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德军入藏后为何神秘消失不见? 二战秘闻
Posted
篇首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5万德军入藏后为何神秘消失不见? 二战秘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5万德军入藏后为何神秘消失不见? 二战秘闻
在德国纳粹如日中天时,希姆莱便组织了一支部队去寻找地球轴心,据说那地球轴心有无穷的力量,能颠倒生死,希姆莱希望这支不队变成“不死军团”。但是这支25万人的德国精英却神奇消失了,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最后的纳粹,他们到底去哪了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的西藏远离战区,躲过了战火与硝烟,但并没有躲过纳粹德国的视线。1938年和1943年,经希特勒批准,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能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
希特勒“优秀”人种进化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前身)军官在德国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名被枪杀的西藏喇嘛。这一切都使纳粹在西藏的秘密行动成为二战中一个难解的谜团。
目前,按照德国官方的说法,纳粹第一次进入西藏所拍的纪录片在1945年秋天的科隆大火中被烧毁。哈勒1951年从拉萨回到奥地利时随身携带的大量档案被英国人没收,哈勒本人也已死去。纳粹进入西藏的档案保密级别较高,按德国、英国和美国的规定,有可能在2044年后解密,也有可能永远尘封在历史中。
在盟军攻克柏林之前,一支25万人的德国部队神奇消失,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最后的纳粹,他们坐着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很先进的武器:像激光枪,飞碟等。他们随时准备东山再起。
当时除了认为他们去了西藏的叫沙姆巴拉的地球轴心的洞穴之外,还盛传希特勒的德国精英部队去了南极,并在南极建立了一个地下城市。此事听着好像很离谱,但是是有很多证据支持的。
南极洲被称作叫“第七大陆”,它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同时还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藏着太多太多不可告人的真相!
提到僵尸,就不得不提到德国希特勒的神棍部队。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文成公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起文成公主进藏,很多人都会想起历史课本里那位落落大方的公主,为了大唐和吐蕃的未来,毅然决然离开家乡前往吐蕃和亲的公主,在吐蕃,她得到了当地民众的
在我国最早期的神话历史记载中,《山海经》算是时间较早的一部,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中除了记载了人文地理风貌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传说。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传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的四位奇才,最后神秘消失,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排不上号
中国历史上出过的能人异士可谓数不胜数,他们的传奇故事活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人最终结局没有被史书记载,他们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今天与大家分享中
历史秘闻 二战中,德军在莫斯科冻死无数,为何不抢苏联人的衣服穿
文|观景说史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二战中的苏德疆场正式打响。德国人分三路大军以霹雳战的体式快速向苏联要地挺进,面临纳粹德国来势汹汹的三路大军,苏联赤军的防地很快就溃逃了,并且还让苏军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孔武强悍的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
历史秘闻 四万多中国人移民日本,却神秘消失,五十年后才知道这段历史
从1940年起,日本经历了长达几年的动乱,他们的“三个月内使中华灭亡”言论彻底失败,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团结,已经足以抵挡日军的攻击,而狂妄的日本人仍然想着要打败我们,最终的结果就是上百万兵力被我军困在
如果回顾一下二战历史的话,大家会发现,在二战期间,苏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力动员,最终动员了超过2700万人次的士兵进入了部队,到1945年5月时,苏军总兵力达到1100万的水平,全球也只有美军超过这一水
公元900年,玛雅文明与唐朝盛世同时衰落,然后,唐朝末年战乱,之后宋朝接手掌管灿烂的华夏文明。与此同时,玛雅文明却神秘消失了,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不见了!怎么回事?玛雅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主
在历史的长河里,珍贵的文物见证的从古至今的历史长河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的结晶。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下历史性中国最珍贵的文物吧!1、文物的历史从中国而言,从古至今中国历史文物可谓是多种多样,繁花锦
甘罗12岁成宰相为何后来却消失不见了?甘罗去哪里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