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Posted 官渡之战

篇首语:愿所行皆坦途,愿所求皆如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2、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输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官渡之战统计一览

名 称 官渡之战

地 点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时 间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参战方 袁绍军、曹操军

结 果 曹操获胜

参战方兵力 袁绍军约110000人 曹操军约20000人

伤亡情况 袁军约十万人,曹军约八千

主要指挥官 袁绍、颜良、文丑、刘备、淳于琼;曹操、曹仁、曹洪、于禁、张绣

战争时间 一年

战争影响 曹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影像资料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位于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不到200里,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在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

官渡之战背景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官渡之战过程和结果

官渡之战战况图

汉建安五年,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官渡之战影响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原因分析

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用人不当,手下相互猜忌,导致官渡战败;而曹操广纳贤才,知人善用,最后战胜袁绍。

分析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首先,袁绍不善于用人。

这个尽起冀、青、幽、并四大州兵马,拥有七十万大军的兴兵征讨曹操的袁绍,手下本来有许多有本领、有能耐的勇将,比如张A就是一个武艺精纯、身怀绝技,能独当一面的猛将,但他不用张A来守屯粮的乌巢,却将一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了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怎能不误事。

其次,袁绍不用良才,更不采纳良谋,怎能不失败,怎能不众叛亲离。

田丰、沮授这些有谋略的忠义之士要么被贬,要么获罪;还有张A、高览这些勇将由于不被重用,一个个离他而去投到曹营.实力派谋臣许攸在关键时候(截获曹军情报后)向袁绍献上的妙计不被采纳,反倒遭到袁绍一通大骂,后来许攸投降了曹操,给曹操带去了袁军的一些重要的军事机密情报,促成了曹军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计划,使这场战役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局,使曹操这一弱势军事集团转败为胜.

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

本来有许多好的谋士,大部分都不被任用,只剩下审配和郭图.在官渡之战的开始和相持阶段,审配还出了几个好主意,比如他曾建议堆筑土山、打地道打击敌人,使得曹兵寸步难行、防不胜防,还说得过去.至于这个郭图,我看纯粹是纸上谈兵的主儿,他拘泥不化,生搬硬套什么“围魏救赵”的经典之计,遭到了大败,他看到自己的过失害怕获罪,于是又玩起了阴谋诡计,不仅在袁绍和将领(张A、高览)之间拨弄是非,而且反复无常、阴险狡诈,实为一个卑鄙小人!袁绍用的是这样的小人和庸才,他怎能战胜曹操?!可怜这个满腹经纶的沮授了!战争刚刚开始,他就献了一个良谋,希望搞持久战,以消耗对方的粮草然后取胜!但这不符合急于求胜、气势汹汹的袁绍的心理,袁绍带着那么多的精兵强将就是想一举歼灭曹军、攻克许昌的,因此他认为沮授的良策是“慢我军心”是可想而知的.沮授因这一次献计而获罪,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军中.但这个可怜而忠义的沮授还是能以大局为重,他在被拘禁的牢笼里尚且时时关注两军的战况,当他夜观天象发现“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意即贼兵劫掠之害)”,于是他冒死向已醉卧的愚蠢的袁绍进谏:“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言说乌巢粮草的重要性和保护粮草的重要意义.可惜袁绍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合理化意见,反而将他大骂了一顿,而且还丧心病狂地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斩了监押沮授的兵士.

最后,袁绍不善于用兵,多疑而优柔寡断,不会抓住有利战机,以致白白坐失良机。

当两军在官渡相持了近乎两个月的时间后,谋士许攸忽然截获了曹操军粮告竭的重要军事情报,于是他向袁绍献计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所谓审时度势,机不可失。如果当时袁绍采纳了许攸的这一计策,我看历史将会重写,那时统一北方的将是袁绍而不是曹操了。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输

遥想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曹操和刘备二者根本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可是造化弄人,多年之后曹操反而输在了刘备的手上。赤壁之战是刘备的转折点,因为他不仅战胜了曹操,更是跨越了自己心中的一道鸿沟,曹操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强大了。

