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许崇智生平故事简介,许崇智历史评价,许崇智怎么死的?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许崇智生平故事简介,许崇智历史评价,许崇智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许崇智生平故事简介,许崇智历史评价,许崇智怎么死的?

许崇智,字汝为,广东番禺人,1887年10月26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十)生。祖父许应鲲、父许炳衡均署朝议大夫,福建补用通判。许崇智三岁丧母,八岁丧父,靠叔伯婶母抚养成长。1899年,许崇智得到任闽浙总督的本族祖父许应骙的照拂,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就读。一年后,又在许应骙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先在成城学校陆军科学习,1902年升入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归国后,任福建武备学堂教习,不久升任福建讲武堂教习。许“于教授学术之余,灌输各学生以革命思想及理论”[1]。其后,许调任第十镇第四十标统带,继又擢升为该镇第二十协统领。许崇智少年得志,骄矜阔绰,时人称他为“贵公子”。

1911年,福建同盟会支部为发展革命力量,派彭寿松等人组织“军警特别同盟会”,广泛吸收新军第十镇官兵入会,许崇智也在这时加入[2]。10月,武昌起义声震全国,彭寿松等酝酿在福州起义,于11月8日集合新军宣布起义。许崇智于当日被推举为起义军前敌总指挥。9日拂晓,许指挥起义军对“旗界”发起攻击,炮兵轰击将军署及旗兵营,10日福州光复。许在此役中显露了军事指挥才能。

福建军政府于11月11日正式成立,孙道仁为都督,许崇智初被举为福建海陆军总司令,后为福建第一师师长。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福建第一师统一编为民国陆军第十四师,许仍任师长。接着,许以福建北伐军总司令名义率部北上,冒雨雪载道之苦,经上海至烟台;因南北和议告成,遂班师回闽。袁世凯继孙中山任大总统后岑春煊举兵入闽,同时电召许崇智入京,欲予收买。许崇智离京后,经日本到上海谒见孙中山,对袁世凯杀害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等行径表示愤慨,得孙面授机宜,于1913年4月回到福州筹谋反袁。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于7月爆发,江西、江苏、安徽、广东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派人到闽,拉许崇智举兵从福建进袭江西和南京。许拒之。他响应“二次革命”,和刘通等老同盟会员迫使孙道仁于7月19日通电宣布福建独立,自任福建讨袁军总司令;但是孙道仁不肯得罪袁世凯,多方阻挠讨袁军出师援赣。许发讨袁通电,并吁请湖北黎元洪、浙江朱瑞、四川胡景伊共同反袁。7月下旬,江西李烈钧战败,其他几个省的讨袁战事也先后失利。许崇智迫于形势于8月8日出走上海,不久东渡日本。1914年7月,参加孙中山重新组建的中华革命党,被举为军务部长。翌年,奉孙中山之命两次去南洋各地开展党务活动,为反袁斗争筹集军费。12月回国,至山东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辅佐居正举兵讨袁,设总司令部于青岛。1916年2月,许指挥东北军所部沿胶济路西进,未及三月,光复县城十余座。5月,被举为东北军代总司令。6月,袁世凯暴卒,讨袁护国之战结束。许崇智返回上海,继续担任中华革命党总部军务部长职,与副部长邓铿等在军事上辅佐孙中山。其时许与蒋介石结交,曾先后联同张静江、吴忠信两次与蒋结拜为把兄弟。

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东揭橥护法,许崇智追随赴粤。9月,护法军政府成立,孙就任海陆军大元帅,许任大元帅府参军长,不久又兼署陆军总长。12月,孙中山以省防军二十个营为基础成立援闽粤军,以陈炯明为总司令,许崇智任第二支队司令。援闽粤军经过潮梅整训、扩充,于翌年5月在粤、闽边界分三路向北洋军阀控制的福建进军。许崇智率第二支队为左翼,向闽西南上杭、武平进发,复派一部驰援中路攻克永定,乘胜前进,地方军队和民军亦纷纷归附。援闽粤军在战斗中扩大至两万多人,改编为两个军,陈炯明以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辖五个支队驻漳州;许崇智任第二军军长,辖四个支队驻汀州。

