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

2、诸葛亮未能挽救蜀国灭亡的原因竟是过于谨慎?

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有谋略的一位智者。他能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在刘备身边策划不少经典事件。可谓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但是以他的智慧和能力应该能统一天下。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他无法统一天下?下面本站网小编将为大家揭晓这个答案。

一、国家整体军事进取的态势不够坚决和明朗

1、应制定隆中对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战略主攻方向和配合方向的战术目标

荆州失误,说明诸葛亮的隆中对只有战略规划而没有实施方案,刘备和诸葛没有在众将中明确隆中对的具体实施方案,起码是没有明确哪个方向是主攻方向,哪个方向是配合方向,从汉中方向主攻是没有侧翼危险的,一方面羌军是一直积极响应骚扰中原的,另一方面就是有马超的影响力。荆州的治所江陵两面对外,守则无虞,攻则勉强,作为佯攻方向,可以起到很好的牵制作用。

而统领荆州的关羽是不二人选,在当时的条件下,魏延没有资历,赵云缺乏大帅风范,张飞有因酒失徐州的前车之鉴。关羽的威名实在是没得说,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颜良的首级,堪称三国名将之首,且作为北方人的关羽对水军作战熟悉之快是别的刘备军将领所缺乏的。不夸张的说,就关羽镇守荆州,如果不主动出击的话,曹魏和东吴都不敢觊觎江陵。留下关羽镇守荆州本身就是隆中对战略的人员部署方案。

从荆州之失,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完全没有向关羽明确:荆州军和汉中军的主次之分,至于荆州军何时出击,出击到什么程度,和汉中军在时间上怎么配合,荆州军出击时,要不要东吴军联动,联动到什么程度就更没有具体的规划了,那么关羽的失误也就无法避免。实际军事进程是,公元218年刘备攻汉中,219年正月黄忠斩杀夏侯渊,曹操三月进临汉中,刘备五月攻取汉中,声势大振,曹操五月退回长安,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还师成都,封关羽前将军,关羽七月出兵,这时孙权在合肥进攻张辽,八月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在刘备退军,没有进攻长安的情况下,关羽助攻的目的就已经超额完成了,这时撤军,不但让东吴的吕蒙不敢轻举妄动,也会牵制曹魏很大的军事力量,为刘备从汉中再度出兵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就因为没有明确主攻方向,导致关羽好大喜功,不能把握进军的节奏和时机,从而致使蜀汉丧失大好局面。

那么正确的战略必然是要等刘备兵出汉中,攻打长安,荆州这边再出兵,而且是以东吴江夏方向的吕蒙也出兵,并为主力,关羽为辅助,合肥方向孙权同时进逼。可见战争规划是多么的重要。

诸葛亮未能挽救蜀国灭亡的原因竟是过于谨慎?

为后人所熟知的诸葛亮是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里那个能呼风唤雨接近神灵的诸葛亮。

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代表。他的政治家,军事家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虽然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如此之神,但能力确实很强,而且可能比刘备还要强。

但是为什么刘备死后,蜀国也日渐衰落?

因为诸葛亮虽然有才能,但是他在用人方面还是不及刘备。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打二十军棍以上的惩罚措施都要亲自盯着,有时候他甚至自己亲自上去打。如此亲力亲为管理一个国家,毋庸置疑到最后肯定要累死。

诸葛亮解释他这种行为时说,我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是因为先帝对我太好了,我接受了先帝托孤的重任,就不容许自己出差错。

其实正是因为诸葛亮太小心谨慎了,所以,他不能放手让他人去做事,因为他唯恐别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别人,不能放手让别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锻炼和施展,自然很难出人才。因为就算有人才,你不给他机会,他也被埋没了。所以刘备在的时候,蜀国有五虎上将。刘备死后,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得让原来在关公帐下做书记的廖化(做过山贼,归顺关羽)做先锋。这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典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去培养年轻人。

相关参考

一代枭雄曹操曹孟德为何未能统一天下

曹操为何未能一统天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操20岁时,以廉孝闻名。历任洛阳北部尉,镇压过黄巾起义,参加过讨董卓联军。公元192年,收降青州黄巾军百余万人,选拔精

曹操未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是因为自负还是好色

人们总说十个男人九个好色,可是好色并不可耻,也不是什么大错,毕竟就连孔老夫子都说:食色性也。但是因好色而失了天下那就有点因小而失大了,说来也不会有人信,毕竟没有人没拒绝的了问鼎天下的机会,可是越是不可

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都有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最强大、最有条件一统中原的楚国,为什么未能抓住机遇反而遭到灭国之灾?楚国雄踞长江、汉水流域,拥有发展农业的最好条件,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不仅可证楚国音乐不凡,

不是败于诸葛亮妙计?曹操赤壁惨败的真正原因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1万人迎战10万人,以少胜多,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集团,占据了北方大片土地。过了八年,北方

诸葛亮选择刘备真正原因为了这

诸葛亮,这位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化身,虽历经了从三国时期至今的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但仍为世人所称颂。那么,就是这位英雄,为什

从诸葛孔明角度看关羽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的思路,可能会产生千万种认为的理由。演义把魏晋一统天下、乃至蜀汉的任何一场大败都说成是“天不乍汉”把失败归结与天,那是为了尊刘,所以拿出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战争胜败与否,的确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但主要...

解读奸雄曹操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中国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战场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

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中国

导读: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

纵横马上近四十年的曹操 为何会无心也无力统一三国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  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

李渊奉突厥为君父以谋天下,真正目的是为了那支争霸天下的骑兵

骑兵一直被称为冷兵器之王,其强大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被视为古代战场上无可争议的统治者。换句话说,谁掌握有强大的骑兵,谁就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中国往往是由北向南进行统一的原因,例如元朝、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