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徐荣廷生平故事简介,徐荣廷历史评价,徐荣廷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徐荣廷生平故事简介,徐荣廷历史评价,徐荣廷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徐荣廷生平故事简介,徐荣廷历史评价,徐荣廷怎么死的?

徐荣廷,原名笃论。1857年(清咸丰七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南乡一个渔民家庭。幼年家贫,无力延师,与其父打鱼为生。稍长,经同乡介绍,到汉口药材行作学徒,满师后留在店中,经常陪店主到外省采购药材,积累了一定经验,数年后自立门户,经营药材,兼作杂货生意。

1897年,徐荣廷到汉口川帮德厚荣号作跑街。该号经营长江沿线的百货、棉纱、桐油、药材生意,财力雄厚,在湖南长沙、常德等地设有分庄。徐因熟谙业务,不久被派往常德分庄任管事。以同乡关系与暂驻常德的黎元洪相识,结为金兰之交,曾代黎筹垫军饷。两年后,徐荣廷升任汉口总号副管事,回到汉口。

1909年,湖北人民掀起拒款保路运动,迫使清廷邮传部同意鄂省铁路自办。1910年,“商办粤汉、川汉铁路公司”在汉口正式成立,徐荣廷、夏寿康等被推选为查账人[1],广泛动员商界认购股款,思想逐渐倾向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汉口光复,徐荣廷率永济消防会成员张旗提灯整队欢迎革命军。应汉口商务总会要求,负责坐办干粮,供给军需。清军反攻汉口,会员星散,“惟徐荣廷等坚忍支持”[2]。会所及善堂因而被清军故意炸毁。

1912年,徐荣廷当选为武昌总商会会长,参加军政府理财部,募集军饷十万余两,深得黎元洪赞许。不久,被委任为湖北官钱局总办,聘为都督府谘议,有“政治商人”之称。同年,原承租湖北布、纱、丝、麻四局的应昌、大维两公司,均以租期未满,一再向军政府要求继续租办,争执不已。黎元洪断然取消两公司的租约,令商界巨子集议于汉口商务总会,“公议招商承办”[3],徐乃辞去官钱局总办职务,以德厚荣号为基础,要求承办四局,获黎批准。徐荣廷一面与应昌公司订约合作,折价收买其所存花纱机物料,一面邀请德厚荣号大股东刘象羲等,组成楚兴股份有限公司,由刘象羲、刘歆生、毛树棠、蒋沛霖、周星棠、徐荣廷等十三人组成董事会,公推刘象羲为总理,徐荣廷任总经理,总管厂务。徐提名苏汰余管理文犊、财务,张松樵管理纱局,是为裕大华纺织集团三巨头结合之始。

楚兴公司原计划招股一百三十万两,先收六成,实收七十八万两;加上应昌公司以存厂花纱及机物料作价所剩十万两加入股份,实际股金为八十八万两。1913年正式起租,每年租金十一万两,租期定为十年[4]。徐荣廷大力整顿内部管理机构,裁汰老弱,剔除冗员,加强对生产部门的管理,注意改进技术,培训人员,增设检验环节,使棉纱质量有明显提高,生产很快大有起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进口棉纱、棉布几乎绝迹,棉花出口急剧减少,国内市场出现花贱纱贵局面。徐荣廷全力组织生产,采取添招新工,增开夜班,实行职工分红,利用麻局织机改织纱布等措施,加快生产速度。建立楚新煤号,营运煤炭,以保证燃料供应。同时,他借楚兴公司独家经营,产品在省内销售概免税厘,行销省外,仅须在江汉关完纳正税的优越条件,积极开拓川、湘、陕、甘市场,扩大影响,棉纱供不应求,开办不到十年,楚兴公司获利一千一百余万两[5]。徐个人拥有资本已达二百余万两,成为武汉实业界巨子。

楚兴公司连年盈利,引起各方垂涎。十年之中,或要取消承租,或要增加租金,争夺承租权纠纷不断。大维公司总经理刘伯森,为此曾通过农商总长张謇,由总统府下令湖北省督,责令楚兴公司移交。徐荣廷依靠黎元洪支持,并借都督府咨议身份,与后任湖北督军段芝贵、王占元联为至好,始保承租权未动摇。直皖战争之后,湖北退伍军官将军团势力日渐抬头,极力怂恿新任督军萧耀南,下令楚兴公司提前结束租期。萧为回报将军团助其上台所尽之力,发文勒令楚兴结束。徐荣廷在军阀的压力下,在1922年租约满期前三个月,将四局承租权交给将军团组成的楚安公司,价值二十余万元的机上棉纱和各种机物料,也被将军团一并夺去,拒不作价偿还[6]。