1920年8月,孙中山命援闽粤军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军阀。许崇智指挥所部先对驻闽南的浙军陈肇英师及福建地方军队张贞部加以扫荡,以解除回师广东时的后顾之忧。8月16日,粤军分三路回师,许崇智为右翼总指挥,率第二军沿上杭、永定之线前进,连克大埔、蕉岭、梅县、兴宁,直至河源。10月28日,粤军克复广州,驱逐了岑春煊、陆荣廷等桂系势力。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当选非常大总统后,决定出兵广西继续讨伐桂系军阀,许崇智奉命率第二军为右路,沿四会、广宁之线向贺县进发,直取桂林。孙中山于1922年4月改设大本营于韶关,决定取道江西北伐。许崇智率部向江西进发,于6月13日攻克赣州,又进至吉安,直指南昌。

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登永丰舰,许崇智遂率第二军及李福林、朱培德部回师,在韶关至翁源一带与叛军激战。由于梁鸿楷率第一师突然脱离北伐军退往东江河源,陈修爵、谢毅两团又倒戈加入叛军,许崇智及李福林部苦战多日,弹尽援绝,被迫后撤,退入赣南瑞金。9月初,许率领所部联合皖系驻闽之混成旅王永泉部,以突袭方式从建瓯和南平同向福州攻击前进,驱逐李厚基。10月13日,许崇智率部进入福州,占领福建,部队又扩充至两万多人。许被孙中山委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所部分编为三军十二个旅,以黄大伟为第一军军长,许自兼第二军军长,李福林为第三军军长,蒋介石为第二军参谋长。惟许治军不严,对部属将领宽纵过度,自己又沉溺于酒色,嗜吸鸦片,故军纪日渐松弛。1923年春,许崇智奉孙中山命率东路讨贼军回师广东,5月,自潮梅向广州前进时,突遭陈炯明叛军洪兆麟、林虎两部拦腰截击,在揭阳、兴宁一带仓促应战,损失惨重。许崇智只身逃脱,于博罗收集残部,不足万人。8月,陈炯明部攻击博罗,许紧闭城门固守待援,被围十余日;后得李济深第一师相援,始推进至河源,但与陈炯明军相持不下。直至11月,经湘、豫军增援反攻,才把陈军击退,辗转到达广州。

1924年1月,许崇智出席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决议表示拥护,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在一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长。大会后,孙中山着手整顿军队,把广东军队统一改编为建国粤军,辖四个军,许崇智被委为建国粤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蒋介石为参谋长。

为了消灭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叛军,1925年1月,广州大本营决定东征讨伐,许崇智指挥粤军张民达第二师、许济第七独立旅和第十六独立团计七千五百人,以及蒋介石率领的黄埔军校两教导团(约二千五百人)为右路,沿广九路出击,进占平湖、深圳,控制广九路全线。许率主力东进,躬冒矢石,将士奋勇作战,2月14日克淡水,21日占平山,接着攻克三多祝和海丰,在鲤鱼湖附近击溃洪兆麟部李云复师,入普宁城,进占揭阳,控制潮汕地区。3月,在棉湖、河婆与林虎部激战,进占五华后又在兴宁击溃了林虎部的最后抵抗,3月下旬占领梅县,底定粤东。6月初,桂军刘震寰、滇军杨希闵在广州叛变,许崇智率东征军在广九路沿线及广州龙眼洞、石牌郊区作战,得工农民众协助,全歼滇、桂叛军,返回广州。

粤军底定粤东之时,许崇智驻汕头、嗜酒色宴乐,又体弱多病,军中诸事多委诸参谋长蒋介石办理。许崇智对蒋介石十分宠信,4月间曾对诸将领说:“服从许总司令,就要服从蒋参谋长,许总司令就是蒋参谋长,蒋参谋长就是许总司令。以后由许崇智名义签署的命令,下面盖的是许崇智的图章或是蒋介石的印章一样有效。”[3]惟粤军许多将领对许如此宠蒋颇不以为然。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实行合议制的国民政府于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许崇智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军事厅长,声势显赫。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国民党中央指定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授予政治、军事及警察全权,控制局势。9月5日又特授许崇智以监督广东境内中央及地方财政全权。此时蒋介石在汪精卫的支持下,在查处廖案中拘捕了粤军第一军军长梁鸿楷、第一警备司令梁士锋等八人,梁鸿楷、梁士锋等所属部队均被包围缴械。接着,蒋介石向许崇智提出:粤军很多将领牵涉廖案,粤军已不可靠,为安全计,改派黄埔学生军负责许之警卫。9月中旬,许崇智发觉自己实际上已遭蒋介石软禁后,拟调许济、莫雄两支粤军精锐部队到广州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但蒋介石于18日深夜派出黄埔学生军和第一军抢占要地,控制广州。19日,蒋在广州财政会议上又拘捕了许崇智的亲信,并于当夜派黄埔学生军包围许的住处东山公馆。20日凌晨2时,蒋派人送亲笔函致许,历数许之过错后威逼他“毅然独断,保全名节”,“不如暂离粤境,期以三月,师出长江,还归坐镇,恢复令名”[4]。许崇智异常惊讶,电话问汪精卫又得不到支持,于当日深夜11时,在陈铭枢带领的一支队伍“护送”下悄然离穗。国民政府军事部长职由谭延闿署理,粤军总司令部则由蒋介石一手收束,所属部队均被改编,许济、莫雄等部则被包围缴械,许的军权完全落入蒋介石手中。

