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航母计划 中国第一次航母梦

Posted 民国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华民国的航母计划 中国第一次航母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华民国的航母计划 中国第一次航母梦

中国要建造航空母舰八十年前就有了计划。当时虽然还是航空母舰诞生的初期,也就是距离1917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诞生的十一年后,国民党海军将领陈绍宽就曾提出过一项建造航母的计划,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原因,致使的国民党的航空母舰的计划结果成为了南柯一梦。近日,一些媒体披露了1928年国民党的航母计划从梦想到梦碎的鲜为人知的全过程。

一、考察一战,航母使中国大开眼界

据有关史料,自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这种新型的作战利器频繁穿行于战争硝烟中。二十世纪初,一些对战争富有想象力的军人提出了让飞机跟随舰艇赴远洋作战的大胆设想。1909年,法国著名发明家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飞机与军舰结合的美好景象。他在《军事飞行》一书中,提出了航空母舰的新概念以及建造航空母舰的初步设想。

在以后几年中,各国海军争先恐后,进行着大胆的尝试。终于在1912年,英国海军将一艘老式巡洋舰“竞技神”号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向航空母舰的建造迈出了第一步。这艘军舰尽管不能让飞机直接起降,但它可以携带水上飞机执行远程作战任务。

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以后,与列强拉开了很大距离。饱受海上战争之苦的中国人不甘心这样的结局,意识到必须追赶列强,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政府海军部派出两名年轻的军官陈绍宽和郑礼庆赴欧洲观战,目的是从现代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

1916年12月,两人踏上了前往欧洲的征程。他们先到英国、法国、意大利考察海军,然后登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亲临战场,体验欧洲海战场上异样的火药味。当时,英国完成了“竞技神”号的改装以后,又将“恩加丹”号、“女皇”号、“坎帕尼亚”号、“勇敢”号、“光辉”号、“暴怒”号等大型舰艇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

到了一战结束时,英国共改建了十五艘水上飞机母舰,这支海上新军为海战增加了新的看点。在达达尼尔海战中,英军一架水上飞机奉命离开母舰出击,将一艘五千吨的土耳其军舰炸沉,令参战各国刮目相看。

就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英国对“暴怒”号实施进一步改装,加装了飞行甲板,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8年7月,从这艘航母上起飞的七架舰载机,轰炸了德国的空军基地,显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战能力。

陈绍宽耳濡目染,将海战的新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后,陈绍宽奉命直接参加英国的潜艇部队,与敌激战于大洋深处。他连续参加了三场海战,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让中国海军拥有航母。一战结束后,陈绍宽在英国担任了两年海军武官,1920年,他带着英国女王颁发的欧战纪念勋章回国。

1937年4月,国民政府财长孔祥熙、海军部长陈绍宽访问欧美各国。

二、蒋介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陈绍宽回国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根本不具备建设新海军的条件。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蒋介石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陈绍宽担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海军署署长。他感到形势好转,于当年年底给国民政府上了一个呈文,要求扩充海军。

在呈文中,他首次提出要花二千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他的提议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29年1月的全国编遣会议上与其他提议一起被否决。这使陈绍宽难以接受,他与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双双愤然辞职。

蒋介石怕海军群龙无首,赶忙出来安抚陈绍宽,作出建设海军的承诺。他说:“我们曾讲要在十五年以内,有建设六十万吨的希望,照此看来,我们在五年以内,或者即可完成,与世界上列强的海军相抗,巩固我们的国防。”

蒋介石又对六十万吨的舰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认为其中应包括三艘航母。陈绍宽被蒋介石这番话所打动,于是打消了辞职的念头,随后担任了海军部长。

担任海军部长后,陈绍宽在所有的海军建设规划中,都将航母的建造作为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连停泊航母的海军基地他也想好了,在胶州湾、象山和大鹏湾。陈绍宽让在英国学习的海军留学生将英国各舰队的情况写成报告,呈送海军部,以资借鉴。他还在海军内部掀起了一场关于海空军配合作战的大讨论。

1934年,他根据参加欧洲海战的经验,写成了《海战》一文,对“海战中的飞机”进行专门讨论。他写道:“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然而,蒋介石夸下造舰六十万吨的海口,是安抚陈绍宽的权宜之计,根本没有当成实事来办。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空军上。因此,他始终没有在海军建设上投入足够的经费。

除蒋介石以外,国民党内部还有少数人出于派系斗争考虑也反对建设强大的海军。国民政府监察委员高友唐荒唐地提出,不但不需要建造航空母舰,现有的舰艇也不需要,应将它们卖给商家作商船,将卖舰的钱拿来买二百艘小艇守海口足够了。

这些来自国民党内部的阻力让陈绍宽的航母梦难以成真。到抗战爆发前,“航空母舰”也仅仅是挂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新鲜名词而已。

