陈炯明威胁,军情吃紧,许崇智部离闽回粤讨伐陈炯明,王永泉感到孤立,遂与萨镇冰合作,由林寿昌等人以学生会名义召开各界会议,推举萨镇冰为自治省长,林森被迫辞职。萨与王永泉、刘冠雄致电北京政府表示拥护之忱。1923年3月,孙传芳、周荫人两部自杉关长驱直下福州,于次年5月驱走王永泉。孙向浙江进兵,周荫人继孙传芳为福建军务督办,萨仍为省长。福建至此完全成为直系地盘。萨虽为省长,但无实权。

1926年12月2日,北伐军东路军击溃周荫人主力后,迫近福州,省城各界推举萨镇冰为福建保安总司令。3日,林寿昌在福州组织“暴动”,响应北伐军,翌日,萨弃职而去。时周荫人军张毅部在被困瓜山地区时,大肆烧杀抢夺,南港瓜山一带九十三乡人民家破人亡,哀鸿遍野。萨以下台省长的身份,出面募捐,办理赈灾工作,颇著成效。

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后,萨镇冰被聘为海军部高等顾问,但他这时已年近古稀,并未过问政治上的事,而是留居福州,从事社会救济工作,在社会上赢得较好的声誉。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发动“闽变”,成立福建人民政府,萨镇冰应邀出席了在福州召开的“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和22日举行的“人民革命政府”就职典礼。他发表演说,支持闽变当局提出的反蒋抗日原则[3]。当时,福建分划为四省,萨镇冰被聘为“人民革命政府”的高等顾问和延建省的省长。他拒绝南京政府要他赴沪的劝诱。在萨的影响下,马尾海军各机关由十九路军顺利接收。但不久福建人民政府被蒋介石扼杀,十九路军撤退时,萨镇冰亲自到马尾进行疏通,防止海军对十九路军的攻击[4],待十九路军全部渡过乌龙江撤离福州后,他回福州临时维持地方秩序。

此后,萨镇冰蛰居福州,同族弟萨嘉曦续修《雁门萨氏家谱》,与故旧知交赋诗饮酒。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萨前往南洋,宣传抗日。次年2月取道越南回国,历游蜀、黔、湘、滇、桂、陕、甘各省。抗战胜利后,萨重回福州定居,刊行诗集《客中吟草》。

福建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曾有人看望萨镇冰,转达蒋介石之意,劝萨前往台湾,萨以病辞。后来,蒋又电朱绍良送萨赴台,萨称病住院。

福州临解放前,萨镇冰做了一些有益于福州解放的事情,与刘通、丁超五、何公敢、陈培锟等社会知名人士联名发出文告表示拥护共产党。

1949年9月,萨镇冰被特邀为全国政协代表,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他为新中国写了许多歌颂的诗章。

1952年4月10日萨镇冰病逝,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山。

注释

[1]李鼎芳译:《肯宁咸乙未威海卫战事外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陈国权译述:《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之第47号附件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8页。

[3]均见闽变时出版的《人民日报》1933年1月下旬。

[4]蔡廷锴:《回忆十九路军在闽反蒋失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59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萨镇冰

  萨镇冰(1859~1952),爱国海军将领。字鼎铭。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生于福建福州。11岁进福建船政后学堂,学轮船驾驶。同治十一年(1872)毕业后,曾充少尉职,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光绪

历史人物 中华民国人物萨镇冰简介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萨镇冰外文名:SakDheingBing&SaZhenbing别名:字鼎銘国籍:中国民族:色目人[2]出生地:福州出生日期:1859年3月30日逝世日期:1952年4月10

萨镇冰

  萨镇冰(1859~1952),爱国海军将领。字鼎铭。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生于福建福州。11岁进福建船政后学堂,学轮船驾驶。同治十一年(1872)毕业后,曾充少尉职,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光绪

历史人物 萨镇冰清朝最后一位海军提督,值得铭记的往事

萨镇冰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海军将领,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学习海军的中国人之一,是一位很有风骨的铁血军人。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位海军提督不为人知的故事,感受下萨老的风骨。>>萨镇冰的家世很有意思,他出身于著名的福

历史人物 萨镇冰为什么被叫为菩萨

在近代历史上,在晚清、民国都当过高官的并不鲜见,北洋政府中大多数高官都曾经是大清朝的臣子。但是能同时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这三个时期都当官的就很少了。原因无它,首先得要长寿,其次就是要人品贵重,而萨镇冰

历史人物 萨镇冰为什么被叫为菩萨

在近代历史上,在晚清、民国都当过高官的并不鲜见,北洋政府中大多数高官都曾经是大清朝的臣子。但是能同时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这三个时期都当官的就很少了。原因无它,首先得要长寿,其次就是要人品贵重,而萨镇冰

历史人物 揭秘:爱国将领萨镇冰为何三度来到霞浦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福州人,中国海军名将。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曾任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北洋政府海军总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

历史人物 为什么称萨镇冰是一本活的历史百科

萨镇冰是北洋水师将官,1859年生,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后又被清政府派往英国学习海军,归国之后已是副将衔北洋水师精练左营游击,管带“康济”练习。1884年当舰长,1888年当大

历史人物 萨镇冰为什么进入民国之后成为官场不倒翁

他是北洋海军名将,曾参加甲午海战。民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海军总长一职。抗日战争期间,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经历三个时代的传奇人物就是海

历史人物 萨镇冰效力于北洋军阀的,但是他为什么一直拥护我党

在清朝之后,就开始出现了军阀的身影。在民国的时候也很多,军阀的来源一般就就是清朝晚起的军营里面和一些地方上的团练。他们这些军阀也是开始独霸一方。但是在这些军阀里面,也会有和日军狼狈为奸的。但是也不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