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在故事里,看尽少陵塬的名人轶事
Posted 单于
篇首语:我以为我们之间的故事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在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我遗忘了我们之间的故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在故事里,看尽少陵塬的名人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在故事里,看尽少陵塬的名人轶事
孕育着无数神奇的沃士——少陵塬,早在一千年前的盛唐时期, 就是国际化大都市长安的重要一隅。少陵塬位于西安城南,北接曲江南湖,南望秦岭终南山,塬下是历史上负有盛名的樊川。
这是一处历史悠久之地,早在西周时期,杜伯封疆于此,称杜伯国,春秋战国时秦国在此置县设“杜城”,至今西安还有一个杜城村。到了汉朝时期,汉宣帝刘询看中这一片风水宝地,便将这里选为自己的陵地,称为杜陵。将他的原配妻子,也就是著名的平民皇后——许皇后安葬在这里。这个时候,因为许皇后的陵丘比较小,所以人们习惯称这里为“少陵”,时间久了,这里便逐渐叫了“少陵塬”这个名字。
少陵塬环境优雅,风光秀丽,山环水绕,人杰地灵,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多居于此。少陵显贵,贵在帝陵和地势;少陵静美,美在山水和人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从汉朝起,少陵塬上的名人轶事就开始不断涌现,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塬上那些精彩故事仍被广为流传~
1、杜甫
杜甫,在长安时曾生活在城南少陵塬,自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甫的一生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长安度过的,五分之一的诗歌是在长安期间写成的,他的一生困居寄食、漂泊坎坷都与唐都长安密不可分,更与其长安城南的居住地少陵塬紧密相连。
天宝十一年(752年)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天宝十四年(755年)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矛盾的尖锐,这是他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是大唐盛世最后的总结。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巨大变化,被誉为“诗史”,后人尊成他为“诗圣”。
2、张安世
张安世,杜陵人,为汉宣帝重臣,有扶主之功,其死后,汉宣帝御赐其坟地,让他葬在凤栖原上,陪葬杜陵。凤栖原张安世家族墓地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汉列侯级别的完整的高等家族墓地,这也是目前为止发掘的唯一完整、具有典型意义汉代列侯级墓地。成语“夙夜不怠”就是由张安世而来。
昭帝死后,张安世被拜为车骑将军,后与霍光一道拥立宣帝即位。据《汉书·张安世专》:"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从此,“夙夜不怠”来形容从早到晚从不懈怠,勤劳刻苦的人。
3、苏武
苏武是西汉大臣,杜陵人。公元前100年,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单于派人向苏武软硬皆施,苏武都没有屈服,单于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他,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
十九年后,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
4、朱博
朱博是杜陵人,少时家贫,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后来升至汉朝丞相。为人廉政节俭,不好酒色。
据《汉书.朱博传》记载,朱博在山东就任太守时,下属重要官员都上书称在家里养病。朱博询问原因,原来按照旧例,每当新太守到来时都是这样,只有等太守登门探视慰问,表示恳请,他们才肯起来正式任职。朱博非常生气,于是立即招见曹史书佐和县大吏,挑选其中看起来可以任用的,让他们填补空缺。然后驱逐罢免各个称病的官吏,让他们戴着白布走出府门,这一举措让所有人大为震惊。这就是著名的“朱博惩官”。
5、崔护
樊川是少陵塬的一部分,唐朝时这里有个桃溪堡,是唐代著名诗人崔护与一农家女子邂逅题诗之地。他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桃花运”:
清明节这天,他一个人去城南郊游,因口渴讨水结识了一位农家女子。之后二人并无联系,第二年清明节年,崔护忽然想起了那位农家女子,便前去探望,不想大门紧锁,于是他在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他再过去时,听到门内有哭声,叩门询问,有位老者走出来问“你不是崔护吗?”见崔护承认,老汉大哭:“你杀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原来,崔护结识的女子正是老汉的女儿,自从见了崔护,女子一直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日散心回来见门扇上的字读完之后便病倒,没几天就去世了。崔护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得到应允后,崔护抬起女子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子睁开了眼睛,过了半天,便复活了。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女儿许给了崔护。
《太平广记》中的这段记载基本上是目前崔护“人面桃花”故事最权威的版本。然而,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的“人面桃花”的故事还是不尽相同的。
自己的(148)汉朝(51)长安(19)相关参考
杜甫(712年~770年),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李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
前面我們說了聽著神秘實則是「門房王大爺」的守陵人,在感嘆長安處處有故事的同時,我們也對很多未加系統保護和規劃的歷史遺迹唏噓不已。作為陝西人,很多朋友一邊說著陝西有悠久的歷史,一邊卻對自己身邊的歷史知之
名人故居>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占地面积约2余亩。陈少白(1869-1934年),名白,幼名闻绍,号夔石,江门外海人。清末期间,陈少白追随孙中山先生策动辛亥革命,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
鲁迅,从藤野先生的身影里走来葛胜华在中国,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可能不晓得京都奈良,横滨札幌,但鲜有不知道仙台的。只为上世纪初,那里有一所叫“仙台医专”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叫藤野严九郎,他教
鲁迅,从藤野先生的身影里走来葛胜华在中国,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可能不晓得京都奈良,横滨札幌,但鲜有不知道仙台的。只为上世纪初,那里有一所叫“仙台医专”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叫藤野严九郎,他教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胡广与解缙应该算是名人,尤其是解缙号称“大明奇才”。他们二位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可谓同庚、同乡、同学、同僚、儿女亲家,演绎了许许多多是是非非的故事,至今为故乡人津津乐道。>>明朝洪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
1在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雷锋的故事》.雷锋小时侯是生活在旧社会里的,家里很穷.爸爸,妈妈都给地主干活.家里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破的什么也没有,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而且家里的人死的只剩他一
在「”朕即国家”的古代专制时代,帝王君临一切,为所欲为,可以说享尽人间富贵。权势、金钱、美女,为普通人艳羨不已,却是帝王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到的东西。不过,有一点他与普通人没有差别,这就是他虽然拥有人世
名人故居>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占地面积约2余亩。陈少白(1869-1934年),名白,幼名闻绍,号夔石,江门外海人。清末期间,陈少白追随孙中山先生策动辛亥革命,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