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沈缦云生平故事简介,沈缦云历史评价,沈缦云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沈缦云生平故事简介,沈缦云历史评价,沈缦云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沈缦云生平故事简介,沈缦云历史评价,沈缦云怎么死的?
沈缦云,名懋昭,以字行。1869年2月7日(清同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于江苏吴县,祖籍江苏无锡。他原姓张名祥飞,父亲张桐龄是举人,母亲郭氏也知书善画,在家乡设塾授课。太平天国进军江南,全家避居上海。父在某绅商家任家庭教师,母在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所办的清心女书院当教师。祥飞十二岁时,随母信仰基督教。他先在家自学,旋蒙培雅书院(约翰书院的前身)校长颜永京的允许,进该校为插班生,学习勤奋,品学兼优,深得师长赞许。此时,无锡富商沈金士因子早亡,遗独生孙女,拟招赘孙婿,承继家业。经校长颜永京介绍,张入赘沈家,遂改姓名为沈缦云。其后沈家专聘家庭教师教他读“四书”“五经”,旋应科举考试,二十岁时中举人。后来他顺从沈金士的原意,自己也有志于振兴实业,遂放弃仕途,在自办的铁工厂里学习技术,助理家业。
20世纪初,中国正值内忧外患,面临遭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沈缦云受实业救国论的影响,深感振兴实业,首重金融。此时外国银行在中国纷纷开设,沈遂于1906年与无锡实业家周舜卿等人合资,在上海创办信成商业储蓄银行,集股五十万元,实收半数,推周舜卿、王一亭、顾馨一、林虎侯、徐子云等为董事,周舜卿任总经理,沈缦云任协理,主持日常行务。沈缦云办事精干谨慎,经营得法,该行业务得以迅速发展,次年又获得钞票发行权,并代理清政府上海道署的库银,信用益著。此后陆续在南京、天津、无锡、北京等地开设分行,营业蒸蒸日上,存款高达七百余万元,钞票发行额亦达一百一十万元。
沈缦云在从商之余关心时局,阅读中外书报杂志,并热心教育慈善事业。1900年7月,唐才常在上海张园召开“中国国会”,谋组自立军,沈助饷一万五千元,是为沈以雄厚资力参与政治活动之始。1906年,沈与人合办上海竞化女子师范学堂,由其妻沈钦苓任校长。同年沈受马相伯之聘,任复旦公学校董,又与高翰卿、王一亭、李平书等创办上海孤儿院于南市雨化堂,后又在龙华觅地二十余亩,建屋四十余间,收容孤儿三百余人。
1906年,沈缦云组织上海南市商业体操自治会,自任会长,号召青年锻炼体魄,从事军事操练。次年该会与商学补习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上海商团公会,参加操练的会员数百人,沈亦带头出操。该会后来成为全国商团联合会的基本队伍,是光复上海时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自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成立后,国内革命形势不断高涨。于右任等人1909年在上海先后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所刊文章慷慨激昂,沈缦云心向往之,亲往报社访于右任,倾谈之下结为莫逆,并慨助经费万余元。1910年,沈被上海商务总会推为赴京请愿代表,向奕劻面请速开国会,但遭拒绝。他感叹:“釜水将沸,游鱼未知,天意难回,人事宜尽,请自此辞。”[1]他认定中国前途“舍革命无他法”[2]。在高涨的革命形势和革命党人的影响下,他决心投身革命,经于右任、叶兆崧介绍,是年初冬参加同盟会,是为沪地上层资产阶级加入同盟会的第一人。在他的影响下,王一亭、叶惠钧等人也在同年底、次年初加入了同盟会。
1910年10月,于右任等人又办《民立报》,沈缦云资助经费五万元。此时报馆实际上成为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总站,迎送来往人员,交际招待食宿等费开支浩繁,皆由沈缦云主持的信成银行负担;盟友经济困难商借旅费等,沈也有求必应[3]。此时同盟会准备在长江流域一带组织武装起义,沈缦云受命筹款四万五千两,委托其兄——德商瑞记洋行军装部买办张祥和向德国购得步枪三千支、子弹五十万发,惟从欧洲运经香港时,被香港当局查获,全部没收。
1911年初,英、俄加紧对我边境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甚,同盟会决定指派沈缦云、叶惠钧等人组织反清武装力量。3月11日,在两千多人参加的“保界会”成立大会上,沈即席演说,号召“准备实力”。然后沈又与宋教仁等发起组织全国义勇队,由宋编订章程,但未成立前即被清政府侦知,勒令解散。接着“乃舍义勇队之名,行义勇队之实,与沪上有识志士创办‘全国商团联合会’”[4],推举李平书为会长,沈缦云、叶惠钧为副会长,于4月8日成立,会员千余人参加军事操练,为上海的武装起义做准备。此后,同盟会于6月联合沪上各团体组成“以提倡尚武,兴办团练,实行国民应尽义务为宗旨”的反清联合军事团体——中国国民总会[5],由沈缦云任会长,其中骨干多为同盟会会员,成为同盟会的外围组织,与江浙地区的资产阶级发生了较多的联系。
