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发生了百年难遇的怪事
Posted 高血压
篇首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发生了百年难遇的怪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发生了百年难遇的怪事
曹操无疑是汉末三国的第一强人,历史学家评论他是“超世之杰,非常之人”,他活了66岁,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跟他中年时得的一种慢性病有关。
一、曹操个子不高但身体素质不错
史载曹操“姿貌短小”,也就是高子不高,长得不排场。具体有多高?《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有的史书提到他身高“七尺”,如果是现在的长度,超过2.3米,到nba打蓝球都没问题了,但汉代的尺子比现在短得多,一尺约为现在23.75厘米,算下来曹操的身高应该在1.63米左右。
都说曹操和拿破仑是两个著名的小个子,但拿破仑的尸检报告显示,他身高仅为5.2法尺,只合1.57米,曹操比他高半头。
长得虽不强壮,但曹操的身体素质却不错,这与他注意加强锻炼有关。曹操擅长骑马,经常亲自带兵出征,他麾下有一支虎豹骑,被称为汉末三国“五大主力”之一,远程突袭是其看家本领,一日一夜可行进300里,在当时堪称最快行军速度了,史书多次记载曹操亲率虎豹骑孤军深入作战,骑术不过关难以做到这一点。
《三国志》记载曹操擅长骑射,能“手射飞鸟,躬禽猛兽”。曹丕在《典论》中回忆,在他5岁时父亲就亲自教他射箭,后来又教他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
二、精神压力太大让曹操患上了高血压
曹操30岁起兵,此后打了36年的仗,几乎年年都在四处征战中渡过,虽然一生战绩胜多负少,但也经常身处险境,作为“曹家军”的统帅,他肯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官渡之战时曹操不占优势,两军对垒期间曹军这边粮食快吃完了,士卒疲惫,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对外装出胜券在握的样子,但内心里高度紧张,也就在这段时间,曹操经常感到头疼,《三国志》说他得了头风。
头风是中医的称法,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交汇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注于头,头痛如果经久不愈就是病症,病因可以分为外感、内伤以及经络瘀阻等方面。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引起头痛的疾病可能是青光眼、脑肿瘤、脑血栓、脑供血不足以及高血压等。
曹操此时45岁,正值壮年,他头痛的毛病从此开始发作一直伴随了他20多年,中间时断时续,根据这些状况判断,曹操可能得了高血压。从病理上说,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很多,既有家族遗传,又有环境诱发,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都会发生血压升高,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就会患上高血压病,曹操应该属于后一种情况。
高血压是慢性病,一般不会无端突发,曹操的病应该早有征兆,这一点也有史书的记载来印证。据《魏略》记载,在官渡之战前不久袁绍打败了公孙瓒,为了向曹操示威,特意命人把公孙瓒的人头装在一只木匣里送给曹操,曹操不知道是什么,打开一看,顿时“自视忽然耳”,也就是突然感到炫晕,以至于瞬时听不到也看不到了,这符合外力刺激下血压瞬间升高的症状。
三、曹操战胜疾病的方法与众不同
高血压带来的头疼让曹操睡不着觉,为排解压力,转移头疼带来的痛苦,就在官渡前线紧张的日子里,在夜深人静没有军情的时候,曹操用阅读《孙子兵法》来抒缓心绪,减轻疼痛。
在阅读中曹操还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注解,在曹操之前这项工作并没有人做过,在注解中他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对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阐释。现在能看到的曹操注解《孙子兵法》约有300多条,这项工作完成于何时,主要判断依据是注释中所列举的战例。曹操在注解中列举了擒吕布、平徐州等战例,再往后就没有了。
曹操后半生每年都在打仗,他亲身经历的很多战事都可以成为经典战役教材,比如马上要发生的乌巢之战,就可以作为《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最好注解,但在这300多条注解中却没有提及乌巢之战及其以后的所有战役。所以一般认为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工作完成于擒吕布之后、火烧乌巢之前,那也就是官渡之战期间。
同时,在《孙子兵法》的各篇中曹操对前面几篇注解得都很详细,越往后面越少,最后几篇可以说草草结束了,说明他开始想认真注解一下,但随着自己越来越忙,这件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以后曹操应该还有时间重新做一下这项工作,把自己一生亲身经历过的战事写进对《孙子兵法》的注解里,但他没有这么做,成为一个遗憾。
但是即使这样,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工作也受到后世的推崇,在历代难以计数的《孙子兵法》注家中,有11位大家被公认为最权威,曹操排在第一位。
四、曹操临终前的情况符合慢性病特征
