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历史 悲情帝王差三年一统天下

Posted 北齐

篇首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北朝历史 悲情帝王差三年一统天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北朝历史 悲情帝王差三年一统天下

中国历史中上有一些 “悲催”的人物,他们一生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成功在望之际,却倒在了时间的面前。天不假年,他们距离最后的成功只差那么几年,十几年。之前小编曾介绍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皇帝,曾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而他却仅仅在位五年零六个月,降年不永,美志不就!

与五代十国一样,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混乱不堪,南北对峙,征战不休。南北朝自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陈结束,历时169年。众所周知,结束这场自西晋末年分裂局面的人是隋文帝杨坚,其实在他的前面同样有一个“柴荣”式的人物,如果他能多活三年,历史恐怕就不是今天的局面。此人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字祢罗突,543年生于同州。宇文邕是北周的奠基人、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四子,生母为宇文泰的侧室叱奴氏。宇文邕自幼孝敬,聪敏而有器质,深得父亲的喜爱,宇文泰常说,“成吾志者,必此儿也。”宇文邕出生在这样的富贵之家,注定一生与政治结缘。

554年12岁的宇文邕被封为辅城郡公。557年宇文邕的三哥、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建立北周,封任宇文邕为大将军,出镇同州。同年9月宇文邕的堂兄、大冢宰宇文护废黜孝闵帝,立宇文毓(宇文邕的大哥)为帝。12月封任宇文邕为柱国、蒲州刺史。

559年宇文邕入朝担任大司空、治御正等职。明帝对宇文邕这位异母弟十分友爱,朝廷凡有大事,多同他商议。宇文邕虽然只有17岁,但他性格深沉,识见宏远,对朝廷里面的政治斗争十分清楚,如果明帝不是一再询问,他始终不轻易发表意见。明帝时常称赞这位兄弟,说他:“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60年4月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并按长幼顺序,拥立宇文邕为帝。有自己两个哥哥的前车之鉴,宇文邕的皇帝做的可谓如履薄冰。但他生性沉稳,终日里韬光养晦,对宇文护极为尊崇,不干预一切政事。不得不承认宇文邕的耐性真好,这样的生活他一直过了12年。

经过12年的漫长时光,宇文邕决定出手了。572年3月18日宇文护子同州回到长安。宇文邕在文安殿见过宇文护后,领他进入含仁殿拜见皇太后。君臣俩走到宫门口的时候,宇文邕求宇文护帮个忙,说太后年纪大了,但还喜欢喝酒,希望大哥用这封《酒诰》帮着劝劝。宇文护欣然领命。

入宫后,宇文护读起了《酒诰》,还没读完,宇文邕亲手用玉从后面对他奋起一击,宇文护当场扑倒在地。宇文邕命宦官何泉拿御刀砍杀宇文护。何泉惊慌失措,砍下去后没伤着宇文护。此时预先藏在室内的卫王宇文直(宇文泰第六子,宇文邕同母弟)冲了出来,将宇文护杀死。随后宇文邕下令将其党羽抓捕,全部处死。纵横五千年的小编甜心即可认为宇文邕以极大的胆略智慧,亲手除掉奸臣,其惊险程度远胜于康熙除鳌拜。

宇文邕亲政后,励精图治,“克己励精,听览不怠”。宇文邕是个有追求的人,各方面都想超越古人。他生活简朴,“身衣布袍,寝布被,无金宝之饰,诸宫殿华绮者,皆撤毁之”,“后宫嫔御,不过十余人”。他一心向一统天下,亲自“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

政治上,他积极整顿内政,消除鲜卑旧俗。同时为扩充兵源,增强国家财力,574年宇文邕断然下诏“灭佛”,毁寺4万所,强迫300万僧尼还俗,此举使得北周“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国力大大增强,为北周灭齐乃至北周统一北方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周国力日盛,宇文邕决定兴兵讨伐北齐。575年周武帝亲派18万大军讨伐北齐,北周军军纪严明,秋毫不犯,连战皆捷,攻克了北齐30座城池。但因宇文邕患病,不得不放弃班师回朝。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亲率8万人与北齐皇帝高纬对垒。宇文邕亲率几个随从视察诸军阵地,“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最终此战大破北齐军队。

