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他最信任的一个武将竟是他

Posted 常山

篇首语: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他最信任的一个武将竟是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他最信任的一个武将竟是他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此人用兵如神,神机妙算。手下人对他极为佩服,不过诸葛亮也有用得最顺手的人,也就是最信任的人。这些人或者耿耿忠心,或者精通阵法,或者善于心理仗,或者武艺高强,深得诸葛亮器重。那么诸葛亮最信任的人到底是谁?

在诸葛亮的事业中,赵云是最可靠的支柱。他是诸葛亮最信得过的将领,当然,他也是对诸葛亮谋划支持最坚决的大将。

智勇双全,一身皆胆;贤明恃重,忠肝义胆;功齐关张,甘列其后;蜀军支柱,常胜将军。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青少年时期喜武但不逞强,有勇但不斗勇。曾先后在袁绍、公孙瓒帐下为将,但因此二人皆非仁德之明主,遂改投刘备,与刘备一见如故,倍受重用,从此追随刘备,直至病逝。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为曹操所败,与妻小在当阳失散。这时,赵云为寻回刘备妻小,毅然掉转马头,杀回曹军之中,上演了一场"长坂坡之战"。云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得七进七出,怀抱幼主、保护甘夫人,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最终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神剑一柄;砍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士兵不计其数。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这种忠心耿耿,舍身忘死的拼杀精神,深得刘备和众将士之赞誉。

诸葛亮被刘备拜友军师后,刘备手下三员大将(关羽,张飞,赵云)只有赵云能够毫无怨言地听命于他。关羽只听大哥刘玄德的吩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张飞脾气暴怒,难认驾驭。只有赵云忠实沉稳,谁说得正确他都能听。

诸葛亮备战新野,主要靠赵云实施;诸葛亮出使东吴,只吩咐赵云接应;诸葛亮入川,成都军情紧急时,又是调赵云到成都会师;诸葛亮定南中,以赵云为主将;诸葛亮北伐,在赵云活着时,每次都请他出马。所以,在诸葛亮的事业中,赵云是最可靠的支柱。他是诸葛亮最信得过的将领,当然,他也是对诸葛亮谋划支持最坚决的大将。可以说,没有赵云的大力支持,诸葛亮的许多计谋无法实施。所以,在刘备的将领中,诸葛亮最喜爱和信任赵云。

公元212年,孙权乘刘备进军益州时,派遣部将周善到荆州接回其妹(也是刘备夫人),并欲挟持刘禅作为交换荆州的人质。赵云闻知,立刻带兵拦截,单身一人跳上敌船,斩了周善并夺回刘禅。粉碎了孙权的阴谋,再次为刘备立下大功。

建安二十年(公元219年),曹操发兵二十万来争夺汉中。他把粮米运到北山之下,堆积如山。黄忠认为敌粮可取,引兵前去,但过了约定时间尚未回营。于是赵云带了几十个骑兵出营探视,正碰上曹操大军。赵云突遇大军,丝毫不乱,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兵始遭赵云猛然冲击,阵势散乱,但不久就围拢起来。赵云救出黄忠,奋力杀出重围,已靠近自己营寨。但他发现部将张著在敌阵受伤被围,遂又杀入重围,救出张著,溃围而出。曹军在后紧紧追赶。沔阳长张翼见曹兵追来,提议让军士闭门拒守。然而赵云不但不关城门,反而命令将营门大开,令将士偃旗息鼓。曹操大军追到,见营门大开,不见旌旗,不闻金鼓,怀疑有伏兵,引兵欲退。曹兵刚一转身,赵云一声令下,营中将士万弩齐发,赵云更令营中擂鼓,鼓声大震,号角齐鸣。曹军惊骇,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旁边,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次日,刘备特意来到赵云昨日作战之处,指点评说,欣然赞益:“子龙一身是胆也!”从此将士们愈发佩服赵云,称他为虎威将军。

赵云是三国时期一位叱诧风云的勇猛战将。他的武艺不在张飞之下,但对士卒的关怀和爱护却远非张飞所能比;他的韬略毫不逊于关羽,但却能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从无恃才做物之心。赵云身为行伍出身的战将,个人修养良好,贤能而明达,深受其他将帅敬重,深得士卒热爱!

