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杨树庄生平故事简介,杨树庄历史评价,杨树庄怎么死的?
Posted 海军
篇首语: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杨树庄生平故事简介,杨树庄历史评价,杨树庄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杨树庄生平故事简介,杨树庄历史评价,杨树庄怎么死的?
杨树庄,字幼京,福建侯官人。生于1882年5月11日(清光绪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父杨仁铿。叔父杨建洛(仲京)曾任北洋水师济远兵船二副,甲午中日战争中阵亡。杨建洛无后,以杨树庄为嗣。杨树庄为承其志,立别名“幼京”。因嗣父死,家道中落,他乃以父仇、国难为怀,于1898年以遗属身份获荫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八届驾驶班。他在校专心学习,曾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同学,得到师友的赞扬。1911年冬毕业后,奉派上海圻巡洋舰见习。1911年初任湖鹰号鱼雷艇管带。
辛亥革命爆发,清廷震惊,急电海军统制萨镇冰率舰星夜赴援。10月17日,杨树庄接萨镇冰命令,驾湖鹰号星夜赶赴汉口刘家庙江面汇集,并奉命在江面游弋以切断水上交通。10月28日杨树庄督驾湖鹰协同海琛等六舰向青山南岸开炮轰击,11月1日配合清廷陆军夺取汉口。清军占领汉口后,第一军总统冯国璋下令纵火焚城,恣意残杀,市民死伤无数。杨树庄等目睹清军暴行肆虐,激于爱国爱民热忱,暗中心向革命,随后在奉命炮击武昌、汉阳时故意不瞄准目标。11月11日萨镇冰以“年老有病需到上海医治”为由离舰,海筹等三艘巡洋舰下驶九江易帜起义。杨树庄督驾湖鹰号也随之易帜响应,巡弋于江面,使清兵不得渡,为辛亥革命建立了功勋。
1912年4月,北京政府海军部成立,杨树庄入海军部供职,翌年1月补授海军中校衔。1914年5月晋升为海军上校,10月任永翔号舰长。1915年调任楚观号舰长,旋又改任飞鹰号舰长。1916年任肇和号舰长,负责督练海军实习生及海军练勇。1920年12月改任应瑞号舰长,1921年11月晋升为海军少将。由于北洋军阀连年混战,积欠海军粮饷严重,海军多向地方扩张。杨树庄于1922年8月率应瑞号在福建驱逐督军李厚基之役中,缴获大量枪炮等物资,为海军向福建地方扩张奠定了基础。1923年5月,杨树庄署海军练习舰队司令之职后,积极在闽扩张势力,先将长乐、连江、平潭等县列为海军“势力范围”,并在海军总司令杜锡珪的授意下,于6月率应瑞、海容等舰及海军陆战队马坤贞团向闽南进逼,夺取金门等地。嗣后杨树庄发动厦门各界筹集巨款“恭送”李厚基之余部臧致平部离厦,于1924年4月进占厦门,建立以福州、厦门两要塞为中心,包括金门、东山、平潭、长乐、福清、福州、连江、霞浦、宁德、罗源等县市的闽厦海军警备司令部。他被北京政府海军部委为兼摄闽厦警备司令。他在厦门增设海军要港司令部,在马尾设立“海军支应局”,在厦门、宁德三都两地设支应分局,并下设禁烟局、契税局、烟酒局、造币厂等征税筹饷。
此后,杨树庄在军阀派系纷争中依附于直系。在1924年9月直、皖军阀间爆发的江、浙“齐卢战争”中,他奉海军总司令杜锡珪之令,亲自督率驻闽厦海军北上,以应瑞号为旗舰,率海容、永健、楚同、江元、普安等舰及海军陆战队一个团入吴淞口。此时,依靠皖系扶植而另树一帜的林建章“上海海军领袖处”麾下的独立舰队(沪队)在炮台应援下列阵以待,杨树庄乃另辟航道直入吴淞口,参加直系齐燮元阵线吴淞浏河战斗,炮轰卢永祥部。经两个月混战,卢永祥部溃败已成定局,杨树庄乃对依附于皖系的林建章独立舰队进行策反,迫使独立舰队司令周兆瑞率舰归附,实现了闽系海军的统一。
在紧接着爆发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杨树庄列名为“讨逆军海军副总司令”,但因闽厦舰队滞留长江而未参战。当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政变,直系惨败后,段祺瑞以临时执政的名义组成北京政府,杨树庄升任海军总司令。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杨树庄纵观时局,感悟到军阀统治必倒无疑,今后海军唯有走孙中山革命之路,归附革命新政权,才有存在的可能。但他对北伐军尚存疑虑,对北伐军派到上海来联络的林知渊说:海军人员既不是国民党,更不是共产党,但将来归附了国民革命军,就必须设置党代表,而选择海军人员来充当党代表,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一切传统、纪律、秩序,都将弄得凌乱不堪,难以维持。为此,他一方面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派人与北伐军联络、谈判。10月,北伐东路军何应钦部直指福建,时不我待,杨树庄与杜锡珪密商决定以“各舰队自行决断”的办法,指使驻闽厦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兼闽厦警备司令陈季良率先在闽发难,统领驻闽厦海军易帜拥护北伐。这时北伐军次第进占湘、鄂、赣,图攻皖、苏、浙。蒋介石为获取海军的支持与配合,先后派林知渊、宋渊源等人加紧对杨树庄的策反工作。杨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决定易帜起义。他派李世甲督驾楚同舰向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汇报驻闽厦海军易帜经过及形势,并令陈绍宽密切注视北军。