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亲自任会长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组织结构

Posted 阎锡山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阎锡山亲自任会长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组织结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阎锡山亲自任会长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组织结构

1936年10月,薄一波同志主持牺盟会工作后,经过改组,从组织领导、人事配备、工作任务到活动范围,都与初期有很大的不同。

薄一波同志主持牺盟会的工作以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又增派了杨献珍、韩钧、董天知、周仲英、王鹤峰、傅雨田、李力果、侯振亚、刘有光、廖鲁言、冯基平、唐方雷、刘亚雄、谷景生等10几位在白区工作有经验的党员骨干。同时为了适应阎锡山在用人问题上的特点,北方局又挑选了一些山西籍的同志回到太原。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原先在北平清华大学学习。曾在清华大学的党支部、西郊区委、北平市委组织部工作过。1936年12月,李雪峰同志(当时他是我的党内直接领导人)对我说,要挑选一些对山西情况熟悉一点的同志回山西工作,而且最好是山西人。因为阎锡山不信任外地人,而薄一波带回去的10多个同志又都不是山西本地人。所以这一次你也要回去。于是,我就和武新宇、梁寒冰等同志一起回到了太原。

我离开北平的时候,是市委书记安子文和我谈的话,由安写的介绍信。我和薄一波接上组织关系后,薄对我说:“你要自己找职业。能到牺盟会工作更好,不到牺盟会去别的单位也可以。然后我再给你安排党的工作。”随即我便找到原来在清华大学的同学牛佩琮同志,由他介绍我到牺盟会。这时,牺盟会的骨干就多起来了。如在山西本地参加牺盟会工作的宋劭文、戎子和、牛佩琮等同志,都是牺盟会的重要领导成员。

领导

会长:阎锡山。常委:薄一波、雷任民、冯基平、牛荫冠、宋劭文、傅雨田、梁化之,共7人。

执行委员:张隽轩、杨贞吉、刘玉衡、刘岱峰、戎子和、郭挺一、梁膺庸、张文昂、董天知、周子贞、顾永田、李力果、杜春沂、张干臣、徐宏文、王永和、智生元、薄右丞、楼化蓬,共19人。

阎锡山指定的牺盟会具体负责人是梁化之和薄一波。当时,牺盟会的负责人称为秘书。但对梁与薄都没有人这样称呼过。

在牺盟会总部下面,设有以下几个组织:组织训练委员会。负责牺盟会的组织工作、干部训练和干部分配,负责人是李力果、雷任民。主要干部:吕调元、楼化蓬。干事:王仲义、亚苏。在组织训练委员会工作的有二 三十人。

宣传训练委员会。负责牺盟会的宣传工作。在委员会工作的大约也有二三十人,负责人是裴丽生。主要干部:张稼夫、侯振亚。

太原市委员会。是在总部直接领导下的工作单位。它主要负责太原市工人、学生和各阶层的组织发动工作。有时也和总部一起做一些上层人员的工作。负责人(秘书)牛荫冠。

市委委员:傅雨田、梁膺庸、冯基平、黎颖。干事:王耿人、王世益、赵辉。

市委会下属5个区。各区负责人:一区张国声。二区顾永田。三区谷景生、高晋才。四区牛荫冠(兼)、王兴让。五 区李涛。

抗敌救亡先锋队(简称“抗先”)。队长:董天知。在总队工作的有:陈平、纪毓秀、凌则之、陈永年、王竟成、陈大东、陈颉学(陈岱)、叶其瑾。

总务负责人:戎子和。

机构组织

1.军政训练班

最初有5个连队,后来扩充为12个连队。其中有几个连队的学员较特殊,如六连和七连,都是红军东征时被俘的红小鬼,还有政治犯和进步青年。十一连学员为女生。训练班指导员的来源分三个阶段:1936年8月至10月主要是由自强救国同志会派遣的阎锡山的政工人员担任;1936年10月至1937年4月,主要是由薄一波派遣的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担任;1937年8月以后,各连队原有的指导员都被调往国民军官教导团工作,就从原来连队的干事中提升继任。曾在各连队担任过指导员的人,大约有:一连杨贞吉,二连童克明,三连崔道修,四连周新民,五连牛佩琮、韩钧,六连周仲英、杨献珍,七连雷任民、戎子和、周仲英,八连张韶芳、张汝俊,九连谷景生,十连王鹤峰、智力展、周仲英,十一连刘亚雄,十二连韩钧、廖鲁言。