10月10日武昌首义后,上海同盟会党人多次集会,商议响应武昌起义的部署,初议上海视南京而定举动。10月24日陈其美、宋教仁、于右任、沈缦云、叶惠钧等人在同盟会紧急会议上决定联络商团,沟通士绅,争取商团重要人物李平书等人加入起义,并指派沈缦云担任此一任务。沈与李原系知友,经试探,李表示愿意站到革命方面来,于是约定李与陈其美会见。李认为“时势至此,不能守闭关主义,当审察情势,以为进止”[6],并说动沈信卿、吴怀疚、莫子经等人于24日与陈相见,共同约定以保民为宗旨参加起义。从此每晚集会商讨,后又有钮永键等人参加,队伍不断扩大。11月1日因南京方面倾向革命的第九镇被调离,一时难以发动,而武汉方面清军反扑,形势危急,陈其美等人决定“上海先动,苏杭应之”,“以解救武汉之危”,并立即进行布置。
11月3日下午,上海发动起义,闸北一路进展顺利迅即光复;而进攻江南制造局一路遇到顽抗,陈其美企图劝说敌军放下武器,结果被敌拘禁。此时清方声言:将从宁、松两路反扑,届时“无论革党、商团,擒获者一律正法”[7],形势紧迫,沈缦云与王一亭、李平书、叶惠钧等立即商议于商团公会会所,决定以商团为主力再攻制造局。商团集合千余人,临行前沈即席痛哭陈词,闻者动容,士气高涨,连夜围攻制造局,次日黎明胜利攻克,全市光复。是年年底孙中山回国抵沪时,曾亲书“光复沪江之主功”匾额一方赠予沈缦云[8],以彰其功。
11月6日,沪军都督府成立,陈其美任都督,沈缦云任财政总长。由于事起仓促,军无宿储,而清政府所设各税捐局所,已于起事时明令裁撤,原主事者挟款逃遁,以致饷糈无出。与此同时,各地军队集沪者达数万人之众,军政各费皆需财部筹措,每晨鹄候环索者数以百计。沈缦云首当其冲,从黎明直至深夜奔走筹款,任劳任怨,而流言蜚语层出不穷,恫吓信函日必数件。信成银行前后垫款达三十余万两,犹不足应付[9]。原存信成的前清上海道公款二十六万余两,则被各国驻沪领事团强行提取充作赔款,不及扣留,致使都督府面临财政危机。沪军都督府委派沈缦云另组中华银行,于11月21日在沪成立,发行军用钞票及公债,以应急需。12月3日沈辞去财长一职,改选朱葆三继任。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委沈缦云为驻沪理财特派员,后复委为劝业特派员。同盟会特派沈为本部理财部干事兼南洋群岛交际员。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研究实业建国计划,以开办金融机构为实施计划的基础,发起组织中华实业银行,自任名誉总董,指派沈缦云为筹备主任,由沈往南洋一带向华侨募集股款。次年事成回国,该行于5月15日在上海正式开业,沈任总理。不久,孙中山发起组织中日合办的中国兴业公司,在沪召开筹备会,孙自任筹备员长,沈缦云、张静江、王一亭、宋嘉树、朱葆三等任筹备员。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并向英、法等五国银行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筹措武力统一中国的军费,反动面目彻底暴露。孙中山领导国民党人在江西、江苏、安徽、广东以及上海等地举兵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陈其美、李平书等流亡日本,沈缦云全家亡命大连。
沈缦云在大连继续从事反袁秘密活动,经常与当地工商、教育、新闻、宗教界人士接触。1915年,陈其美、戴季陶奉孙中山之命从日本到大连,要沈联络关外党人,筹组革命机构,开办报馆,加强反袁宣传。袁世凯侦知沈的行踪,如芒刺背,非去之不可。此时有一自称在奉天(今沈阳)办报的同盟会盟友张复生者,常来访沈晤谈,执礼甚恭,并称奉天有一报馆拟出盘,沈遂被邀往奉天一行,观看该报馆馆址。沈离奉天上火车前,张殷勤设宴饯别,沈数小时后回到大连寓所,顿觉头晕欲吐,四肢麻木,全身颤抖,急延日本医生诊治,谓系烈性食物中毒,已难挽救。沈在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地说:“你这盟友已变成叛徒”,“孙中山先生和我都是不怕舍身的基督徒”,“你能害我的肉体,不能损我的灵魂、灭我的志愿”[10]。延至7月23日晨,抱恨逝世。孙中山获悉噩耗,潸然泪下,亲题“如见故人”词,以志哀思。
注释
[1]天津《大公报》1910年6月12日。
[2]王蕴登:《无锡沈缦云先生之墓志铭》。
[3]戴季陶1947年4月17日致陈果夫、陈立夫函称:“戊申(1908年)、己酉(1909年)以后,革命同志在上海之活动,无论其事业为教育为宣传,乃至四方途经上海者,或多或少无不受缦云先生物质上、精神上之鼓励。”(原函抄本存沈氏家属处)。
[4]《时报》1911年4月9日。
