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皇帝大惊:放了他
Posted 康熙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皇帝大惊:放了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皇帝大惊:放了他
纳兰明珠满清的康熙朝的重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原名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明珠在内阁任职长达13年,但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被人因因“贪污受贿”告发弹劾打入大大牢,被判处死罪。明珠自知自己罪有应得,但不甘心就这么白白死掉,于是在大牢之中,明珠一直在思考如何才得脱身呢?
明珠能做到满清重臣,其实他并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完全靠自己的聪明干练获得了康熙帝的重用。在大清朝里,还有一位重臣索额图也非常受康熙的器重,索额图出身高贵,父亲是大清国开国勋臣、康熙初期四大辅政之首索尼,侄女是皇太子胤礽的生母。索额图很早就是康熙帝的亲信,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党羽。康熙对此事其实早有耳闻,为了保持平衡康熙并没有太追究此事。

太子胤礽是康熙的二儿子,管索额图叫外公,明珠一直希望废掉胤礽,立自己的外甥胤禔为太子,遭到索额图极力反对。两人之间的太子之争让康熙很生气。康熙忍无可忍因此首先拿明珠开刀,暗中指使一名御史弹劾明珠贪污。
为了防止明珠的党羽设法营救明珠。康熙只弹劾明珠一人,不牵扯到他人,明珠的党羽也就不会出头,朝政也就不会发生大的骚乱。结果,明珠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捕下狱,等待他的将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

狱中的明珠此时想到自己的政敌索额图。怎么才能让索额图“救”自己一命呢?明珠心想,我要把事情搞大,明珠一直在狱中大喊要见皇帝,还说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
其实这是一步险棋。索额图同党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一举消灭明党,于是纷纷附上书攻击明珠。康熙此时犯了难,谋反是件大事,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做成的,我要追查下去,必然会牵扯明党很多人,这么一来又回到了原点,明党肯定死保明珠,这样一来就是整个明党在和我对抗;还有一方面,如果除掉明珠,打掉明党,索党必独揽大局,思来想去,必须保住明珠,以保持明党与索党的力量平衡。

果然不出如明珠所料,康熙迫于形势,不得不免去了明珠的死罪,又把他官复原职了。但依旧留在身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一干就是20年,直到去世。
相关参考
胤禔已经被康熙圈禁了14年,雍正登基后,为什么还是没有放了他
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一共在位61年,是一个传奇,他8岁登基,14岁就亲政,而且他亲政初期形式非常严峻,年少的他,大规模的用兵,实现了国土的统一和完整,并且战胜了权臣鳌拜,将大权揽在自己
历史人物 大明朝的开国功臣又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在建国时放了他一马谁知还是难逃一死
大明朝的开国功臣又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在建国时放了他一马谁知还是难逃一死!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一个朝代的建立,除了一个贤明的皇帝之外,还需要一些臣子的帮助。很多的对江山建设有功的臣
原标题:此人偷毛泽东的东西!毛泽东放了他,还送给他钱,为何?毛泽东英雄一世,却天生善良,对穷人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平生有三怕,一是穷人哭,二是怕人家喊饶命,三是怕摸钱。对于穷人哭,他曾对人说:“我就怕
胡宗宪犯了死罪可因为他平时坚持做这件事嘉靖最终选择放了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清人在编修《明史》时,曾经总结过明朝的灭亡的原因,认为明朝“名亡崇祯,实亡万历,初亡嘉靖”,意思是说明
忽必烈本想放了文天祥,为何最后又反悔而杀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278年(景炎三年),在广东潮州坚持抗元的文天祥,正和士兵们在一个名叫五
忽必烈本想放了文天祥,为何最后又反悔而杀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278年(景炎三年),在广东潮州坚持抗元的文天祥,正和士兵们在一个名叫五
明朝奇才王阳明,不仅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对兵法、谋略也深有研究,从小就志向远大,但他却对科举考试不感兴趣。由于他父亲是状元出身,一心想他考取功名,至少也得考中进士,这样才能不让亲朋好友看笑话。二十八岁
秦王秦国的崛起给我们后人一个启示,是有坚持开放政策,才能更好的引进人才,才能给封闭落后的王国注入活力,在激烈的诸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提倡的「”鲶鱼效应”,也是由此而来的吧?我们可以
导语: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秦始皇以来,一共也诞生过将近500位帝王,但是在清朝,却有一位皇帝是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身为一国之尊,每个月换一次衣服也就罢了,衣服穿破之后竟然还要打补丁,甚至连吃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备受后世文人士大夫的敬仰。历史上的隐士大多都默默无闻,而严光为何能闻名史册呢?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做了皇帝的同学——光武帝刘秀。严光“少有高名”,早年曾与刘秀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