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舒新城生平故事简介,舒新城历史评价,舒新城怎么死的?
Posted 道尔顿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舒新城生平故事简介,舒新城历史评价,舒新城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舒新城生平故事简介,舒新城历史评价,舒新城怎么死的?
舒新城,又名维周、心怡、遁庵,湖南溆浦县人,著名出版家、教育家,生于1893年7月5日(清光绪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世为小农,家境贫寒。五岁入私塾读书,1907年进鄜梁书院,次年转入溆浦县立高等小学,1911年因闹学潮被开除。辛亥革命后,曾在常德第二师范附设单级教员养成所、长沙游学预备科和武昌文华大学中学部暑假英文补习科等处求学,1913年8月借用同族舒建勋的中学毕业文凭,考入湖南高等师范本科英语部,1917年毕业。
此后在长沙兑泽中学、省立第一中学及长老会所办福湘女学执教。在福湘女学曾任教务主任,但未及一年,因在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上发表《我对于教会学校的意见与希望》一文而去职。在此期间,他致力于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曾据美国人贺恩(H.H.Horne)的《教育上的心理原理》等书,编著《心理原理实用教育学》。离开福湘女学之后,又与宋焕达、杨国础、方扩军等创办《湖南教育月刊》,以“研究我国教育所应采之宗旨,介绍世界教育之思潮,批评旧教育之弊端,商榷新教育之建设”为目的,出至第五期即在军阀张敬尧的胁迫下停刊。此后,他在省立第一师范教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与此同时,他还为《体育周报》写《儿童学》,为北京《新中国》杂志写《美学》,为《北洋时报》写《心理学》等。
1921年7月,舒新城应张东荪邀请,至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后改名中国公学附设吴淞中学)主持校务。他不满当时的教育制度,一意实行改革,如推行五年的能力分组制和选科制以及男女同校等。时适美国人柏克赫司特(Helen Huss Parkhurst)创始的道尔顿制传来中国,舒对此作了研究,认为道尔顿制的自由合作原则,即不用旧日的班级制及钟点制,而使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共同研究、自由学习的教学制度,可以解决年级制及学科制的许多问题,其理论与办法都比国内现行制度好。于是力排众议,从1922年10月起,与常乃德、沈仲九、孙俍工等在吴淞中学进行试验,主要措施有三:(一)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使其兼备旧日教室、自修室、图书馆、实验室的作用,每室由教师一人或数人为指导员,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入室研究问题。(二)废除课堂讲授,由教师将各科学习内容制成分月、分周的作业大纲,并规定需要完成的各项作业,由学生自行学习。(三)制定学习进度表,由学生将各科学习进程及所费时间记录在表上,以检查自己的成绩,再由教师加以考核,决定其是否达到某种程度。舒新城在试行道尔顿制的同时,还为《教育杂志》的《道尔顿制专号》撰文,广为宣传,以期引起教育界的注意。
1923年2月,舒新城因吴淞中学内部对推行道尔顿制有分歧,愤而辞职,举家迁居南京。不久应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主任廖世承的聘请,在该校任研究股主任,继续实验道尔顿制,同时还在江苏省立第一中学兼课。此时,道尔顿制已逐渐为教育界所重视。他因最早试行道尔顿制,故各地通函及面询者很多。于是在这年夏天,他专为东南大学的暑期学校讲授道尔顿制,旋又应上海、上虞、武进、宜兴、武昌、长沙等地邀请,到各地作有关道尔顿制的讲演,介绍研究所得,供有志改革者参考。
同年11月,舒新城经恽代英、李儒勉等人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积极参加该会的活动,曾与会员杨效春、曹刍起草少年中国学会的办学计划,规定学校的目的为实现本会之宗旨——创造中国的教育,但因时局纷扰,未能实现。
1924年4月,舒新城为了研究实际教育问题,又先后至芜湖、安庆、宁波、上虞、绍兴、杭州、嘉兴、上海、徐州等地,深入调查中等教育。在此期间,他连续发表了《心理学初步》、《人生哲学》以及介绍道尔顿制的四部译著:《道尔顿制概观》、《道尔顿制讨论集》、《道尔顿制研究集》和《道尔顿制浅说》。此外,他还翻译了桑戴克(Edward Lee Thorndike)的《个性论》、莫尔(J.S. Moore)的《现代心理学之趋势》等。
11月,舒新城由南京溯江而上入四川,在国立成都高等师范任教育学教授,旋因学校发生风潮,在川不足八个月即于1925年6月返南京。从此专门从事著述,翻译了美国人林勤(A.J.Lynch)所著《个别作业与道尔顿制》,又与余家菊等合编《中国教育辞典》,编著《教育通论》、《现代教育方法》、《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中国新教育概况》、《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指南》,还发表了大量有关教育史的论文。由于他对清末以来的留学教育方针不满,著有《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建议以后的留学政策当以研究学术改进本国文化为唯一目的,并提出改进办法:国家应调查国内学术界之需要,通盘筹算,预定每年应派出国研究某种学术的名额,公开向全国召集此项专门人才;留学生研究期满回国后,应严格考察以验其所学,及格者予以适当的事业使之办理,俾能展其所长,以免空耗国家经济、个人精力等,见解十分精辟。他从1924年至1928年秋,前后五年多,共编著了各类教育书籍十七种二十册,共四百余万字,堪称一位多产的教育理论家。