随后派其表弟海军上校陈可潜为海军全军代表到南昌面见蒋介石,表示海军可以加入北伐军,但要求:一、确定海军全军各舰艇员兵以及陆战队、军械所、医院、学校等附属机关之饷额,每月应支五十万元,按月定期发给,不得缺少或积欠;二、闽人治闽;三、规定造舰建设费。这些要求获得蒋介石认可。此后,杨树庄将海军舰艇陆续调离要冲或限期入厂修整、补充给养,准备配合北伐军夹攻淞沪。次年2月,杨树庄令陈绍宽率第二舰队各舰驶入长江“扼要屯防”,并派舰艇护送由闽入浙江温州之北伐军。杨还亲自率领主力严阵以待,准备进击渡江南下之直鲁联军。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觉察杨有异动,为防杨统率海军倒戈,下令将闽系舰队归直鲁联军第五路指挥兼渤海舰队司令毕庶澄指挥,如不服从则以武力接收,并派渤海舰队南下监视闽系海军。为此,杨树庄一面佯装答应将配合直鲁联军抗击北伐军,一面召集各舰长于海筹舰商定方略。3月11日,杨树庄派杨庆贞、萨夷、李世甲三位舰长督带楚谦、楚有、楚同三舰溯江而上,供蒋介石驱使;同时令陈绍宽率所部留吴淞襄助,并将高昌庙海军总司令公署内的重要文件档案及机关工作人员迁到吴淞口之海筹舰上。杨于12日下午1时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率海军第一、第二舰队及练习航队、海军机关独立,与北京政府脱离关系。同日在吴淞口建立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部,杨任海军总司令。随后,杨率易帜海军投入北伐战争,为北伐军奠定东南效力。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杨树庄奉蒋之命,主持海军“清党”,下令解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海军社”等进步青年组织,但他将查获的“新海军社”社员名单烧毁,保护了一批优秀青年军官。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杨树庄通电表示拥护,并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由于杨树庄率闽系海军易帜,沉重地打击了盘踞在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张乃派遣其嫡系海军——东北海防舰队南下,趁杨部戒备松懈之隙,突入吴淞口,袭击海筹等舰,并在杭州湾劫掠由马尾运物资北上的江利舰,骚扰闽系海军防守阵线。杨树庄调整各舰队防守阵线,令第二舰队楚有、永绩、永健等舰驻防于镇江到通州一带,第一舰队海容、应瑞等舰驻防于通州至吴淞口一带,切断北洋军水上交通线。同时,杨在南京设海军办事处,委派其表弟陈可潜为主任,负责与南京国民政府联络及给养粮饷等事宜。
同年7月,杨树庄被委任为福建省政府主席。当时福建各派系力量明争暗斗,海军各山头也纷纷向福建地方插手,蒋介石又有顾忌,杨树庄主持的省政府实为形形色色的派系力量把持。为避免招惹各方疑忌,他一再表白:“海军不包办福建省政。”但他也不愿当“空头省主席”,主政期间积极扩充海军在闽实力,将海军陆战队一个混成旅加一个步兵独立团扩编为两个混成旅,并另设四个补充团和两个独立团,控制了沿海县市,使海军陆战队在闽地之扩张进入鼎盛时期。
蒋介石于1928年2月30日宣布改组后的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杨树庄被列名为十二名军事委员会委员之一。但在北伐军攻占北京,宣告统一完成后,即于12月宣布对陆海军实施“编遣”,下令裁撤海军总司令部。杨树庄认为蒋介石此举是要控制全国陆海军队,消除异己,对定于12月26日举行全国海遣会议“称病”不到。但翌年1月的全国编遣会议,还是决定将全国海军编为四个舰队,直属军政部统辖,闽系海军仅留第一、第二舰队番号,东北海军编为第三舰队,广东舰队编为第四舰队。杨树庄对此举极为不满,竭力抵制,经与陈季良、陈绍宽等多次商讨后向蒋提出三点建议:全国海军统一;缓裁;人事统一。蒋介石疑忌闽系海军坐大,对杨等的建议置之不理,并以“张学良不愿交出海军”为借口,改取“分而治之”。在一次军事委员会会上讨论成立海军部有关事宜时,蒋介石搪塞支吾,杨树庄、陈季良、陈绍宽等将领怫然退席以示抗议。蒋介石权衡利弊,为继续利用闽系海军为其独裁统治效命,乃在军政部设立“海军署”,以陈绍宽为署长,而以杨树庄专任福建省主席职。
由于蒋介石控制闽系海军之心昭然若揭,陈季良、杜锡珪等积极参与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活动,杨树庄则坚持“海军不干政”,竭力制止海军的反蒋活动,将杜锡珪派赴日本、欧美考察海军及航空事业。杨的言行深得蒋介石赞许。在1929年3月蒋桂战争中,海军供蒋介石驱使,巡航于鄂、湘、粤三省历时两个多月,为战胜反蒋力量立下汗马功劳。蒋介石于4月设立海军部,任杨树庄为部长,同时授予海军上将衔。5月,杨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由于杨忙于福建省政,海军部由政务次长陈绍宽主持。
热衷于福建省政的杨树庄,为控制闽省全局,积极培植嫡系势力,在福州建立教导团,因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怨恨。海军中也因他主张“海军不干政”对他不满,省防司令萨福畴及陆战队旅长林忠等认为杨重用小人,削弱海军在闽实力,是“亲者痛仇者快”,乃勾结第二师师长卢兴邦于1930年1月6日绑架省政府六名委员,图谋推翻杨树庄的省政府。杨树庄仓皇往南京晋见蒋介石寻求支持,然蒋介石此时忙于筹划对抗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无暇顾及,杨树庄无奈,避往浙江普陀山养病,福建省政府由方声涛主持,杨专任海军部长。1931年底蒋介石下野,南京国民政府改组,海军部长职由政务次长陈绍宽继任,杨树庄仅保留福建省政府主席与海军部高等顾问的虚衔。1932年12月十九路军入闽,杨树庄福建省政府主席之职被免去。