作为这场战役的失败者曹操,也许也十分纳闷自己究竟输在哪了。接下来小编带你们回到事发现场,亲自去解剖曹操失败的原因。

在小编看来曹操之所以失败,原因无非有三:轻敌、自傲和急躁。一世英名就毁在这几点上了。

网络配图

  一、轻敌,没将刘备当对手

刘备与曹操最后一次推心置腹大抵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了,在这次谈话间,曹操根本没看出刘备将来有什么大出息。所以赤壁之战到来时,曹操根本就没当回事。也许刘备在曹操心中也有一定分量,但是曹操绝对不相信刘备能打倒自己。所以没有多加留意刘备的举动,这就是失败的前兆。

当然那时候的刘备确实还不成气候,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人怎么能与当时意气风发的曹操相比较。但是刘备就是运气好,加上诸葛亮相助,就是赢得了这场不可能赢得战争。

 二、自傲导致布局疏忽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曹操是抱着暴发户的心态去的。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就可以轻松赢得冠军,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意外的结局出现了。曹操为何这般傲气?主要是这两点使得曹操自信心爆棚。一:前面有荆州之战的胜利,曹操打刘表本就是以石击卵,可以轻松拿下。结果大兵压境之下,刘表病死,荆州内乱,曹操不战而胜。这样的胜利让曹操觉得攻打东吴和荆州一样轻而易举。二:东吴当时的状况是主少国疑,内部不稳。加之东吴的军队也比不上曹操的大军,所以曹操是抱着挟胜威吓,不战而定的侥幸心态,这样就导致他在战略布局上出现了疏忽。

果然是骄傲使人落后,如果曹操能谨慎一些,也许就不会失败了。

三、急功近利导致赤壁之战失败

还记得曹操《龟虽寿》中这样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想要在自己还壮年的时候,一举拿下东吴,实现他统一乱世登顶称帝的宏愿。所以他才要主动功打赤壁。

网络配图

就当时的格局来看,如果曹操能先在荆州稳住根据地,西边是弱小的刘焉刘璋,东边同样是弱小的东吴。大兵压境之下,相信只要一纸诏书就能收复益州。这时再向东吴施加压力,东吴也只剩下投降的份儿。

只不过这些都需要长久的时间,曹操已经没有那个耐心去等待。因为当时的他已经年过六十,跟刘备孙权相比他已经老了。所以这时的曹操是急躁的。

岁月不饶人,曹操虽有着过人的才智,可是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哪怕自己有雄厚的兵力,高超的谋略,也抵不过在岁月侵蚀下变得急功近利的心。也正是这几点原因导致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结局。

相关参考

揭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中刘备会输惨的内幕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

几乎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为何会输掉了这场关键之战

原题:几乎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为什么输掉了“十三翼之战”?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一生打的胜仗不计其数,几乎将冷兵器时代的陆军战法发挥到了极限,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帝国——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简介概述: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

高览简介,袁绍手下大将高览怎么死的

高览,字元伯,一名高奂(《檄吴将校部曲文》)。本为袁绍部将,后在官渡之战因遭郭图谗言,与张A一同投降曹操,官至偏将军、东莱侯。在一些民间艺术中,高览被誉为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A、高览)之一。官渡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呢 只因秦昭襄王在策略上的一大失误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邯郸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战胜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赵国。此后秦昭襄王打算乘胜追击,出兵至邯郸准备攻灭赵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秦国惨败而归,这一战

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

许攸简介 许攸怎么死的?

许攸简介许攸怎么死的?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

官渡之战袁绍逃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官渡之战袁绍逃的故事。  公元200年,曹操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后,主动撤兵,退屯官渡,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等待战机,如此阻扼袁绍十万大军达半年之久。十月,袁绍谋

官渡之战的意义,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

官渡之战的意义公元200年,实力强大的袁绍带十万精兵进攻曹操,曹操迎战,在官渡展开决斗。一开始战局对曹操不利,但由于袁绍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而曹操重用人才,善于听取意见,主动偷袭烧毁了袁绍的粮草,袁绍

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那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