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四川的人口为什么周期性锐减

Posted 王朝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四川的人口为什么周期性锐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四川的人口为什么周期性锐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川的人口为什么周期性锐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四川地区(包括重庆)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在今天就以独特的川渝文化而成为中国境内独特的人文板块。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自成一体的富饶天府之国在历史上不仅长期受到外来力量的影响,甚至经常因为战争的原因而遭受人口锐减的窘境,故而在历史上曾经大量吸收了以两湖一带移民。为什么四川如此命途多舛呢?

01 独特的地理条件

从地理角度看,整个四川盆地西依横断山脉,东南方向隔长江与云贵高原相望,东沿长江干流过三峡可以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然而,对于四川盆地最为紧要的边界则来自北方的山脉之中。从四川盆地向北,穿越大巴山与秦岭(中间有汉中盆地为过渡地带)则可以直达古代中国的核心区域——关中地带。

来自北方的统一力量在站稳关中平原之后,便会得陇望蜀,对四川地区产生觊觎之心,而南方的巴蜀地区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也经常会产生独立的割据政权,并努力向外扩张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并打造缓冲空间。两个双方的战略目标决定了秦岭-大巴山一带总是战争胶着的重要战场。

图/四川盆地中的小山村

02 四川历史之忧

对于四川盆地而言,这个独特地理区块总是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历史境遇。由于相对封闭,从而导致从先秦时代开始这里就出现了与中原王朝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自秦汉王朝以来,一旦中央王朝出现危机,那么巴蜀地区的本土势力就会与中原势力在当地的代表相互勾连,形成一个强大离心力的割据政权(西汉末年公孙述、东汉末年的刘备以及西晋末年的成汉政权等等,不一而足)。

图/被认为与外星文明有关的三星堆文化

这一割据政权在占据了锦官城附近膏腴的成都平原后,往往向整个四川盆地的边缘拓展,东守三峡之险,北凭秦岭之要,西和诸戎,南进云贵,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的行政体系,在物质力量上完全可以比拟乃至超越中原关中或荆襄等任何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并拥有向当完整的四面战略防线,可谓割据一方的王霸之地。

然而,正是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地理与经济氛围,让占据四川统治者经常会产生可以长久割据的空想(占据四川的南方王朝也会将川蜀视为可以独立消耗北方力量的顽强战区)。因此,作为独立板块的巴蜀不仅因为地理封闭而对中原大势难以形成合理判断,还会幻想依靠天险与行将统一的中央政权分庭抗礼。所以,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四川地区对中央王朝很少有望风披靡的归顺,而多是兵临城下的顽抗。

03 血腥之地

巴蜀虽然富庶,但是更多是体现在经济与文化层面,其在军事层面的力量却乏善可陈。巴蜀军队即使坐拥秦岭与大巴山天险,但是缺乏北上拓展的骑兵力量与战略意识,因而多是单纯的固险守卫而难以反击。因此,在北方军队长期的战略对峙中,一旦在某一关隘之上出现纰漏,致使北方军队进入汉中盆地,那么对四川的威胁将是致命的。

由于在攻破秦岭大巴山一线后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四川盆地,来自中原的征服者就可以依靠自己的骑兵力量纵横驰骋,对富庶的成都平原进行疯狂劫掠,必然伴随着对于当地大户的大量杀戮。

另一方面,由于进攻者在进入四川之前经历了耗时长久的攻坚作战,因而必然对四川地区的守卫者有着十分浓烈的报复心态,这种心态会在对平民的劫掠中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的战争杀戮。除此之外,由于四川地区在朝代更替中长期扮演固守者的角色,因而也就多次遭遇战争浩劫的残酷洗礼,人口也遭遇了周期性的锐减。

相关参考

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到底是不是张献忠屠川所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献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朝中后期,四川人口数量在310万左右;明朝万历年间,四川人口接近750万。顺治十八年,四川人口锐减至8万人(存疑)。在近几年有关研

历史秘闻 四川人口两次锐减!四川人从哪里来

我们都知道湖广填四川,其实历史上湖广填四川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元末明初,原因是蒙古屠川后四川人口经济在元朝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因此明朝建立后阻止大规模移民四川,这次移民人数大概有50万以上。第二次则在

历史秘闻 四川历史上人口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从公元前316年到公元2年,四川人口由5万发展到351万。宋末的四川,因对蒙元军队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所以也遭到元军最猛烈的报复,人口一下子由1000万锐减到60万。元末明初,明朝政府又组织移民,四川

唐朝初年人口为何比隋朝锐减80%,唐朝是怎样恢复人口并崛起的

隋朝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三征高丽和实施挖运河、修驰道等浩大工程,导致民力疲惫。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河南等人口密集区域遭遇水灾,大水淹没四十余郡,天灾加上隋炀帝的人祸,使得当地百姓生计困

虽在战争中取胜,但造成人口锐减

1、秦将白起白起也叫公孙启。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打仗铁血无情,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白起带兵来战便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记载说: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国作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白起。公元前2

从5000万下降到800万! 三国人口锐减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个历史规律。不管是朝代更替之间,还是朝代统治时期内,战争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小战争,几乎都对人口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在战国时期,长平之战

明朝历史 全国人总和尚不足

  明清交替之际,四川人口锐减。据《明会要》卷五十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尚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人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荫户、漏户以及逃

历史上六次人口大规模锐减,一般人最多知道其中的三次

翻开中国历史,只要乱世,人口数量都有大幅度减少,因此期盼明君,稳定的统治,是老百姓共同的愿望。尽管大多数王朝都还比较“仁义”,没有大肆屠杀老百姓,但还是有六次战乱,十分凶残,让中华文明人口大规模减少,

历史秘闻 历史上六次人口大规模锐减,一般人最多知道其中的三次

翻开中国历史,只要乱世,人口数量都有大幅度减少,因此期盼明君,稳定的统治,是老百姓共同的愿望。尽管大多数王朝都还比较“仁义”,没有大肆屠杀老百姓,但还是有六次战乱,十分凶残,让中华文明人口大规模减少,

满清在东北的一个政策,导致人口锐减,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有机会了

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已经有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在这里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鲜为人知的是,在清朝时期,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迟缓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它是由满清推出