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清朝八旗子弟有多难养
Posted 都统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清朝八旗子弟有多难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清朝八旗子弟有多难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八旗子弟有多难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明万历29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节节胜利,随着人口的增多,努尔哈赤建立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万历43年,又在原有的牛录基础上创立了八旗制度,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立国的基础,每300人设一牛录,牛录额真1人,每5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 1 人,每5甲喇为 1 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 308 个,蒙古牛录 76 个,汉军牛录 16 个,共 400 个。此时所形成的八旗是最早的满洲八旗。
清太宗时,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规格与满洲八旗相同。自明万历43年八旗制度建立到清朝崇德7年,八旗完善,形成了后来的八旗,每旗下辖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八旗为军队性质的队伍,各旗设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常规编制队伍等,同时还有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种部队。
八旗的旗务由固山额真管理,顺治17名改名都统,每旗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雍正元年设八旗都统衙门,由各旗都统和副都统组成。主要负责管理各旗的事物,如守卫、驻防、征兵、选秀、田产租金、房屋买卖、婚丧嫁娶、爵位承袭等,总之,八旗的事无所不管。
八旗职责划分
八旗中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其中上三旗为镶黄、正黄、正白由皇帝亲管,主要负责保卫皇帝,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的也是保卫皇宫的职责,如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等守卫必须是上三旗的旗人。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由王爷、贝勒统领,主要负责守卫京师及各地。
八旗虽有满、汉、蒙之分,但他们并不会因为隶属于不同的旗分,而有尊卑贵贱的差异,大臣之间还可以换旗,即原来是下五旗的功臣可以被抬入上三旗。八旗制度消灭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让他们可以忽略自己本民族,反因身为旗人而自豪。
清朝定都北京后,大部分八旗兵都屯兵在北京附近,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类,驻京八旗主要负责守卫京师,由朗卫和兵卫组成,郎卫是指御前近卫,专门负责皇帝及后妃们的安全,又根据职务不同有侍卫、銮仪卫、善扑营等。另外部分旗兵则派到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重地,称为驻防八旗。
驻防八旗分为畿辅驻防、满洲驻防和各省驻防。
畿辅驻防为守卫京师附近地区,包括保定、张家口、热河、察哈尔及木兰围场等地。各省驻防多为省会或重镇。整个清朝时期各地区驻防人员在不同朝代都有增减,但整体变化并不大,直到清末,全国一共有817个佐领。
八旗在全国各地驻防一般不设都统,在重要地区设将军,如盛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等地,将军下设副都统,将军是这个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但并不管民事。
清朝入关前,八旗在军事上发挥着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精神,为清朝的江山挥发着重要作用,入关后,清廷没有忘记这群当年舍命出力的旗人兄弟,给了旗人丰厚的待遇。
八旗子弟待遇:一切旗民优先
八旗制度是建立在“兵民合一”的基础上,入关前,没有兵饷的规定,天聪四年,皇太极说:“满洲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他们平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披甲上阵,形成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入关后,为了使旗人能够专心军事,不为生计奔波,给八旗兵丁兵发土地30亩,称为“八旗兵丁份地”,而且八旗可以不用报徭役、交税收,只需要服兵役。
入关后不久,清朝又开始修建八旗学校,如宗室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等,各地驻防也设有八旗官学和八旗义学,这些学校专收八旗子弟,只要是旗人都可以入学,平时主要学习弓马骑射、满蒙汉文学。
八旗内还有专为旗人预留的职位,如八旗左右两翼衙门有翼缺、各旗衙门设旗缺、参领、佐领等都设有相应的官缺,而这些职位都是由旗人担任的,在旗人员除了享受旗内的官职编制外,他们还可以享受公共编制。
旗人犯法可轻罚
清朝对八旗成员非常优待且偏袒,甚至犯法了都能够得到特殊照顾,清朝法律规定,满洲、蒙古和汉军旗人犯法,除死刑外,其他都可以减刑,如被判流放的八旗犯人,可以免于发遣,被判坐牢一年的可以只枷号 20 天,以此类推,被判5年的可以减刑到枷号 60 天,重罪的开除旗籍后,才能进行流放等处罚。
八旗的生活福利
八旗祖先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汗马功劳,而清廷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八旗兵每月有2两银子的军饷,在北京的能拿到4两,除此外,每人每月30公斤粮食,即使不打仗时期,也得足额发放。
清廷在爵位世袭制度上吸引了明朝的教训,采取逐代递减的方式,但八旗子弟的待遇却百年不变。旗人家中出生的男孩可以领到24两补贴,结婚时还能领到20两,亡故时还能领导到30两,每家的男丁每月还能领5两生活费。
假如一个男丁平均活50岁,那他一辈子大约可以拿到3100两银子,换成今天的购买力大概为250万。
八旗优待政策使这些子弟发展到后期,已经完全丧失了其本能的作用,反而成了整天游手好闲、逗猫遛狗的纨绔子弟,清朝虽然吸取明了明朝的教训没有让藩王变成“吸血鬼”,却养出了八旗子弟这帮吸血鬼,清朝最巅峰时期,八旗兵丁达21万人之多,还有许多没有入伍的八旗子弟。
算算这一笔账,才知道清政府一年光养这些八旗子弟的开销就是需要千万两之多,1766年乾隆朝廷的财政收入达到4937万两,而一年养八旗子弟就要花费财政收入的20%以上,再加上各种割地赔款、贪污受贿等,清朝怎能有不亡之理。
相关参考
彭玉麟是安徽省安庆府人,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人称雪帅、彭青天,是“湘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封爵一等轻车都尉,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六辞高官
清朝的皇族,两百多年来依靠种种特权,享尽荣华富贵。当时清朝规定,旗人只能从事当官、当兵、当差,不能务农或者经商。于是产生了很多吃老本靠着祖荫的庇护,整天听曲玩鸟的八旗子弟。由于他们饱食终日,对于生计的
尽管以前的科举跟现在的高考绝非同一回事,但许多人还是忍不住要拿科举来比附高考。好吧,既然如此,又到高考时间了,考生已坐进了考室,考室外的我们也来聊聊科举吧。今天不聊别的,只聊科举考试考什么。你会不会以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灭亡的具体原因,就会发现两个王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朝代末期,国家养了一大批没用的皇亲国戚。大家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生怕自己的后代受苦,于是规定凡是皇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直至清朝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400余年,虽然科举考试在现今来看有很多弊端,但是就古代社会而言,科举考试还是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种等级,难度也是依次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直至清朝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400余年,虽然科举考试在现今来看有很多弊端,但是就古代社会而言,科举考试还是非常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种等级,难度也是依次
要评选清朝皇帝中最悲情奖项的获得者,有竞争力的有好几位。比如长期被慈禧太后软禁,最后死于砒霜中毒的光绪帝。或者因"辛亥革命"而被迫退位,最后沦为日本人傀儡的宣统帝。但是,要评选最最最悲情的皇帝,绝对是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清军入关开始,清朝一共出现了十二位皇帝。在清朝的前半期,各个皇帝将清朝发展的都非常不错。可是到了清朝后期,尤其是乾隆帝之后,清朝就走向了灭亡。满清十二帝中,大部分都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清军入关开始,清朝一共出现了十二位皇帝。在清朝的前半期,各个皇帝将清朝发展的都非常不错。可是到了清朝后期,尤其是乾隆帝之后,清朝就走向了灭亡。满清十二帝中,大部分都
清朝汉军八旗有右翼和左翼之分吗清代军事组织名称。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共同构成清代八旗的整体。其建制﹑旗色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见八旗制度)同。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将降服的汉人编成十六个佐领﹐隶满洲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