与此同时,他还主编了共二百余万字的《中华百科辞典》,从拟订体例至校阅全稿,用力极勤。全书收集通行名词万余条,一以中等学校之各种科目为标准,一以一般社会所需要之基本知识为根据,尤注意于教科书或专业训练中所不易见的常识事项,故此书实为兼备常识教科书作用的百科辞典。
1928年,舒新城应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约,继徐元诰主编《辞海》。任事之后,立即组织力量从事编纂;同时又为全书厘定编辑计划,规定内容体例及排列方法。他以原稿中已死的旧辞太多,流行的新词太少,乃变更方针,删旧增新,并改加新式标点。1930年,舒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曾创刊《新中华》等期刊。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与刘济群合编《淞沪御日战史》。1936年,收词十万条以上,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性辞书《辞海》正式出版,受到读者的好评,对当时的文化教育界颇有影响。次年陆费逵去香港,舒为中华书局代总经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租界,他因久病仍留居上海。1944年长沙沦陷,日本侵略军曾企图强迫他返湘出任伪职,他以病重为托辞,坚决拒绝。抗战胜利后,继续主持编辑所工作,出版了大量教科书和各种读物。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对于所主持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一贯重视,尤其注意收集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史料,进行研究。1957年秋,他提议重新修订《辞海》,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支持,后即着手筹备。次年春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59年夏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任主任委员。他对再次主持《辞海》工作极为重视,曾对制定修订方针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并力予贯彻。在辞海编辑委员会和上级领导的研究后,确定了《辞海》的修订方针,强调政治性、科学性、通俗性三者紧密结合,以提高《辞海》的质量。他积极筹划,全力以赴,即在病中亦经常关心。1960年11月28日,因癌症在上海逝世。
相关参考
老舍,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清王朝皇城护军的一名士兵,月饷甚微,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在反抗侵
历史人物 唐太宗女儿新城公主简介 新城公主生母是谁 新城公主怎么死的 新城公主驸马
中文名:李氏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634年 逝世日期:663年 职业: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幼女 封号:衡山公主、新城公主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 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www.
舒邦佐,是南宋时期大臣,隆兴府靖安县城人,被后世人推任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字辅国、平叔,号双峰,留有著作《双峰猥稿》传世。 人物档案 姓名:舒邦佐 别名:辅国、平叔 国家:中国 民族:汉
舒赫德舒赫德(1710—1777),字伯容,舒穆鲁氏,满洲正白旗人。祖父徐元梦,曾任礼部侍郎。父亲席格,曾任员外郎。舒赫德在雍正六年(1728)便由笔贴式升任内阁中书,入值南书房,又迁职侍读,晋升监察
舒邦佐,是南宋时期大臣,隆兴府靖安县城人,被后世人推任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字辅国、平叔,号双峰,留有著作《双峰猥稿》传世。 人物档案 姓名:舒邦佐 别名:辅国、平叔 国家:中国 民族:汉
公元1041年,一个幼小的生命在浙江余姚市大隐舒夹岙村舒姓家庭诞生。这个幼小的生命,就是日后治平二年的状元,北宋时期新党大臣——舒。 舒在这个富有乡村野味和慈孝之风的村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
姓名:夏征舒民族:华夏族所处年代:东周春秋时期出生地:陈国柘城夏征舒的生平介绍 夏征舒,妫姓、夏氏,名征舒。春秋时期陈国柘城人。祖父为陈宣公之子公子少西,父为夏御叔,母为郑穆公之女夏姬。夏姬的名字由
公元1041年,一个幼小的生命在浙江余姚市大隐舒夹岙村舒姓家庭诞生。这个幼小的生命,就是日后治平二年的状元,北宋时期新党大臣——舒。 舒在这个富有乡村野味和慈孝之风的村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母亲就是鼎鼎有名的贤后长孙氏。作为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自然受到了唐太宗别样的宠爱。 《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也就是说在唐朝名山大川
《延禧攻略》历史上真实的舒贵人舒贵人怎么死的? 高贵妃是《延禧攻略》中第一位反派(站在皇后和魏璎珞的角度),背靠父亲高大人这位大员,又有皇帝宠爱,所以在后宫中横行无忌,甚至很多时候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