许崇智到上海后住于英租界,凭着蒋介石许诺他三个月后回粤的那封信,不断向蒋索取款项。他对邹鲁、张继、居正、谢持等人筹划召开西山会议表示支持,只因为一心等待届期回粤,没有公开露面活动。张继等西山会议派于1926年春在上海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许崇智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于南京另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又在武汉反共,与上海的西山会议派形成鼎足之势。8月,许崇智派代表去武汉与汪商谈合作。9月初,许偕张继在上海与汪直接晤谈,提出合宁、汉、沪三个中央党部于一体的主张。许出席9月11日至13日三方中委谈话会,会议决定共推三十二人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许崇智被上海方面举为委员,主持党务工作。但因蒋介石、汪精卫都没有获取到大权而竭力反对,这个特别委员会旋即夭折。许眼看重掌军政大权的幻想已成泡影,对蒋介石满腹怨恨,向人表示要揭蒋介石在粤“逼宫”的阴谋。蒋介石担心许披露自己的亲笔信,几次派张静江来索要,许托言已遗失,实际上摄影复印多份,分地保管,以防不测。后经居正、戴季陶、吴稚晖等人周旋疏通,许崇智出洋“考察欧美日本党务”,蒋介石送给旅费三十万元。许偕邹鲁、程天固等出访,在檀香山、纽约、芝加哥、柏林、巴黎、伦敦等地,以国民党元老的姿态发表演说,多有非议蒋介石之词。从欧美回国后仍住上海,蒋介石给予国民政府委员和监察院副院长的虚职,许干领薪俸,未去南京就任。

在国民党各派力量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争斗中,许崇智常常是被策动、争取的重要对象。1929年冬,唐生智发动反蒋,许崇智于12月6日通电蒋介石,劝其“引咎自劾”,“洁身以安国”[5]。蒋介石十分恼怒,于20日以“阴谋反动,危害党国”的罪名对许加以通缉[6]。1930年7月,汪精卫联合反蒋各派在北平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许被列名为七名常务委员之一。1931年2月,蒋介石将胡汉民软禁于南京汤山,加胡罪以“勾结汝为,运动军队,包庇陈、温反对约法,破坏行政”[7]。反蒋派系及粤、桂军事首领集合广州,于5月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又组织“国民政府”,许崇智被迎去广州。他是“非常会议”当然委员,还被推举为“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常委。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双方被迫统一。许崇智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在以后蒋介石召开的第五、第六次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都列名为中央监察委员。在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后的1931年12月,许崇智又被列名为国民政府委员;1935年12月被重新任命为监察院副院长,但都是徒具虚名,没有实权。他仍然拿着蒋介石的接济,在上海常出入舞厅、妓院、跑狗场、回力球场;兼做投机买卖,出入交易所倒卖棉纱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崇智于1939年夏秋间离沪赴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被日军攻陷,许崇智避居于一私人佛堂,乔装成修行的和尚,后被附敌分子告密而遭日本宪兵拘捕,囚禁于香港大酒店。蒋介石闻讯后,即宣布许“辞免”国民政府委员及监察院副院长之职务。驻港日军少将酒井竭力笼络许崇智,三个月后释放了他。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与许崇智同学的矶谷廉介担任驻港总督后,一再施展诱降伎俩,帮助他开办宏丰公司赚钱,还想要他出任汪伪南京政府要职。但许坚持了民族爱国立场,加以拒绝。1944年,美国空军轰炸香港,矶谷离职,许崇智转移到澳门居住。