三、国民党航母计划最终成为一场金陵春梦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绍宽暂时放下了那些纸面上的规划,开始部署现有舰艇的抗战事宜。当时中国海军的抗战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江阴。

1937年8月上旬,为阻止日本舰队沿江西上,国民政府用沉船在江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日军为打通封锁线,动用航母上的飞机实施大规模轰炸,将防守封锁线的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几乎所有舰艇炸沉。此后,日本航母经常出没于中国沿海,配合陆上作战行动。

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1943年11月,他代表海军部再次提出海军建设的规划。

在这次规划中,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几艘航母了,而是要建造几个航母群。他设想将中国沿海划为四个海军区:

第一区从辽宁安东到山东半岛成山头;第二区从成山头到长江口;第三区从长江口到广东汕头;第四区从汕头到中越交界。每个区成立一支海防舰队,拥有五艘航母,全国沿海共需要二十艘航母,每艘航母造价十八亿元。这个规划令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人瞠目结舌。陈绍宽却说:“这笔钱国家是省不得的。”

显然,就战时中国的状况来看,上述规划没有实现的可能,陈绍宽也明知这一点,但在他看来,先给蒋介石吹吹风也是很有意义的。

1945年8月,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陈绍宽动真格的了。他拉上军政部部长陈诚和主管人事的铨叙厅厅长钱卓伦,结合现有海军舰艇情况,制定了《海军分防计划》。该计划对几年前的规划作了修订,将拥有航母的数量从二十艘减为十二艘,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一方案。

陈绍宽解释说,这是二艘航母当然不是一次完成,期限为三十年。第一个十年计划先造一万吨和八千吨航母各一艘,每吨造价六千二百八十美元。

抗战胜利后,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建造航母的计划时,内战的阴云开始笼罩中国大地。此时蒋介石的脑海中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打败共产党,建设海军已被完全抛在脑后。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进攻,大规模的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海军被卷入内战中,陈绍宽的强海军梦随之破灭,国民党海军航母计划也自然成了南柯一梦。

相关参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交付海军之后,与辽宁舰成为了中国的双子星,也算是圆了中国人航母梦。说起航母,在我国历史上明朝的时候

日本二战前为何狂造航母?为与英美平起平坐

提起航母建造史,日本海军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70多年前,日本为了实现其狂妄的战争计划,曾经不遗余力地疯狂造航母,最多时拥有29艘,从而在太平洋上引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母之战。抢造世界上第一艘真正航母

世界历史 为了能与英美平起平坐日本二战前狂造航母

提起航母建造史,日本海军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70多年前,日本为了实现其狂妄的战争计划,曾经不遗余力地疯狂造航母,最多时拥有29艘,从而在太平洋上引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母之战。抢造世界上第一艘真正航母

中国近代航母事业的先驱者 民国海军部长陈绍宽

陈绍宽(1889.10.07-1969.07.30),字厚甫。前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汉族,闽侯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胪雷村)人。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加入晚清海

历史军事 中国买了四艘航母 为何只选辽宁号做第一艘航母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服役之后,可以说让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之震惊,一个从来没有建造航母经验的国家,居然把一个废弃数年的空壳子,华丽转身为一艘航空母舰,这不亚于从新建造航母的难度。可是在辽宁号服役之

具驻泊能力 中国航母战斗群可能会优先部署在南方

第一批应造三艘国内外对于中国是否开工建造航母的猜测纷纷扬扬,现在看来正在越来越明朗。外界认为,第一艘中国国产航母可能会在2017—2018年建成服役。对只有一半中国血统的“辽宁”号航母,外国媒体曾有不

中国航母无法对美正面作战 外媒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2014年12月刊报道,航母对于中国而言,到底是累赘还是利器?中国已经开始生产、装备航母,目前看来第一阶段,至少在未来10年将会出现三艘航母,即“辽宁”号、大连航母(一艘)、江

历史军事 中国将部署三个航母战斗群 新航母超8万吨

导读:据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6日报道,中国四艘先进军舰将首次在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中亮相。中国学者认为,参加环太军演不仅对缺乏现代作战经验的中国海军是一次难得的观摩、学习和锻炼机会,也是一种中

直对第一岛链断链处 中国未来航母基地或选舟山

远洋海军战略目标和航母发展战略近年来,中国周边以岛礁主权归属为礁点的海洋权益争端日益白热化,特别是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更加突显出以海军为核心的海上力量在维护国家利益上的重要性。海洋主权权益

丘吉尔与“冰山航母”

英间谍提“荒谬”计划1942年,二战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欧洲战场上正打得不可开交。大西洋上的盟国运输船队屡屡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损失惨重,仅在1942年11月,盟国就有134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