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国维生平故事简介,王国维历史评价,王国维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国维生平故事简介,王国维历史评价,王国维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国维生平故事简介,王国维历史评价,王国维怎么死的?

王国维,字伯隅,自号静安,又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1877年12月3日(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他的父亲王乃誉,本为儒生,太平天国时期弃儒经商,又曾一度在江苏溧阳县做小官。他的家庭是“中人产也,一岁所入略足以给衣食”,“家有书五六箧”[1],是个有读书传统的中等收入家庭。

王国维三岁丧母,六岁入塾读书,十五岁进州学。他于1893年、1897年两次赴杭州应乡试,都没有考中。当时西学渐盛行,他便放弃举业,于1898年到上海,在汪康年等办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当书记校对。是年6月,开始以业余时间去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跟日本人藤田丰八等学习外文及理化等科学。学社只有六个学生,王在文史方面的才识很受罗振玉赏识,王事罗以师礼,并终生依庇于他。戊戌政变发生后,《时务报》停办,罗振玉把王国维留在东文学社治庶务,资助他继续学习,1900年秋,东文学社解散。次年春,王应罗振玉之招,赴武昌,在罗主持的农务学堂任译授。秋天,罗资助他去日本东京物理学校读书,1902年夏,因病回国。

1903年,王国维受聘于南通师范学堂,任心理、论理学教员。次年,因罗振玉就任江苏师范学堂监督,王国维随去,在该校任心理、论理及社会学诸科教员。1906年,罗振玉被调入京,在学部做官,王国维又跟随入京。次年,由罗振玉举荐,被派在学部总务司行走,以后又任学部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止。

王国维治学开始,对西方哲学发生兴趣,倾心研读尼采、康德的著作,对叔本华的书尤为爱好。1902年,他从日本回国后,住在罗振玉家中为罗编译《农学报》及《教育世界》杂志,直到1907年。他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过大批哲学论文。到北京以后,他的治学兴趣集中于文学方面,特别潜心于词曲。先后有《人间词甲稿》、《乙稿》和《人间词话》问世;并写成《曲录》、《戏曲考源》、《宋大曲考》等数种整理与研究古代戏曲的著作。在此基础上,于1912年流亡日本时撰成《宋元戏曲史》(最初发表时,书名为《宋元戏曲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王国维于当年12月携眷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开始过亡命遗臣的生活。到日本后,罗振玉对王国维说:“方今世论益歧,三千年之教泽不绝如线,非矫枉不能返经。士生今日,万事无可为,欲拯此横流,舍返经信古末由也。”[2]从此,王国维“尽弃前学,专治经史”[3]。

王国维居日本四年多,以研究整理罗振玉“大云书库”所藏经史、古器物为事,并常与日本学者相交流。其间,考释甲骨文与“流沙坠简”,先后写成《简牍检署考》、《流沙坠简考释序》、《殷虚书契考释序》以及其他考古学论文多篇。

1916年春,王国维应犹太富商哈同(S.A.Hardoon)的聘请,回国到上海,为哈同编辑《学术丛编》杂志,并继续从事甲骨文及考古学的研究。1918年,王国维兼任哈同办的所谓“仓圣明智大学”教授。1919年,应藏书家蒋孟苹之请,为他编写《密韵楼书目》(1923年初完成)。同年,参加纂修《浙江通志》,担任总纂的是与王国维关系非常密切的清室遗老沈曾植。

王国维在上海一直住到1923年春。这是他学术活动最盛的时期,著述极多,主要为甲骨文及古史考证。较重要的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后来在清华研究院将其改写为《古史新证》)、《殷周制度论》及《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等。1921年,王国维将辛亥以来的主要著述辑为《观堂集林》二十卷,于1922年刻印完成。

1923年4月,以罗振玉的关系,王国维又被清末陕甘总督、宗社党主要成员蒙古贵族升允举荐,召为故宫“南书房行走”,给废帝溥仪当先生。他5月入京就职,得到“五品”官禄。从此,作为已经退位但还不甘心灭亡的清室的臣仆,拖着长辫随侍废帝左右。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溥仪驱逐出宫,溥仪避居日本使馆,王国维“侍行未敢稍离左右,其后又时往日使馆觐见”[4]。而且为了表示效忠清王朝,还几次要投“御河”自杀,经家人严密监视未遂。

