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清朝皇帝太多情
Posted 皇后
篇首语:认识到自己无知是知识进步的重要阶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清朝皇帝太多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清朝皇帝太多情
封建皇帝,大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很少谈得上爱情的。但研究清史,会发现从太祖到溥仪,十二个皇帝几乎每一位都有热烈的爱情故事。清朝是个多情的王朝,或许这也是纳兰词与《红楼梦》产生的背景。请看——
努尔哈赤最爱阿巴亥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
皇太极最爱海兰珠。
海兰珠(1609年11月11日-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宫。而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无考。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取之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篇》,诗序注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诗中以水鸟和鸣比喻配偶,表现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和其他四宫的宫名相比,关雎宫这个名字含义更深。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赞颂。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他们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但此子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1638年3月13日)逝世,不满周岁。崇德六年,宸妃逝世,年三十三。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顺治最爱董鄂氏。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世称董鄂妃,真实名不详。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费扬古大将军之姊,顺治帝贞妃族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中国历史少见。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董鄂氏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死后追封为皇后,合葬清孝陵。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康熙最爱赫舍里氏
孝诚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待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侄女,妹平妃。入宫后贤良淑德,统领六宫,辅助康熙皇帝治内,受孝庄太皇太后喜爱。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i时因难产崩逝,得年仅有二十一岁。由于她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i为皇太子(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康熙在她去世后赐谥号仁孝皇后。后因原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雍正最爱年氏
年贵妃,即敦肃皇贵妃(1690年-1725年)年氏,雍正帝妃,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妃长兄: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妃次兄: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侍世宗藩邸为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贵妃。雍正三年十一月,年氏病重,晋封为皇贵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乾隆最爱富察氏
孝贤皇后富察氏(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第一任皇后,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郡王傅恒姊。
史载:皇后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行舟于德州崩,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嘉庆最爱喜塔拉氏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0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嘉庆帝的第一任皇后。乾隆三十九年,赐册为皇子永琰嫡福晋,年十五岁。乾隆四十五年,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永琰第二子绵宁(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永琰第四女(即庄静固伦公主)。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永琰。永琰改名J琰,是为嘉庆帝。嘉庆元年正月,册立喜塔腊氏为皇后。二月甲辰,其父和尔经额追封三等承恩公。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得年三十六岁。嘉庆二年五月,谥孝淑皇后。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清西陵之昌陵地宫。道光、咸丰累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道光最爱钮祜禄氏
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名不详,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祖父为穆克登布,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满洲镶黄旗人。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F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丰帝的生母。
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贵人开始(实际册封时未册为全贵人而直接进位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她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当皇后后铁腕治后宫也说明了道光帝对其非比寻常的爱重支持,她死后其子奕(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也因为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咸丰最爱慈禧。
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杏贞,清朝皇太后,咸丰帝妃嫔,同治帝生母。她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中国帝制时期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
相关参考
...祖到溥仪,十二个皇帝几乎每一位都有热烈的爱情故事。清朝是个多情的王朝,或许这也是纳兰词与《红楼梦》产生的背景。请看——努尔哈赤最爱阿巴亥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乌拉部满泰贝勒女...
对于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太多人因其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及出家之谜,而对其多情的印象十分深刻,正因为如此而忽略了这位少年天子的历史成绩。顺治皇帝,在大清一代十二帝中,创下了不少「”第一”,算得上是一位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皇帝,他不仅文武全才,而且喜欢游历山川美色,据说曾多次下江南。民间认为乾隆帝到江南体察民情是假,基本上是为了寻求漂亮的美眉。有人说乾隆皇帝年少时就是一个多情的王爷,曾经和
乾隆皇帝晚年发生的一件中外外交事件是他内心既气愤又不解,堂堂的大清帝国,一直给周边国家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可是,1793年,英国特使来到中国觐见皇帝拒不磕头,让他大感到失了颜面,因而使得83岁的老皇帝
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提出御门听政,每天临朝上岗,太敬业啦
御门听政原来是他提出来的,怪不得康乾盛世离不开他的付出皇帝通过上朝与大臣们商议政事,这个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可是对于朝政制度的具体规定,历朝历代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每个皇帝根据自己的心意来安排上朝的形式
在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北京城被攻下后,八国联军直接打进紫禁城中,还在皇帝的龙椅上拍照,无意间他们发现了清朝武器库,但这里面的武器,却一下子让八国联军当场愣住了。当初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
道光年间,一天,大格格荣安固伦(清朝皇帝的女儿一般不叫公主,而称格格。)进宫拜见皇阿玛道光皇帝,一见到道光,荣安固伦就泪流不止,尔后又扑通一声跪在道光面前询问道:“父皇,究竟是将臣女嫁给哪个人了?”道
道光年间,一天,大格格荣安固伦(清朝皇帝的女儿一般不叫公主,而称格格。)进宫拜见皇阿玛道光皇帝,一见到道光,荣安固伦就泪流不止,尔后又扑通一声跪在道光面前询问道:“父皇,究竟是将臣女嫁给哪个人了?”道光...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尽管有不少的非议,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清朝大多数皇帝还是挺勤奋的,如顺治、康熙及雍正等人。通常来说,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在财富和时间也是绝对的自由,几乎可以为所欲为,活得不要太
乾隆在历史上,是一个充满算计、心思缜密的皇帝,手段到底有多狠毒,从《如懿传》电视剧中阿箬为什么得宠,令观众们都很好奇,阿箬从出场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其令人讨厌的一面,因为话多,性格刁钻,心肠歹毒,所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