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苻坚、刘裕、拓跋焘为什么都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苻坚、刘裕、拓跋焘为什么都不能完成统一大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苻坚、刘裕、拓跋焘为什么都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东晋南北朝为什么乱了300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近300年的东晋南北朝历史,一直都没有趋于统一的状态。有那么几次差一点就可以完成统一,却因为各种人为原因,最终导致失败。

那么这300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几次可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呢?他们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到底遇到了什么致命的阻挠?

01最不牢靠的南征,前秦苻坚南征东晋王朝。

苻坚是个优秀的领导,在他的努力下,一统整个大北方。眼看着就要饮马长江,夺取东晋的天下了,可是这个时候前秦内部却出现了问题。

其实前秦这个王朝,成立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整个帝国从创立基业到灭亡,只不过才44年。而这44年中,大一统北方的时间就更短了,只有在苻坚登基以后,才实现了一统北方的志愿。

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晋书》

所以说在南征之前的前秦,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政权。苻坚杀了荒淫无道的堂兄苻生以后,自立为大秦天王。

在这之后苻坚开始重用王猛治理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问题,而自己则带领大军开启了一系列灭国之战。公元370年,苻坚灭亡前燕。第二年灭亡仇池氐杨氏。公元373年,苻坚攻下东晋的梁州和益州,实力大增。公元376年,苻坚灭亡前凉张氏,同年灭亡代。公元382年苻坚派人驻守西域。

至此苻坚的大秦帝国达到了巅峰,整个北方统一了不说,连益州也成为了苻坚的地盘,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状态了。当时的东晋只有东南地区这一小块地盘,实在是窝囊。

但是苻坚此刻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军中的统帅,基本都是亡国之君的后人或者下属,自己培养出来的力量并不多。虽然体现了苻坚兼容并包的豪情,却给他的南征之战蒙上了隐患。

王猛是非常反对苻坚南征的,因为他认为苻坚将诸胡迁入关中,使得后方极有可能紊乱,军中将领有皆有叛乱的可能。可是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却积极支持苻坚南征,因为他们想要复国。

最终南征之战失败,东晋谢安调和谢家和桓家的矛盾,矛头统一对外,击败了内部紊乱的苻坚集团。以慕容垂和姚苌为首的各族领袖纷纷自立,这一场战争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02最可惜的北伐之战,刘裕北伐。

刘裕是个传奇人物,刘宋王朝的代言人。当时东晋王朝内乱不断,桓家造反以后,东晋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北府兵领袖的刘裕,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他逐一平定了各地的叛乱以后,将东晋王朝重新收拾了起来。

刘裕遣使求和于秦,且求南乡等诸郡,秦王兴许之。群臣咸以为不可,兴曰:“天下之善一也。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遂割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资治通鉴》

不过他的志向远不只有如此,在这个时候他果断选择北伐。因为当时后秦正好在权力交接的时候,老皇帝刚死,新皇帝上台地位不稳。

这个过程中也是艰险重重,因为北魏并没有打算让刘裕这么容易就灭了后秦。多方夹击之下,刘裕分兵北上,派遣王镇恶攻取洛阳,自己的大军直奔长安而来。攻打长安的过程也比较艰难,刘裕分兵沈田子、王镇恶三路围攻,最终击败后秦最后的一道防线。

这个时候刘裕已经彻底征服了长安,如果再往北打,那一统天下可就指日可待了。其实刘裕这个时候完全有机会一统天下。但是恰好在这个时候,他的诸葛亮刘穆之在后方病死了。

刘穆之作为刘裕的头号助手,不仅帮刘裕稳定东晋后方的政治,还帮刘裕输送粮草兵源,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类似刘备征汉中时期,诸葛亮所担当的职责。

刘穆之的死,使得刘裕彻底放弃了北伐之战,因为他必须要回去稳定局势。否则自己在北伐的时候,南方出现混乱,可就彻底完蛋了。

为此刘裕放弃了北伐,回家以后取代了东晋王朝,开创了刘宋帝国。虽然他做了皇帝,却也错失了一次绝妙的一统天下的机会。

03最无奈的南征,拓跋焘饮马长江。

刘裕放弃了北伐,而打下的长安城也因为将领们的内乱,逐渐脱离了刘宋王朝的控制。所以基本上刘宋王朝传给刘义符的时候,也只有黄河南方大部分地区。

刘义符被废了以后,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登基。这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皇帝,辛弃疾有一句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里的元嘉就是刘义符的年号。

