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助联军进攻北京

Posted 军团

篇首语:什么是知识?它不是别的,是记录下来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助联军进攻北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助联军进攻北京

以华制华:晚清时期八国联军中的中国军团

――威海卫由此成为英军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基地。当时统治威海卫的英当局决定仿照他们统治印度的做法,以华制华,招募本地人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租借地的警务和防务。

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1898年7月1日),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清廷同意将威海卫沿岸10英里的地方及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同时允许英方构筑炮台并进驻军队。

威海卫由此成为英军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基地。当时统治威海卫的英当局决定仿照他们统治印度的做法,以华制华,招募本地人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租借地的警务和防务。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英国陆军部先从上海和香港招聘一些号手、译员等专业军士,然后开始在威海卫组建“中国军团”。当年底正式成军,最终共组建了12个连队,员额达到1200余名。

华勇营的士兵

“中国军团”配制齐全,设有机枪连、长枪连、骑兵队和炮兵队,另外还有译员、乐队、卫生队等。英军军官包耳(Colonel Bower)上校任该团团长,尉级以上军官都是从英正规军中调任而来。全团武器配备精良,一水儿的马丁尼亨利式来复枪,甚至还有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马克西姆机枪。

“中国军团”经过严格的军事集训后,分驻威海卫各地,被威海卫当地百姓称为“华勇营”。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兼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中将决定调用威海卫华勇营支援八国联军。英军把华勇营原雇佣军服装换成英国陆军军装,将华勇营以“英军第一军团”的名义编入作战部队系列。五月下旬,400多名华勇营士兵抵达天津大沽港口。他们与已经先期到达的英陆军香港团(由香港“华勇队”和香港印度雇佣兵组合而成)、香港皇家炮兵(以印度雇佣军为主)合兵一处,成为八国联军中英军的主力部队。

六月上中旬八国联军对天津城发起了大规模攻击。六月初一日,“中国军团”与俄军协同,攻占了华北北洋兵工厂,摧毁了北洋军火库。六月十八日,“中国军团”与日军敢死队一起炸开了天津城墙,成为英军中“首先占领天津城的唯一代表”。

此后,“中国军团”奉联军命令征集船只。“中国军团”士兵以中国人的身份便利,就地征集到一百余艘大型船舶和一批船工,为联军沿着运河北上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工具,为联军进攻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了北京城以后,“中国军团”按照八国联军分配的区域,实施战后管理。对管辖区内俄国军队的残酷劫掠行为,他们采取了一定的抵制行动,并使该区域较早地恢复了市场秩序。

“中国军团”的战时表现受到了英军的褒奖。为了表扬他们的“勇敢善战”,英国陆军部以天津城门为图案给他们设计了军徽:城门的拱顶上是“天津”两个字汉字,下面用英文拼写着“中国军团”。这是英国别的殖民地军队所没有的荣誉。这种军徽不仅被当作帽徽和领章,而且还镶在纽扣上,印在茶具上、信笺上和明信片上。1902年,英国军方还挑选了12名官兵代表华勇营到英国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

这支部队经过正规的英式训练之后,分别驻扎在威海卫的北大营、寨子和南北竹岛等地,担负威海卫界内治安和对外防卫任务。

华勇营的机枪连

上述相关史料和本文中的图片,大都来自当时英国媒体的报道,以及在华勇营任职的英军中尉巴恩斯的回忆录,国内权威史籍缺乏相应记载。

1905年8月,英国与日本再次签订同盟条约,威海卫的防御压力大减,华勇营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光绪三十二年五月,这支风光一时的雇佣部队被解散。华勇营尽管得到了英军的认可和嘉奖,但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他们已经被打上“汉奸”的耻辱印记。

之后,原华勇营的大部分士兵被英国人招聘赴南非参战及充当金矿警察。他们之所以愿意背井离乡,大概是和他们的经历与心境有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终客死异乡,这段历史也就像迷雾一般湮没无闻了。

相关参考

清朝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

  1900年,由英、法、美、德、日、意、俄、奥等国军队组成的八国联军约两万余人,进攻大清王朝首都北京。而在北京地区一带迎战八国联军的大清王朝军队,总兵力达11.3万人,双方的火力、兵器等装备竟也相差

中国历史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在进军北京的日期和统帅人选问题上经一番争吵后,联军决定8月4日为进攻北京的日期,由各国司令官每晚例会来决定军事行动。8月4日,日军8000名、俄

慈禧逃跑竟将其演变成“微服私访” 八国联军入侵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北京城,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当时清朝的老大就是我们熟悉的慈禧,当听说八国联军来犯时,慈禧便慌乱不已,在慌乱之中,慈禧觉得自己对不住大清国,甚至有了自杀

溥仪笔下的慈禧逃亡与珍妃之死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兵力,总共才有几万人,可是为什么战争开始仅仅才一个月的时间,清朝统治者便失去了大沽,丢了天津,一直让敌人长驱直入迫近到北京城下呢?就在八国联军即将攻入北京之时,大喊大叫的西

清朝 穆荫生平简介?穆荫历史评价?

穆荫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翌年(1861)8月病死,遗诏载垣、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穆荫也是这顾命八大臣之一,但因“辛酉政变”而被革职流放。一穆荫,字清轩,托和

人多势众的清军为何打不过八国联军?

1900年,由英、法、美、德、日、意、俄、奥等国军队组成的八国联军约两万余人,进攻大清王朝首都北京。而在北京地区一带迎战八国联军的大清王朝军队,总兵力达11.3万人,双方的火力、兵器等装备竟也相差无几

清朝灭亡因太放水

在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北京城被攻下后,八国联军直接打进紫禁城中,还在皇帝的龙椅上拍照,无意间他们发现了清朝武器库,但这里面的武器,却一下子让八国联军当场愣住了。当初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并未不可战胜,因为清朝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

与全世界为敌,慈禧的勇气源于人民的麻木庚子年出了件大事,慈禧老佛爷突然对世界列强宣战——世界首例,鼓掌!!!然后……然后八国联军把清帝国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了三个月,直到北京陷落。小时候看历史,还记得老师

清朝 奕䜣生平简介?奕䜣历史评价?

奕䜣爱新觉罗奕䜣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奕詝异母弟。奕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因主持与英法联军议和,开始崛起。咸丰十一年(1861)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任为议政王。此后倡导并主

八国联军进北京,八个国家人人皆知,但当时八国地位排名如何

在清朝历史上,发生于1900年的「”八国侵华战争”一直都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耻辱记忆,对于很多人来说,当时的八个侵华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与奥匈帝国早已被人「”耳熟能详”,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