[5]《中国国民总会材料》,《时报》1911年5月8日、6月12日。
[6]李平书:《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卷3,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287页。
[7]伍特公:《上海商团克复上海纪略》(1947年回忆),抄本藏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8]沈子高:《沈缦云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文史资料纪念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2页。
[9]沈云荪:《上海信成银行始末》,《近代史资料》总第55号,第112—119页。信成银行于沈缦云亡命大连后因无人经营,1913年9月临时股东大会公推查察员进行清查账目,至1914年秋将存款全部发还,发行之钞票亦如数收回。各地分行相继停业,总行亦宣告清理。
[10]沈子高:《沈缦云的一生》,第143页。并参见戴季陶1947年4月17日致陈果夫、陈立夫函:“思昔年英士先生光复上海之时,商界中之努力相助者以缦云先生为多。即癸丑(1913年)之役,缦云先生亦为最出力之重要人。是以被忌于袁,终至客死大连。”
相关参考
虚云是民国年间有名的大和尚,习禅苦行,以长于整顿佛教丛林、重兴名刹著称。虚云原籍湖南湘乡,1871年9月14日(清同治十年七月三十日)[1]生于福建泉州。其父肖玉堂曾任泉州知府,卸任后流寓该地。虚云是
知名人物 施从云生平故事简介,施从云历史评价,施从云怎么死的?
施从云,字燮卿,1880年4月25日(清光绪六年三月十七日)生于安徽桐城县。父亲施志宽,以农为业,兼做豆腐买卖,有七个子女,家境贫寒。施从云少时入村塾读书,稍长助父业农,仍勤勉好学,喜读有关鸦片战争、
知名人物 杨衢云生平故事简介,杨衢云历史评价,杨衢云怎么死的?
杨衢云,名飞鸿,字肇春,衢云为其号。福建海澄人。1861年12月l9日(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出生于香港。祖父杨福康,清廪生,曾署理广东肇庆府新兴县知县,后弃官出国,居南洋槟榔屿。父杨清河,生于槟
李青云是宁都起义的领导者之一,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他作战骁勇,因劳瘁过度,于一九三四年夏以身殉职。(一)李青云,字梯青,号含英。一九○三年三月十二日生于河北省成安县贾庄。父亲李逢昌,母亲武氏,都是农
萧子云,字景齐(公元487-公元549年),南兰陵人士,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著名史学家,擅长书法,萧子云从小勤学而有文采。生平简介>萧子云(487-549年),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齐,南兰陵人。南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齐,南兰陵人。为萧嶷第九子。善于草隶书法,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失守,萧子云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时年62岁。萧子云著有《晋书》(已佚,有辑本1卷)、《东宫新记
《水浒传》里写三个淫妇,姓潘的就占了两个,这就是潘金莲和潘巧云了。这三个淫妇,我以为是有很区别的,潘金莲、阎婆惜是该杀。为什么这么说呢?潘金莲是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张大户得不到她,为报复,免费将她送给了
《水浒传》里写三个淫妇,姓潘的就占了两个,这就是潘金莲和潘巧云了。这三个淫妇,我以为是有很区别的,潘金莲、阎婆惜是该杀。为什么这么说呢?潘金莲是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张大户得不到她,为报复,免费将她送给了
廖平,字季平,1852年3月29日(清咸丰二年二月初九)生。四川井研人。家贫,其父曾为人牧牛、佣力,后稍自给,在盐井湾设一磨坊,廖平始能读书,勤于学。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张之洞放四川学政,次年
知名人物 鲁涤平生平故事简介,鲁涤平历史评价,鲁涤平怎么死的?
鲁涤平,字咏安,号无烦,湖南宁乡人,1887年11月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父亲在晚清为州、县官府吏。鲁涤平幼年受父母家教甚严,入塾就读甚勤。后入玉潭书院,成绩优异。1903年,鲁涤平得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