徐荣廷深感没有自己的独立企业,很难在实业界立足,从承租四局后期起,他就着手培养纺织人才,为自办纱厂做准备。1918年,徐荣廷创办楚兴纺织学校,聘请湖北实业厅技正、留日学生石凤翔为校长。1919年,徐荣廷与张松樵、苏汰余等抽出历年红利,邀约汉口棉纱行商孙志堂、许勉之等,集资一百五十六万两,创办“裕华纺织有限股份公司”。由徐经手代向湖北官钱局购得武昌上新河地基。因地势过低,填土四万八千立方,又从汉阳铁厂运来铁渣三万余立方填筑厂基,修补沿江驳岸。修建裕华铁桥一座,以利运输。由汉口汉盛协营造厂建造厂房、仓库及宿舍工程。1921年底全部完工,1922年3月,裕华纱厂正式开工,计有纱锭三万枚,布机四百台,以徐荣廷为董事长,张松樵任经理。徐荣廷在兴建裕华纱厂的同时,又从楚兴公司历年积累中抽出二百一十万两,准备在武昌创办大兴纱厂。1921年,徐聘请上海华丰纱厂经理张英甫前往主持。张赴华北等地考察后,认为石家庄地处河北产棉中心,附近手工纺织盛行,京汉、正太两铁路相交于此,交通便利,原煤价廉,提出以在石家庄设厂为宜。徐采纳张的建议,改建新厂于石家庄,定名为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由徐荣廷任总经理,张英甫为经理。1922年2月破土兴建,昼夜施工,当年10月落成,安装纱锭二万枚。

裕华、大兴两厂相继投产,正值欧战结束,日纱倾销中国,纱布销售形势日见严峻。徐荣廷分析市场形势,决定量力而行,稳步扩充生产规模,确定注重产品质量,面向初级市场方针。生产棉纱以十支和十六支纱为主,棉布则以十七磅“万年青”及“赛马”、“山鹿”牌居多。

徐荣廷在裕华、大兴两厂的投资居各股东之首,但在处理企业盈利时,坚持多积少分,以增加自有资本。他力主扩大资本来源,大量吸收内部存款,鼓励公司各级职员将余款存入公司账面。凭借雄厚财力,裕华、大兴两厂大量购储廉价原棉,以保证棉纱质量持续稳定,生产成本降低,使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在外资压迫和军阀混战局面中,克服汇兑艰难、捐税繁重等困难,企业仍然有所发展。投产四年,裕华、大兴各盈利二百余万元,纱锭和布机分别增加了一万六千枚和四百九十六台。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徐荣廷看到劳资纠纷日益增多、裕华纱厂生产每况愈下,便与张松樵联袂赴沪,厂务交由苏汰余代理。1927年冬,徐因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辞去裕华公司总经理,改行董事长负责制,由苏汰余继任。1928年,徐荣廷因患眼疾,双目几乎失明,不再过问具体业务,但有关裕华、大兴两厂经营大计等重要问题,仍秉承他的意见去处理。

1931年冬,为解决厂用燃料货次价高问题,徐荣廷在苏汰余、黄师让陪同下,前往大冶石灰窑利华煤矿勘察,洽谈投资扩建事宜,决定由裕华、大兴两公司主要股东投资一百二十万元,作为扩大生产和更新设备之用。仍沿用利华煤矿公司旧名,设董事会及总公司于汉口,以黄师让为总经理,设办事处于石灰窑。回汉后,徐即调派干员,监督扩建事宜。经改换动力设备,架设空中运输索道,利华公司原煤日产量自一百余吨,猛增至四百余吨。由于成本下降,公司扭亏为盈,先后收买兴华、德和、福东三矿,所出煤炭不仅行销武汉,同时下运九江、芜湖、南京、上海、福州、厦门等地。

1933年,徐荣廷辞去大兴公司总经理职务,公推苏汰余继任。1934年,由于日本棉纱在华北等地大量倾销,夺走市场,华商纱厂经营相继出现危机。大兴厂首当其冲,产品严重滞销,为谋出路,一度准备卖厂。一向销售良好的裕华纱厂,也开始出现滞销,积压棉纱多时达一千余件,资金周转日感困难。徐荣廷曾亲自致函张学良,请其准饬军需部门,购买大兴纱厂所存棉毯[7]。

1936年7月,年近八旬的徐荣廷,邀请裕华、大兴两公司大股东,前来汉口集议,决定各投资一百二十五万元,组成大华纺织公司,在西安大兴二厂基础上,开办大华纱厂。由于独占西北销售市场,原棉价格低廉,取给方便,大华纱厂开工不及半年,已获利二十余万元[8]。

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徐荣廷随裕大华公司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回到武汉。1947年,他筹资六十万元创办私立江汉纺织专科学校于武昌,专事培养纺织工业高级人才,他自任董事长,裕大华公司总经理石凤翔为校长。