此后北齐兵败如山倒,北周以摧枯拉朽之势,灭北齐,统一北方。平齐之战期间,宇文邕见到“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脱靴以赐之”。每当宴会将士,他一定会亲自执杯劝酒,或亲自以手赏赐财物,毫无君王的架子,因此深得士卒爱戴。

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早年间为了对付北齐,宇文邕曾被迫娶突厥公主为皇后。此时北齐已经灭亡,宇文邕决定趁此时,一举解决北方的突厥的威胁,然后挥师南下,灭掉僻居江南一隅的陈国。(本文由纵横五千年的小编甜心即可撰写)5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亲自率军,兵分五路,北伐突厥。大军出发四天后,宇文邕在云阳宫突患疾病,下诏各路停止进军。

6月初宇文邕病情加重,决定返回都城。当天夜里,车驾返京时,北周武帝宇文邕病死,时年36岁。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即位,但他荒淫无道,不思进取,即位两年便病死。581年北周武帝的亲家、同学、臣子杨坚夺取皇位,建立大隋。杨坚在巩固政权,解决突厥问题后,于589年灭陈,完成一统。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临终前留下遗诏,其中写到:“将欲包举六合,混同文轨。今遘疾大渐,气力稍微,有志不申,以此叹息”,后代史家也曾感叹:“破齐之后,遂欲穷兵极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此其志也!”其实杨坚比宇文邕还大两岁,但命运就是这样的捉弄人,天不假年,宇文邕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愿望,也没能保住他的家族。

题外话:当杨坚夺取皇位后,皇室宇文家族的男性几乎全部被杀光,对此一个小女孩愤愤的说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此人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窦氏。618年李渊称帝建唐,他追封已经去世多年的窦氏为皇后;626年窦氏的次子李世民登上皇位,是为唐太宗。

相关参考

南北朝历史 只差三年就能一统天下

中国历史中上有一些“悲催”的人物,他们一生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成功在望之际,却倒在了时间的面前。天不假年,他们距离最后的成功只差那么几年,十几年。之前小编曾介绍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誉为“

皇帝淫乱失天下

  虽然萧昭业和何婧英的故事是中国大混乱时期的一段插曲而已,不过这段插曲十分精彩,几乎可以被视为乱世的某个缩影。南北朝时代,有太多或是无奈、或是荒唐、或是悲情的皇帝,也有太多或是贤能、或是淫乱的皇后。

为何说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上,不停地奔走努力着,并且将秦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终于在

北魏魏孝文帝拓跋弘为何被称为悲情皇帝

悲情皇帝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文成帝拓跋F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F长子,母李贵人(后追封为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文成帝出巡阴山。七月初五日

北魏魏孝文帝拓跋弘为何被称为悲情皇帝

悲情皇帝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文成帝拓跋F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F长子,母李贵人(后追封为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文成帝出巡阴山。七月初五日

历史百科 南北一统

隋王朝建立以后,开国皇帝杨坚并不满足于当时南北对峙的现状,他要做南北一统的帝王。公元582年,隋文帝为儿子杨广聘娶后梁明帝萧岿的女儿为妻。公元586年,后梁萧琮继帝位。次年,隋文帝命萧琮入朝,萧琮即率

为何喜欢项羽的人多过喜欢刘邦的?因为很悲情

楚汉之争成为千年热议的话题,在这争霸中,两位英雄斗智斗勇,最终刘邦一统天下!而西楚霸王则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网络配图而自古以来,人们对失败者项羽没有鄙视和讨厌,反而更加推崇有加,李清照有这样一首诗:

最悲情的皇帝拓跋弘生平简介 拓跋弘离奇驾崩

  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

历史人物 三国最悲情的谋士是谁

从朝代更迭看,从汉末到晋朝,曹操看得非常清楚,他直接告诉天下人:要是没有我曹操,真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言下之意是:我曹操是汉室的大功臣,所以凌驾于汉室之上,有什么错?这其实也是曹丕篡汉的底气所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可怜的悲情皇帝

  可怜的:历史上的,一统江山,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结束了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像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