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头风还经常发作,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每次发病都心慌意乱,眼冒金星,一般医生治疗效果都不大,曹操听说他谯县的老乡华佗是一位名医,就把华佗找来。据《三国志》记载,华佗给曹操采取针炙疗法,扎曹操背上的膈腧穴,曹操病情立即减轻,曹操于是就把华佗留在身边成了专职保健医生。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许不太懂医学,也许收集的资料也不够详实,膈腧穴在背部第七椎节下面一侧的一寸五分处,扎这里通常是治疗咳嗽、反胃等病症的,要缓解头部的眩晕疼痛,扎的应该是通天穴或天柱穴。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3日,经历了一场荆州危机的曹操由摩陂率部抵达洛阳,这里曾是他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城里有曹氏的旧宅,但经过战乱已残破不堪,包括自家旧宅在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成为一堆堆瓦砾。曹操对这里充满了感情,命令有关部门对原洛阳北部尉官署进行了复原。
曹操打算在此住一段时间,他下令在洛阳修建宫殿,宫殿的名字都起好了,叫建始殿。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接连发生了不祥之事。据《世语》记载,为修建始殿工匠砍伐濯龙祠里的树木,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伐濯龙祠而树出血”。
另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命令工程负责人苏越把一棵梨树迁走,在挖树根的时候树也流出了鲜血。苏越把情况报告给曹操,曹操亲自前去察看,果然见到树根出血,心里很厌恶,认为这是不吉之兆,一下子病倒了。
就在来到洛阳后的第10天,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3日曹操病逝,享年66岁。从曹操此次发病以至最后辞世的情况看,也符合慢性病的特症。
相关参考
赵匡胤的嘴里突然哗地喷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喷到朱老大的脸上,吓了他一大跳。镇定下来后朱老大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取下玉带,解开自己身上的绳子就溜出了地宫。……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制皇帝。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他也是我国影响深远的一位皇帝。而他的离奇死亡,不得不说至今让人感到疑惑。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秦始皇死前曾发生过三件怪事。那到底是什么
通过焚烧诗书、坑杀术士,秦始皇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对专制集权统治的不利因素,创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大秦帝国的建构,一生追求集权的秦始皇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长生不
赵匡胤的嘴里突然哗地喷出一股黑色黏液,正好喷到朱老大的脸上,吓了他一大跳。镇定下来后朱老大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取下玉带,解开自己身上的绳子就溜出了地宫。……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
说起清朝,绝对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王朝。不仅生前有很多奇闻异事,就连身后也有很多八卦谈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与清朝两个皇帝有关的趣事。首先是关于康熙帝的陵墓。我们都知道,无论帝王之家,还是平头百姓,无
如今很多年轻人对鬼神都不信,觉得科学如此发达哪还有什么鬼神之说,但是面对许多怪事却有没有科学的解释,就好比笔者今天要说的这个事。刘邦乌江战胜项羽之后建立了大汉朝,很古代各国的王一样,他修缮自己的的祖先
世界历史 大清灭亡前,发生两件瞠目结舌怪事,至今无法解释,预示大清灭亡
在古代中国,历来是讲究天人感应的,什么事都喜欢讲究个大吉大利。特别是王朝的兴衰都是有上天的预示的。比如说新王朝的建立,必然是有很多的祥瑞诞生,或者有利的谶语出现。而到了王朝的末年,要灭亡了,又是各种天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去了东面和北面,当时一位被他派到海外求仙的,名叫卢生的人,从海外带回来一个图谶,上面有这么几个字:「亡秦者胡也」,意思是「灭亡秦国的是胡」。 当时秦始皇觉得这个
...身上的绳子就溜出了地宫。……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然坐了起来;再或者在挪动尸...
说到秦始皇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厉害的,在中国帝王里面也是里程碑式的,说秦始皇的故事几天几夜是说不完的,所以今天我们挑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来说,话说这个秦始皇在驾崩的那一年发生过三件怪事,那么有的人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