1934年1月10日,杨树庄病逝于上海。
参考文献
- 杨之宏:《杨树庄哀启》,董执谊辑《近人荣哀文件汇订》第12本。
- 《海军大事记》,福建省政协未刊本。
- 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
- 杨志本主编:《中华民国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
- 李世甲:《我在旧海军亲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1辑,1962年版。
- 李世甲:《我在旧海军亲历记(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8辑(海军史料专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杨立:《福建军阀内讧与闽系海军派别的暗斗》,福建省福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2年版。
- 刘通:《参加杨树庄省政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2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相关参考
杨树庄字幼京,福建闽侯人。1882年5月11日生。早年入广东黄埔海军学校航海科学习。毕业后在“海圻”舰任见习生。后任舰队各级舰员。1911年任“湖鹰”舰舰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投向革命军。南北议和后,在
·王宗汉王宗汉,杨树专家。对山西杨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收集和保存了大量杨树种质资源,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杨树基因库;通过对杨树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的研究,不断筛选和推广一批杨树优良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
以前杨树飞絮没有现在这么多是因为以前杨树刚种下,树龄尚小,吐絮量不大,现在树龄高了,种子的产量提高,吐絮量就大了。春天是毛白杨蒴果的成熟期,果实开裂后种子借助白絮在空中飘荡,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这是杨
杨树的药用价值1、杨树皮 杨树皮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就有毛白杨树皮煎汤止痢的记载;对治疗慢性气管炎,治愈骨肉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小叶杨树皮的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产品能显著降低试验用高血脂症大
白杨树事件中,全副武装的美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再次砍树。回顾历史,近半个世纪以来,曾经有过三次面临“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危急时刻。酒疯子总统喜怒无常1961年到1979年期间,统治韩国的朴正熙生前一向被
一、杨树杨树是属于杨柳科的一种落叶树木,它的外形看上去十分的高大,树形则让人感受到优雅又美丽,不仅有毛白杨一样又高又粗壮令人心生敬畏的感觉,也有着像枫杨树一样温和而又饱满温润的类型。在平常,我们在公园
·王明庥王明庥,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林木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森林遗传学、林木遗传改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集中对黑杨派树种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在杨树引种理论、遗传改良和无性系测定以及杨树短周期工业用
·韩一凡韩一凡,林木育种学家,杨树育种专家。在国内首先通过杨树杂交育种手段,获得抗天牛的南抗杨系列品种,该品种已在中国江淮天牛泛滥地区大面积推广;在林木利用基因工程防治病虫害的研究与应用上,首次获得欧
·王世绩王世绩,树木生理学家,杨树专家。将树木生理学应用于造林实践,开展杨树丰产栽培生理基础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注重林学学科建设,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的发展和国际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王世绩
·庞金宣庞金宣,林木育种专家。长期从事林业教育及林木育种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刺槐、榆树、杨树等树种的遗传改良上进行了深入研究,选育了10多个优良品种。尤其是通过杂交创造性地选育出了耐盐碱的窄冠型杨树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