2.民训干部团

成立于1936年底,是专门训练民运干部的机构。总负责人是牛佩琮和张隽轩。牛佩琮兼政训主任。

民训团共有7个队:一队指导员张隽轩,政治工作员刘有光。二队指导员牛佩琮。三队指导员李一清、刘有光。四队指导员王鹤峰。五队指导员王耿仁、智力展。六队指导员杨献珍。七队指导员雷任民、徐荣。

3.国民兵军士及军官教导团

1936年11月在祁县、太谷成立了两个国民兵军士训练团,训练班级军士干部。1937年4月,又成立了8个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培训中下层军事干部,在全省招收学员。原计划训练6个月,实际上七七事变后即告结束。各团军事工作人员均由晋绥军官教导团和军士训练团中调来。其中团、营级军官由阎锡山警卫旅旅长杜春沂提名,经杨爱源同意后由阎锡山委派。各级政训干部由军政训练班和民训干部团中的政训人员或学员中选拔。

在教导团中任团长的有:陈纯汉、贾毓芝、徐纪璋、武玉山、李挺秀、李冠军、刘鸿英赵世铃、朵珍等。

在教导团中任政治主任的有:韩钧(军训二团)、张文昂(教八团)、李一清(教五团)。刘玉衡、傅雨田也在教八团待过。

4.村政协助员训练班

成立于1936年10月。学员来源,主要从太原各校招收,也有来自外省外县的中学学生。集中训练10天到半月,就很快分配到各县去了(一县3至4人)。至1937年3月左右又集中回来,到训练班总结经验,其后,一部分人又到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继续学习。

村政协助员训练班分两部分:在太原的一部分归军政训练班负责;在省城以外的一部分由宋劭文负责。

5.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

成立于1937年4月间。是由军政训练班的七队扩大组成的。训练班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军训班和民训团的原班人马。

以上两个训练班也是军政训练班的一部分。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山西牺盟会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是共产党人和阎锡山在山西合作建立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1936年9月18日成立于山西太原。早在1936年初,阎在山西组织了“自强救国同志会”,自任会长。不久,又以此作基础成立“军政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纪略(长篇口述记录)

1937年1月,我受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派,离开北平到太原,在薄一波同志的领导下,通过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这一群众性的抗日救亡组织和阎锡山搞统战工作。开始,我在牺盟会太原市委主持工作。1937年

抗战时期山西爱国团体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介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于1936年9月18日在太原成立。牺盟会是山西地方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的产物,最终被中共取得了控制权,与阎锡山分道扬镳。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各种抗日训练班,并成立了山

抗日之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何时成立的

牺盟会旧址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于1936年9月18日在太原成立。牺盟会是山西地方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的产物,最终被中共取得了控制权,与阎锡山分道扬镳。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各种抗日训练班,

历史人物 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

  阎锡山简介: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阎锡山简

历史人物 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

  阎锡山简介: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阎锡山简

中国军事人物 阎锡山

  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山西五台河边村(今属定襄) 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入山西武备学堂,三十年赴日本留学,次 年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从

江西军阀阎锡山一妻一妾的感情生活 阎锡山老婆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

江西军阀阎锡山一妻一妾的感情生活 阎锡山老婆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

人物志 阎锡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阎锡山,字百川,1883年生,山西五台人。1902年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由清政府选送日本留学先后入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10月,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毕业回国后,被清政府授予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