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用宾生平故事简介,王用宾历史评价,王用宾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用宾生平故事简介,王用宾历史评价,王用宾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用宾生平故事简介,王用宾历史评价,王用宾怎么死的?
王用宾,字太蕤,山西猗氏人。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王三岁丧母,备历艰苦,十岁开始读书,记忆力强。其父王盈伯因家贫,弃儒经商,供儿学费。王用宾目睹甲午战争惨败,丧权辱国,痛感非推翻清廷无以图存。1900年庚子变后,更加致力于经世之学。1904年,山西考选留日学生,王入选东渡,入日本法政大学学习。1905年王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介绍山西留日学生一百余人入盟。历任东京同盟会山西支部长和太原同盟会山西支部长,并与同志景梅九、刘翼若、景太昭等在东京创办《晋话报》,倡言反清,因言论激烈,被山西当局查禁。旋即回国,在太原创办《晋阳公报》,任总编辑,1907年11月创刊,作为宣传革命、联络同志的总机关,不久再赴日本。
1909年,日本向清政府要挟安奉铁道筑路权,留日学生为此开会,倡议抵制日货,推王用宾负总责。王的寓所因此遭日警搜查,行动受到监视,愤而返回国内,在天津起草《为安奉铁道告国人书》,呼吁抵制日货。在津、京各报未及登完,因日本驻华使馆抗议,当局遂罚五报停刊,王被驱逐出京,回太原仍任太原《晋阳公报》总编辑。
1910年春,山西交、文两县因清军铲除鸦片枪杀民众百余人,王用宾撰文抨击山西巡抚与谘议局,并决定召开大会声讨,被巡抚丁宝铨下令禁止,并封闭报馆,逮捕记者。王再次避往日本,家产被官府查封,其父被捕入狱,至丁宝铨被劾离晋,方才获释。
辛亥夏,王用宾奉命自东京潜至北京,窥视国内虚实。武昌起义爆发,王自京潜赴石家庄,与同志温寿泉、常子发等密商在太原响应。拟请陕西先动,引诱山西清军守河,再在太原发动。王按计划先入北京策动,温、常等入太原。10月22日西安宣布独立,晋抚派新军守河,新军获得弹药,即于10月29日起义,太原光复,举阎锡山为都督。阎遣人邀王返晋。因清军集中井陉,阻止山西新军前进,王即绕道河南返回河东,被推为河东兵马节度使,联络西安军队,光复河东,迫使兵备道余楶投诚反正。王即与余商定官商合作,维持治安,组织河东绅商议事公所,招练蒲、解两地民团三千余人,并密结会党及管世英所统盐捕营,合组革命军。后因清军反扑,娘子关、太原相继失守,河东亦陷敌手。王遂日夜兼程至河津,收集晋军,联合秦军,再次光复河东,重组河东军政府于运城,王任兵马节度使兼民政长,并率数千革命军独力与数万清军苦战数月,终使袁世凯不敢全力对付南方。
南北和议告成,袁世凯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王用宾解除军民两职,前往太原被选为山西临时省议会议长。晋省议会乃分电各地,力促阎锡山回省复都督职。同年,同盟会山西支部改为国民党山西支部,阎任支部长,王任副支部长。1913年,王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参与“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提出的大借款案,声讨袁世凯帝制阴谋。后又南下参加护法运动,并随孙中山由广东赴上海。1920年粤军反攻胜利,孙中山回广东重组大元帅府,王先后被任命为大元帅府、总统府、大本营及国民党本部参议。后奉派为北方特派员,两次自粤北上,联络段祺瑞、张作霖同盟反直。1922年王任中国国民党山西支部筹备处长,曾以自己在天津的寓所作联络机关,联络国民党议员到上海集会,参与反对曹锟贿选总统的活动。
1924年1月6日,王用宾被指派为国民党“一大”山西代表,出席1月下旬在广州举行的改组国民党的“一大”会议。同年10月19日,孙中山任命王用宾为(北方)军事委员兼胡景翼部慰问使。北京政变后,王随胡景翼部国民二军到河南,任省长公署秘书长,代行省长职务。曾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之托,先后招考北方各省学生一千四百余人,送黄埔军校肄业。1925年孙中山、胡景翼相继逝世,国民军处境困难,至1926年春,国民二军从河南撤退,王用宾一度陷于开封,脱险后到杭州养病,目睹北伐军正向湖南、江西进军,直趋武汉,即策动夏超易帜,夏超败,王微服乘内河小轮赴上海。1928年夏,王任国民革命军南路军总参议。10月,任北平政治分会秘书长,旋任南京政府立法院第一届立法委员,1930年第二届连任,兼任该院法制委员会和财政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王兼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次年,特任为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并担任第二届高等考试、第一、二两届司法官再试,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司法人员考试典试委员长、中央党务工作人员从政考试典试委员兼秘书长。
1934年王用宾调任司法行政部部长,致力于司法的党化,调训法官,清理积案,整顿司法收入,施行三级三审制。新设高等法院分院五十二所,增设各省地方法院二百所,县司法处九百余处,以加强南京政府的统治。1935年,王用宾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9月,调任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1941年冬,被推为前线将士慰劳团第一团团长,赴陕西、河南、湖北各省慰劳抗日将士,甚为劳累。1943年夏一度脑溢血,1944年2月心脏病加剧,于4月7日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王用宾于文字学造诣甚深,喜吟咏,有《半隐园诗草》四辑行世。
相关参考
其实王用汲和海瑞两人的性格有相似之处,王用汲生性正直,而且仗义执言,不过王用汲又不像海瑞那么刚烈,他在官场上更加懂得如何收放自如。不过王用汲也干过一件很拼的事情,他曾上疏弹劾张居正,结果自己反被免了官
海瑞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不但受到后世很多人景仰,在明朝万历年间,他也已成为标杆,是众人的榜样。朱翊均不说了嘛,海瑞这人,虽然办事能力很一般,但其清其廉,却是我大明所缺的。因此,把他供起来,让人学习,很
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过田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孙子指的是孙膑,而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作为齐国为一个大将,他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也具有独到的识人眼光。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
原文 宣王好射,说(悦)人之谓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尹文子•大道士
在战国的时候,在赵国发生了一个将相和的故事。那么,这个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在秦国提出要与赵王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作为使者去了秦国。他看出了秦
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过田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孙子指的是孙膑,而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作为齐国为一个大将,他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也具有独到的识人眼光。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章亚军《明季北略》是一部记述明朝北方地区史实的史书。该书的作者是民间史学家计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又号九峰居士。《明季北略》主要记述明朝中后期的历史,起于万历二十三年,止于
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过田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孙子指的是孙膑,而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作为齐国为一个大将,他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也具有独到的识人眼光。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
战国时期,将相和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在秦国提出要与赵王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作为使者去了秦国。他看出了秦王并不是真心的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个和氏璧,便使计将和氏璧
清官,即清廉之官,但清廉比较抽象,就人们的感受来说,生活上的贫穷似乎更有说服力。海瑞死的时候,在都察院(相当于监察部)工作的同事王用汲到他的家里,翻箱倒柜,仅找到十几两银子,《海瑞集》(中华书局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