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崇智于1945年底从澳门到广州,不久回到上海。1946年5月,他应邀到南京参加“还都大典”,蒋介石并未予以恢复监察院副院长职,更未委以重任,他大失所望,数天后返回上海。他与居正、吴铁城、戴季陶、吴稚晖等人开办成功贸易公司,设总公司于台北,专事台湾与大陆间的商业贸易。是年秋,许迁居香港。1947年4月蒋介石将许列名为国民政府顾问;1948年5月又将许聘为总统府资政。这些虚衔,许皆未予置理。

蒋介石从大陆撤退去台湾后,于1950年复“总统”职,聘许崇智为“总统府资政”,定期拨给许一笔款项。许崇智打算在香港成立一个“第三路线”的组织,曾草拟组织章程,四处活动,希望大家拥戴他做这个组织的首领,但得不到什么人的有力支持,后来也就无声无息了。

1965年1月25日,许崇智因冠心病在香港去世。

注释

[1]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三篇《光复之役》,中华书局1960年版。

[2]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4页。有些撰述称许于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加入,但查阅《同盟会成立初期(乙巳、丙午两年,即1905、1906年)之会员名册》(《革命文献》第二辑,第18—77页)未见其名,亦未发现许在1911年前有从事同盟会活动之史料。

[3]莫雄:《由同盟会到蒋政权四十年政治亲历散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第8辑,1963年。

[4]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第五篇,1936年版,第23—24页。

[5]《国闻周报》第6卷第49期。

[6]《国闻周报》第6卷第49期。

[7]《国闻周报》第8卷第7期;蒋介石:《致胡汉民函》(1931年2月28日),胡汉民:《革命过程中之几件史实》,《三民主义月刊》第2卷第6期,见《近代史资料》第52期(1983年第2期),第50页。“汝为”即许崇智,“陈、温”指陈群、温建刚。

相关参考

1915年蒋介石日记 简短却都是大事

【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30日】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讨袁军

历史人物 白崇禧统一广西时左脚受伤成跛子

白崇禧口述:统一广西时左脚受伤成跛子  民国十年底,孙大元帅于广州成立大本营,委朱培德为滇军总司令,谷正伦为黔军总司令,沈鸿英为桂军总司令,彭程万为赣军总司令,许崇智为粤军第二军军长,李烈钧为参谋长,

历史秘闻 1915年蒋介石日记 简短却都是大事

【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30日】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讨袁军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崇清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许崇清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88逝世日期:1969.3.14职业:广东省副省长别号:志澄许崇清生平别号志澄,祖籍广东澄海岐山沟南。1888年生于广州高第街,8岁丧父,家道中落;190

卫立煌非黄埔出身 为何成蒋介石嫡系“五虎将”之一

核心提示:1925年,许崇智被蒋介石逐出广东省,其部队也被蒋介石收编,成为中央军的二等部队,卫立煌也成为蒋介石的部下。虽然是二等部队,但毕竟也算是中央军,所以卫立煌在军阀混战和“围剿”红军中多次承担作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崇灏简介

近代人物本名:许崇灏字号:字晴江,号公武出生地:广东番禹出生时间:1882去世时间:1959主要成就: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人物年表1910年(宣统二年)任清江南第九镇步兵第36标第三营管带,同年由黄兴、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许崇灏简介

近代人物本名:许崇灏字号:字晴江,号公武出生地:广东番禹出生时间:1882去世时间:1959主要成就: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人物年表1910年(宣统二年)任清江南第九镇步兵第36标第三营管带,同年由黄兴、

知名人物 方崇智人物简介

·方崇智方崇智,自动控制工程学家,我国生产过程控制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系统的科研和教学。创建了我国最早的过程控制专业,建立了过程控制的教学、科研体系,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

国民党史 许崇灏

许崇灏字公武,广东番禺人,1881年生。南京陆师学堂毕业。曾任江苏都督府参谋长与军务部部长,江苏军旅长,南京警备司令,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护国军第一独立混成旅参谋长兼团长,粤桂滇赣联军兵站总监

国民党史 叶公超

叶公超名崇智,字公超,广东省番禺县人,1904年生。1914年赴美国读书,1921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尔宾纳中学毕业,1925年获美国马萨诸塞州阿默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英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