作为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的创始人,徐荣廷还参与创办华年进出口公司和永利银行,投资于山东中兴煤矿、川康毛纺织厂、重庆庆华染料厂、上海庆华染料厂、民生公司等工矿运输企业。至1949年,裕大华纺织集团资本总额已达银币五千万元,成为国内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

徐荣廷一贯关心国事,热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历任汉口商务总会第三、五届议董,汉口总商会第七、八、九届特别会董及湖北实业协会会长。当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时,徐荣廷发动武汉商界同仁一致反对。为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他带头清仓烧毁日货,组织商界举行示威游行,年近六旬,鬓发斑白,仍持旗走在队伍最前面。五四运动爆发,徐荣廷发动武昌商界一致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行动,为武汉“六一一”惨案死难学生举行隆重的追悼会。1922年,徐荣廷利用欧战后日元汇价低落的时机,筹措款项,为汉口既济水电公司还清了积欠日商债务,并始终反对日本吞并大冶象鼻山铁矿的阴谋。

1949年1月,徐荣廷因病在汉口去世。

注释

[1]《京津时报》庚戌(1910年)八月十九日。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编:《湖北革命实录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0页。

[3]《湖北纱布丝麻四局之风潮详志》,《时报》1913年2月21日。

[4]《湖北实业月刊》第1卷第7号(1924年5月)。

[5]《黄师让回忆录》(未刊稿)1962年10月。

[6]贺衡夫:《记湖北将军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六),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15页。

[7]《大兴纺织公司档案》,《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编辑组编辑《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8]《大华营业报告书》1936年。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董卓帐下徐荣曾击败曹操孙坚,徐荣后来是怎么死的

董卓帐下徐荣曾击败曹操孙坚,徐荣后来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徐荣是东汉末年将领,任中郎将,曾在汴水之战和梁东之战中分别击败过曹操还有孙坚。虽然当时曹操还不是鼎盛时期,但孙坚却是让人闻风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徐荣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徐荣国籍:东汉出生地:辽东襄平人死日期:公元192年职业:名将,军事家(历史lishixinzhi.com)重要造诣:汴水破曹操,梁东败孙坚阵亡战争:新丰之战徐荣人物徐荣(?-192年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徐荣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徐荣国籍:东汉出生地:辽东襄平人死日期:公元192年职业:名将,军事家(历史lishixinzhi.com)重要造诣:汴水破曹操,梁东败孙坚阵亡战争:新丰之战徐荣人物徐荣(?-192年

历史人物 徐荣的徐荣的死因_徐荣的真实战斗力

  本名:徐荣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  去世时间:公元192年  主要成就:汴水破曹操、鲍信,梁东败孙坚  阵亡战役:新丰之战徐荣的人物介绍  徐荣,

历史人物 旧桂系军阀领袖陆荣廷简介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陆荣廷别名:陆亚宋、陆特宋、陆干卿、陆武鸣、陆宁武国籍:中国民族:壮族出生地:广西武鸣县出生日期:1859年(己未年)逝世日期:1928年(戊辰年)职业:两广巡阅使主要成就:护国战

陆荣廷

陆荣廷  陆荣廷(汉语拼音:LuRongting;1859-08-13~1928-11-06),中华民国时期桂系军阀首领。壮族,字干卿。生于广西武鸣,卒于上海。原为绿林首领,招抚后任管带,继任巡防营统

”另类军阀”陆荣廷在桂平

陆荣廷,清末民初的一个风云人物,虽然,他的名气不如同期其他同级别人物在全国范围内那般响亮,如张作霖,冯国璋等,但,却也是名震一方的一代枭雄!这一方,便是广西!毕竟,他就是广西本土人,原名陆阿宋,他生于

历史人物 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还原一个真实的一代名将徐荣

徐荣的人物介绍>徐荣,东汉末年早期的优秀统帅,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徐荣是辽东襄平人(辽宁辽阳)。虽然在《资治通鉴》中认为他是玄菟郡(今辽宁抚顺)人。但在《三国志·公孙度传》里,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内容,

从土匪到民族英雄,再到乱世军阀,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传奇一生

位于南宁市武鸣区的陆荣廷故居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清末民初的中国,正是这样一个草莽英雄辈出的时代,土匪出生的陆荣廷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各种机遇,从一名土匪变成封疆大吏,成为一时传奇。从乱世孤儿到边境悍匪

徐荣是谁

统帅级别的将才,在三国时期可算是不多,能够真正带兵打好一场战,并且还能够成功守住,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集结才有可能,若是没有一定的军事方面才能,是不可能统帅大军歼灭敌军。而在三国的历史上这五位大将,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