当时,清华学校筹设研究院,由胡适推荐,拟请王国维当院长。他以“时变方亟,婉辞谢之”[5]。1925年初,溥仪亲自劝他去就任,他才接受聘请,允任教授。王国维在清华研究院两年多,除教授经史小学等科外,还从事古代西北地理及蒙古史料的研究整理工作,曾刊行《蒙古史料四种校注》。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开始北伐。到1927年4、5月间,北伐军进抵河南,冯玉祥部亦由陕西东进。当时北洋军阀即将崩溃,革命形势空前高涨。王国维对革命十分恐惧,感到清室复辟的幻想已经破灭。6月2日,他写就遗书,其中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然后便到颐和园投昆明湖自杀,“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6]。

注释

[1]王国维:《自序》,《静安文集续编》,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2]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传》,《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初集,1927年刊行。

[3]罗振玉:《观堂集林序》,《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初集。

[4]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国学论丛》第1卷第3期,第126页。

[5]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国学论丛》第1卷第3期,第126页。

[6]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21页。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国维简介_对王国维的评价_“甲骨四堂”之王国维_王国维和周邦彦是什么关系

本名:王国维字号:字静安,又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所处时代:清朝、民国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人间词话》、《曲录》、《观堂集林》等主要成就: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甲骨四堂”

历史人物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王国宝生平

  王国宝(?-397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之婿。与会稽王司马道子相善,其堂妹为司马道子王妃。晋安帝即位,道子摄政,他任秘书丞、琅邪内史、堂邑太守等。后官

王国维的人物评价

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钻研学问而无穷尽,他平日不介入政治圈子,不营生计,不交权贵,不慕荣华,不图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虽交游不广,然与同时代之学术界人士有广泛接触,除与罗振玉、缪荃荪、沈曾

王国维是怎么死的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早起盥洗完毕,即至饭厅早餐,餐后至书房小坐。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但是发觉试卷、文章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

历史人物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简介_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生平事迹_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怎么死的_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历史评价

中文名称: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外文名称:VittorioAmedeoII国籍:撒丁王国(意大利王国的前身)民族:欧洲人出生日期:1666年5月14日逝世日期:1732年10月31日职业:国王、公爵、

历史人物 列子历史评价 列子人物生平 列子人物简介 列子的思想

  中文名:列子  所处时代:周王国(前11世纪—前256年)  别名:列寇,列御寇,冲虚真人,列圄,列圉寇,列国寇  民族:汉族  出生地:周王国郑公国  出生日期:公元前450年之后www.cha

历史人物 安妮女王简介 安妮女王生平事迹 安妮女王的子嗣 安妮女王评价

中文名称:安妮女王外文名称:AnneofGreatBritain别名:安女王国籍:大不列颠王国民族:英吉利民族出生地:大不列颠王国出生日期:1665年2月6日www.cha138.com逝世日期:17

吴王诸樊的生平简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

  吴王诸樊,又称吴顺王,姬姓,吴氏,名遏,是吴王寿梦的长子,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国之君。  不熟悉春秋那段历史的人,可能咋一听诸樊之名很不熟悉,不过只要我们提起一位十分有名的吴王的名号

历史人物 吴王诸樊的生平简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

  吴王诸樊,又称吴顺王,姬姓,吴氏,名遏,是吴王寿梦的长子,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国之君。  不熟悉春秋那段历史的人,可能咋一听诸樊之名很不熟悉,不过只要我们提起一位十分有名的吴王的名号

人物志 洛本古拉生平简介,洛本古拉历史评价,洛本古拉怎么死的?

洛本古拉(Lobengula,1836—1894),津巴布韦马塔贝莱人的首领,抗击英国殖民主义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民族英雄。洛本古拉出生在南非的德兰士瓦西部。其父姆济利卡齐是马塔贝莱王国的奠基者。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