世祖缘栗水西行,过汉将窦宪故垒。六月,车驾次于免园水,去平城三千七百里。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渡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高车诸部杀大檀种类,前后归降三十余万,俘获首虏及戎马百余万匹。---《魏书》

他是参与了父亲北伐战争的,当时留守彭城的就是刘义隆。所以刘义隆心中一直有一个北伐梦想,但是在这之前,他必须要稳定内部的经济和政治。

而趁此机会,北方另外一个帝国北魏帝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一统天下之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个非常聪明的皇帝,他常有一统天下,混一戎华的志向。

光有志向还不够,他的军事能力非常出众,多次亲征,相继灭亡了胡夏、北燕、北凉等诸侯国。将吐谷浑赶出境内,同时将刘宋王朝的河南地区占领。

大一统北方以后,拓跋焘也有南下的打算。可与此同时,刘义隆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北伐战争。为了应付刘义隆的大军,拓跋焘甚至开始打造战船,准备迎敌。

结果拓跋焘亲率大军击败了刘义隆两次。不仅如此,刘义隆大军彻底退回了长江以南地区。而拓跋焘的大军一直打到了长江边上,实现了自己饮马长江的理想。同时整个长江以北的地区,都成了北魏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候拓跋焘的确有南征的打算,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北魏的水师力量远不是刘宋王朝的对手。南方的水师战船,经过三国东吴、东晋王朝等时期的发展,早就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水师。为此拓跋焘只好止步于此。

总结:一统天下之路,万分艰难。

不论是南征,还是北伐。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各路诸侯都想要中原逐鹿,成为一统天下的人。

可是这条路非常艰难,尤其是同时期出现多位有相同志向的诸侯时,更加艰难。三国时期,曹操完全有能力一统天下,可遇到了刘备和孙权这种相同档次的诸侯,他也只能止步。

同样的道理,南北朝时期的诸侯,若不是遇到相对的对手,那就是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苻坚遇到了谢安,刘裕碰到了刘穆之的死,而拓跋焘则因为遇上了刘义隆。

相关参考

纵有功盖诸葛亮的王猛辅佐,若无刘备之能,苻坚也注定难图大业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大秦天王苻坚在完成北方统一后,率兵号称百万,想要渡过长江,灭掉东晋政权。苻坚的宰相王猛,临终前曾力阻攻打偏安南方的东晋,因为东晋仅管兵力单薄,只有八万,但基本上国家

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刘裕北伐为何会失败

东晋100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当属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

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刘裕北伐为何会失败

东晋100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当属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

历史人物 刘裕是个怎么样的人

刘裕是个怎么样的人?刘裕为什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本身是楚元王刘交后代,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刘裕从小家贫,所以立志长大

历史人物 刘裕是个怎么样的人

刘裕是个怎么样的人?刘裕为什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本身是楚元王刘交后代,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刘裕从小家贫,所以立志长大

知识百科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此后,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革。他确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皇帝,国家重大事务和重要官员的任命均由皇帝决定;把全

丰臣秀吉家族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为何二世就亡

​日本的战国时代,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丰臣秀吉家族对日本部分地方完成了统一,一个从乱世中崛起的家族,他能够统一日本,才能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期间和之后都是犯下了一些致命错误的

蒙古传奇王后,丧夫后嫁给十几岁的内侄为妻,助后者完成统一大业

文/格瓦拉同志明成祖在位年间,被明朝驱赶至漠北的北元政权(元朝退往漠北后,史称「”北元”)瓦解,此后蒙古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当中,直到近百年后,才在达延汗的征战下再度走向统一。而帮助达延汗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秦朝完成的统一大业,离不开这三位大将的帮助,他们是谁

成龙所主演的电影神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部电影也让大家都知道了,在秦朝还有一位叫做蒙毅的大将军,在秦朝的历史中,蒙毅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蒙毅的兄长蒙恬才是真正的主角,蒙恬为了秦王朝的建立,立下

被掩盖掉的真实秦国,历经35代帝王620年的奋斗,才完成了统一大业

对我们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提到秦国,人们很自然地想到秦始皇,随之而来的便是暴政、凶残、焚书坑儒,进而激怒天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朝便土崩瓦解。然而,本人始终认为大秦帝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