赵云一生征战,该勇猛时,他能勇贯三军,该谨慎时,他能心细如发。对于战争的结果,打了胜仗他从不骄做狂妄;打了败仗,细心组织撤退,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部队失败的局面下,赵云能够稳定局势,带好部队,避免兵败如山倒的颓势出现。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蜀军直取眉县,进攻汉中,初战取得巨大胜利。但因马谡用兵不当,失去战略要地街亭,蜀军处于被曹魏追杀的状态下。赵云所率部队,兵力单薄,与敌进攻部队众寡悬殊,在败局已定,独臂难支的形势下,赵云组织失败的部队,彼此掩护,步步为营,且战且退,在败退之中没有让敌人占到一点便宜。一直把蜀军安全撤回蜀国内。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本无赵云的责任,但他却自请降职,贬为镇军将军,表现了一位将帅的优良品质。

战场上的赵云,叱诧风云,惊天动地,已如上述。平常日子里的赵云,立身正直,谋国公忠,临事不苟,审慎有识,也深受人们的爱戴。赵云与谋国事,也是殚精竭虑,出于公忠,因而一方面,见识与众不同,一方面又非常得体。

建兴七年(公元229),赵云病逝。后主刘禅依姜维等人之议,为赵云谥号,经过一番讨论,决定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且因赵云征战一生,未尝败绩,后人遂称云为“常胜将军”。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诗来形容这位“常胜将军”的辉煌一生:“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细数诸葛亮十大继承人的结局

相关参考

关羽最欣赏的武将竟是这人

关羽是个很狂傲的人,三国演义里除了张飞和刘备他谁都看不上眼。马超归降,关羽第一个要回来和他单打独斗;黄忠被任命为后将军,关羽大怒,说大丈夫岂能和老兵同列。酒囊饭袋看得出关羽心目中对这两个人不太感冒,尤

历史秘闻 他是最悲催的曹魏武将,地位崇高却不受信任,同僚巴不得他早死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在曹魏集团之中,有五大外姓将领立下汗马功劳,史学家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之时,特意将这五位将领合在一起作传,并评价「”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正因如此,张辽、

他是最悲催的曹魏武将,地位崇高却不受信任,同僚巴不得他早死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在曹魏集团之中,有五大外姓将领立下汗马功劳,史学家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之时,特意将这五位将领合在一起作传,并评价「”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正因如此,张辽、

三国历史 三国降将就他最牛还封侯拜相

所谓「识时务为俊杰,知进退为英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很多武将、谋臣都会择一君主为其效力!但也有例外,曾有一位名将,投靠多位君主,25岁的时候追杀一代枭雄曹操,29岁的时候又追杀三顾茅庐的刘备,46岁

三国历史 三国降将就他最牛还封侯拜相

所谓「识时务为俊杰,知进退为英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很多武将、谋臣都会择一君主为其效力!但也有例外,曾有一位名将,投靠多位君主,25岁的时候追杀一代枭雄曹操,29岁的时候又追杀三顾茅庐的刘备,46岁

历史人物 曹操是如何擒杀吕布的?

吕布也曾是一员大将,刺杀董卓,战胜过刘备,辕门射戟,这些都足以证明,他身为武将,能力是足够的。但是,也仅限于此了,他最多只能做一个武将,还是一个没什么见地的武将,并且很容易就被其他东西收买,谈不上什么

历史人物 安禄山是怎样取得唐玄宗的信任

  导读: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能赢得的极大信任有他自身的性格和能力原因>也有当时他的处境比较巧妙满足玄宗要求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

曹操最怕的人竟是他 不是刘备也不是孔明

很多人看到标题就会想,曹操最害怕的人肯定是最强劲的对手刘备,要不是就是刘备的手下猛将关羽,再者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其实不然,他最害怕的人竟是他,他还不是个武艺高强的人。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家,他是

揭秘汉高祖刘邦身边最恐怖的阴谋家竟是他!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

揭秘汉高祖刘邦身边最恐怖的阴谋家竟是他!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